近日,大陸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熱映,催生了文化溯源潮。中新社報導,有學者根據相關史料指,千年古城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與「哪吒鬧海」傳說發源地有緊密聯繫。連日來,固鎮縣各影院的觀眾絡繹不絕,很多當地人在觀影前後翻閱縣誌,「求證」哪吒傳說。
「我是固鎮九灣人,從小就常聽父輩們說九灣哪吒鬧海的故事,現在『哪吒2』熱度很高,就帶著孩子過來看看,找一找電影中的情節與我聽說的故事有多少相同之處。」居民何靜說。
固鎮縣,古稱谷陽,世代都流傳著哪吒鬧海的傳說,街頭巷尾也經常可見哪吒元素。
走進固鎮縣大地影院可見,「哪吒2」海報很醒目。據該影院負責人朱封介紹,「哪吒2」的排片量每天有近30場。很多當地人就是衝著哪吒鬧海傳說故事來的。
蚌埠市政協文史委委員、固鎮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王中華研究哪吒鬧海的創作原型已多年。通過查閱多地地方志及有關史料後,他認為明成化年間的「中都志」是哪吒鬧海故事創作的重要參考,而固鎮九灣則極有可能是哪吒鬧海故事的創作原型地。 □ □
翻閱史料、引述縣誌、介紹家鄉……在九灣哪吒鬧海展覽館,當地放假回家的大學生們也主動加入哪吒鬧海傳說的講解隊伍中。
「『哪吒2』電影帶火了我的家鄉,很多同學在網上得知我們這裡的哪吒鬧海傳說故事後,很想過來體驗。」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生張思琪說,「哪吒2」剛出來時便買票進了影院,從傳說到銀幕再到文旅場景,記憶中的哪吒鬧海被具象化了。 □ □
固鎮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張□梅說,該縣已開展多種以哪吒為主題的文旅體活動,包括與天津的哪吒文化交流,舉辦哪吒鬧海文化研究與利用研討會等。
在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雲飛看來,對神話傳說的原型地討論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通過學術研究、文旅開發與社區參與,傳統文化得以在當代語境中煥發新生,既塑造了人文精神,也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