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疑施工切到瓦斯管線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4死31傷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2/14 第87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疑施工切到瓦斯管線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4死31傷
記者陳宏睿、陳敬丰、曾健祐、黃寅聯合報
新光三越台中店封閉施工的十二樓美食街昨天近午發生氣爆,釀四死、卅一人輕重傷。中市消防局初判是瓦斯氣爆釀災,疑工人切割瓦斯管線導致,但氣爆後無明顯火煙及燃燒痕跡,原因需要進一步釐清。

未收到施工申請 市府共開罰120萬

台中市政府表示,市府未收到新光三越美食街裝修工程的施工申請,違反建築法將開罰最高卅萬元,建築結構無立即危險,已勒令無限期停業;另依違反消防法、職安法等規定,總計將開罰一二○萬元。警方約詢施工人員、欣中公司、新光三越等共廿人,檢察官閱卷後要求其中十二人到地檢署,漏夜複訊中。

四名死者中,卅四歲陳姓男樓管在十二樓的安全梯、廿四歲林姓女樓管在十一至十二樓的樓梯間遇難,另兩位死者是來自澳門的五十六、五十八歲鄧姓夫婦,夫妻倆帶著老母親及子孫四代七口人同遊台中,午餐前經過百貨公司一樓,被掉落的建材砸中,造成一家人二死五傷。

多樓層天花板炸毀 現場滿目瘡痍

這起意外發生在昨天上午十一時卅三分,在三百公尺外市府辦公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感受到震動。新光三越十一、十二樓外牆爆破,多樓層天花板、牆面被炸毀,電梯震歪,滿目瘡痍。

台中市消防局長孫福佑表示,工人分別在十一、十二樓施工,進行切割、搬運器材等工作,工人說有聞到瓦斯味,初步懷疑是瓦斯氣爆導致。他說,爆炸點在十二樓,外傳有人從高樓被炸飛出去或粉塵引發爆炸都非事實。

據調查,十一樓部分、十二樓整層實施櫃位電燈工程,有兩個工班、卅五名工人,昨天是工程第一天,氣爆前有五名工人在十二樓施工,因櫃位調整要移動天然氣管線,欣中天然氣公司提早於本月十日拆除櫃位瓦斯表、封塞天然氣管路,但因現場天然氣管線從天花板以U字型拉到樓層櫃位,疑因管線混亂,工人切割到仍有瓦斯的管線,導致瓦斯隨空調風管蓄積在天花板和樓地板間,也流動到十一樓,最後發生氣爆。

欣中天然氣聲明,該樓層無任何天然氣管線工程,公司配合火災調查人員勘查現場,確認天然氣管線外觀及封塞塞頭完整,以專用激光器檢測也未發現瓦斯洩漏反應,現場無燃燒跡象,該公司認為這起意外與天然氣無關。

意外發生後,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立即率高階主管前往現場。吳昕陽說,會盡全力就該負責的部分負所有責任。

新光三越表示,對意外痛心不捨,對四位罹難者家屬先各提供一百萬慰問金。

 
TOP
專題
快跑!爆炸震耳欲聾 現場「像恐攻轟炸」
記者游振昇、曾健祐、陳雨鑫、陳敬聯合報
「漆黑中突然傳來爆炸聲,感到一陣晃動後粉塵瀰漫,逃生門被強大氣流炸開…」摸黑逃生的觀眾,心有餘悸說,好像親臨災難片現場;一名女子全身發抖哭喊著,走出電梯就爆炸,太可怕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傷。

新光三越台中店十二樓美食街昨天近午氣爆,台中市政府離氣爆現場不到三百公尺,市長盧秀燕明顯感受到震動,第一時間在首長群組詢問「地震」?消防局隨即回報「疑似氣爆」,盧立刻趕往現場。

在台灣大道停等紅燈的汽機車駕駛還原意外經過,只聽到轟的一聲,感覺地面強烈震動,數十公尺外的高樓牆面鋼板、強化玻璃、磚塊等建材伴隨著煙霧飛出,猶如土石流散落地面,「大樓好像被炸彈炸過,破了個大洞」。

高姓男子慶幸躲過一劫。他說,他載女友到百貨公司一樓專櫃上班後,搭手扶梯上十一樓超商買早餐,抵達十樓、準備轉往十一樓時,爆炸巨響傳來,他趕緊掉頭往下狂奔。「各樓層的人都衝向手扶梯往樓下逃」,女友服務的專櫃旁電梯被震歪,他找到女友相擁逃出。

一名卅多歲櫃姐,原也打算上十一樓買早午餐,忽然想到三樓飲料買一送一,先在三樓停留,還沒走到飲料攤就發生氣爆事件,她說,聽到「轟」的一聲還以為是大地震,伴隨著玻璃掉落、此起彼落尖叫聲,隨著「快跑」的提醒聲逃出大樓,發現門口處有很多人被掉落的建材砸傷哀號,「沒想到買一送一活動救自己一命」。

「爆炸聲震耳欲聾,耳膜都快震破了,提在手上、花了十多萬購買的專櫃化妝與保養品,當機立斷全部拋棄;逃命要緊。」廿歲洪姓女子說,當時她在七樓,聽到巨響、聞到異味,想都不想地往逃生梯狂奔,雖然踩著高跟鞋,但從七樓逃到一樓只花了廿幾秒,「丟掉戰利品很心疼,但錢再賺就有了,有人在意外中受傷送命,我能活下來已很幸運」。

新光三越大樓多個樓層面目全非,十二樓美食街排油煙管路被炸毀散落,電線垂吊半空中,天花板多處破洞,地面都是灰燼與板材碎片;搜救人員說,整層樓像被砲彈轟炸過,完全看不出原貌,可以想像爆炸的猛烈。附近住戶說,百貨公司多個樓層窗戶被爆開,隔壁的大遠百玻璃也遭波及,「好像恐怖攻擊,太可怕了」。

 
TOP
電焊氣爆?通常威力沒那麼大
記者簡慧珍、劉明岩/彰化報導聯合報
新光三越台中店氣爆釀死傷,中市消防局初判為瓦斯氣爆,但欣中天然氣公司聲明,現場已拆表、封管,也無火煙燃燒。肇因為何?專家分析,如果非天然氣外洩,最有可能的是電焊氧乙炔氣爆,但通常爆炸威力不會那麼大,應進一步清查現場有無其他易爆物品。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何岫璁說,氣爆四大要素為氣體外洩、不通風環境、濃度累積到一定程度、火源,電焊作業、靜電放電、電氣設備短路、瓦斯熱水器或爐具點火都會引爆,施工期間為預防燃氣爆炸,燃氣監測與火源管控至關重要。

何岫璁說,新光三越美食街氣爆,即使非天然氣管線或塞頭漏氣,但不能排除現場有瓦斯鋼瓶、瓦斯爐具漏氣等;電焊切割氧乙炔可能是氣爆原因之一,但通常威力沒那麼大,應找出氣體洩漏來源。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周中祺表示,依天然氣公司聲明內容,若氣爆現場無燃燒痕跡,使用檢測儀器也沒有瓦斯外洩,氣爆肇因可能是現場電焊引起的。

周中祺說,電焊切割使用氧乙炔,若氣體外洩,電焊火花會引起氣爆,過去曾發生工廠電焊嚴重氣爆,因工廠內存放許多氣體,百貨公司相對單純,現場是否有易爆物品?應調查廠商進場施工前填寫的表單,是否攜帶易燃物品?若管理嚴謹,應不難查出來。

天然氣管線封管後,管內殘氣會引發氣爆嗎?何岫璁說,若整層樓天然氣管線關閉,管內殘留天然氣引發大空間氣爆的可能性不大,若空間小蓄積濃度高比較有可能,但事後偵測無法證明現場沒天然氣洩漏。

他說,這次氣爆樓層為十二樓,不屬於法規限定的十六層樓、樓高五十公尺以上,應設瓦斯漏氣火警自動警報設備的範圍,建議有天然氣管線的樓層就應設置。

 
TOP
天降橫禍…澳門鄧家4代7人遊台 路過被砸
記者趙容萱、黃寅、陳敬丰/台中報聯合報
澳門鄧姓一家四代七人遊台中,遇上新光三越氣爆二死五傷,八十五歲老太太不知兒子、媳婦傷重不治,台中市長盧秀燕探望時,以粵語詢問「我兒子知道我在醫院嗎」?盧市長不忍告知實情,令人鼻酸。

鄧家台灣遊最年長的是曾姓老太太,她由五十六歲兒子、五十八歲盧姓媳婦、卅歲及廿四歲孫子、卅一歲葉姓孫媳及兩歲曾孫女陪同,昨天上午路過新光三越百貨公司門口,遭遇氣爆意外。

敵不住強大衝擊力的建材,從十二樓往一樓落下,鄧家七人中有六人被砸中,老太太的兒子當場被砸死、兒媳送醫不治,她頭部外傷及左肱骨骨折,廿四歲孫子頭部及顏面撕裂傷,分別由救護車送醫。

兩歲女童頭部重創、顱骨骨折昏迷,有生命危險,其父母顧不得自己也受到手、腳擦傷,急攔計程車送醫,之後轉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因腦部有血塊、瀰漫性出血,緊急進行開顱手術搶救,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老太太送醫後情緒穩定,只會講廣東話的她,在市長盧秀燕探視時,透過香港人、林新醫院加護病房主任吳卓擎翻譯描述一家狀況,當問起「兒子知不知道我在醫院」時,盧秀燕不忍心告訴其家族成員傷亡情況,僅告知市府會對傷者照顧,並協助善後。

老太太廿四歲的孫子說,一家人坐公車準備去吃鼎泰豐,下車後走人行道路過新光三越門口時突然被重物、玻璃砸中,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保護其他人,他臉部就受傷、手骨折倒在地上,環顧四周只有兄嫂沒大礙,其他人都倒地不起。

他說,家族旅遊到台中第四天,原準備今天離台,計畫已久要到大遠百鼎泰豐吃午餐,不料天降橫禍。

 
TOP
陸委會:澳門傷亡者家屬今來台 會協助
記者陳宥菘、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昨表示,陸委會港澳處已派員到台中關心了解,也透過台灣、澳門聯繫管道通報澳門政府,會提供協助。他說,澳門現在沒有駐台辦事處,陸委會是透過我駐澳門辦事處聯繫。

陸委會昨晚說,傷亡者之澳門家屬將於今日搭機來台,政府相關機關將依家屬需求,全力協助入境、醫療、簽證延期、文書驗證、喪葬等相關行政事宜,「對這起不幸事件,我們感到非常心痛」。

澳門特首岑浩輝昨晚表示,高度關注台灣地區台中市購物商場氣體爆炸事件,已指示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傷者和死者家屬。消息指出,澳門「旅遊危機協助小組」已隨澳門紅十字會來台為死者家屬和傷者提供適切協助。

 
TOP
觀察站/雷區處處 施工勿存僥倖
本報記者陳秋雲聯合報
台中市兩個月內接連發生重大職災,全聯大肚倉儲工地大火九死八傷,疑因包商管理疏失釀禍;新光三越美食街改裝氣爆釀死傷,肇因仍待釐清,但業者未施工申報已違規。知名企業旗下工程都釀成嚴重死傷,難以想像還有多少雷區。

昨天發生氣爆的新光三越台中店位於台中市最精華區,假日人潮爆滿,萬一意外發生在假日或周年慶,難以想像會有多大傷亡。

百貨名店裝修工程未向市府申報,市府都發局、消防局都沒審過施工圖,也無勘驗等流程,企業責任何在?雖市府果斷開罰最高的一二○萬元,更勒令無限期停業,但能否杜絕下一次意外?不無疑義。

全聯倉儲工地大火釀九死,初步調查現場隔熱材管理、焊接棟別管理都有疏失,如今又發生重大職災,且意外與賣場施工難脫鉤,更凸顯工地管理與職災預防的重要。

歷次意外都可追查出原事業單位及各級承攬人的管理破口,事業主又把責任轉嫁給承包商,中央已預告要修正職安法,但修法速度趕不上意外,中央應重視這起職災事故,加快腳步盤點中央法令,該修的、該加嚴都要快進行,別再「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TOP
下月要辭職 24歲女樓管遇死劫
記者黃寅/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其中一名死者是廿四歲的林姓女樓管,她在十一、二樓樓梯間被尋獲,送醫不治。林女的男友昨晚在殯儀館不捨地說,他接到通知後趕到醫院,醫生卻說「沒辦法搶救了,沒有心跳」,實在非常難過、非常心疼。

林女男友在新光三越隔壁的大遠百當櫃哥,兩人交往近兩年,意外發生時,他也在上班,緊急聯繫女友,但電話打不通,得知已送醫,趕到醫院後卻聽聞噩耗。他說,女友曾告知在監督工程,跟廠商對接,工作內容就是要看工程,不知道新光為什麼讓女友去監督工程,又為什麼會造成這個事故。

林女的姑姑說,姪女大學畢業後就去上班到現在,原計畫三月辭職回新竹,沒想到遭遇死劫。

另名死者、卅四歲陳姓男樓管的家屬,昨由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人員陪同到殯儀館完成驗屍程序,他面對媒體不發一語。

 
TOP
話題
王鴻薇:大罷免花12億元 恐動用救命錢
記者李人岳、屈彥辰、鄭□、宋原彰聯合報
全台掀起大罷免潮,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昨日開記者會質疑,大罷免恐耗費公帑十二億元,且中選會無編列相關預算,屆時恐將動用行政院第二預備金,形同拿人民救命錢來舉辦罷免活動,如此人民可以接受嗎?中選會昨表示不回應假設性問題。

面對藍委質疑,中選會表示,選務機關依法辦理選務,至今相關收案依法進入第一階段提議程序,尚未有案件進入二階連署,對於假設性問題不予以評論或回應,以維選務中立、選務不語的立場,不過選務機關皆會依法辦理。

罷免行動在全台各地遍地開花,王鴻薇昨日開記者會質疑,罷免選舉所費不貲,依去年基隆市長罷免案的經驗來看,一場罷免約花費三千萬元,民進黨鎖定四十一席國民黨區域立委,估計將花十二億元。但中選會無編列相關預算,最後一定動用行政院二備金,但第二預備金是救命錢,應用於政府緊急支出,不是給執政黨拿來罷免鬥爭用的。

徐巧芯質疑,民進黨、側翼這麼愛罷免,為什麼不拿自己的錢出來?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不是很有錢嗎?十二億對曹而言應該是小小費用,這麼愛罷免為什麼不自己出?

中選會收到54件罷免案

罷免團體仍持續送件,公民團體昨赴中選會遞交國民黨苗栗立委邱鎮軍和無黨籍立委陳超明,以及民進黨高雄立委許智傑和黃捷的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據中選會統計,截至昨日收到的罷免案件數為五十四案,五十一案為立委、一案為縣市長,二案為縣市議員。中選會指出,罷免案件既已經進入處理程序,依法辦理,不予評論或回應。

苗栗立委陳超明、邱鎮軍罷免案,因罷免領銜人承受壓力退出罷免行動後引發關注,昨日高齡九十歲的國寶級作家李喬同意擔任領銜人。邱鎮軍回擊,「民進黨專搞鬥爭,無視苗栗人民需求。」

陳超明也質疑,「百分之二十五罷免百分之五十七,這樣合理嗎?」他相信苗栗人自有評斷。

藍營鎖定綠委反制,罷免許智傑、黃捷團隊「高雄雙罷劫」昨備齊各三千五百份、共十箱提議書,至中選會交件。黃捷表示,這次大罷免中,她是唯一被相同人馬罷免兩次的人,尊重公民表達意見權利。許智傑則說,尊重民團表達權力,罷免案是對他的檢驗,他會端出政績正面迎戰。

另外,民間團體發起罷免基隆國民黨立委林沛祥,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昨成立「反制罷免行動中心」,開首次籌備會,將催出反罷免林沛祥的能量,並將設連署站發動罷免民進黨議員反制,初步目標鎖定民進黨議員張之豪。

對於藍營青年發起罷免民進黨台北市立委吳思瑤與吳沛憶,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昨受訪時表示,現在提案罷免雙吳是由青年發動,不是市黨部要求,但她評估雙吳被罷免成功機率「蠻大的」。

 
TOP
冷眼集/救災錢遭「惡罷」 情何以堪
本報記者王千豪聯合報
大罷免暴風襲來,目前已有卅四位國民黨立委第一階段罷免倡議書被送至中選會,距離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全罷」已經不遠了。然而,這場大罷免不僅加劇朝野衝突,讓台灣陷入內耗,更可能因動用第二預備金,排擠到人民的救命錢,民進黨對得起人民嗎?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天舉行記者會,書記長王鴻薇指出,倘若這次罷免四十一席國民黨立委,最後都會進入投票階段,以基隆市去年罷免市長選舉為例,一次須花費三千萬元,四十一席將花費十二億元。但中選會今年度未編列罷免投票相關預算,若部會有臨時性需求,最後一定會動用到行政院第二預備金。

第二預備金向來被視為救命錢,應付政府緊急性支出,儘管今年度行政院編列了八十億元,但如果四十一席通通成案,等於第二預備金立刻少掉十二億元,未來若發生緊急狀況時,政府要如何救災亦或是安置災民,還是對於民進黨而言,爭權奪利比人民的身家性命還要重要?

攤開去年度第二預備金的使用情況,廿二億元用於補助農業天然災害、十億元用於辦理振興花蓮震後觀光、一億五千餘元用於補助地方消防人員因公傷亡慰問金、一億兩千四百多萬用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搶災復原工程。

從去年使用狀況可以得知,第二預備金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若今年要一口氣浪費掉十多億的救命錢在罷免選舉上,這叫一般老百姓情何以堪?執政黨應該要正視雙少數的事實,而不是選輸就想翻桌,讓台灣陷入永無止盡的紛擾中,否則人民將唾棄用救命錢行「惡罷」之實的政黨。

 
TOP
「錢去了哪裡?」 藍質疑3年超徵1.3兆僅還債0.39兆
記者屈彥辰、黃婉婷、蔡晉宇、魯永聯合報
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普發全民一萬元,不過財政部認為應優先用於還債。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昨天攤開數據質疑,二○二一至二○二三年超徵稅收總額,達一點三兆,但三年來僅還債三九六○億元,其餘錢到哪裡了?財政部昨日回應,這三個年度共減少舉債三八四五億元,並執行債務還本合計三九六○億元。

對於國民黨團主張還錢於民,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說,感謝全國人民與政府大家一整年的努力,加上景氣非常好,稅收才會超出預期,但最終的歲計賸餘數字,還有待審計部決算報告,使用上也要按照公共債務法、預算法相關規定。

她表示,希望行政院與立法院間有好的協商機制,也希望大家彼此可以互相尊重與溝通。

對於藍委質疑,財政部指出,兩者數據巨額落差,是因為未考量該年度減少舉借及累計至歲計賸餘等因素。另近年配合國家基礎建設及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及因應肺炎疫情等需要。

財政部表示,其中新式戰機採購、肺炎紓困特別預算及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分別移用歲計賸餘一五○億元、三百億元及三七九九億元。

對於國民黨立委提議還錢於民,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受訪說,這幾年可看到政府都是超徵稅收,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尤其現在受到通膨影響,人民生活痛苦指數很高,觀光、經濟都非常不好,中央如何處理超徵稅收這些錢,能夠為全台人民帶來有感幸福,他都會支持。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昨表示,國民黨團指的去年全國超徵稅收是五二八三億元,這包含了地方政府超徵八○二億元,且當中七二四億元是法規要求的法定用途,非所有都是中央政府的超徵。

她說,稅收超出預期不是最終財政剩餘數,真正剩餘數必須經過決算,呼籲國民黨不要拿不精確數字來帶風向。

王鴻薇強調,二○二三年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因稅收超徵,當時的蔡政府全民普發六千元,前總統蔡英文能做,為什麼賴清德總統不能做?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能做,為什麼行政院長卓榮泰不能做?難道賴總統特別吝嗇嗎?

 
TOP
卓韓見面 韓國瑜將邀各黨團協商總預算
記者黃婉婷、周佑政、王千豪、屈彥聯合報
中央總預算陷入僵局,賴清德總統日前喊話,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盡速召集朝野協商,擬定解決之道。立法院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院長辦公室收到民進黨團來函,韓院長將盡速邀集各黨團,針對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後續相關處理事宜,召開協商。

賴總統日前召集五院會商,韓國瑜承諾周末前送出總預算案,並希望行政院別提出覆議,以追加總預算案作為解套方式;但卓揆則希望總預算送出前,先行透過朝野協商來解決。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傍晚透露,行政院長卓榮泰昨中午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會面商討總預算議題,對於賴總統呼籲,希望總預算案在送出立法院前能舉行朝野協商,找到妥適解方的立場,卓、韓兩人都有相同想法,也同意朝此方向進行。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也盤點十二項難以透過追加減預算解決的窒礙難行之處,首個窒礙難行之處為,刪減總數未宣讀,數字兜不攏」,依宣讀內容計算刪減二○七六億元,但主計總處計算僅刪減一四三九億元,造成審查後歲出數額混亂有爭議。另外卓榮泰也要求各部會針對凍結預算準備資料,盼立法院一個月內解凍。

總統府昨稱,為因應立法院審議今年度預算刪凍結果,二月十五日起暫停每月假日參觀活動暫停,平日參觀仍照常。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此舉突顯賴總統根本不願與在野和解,繼續拿預算刪減當作大罷免柴火。由此可見,當初賴清德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去參加五院的協調會,是道地的鴻門宴。

此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稱,若預算案未如期解凍,租屋補貼預估十一月用罄。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昨批評,業務費經刪減還有四一一點九億,扣掉租金補貼也有近四十億,況且凍結非刪除,政府竟當詐團散播謠言,犧牲弱勢租屋族權益,將居住正義淪為攻擊在野黨與恐嚇弱勢租屋族的工具。

 
TOP
焦點新聞
資工夯 頂大碩班報考逆勢暴增
記者許維寧、張博瑞/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專校院碩士班筆試年後陸續開跑,受到資通訊產業暢旺影響,國立大學相關科系碩班招生開紅盤。台大碩班筆試報名今年破一點四萬人,寫下近四年之最;台師大筆試則有五二一八人報考,比去年暴增五成,寫下近十年來新高。考生多鎖定資工、電機、機電工程等系,盼取得進入資通訊產業的門票。

受少子化影響,各類升學考試報名人數逐年下滑。台師大說,今年碩士班筆試報名人數不減反增,還需改向友校商借卅間教室作為支援考場,總計五二一八人報考,爭取七二七個入學名額,錄取率僅百分之十三點九。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今年理學院、科技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報名人數倍增,包含資工、電機、機電、光電等增幅均超過百分之百。以資工碩班為例,今年九八五人報名,較去年成長五七九人、增幅百分之一四二,也是連續三年最多人報考的碩班。

劉美慧分析,報考人數增應和政府推動AI相關政策有關,影響就業市場對領域人才的需求,連成立滿兩年的AI跨域應用研究所報考人數增幅也逾七成。

台大表示,今年碩班提供一七九六個招生名額,吸引一萬四七七二人報考,寫下四年新高。其中資工系碩班連續三年蟬聯最多人報名的碩班科系,又今年改與人工智慧碩士班聯合招生,提供五十八個名額,吸引一三七五人報考。

台大分析,學生多希望持碩士學歷找到較好的工作職務,且社會普遍重視碩士學歷,為取得理想文憑,考生也願意多報考幾間學校,或在同一校報名多個所,都讓碩班報考人數逆少子化增加。

另外,今年陽明交大與清大資訊類碩班考試撞期,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提到,因撞期,今年約一千七百人報名,其中偏向文組科系的報考人數有百分之廿三的成長,主要是因教育所新增諮商組,該組的報名人數就達八十一人。

清大教務長巫勇賢則說,今年碩班報考人數由六七六○人增至七一四四人,外界視為招生較困難的人社院報考人數則持平,但仍鼓勵文科學生將興趣與AI等整合,如在人社學院開設生成式AI指令與歷史學習及研究等課程,讓學生了解非理工領域也能和AI結合,創造更多價值。

 
TOP
春雨發威 德基水庫蓄水率98%新高
記者游振昇、翁唯真/連線報導聯合報
全台連日降雨不斷,「灌飽」不少水庫。台中德基水庫蓄水率昨天達到98%,是歷年來春雨時節最高的蓄水率,桃園市石門水庫昨天蓄水率也達88.24%,北水分署觀察與近5年同期平均值要多出2500萬公噸,春耕一期稻作供灌無虞,今年水情樂觀看好。

今年第一波春雨報到,多個縣市都迎來明顯陣雨,依經濟部水利署官網資訊顯示,截至昨天,桃竹苗與台中多個重要水庫都有7成到9成不等蓄水率。其中,德基水庫蓄水率98%最高,前天累積降雨量23mm、昨天累積降雨量11.5mm,前天蓄水率97.51%,昨天攀升至98%。

德基水庫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功能包含發電,並於石岡壩引取供給水與灌溉,還有防洪與觀光功能。近日主要受惠和平山區大雨不斷,集水區大有進帳。台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指出,今年春雨提早報到,也讓德基水庫迎來歷年來春雨時節最高的蓄水率,目前高蓄水率使用在水力發電。

桃園市石門水庫肩負桃園、石門大圳灌區灌溉任務,並是供給桃園市、新北市、新竹縣32鄉鎮區用水的重要水庫。近日也逢春雨一陣陣,截至昨晚7時水情資訊,石門水庫蓄水量達1.81億噸、水位242.13公尺、蓄水量88.24%。

由於正逢農民春耕灌溉,每年進入抽穗期要大量用水時,常常遇到缺水、限水等情況,導致收成受影響。經濟部水利署北水分署指出,石門水庫2月整月供灌給石門管理處835萬噸、桃園管理處2350萬噸,合計3185萬噸,原則都可以足量供應,評估一期稻作用水量跟往年差不多,總量1億500萬噸,目前供灌無虞。

北水分署也說明,石門水庫蓄水量跟去年同日相比,高出4400萬噸,水情相當良好。近期迎來降雨,從前晚12時至昨天傍晚5時30分,累計63毫米,且供應完農業及民生用水後,水庫還多增加200萬噸,春雨挹注不小,對今年水情持樂觀態度。

 
TOP
急診壅塞 衛福部估還要持續2至3周
記者李青縈、賴昀岫/台北報導聯合報
春節以來各大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昨與全國急救責任醫院進行視訊會議,次長林靜儀在會中拜託各醫院院長加強院內床位調度彈性。衛福部醫事司估計,此波急診壅塞恐再持續二至三周。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諾羅、流感非新興傳染病,但每逢秋冬不斷重演急診塞床,衛福部應強化調度轉診機制。

另外,衛福部於會後公開呼籲,民眾輕症到基層診所就醫,讓醫師評估轉診,「不要小病就衝到大醫院急診等著被救」。但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表示,衛福部呼籲民眾分級就醫固然正確,但不能完全解決急診壅塞問題,政府應挹注資源,並且訂定明確的就醫、轉診指引,盼危機變成轉機,才能留住醫護。

衛福部繼上周六緊急與急救責任醫院開會,昨天再度舉行會議討論病房調度及收治量能調節。衛福部統計,今年春節急診來診量每天平均三萬七千人,高於去年平均二萬七千人;上周春節假期結束後,才下降至單日二點七萬人次。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今年年假期間低溫讓心血管患者增加,又遇流感、腹瀉高峰期,造成急診醫護人員苦不堪言;現在氣溫稍微回暖,但昨天全國急診來診量仍有二點二萬人次,推估急診壅塞還會持續二至三周。

林靜儀說,大型醫療院所應增加病床調度彈性,如不急迫的住院患者延後住院,或協助患者出院、下轉,或彈性調整不同科別病房收治。她表示,春節期間腹瀉、類流感患者各占急診就醫二成,呼籲民眾就醫分流,看診更有效率。

陳維恭表示,就算民眾分級就醫,最多只能降低一半的來診量,如半夜腹瀉難耐也只能求助急診;若只是指責民眾亂投醫,反而是對病人的汙名化,醫院掛號費不便宜,相信民眾並不會花費近千元只是看小病。面對急診爆量,醫院現在硬著頭皮苦撐,絕不可以當作常態,政府應挹注資源,訂定明確指引。

護理人力缺乏醫院紛紛關閉病房,造成急診患者等不到住院病房,更有患者在急診治療二周的情形。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說,過往春節後才出現護理人員大離職潮,但醫療環境日漸惡劣,今年過年前已經出現離職潮,護理人員不願意等領年終完再走,還有很多工作五、六年的中生代護理人員離職,這都是重大警訊。

「沒有護理人員開不出床是事實,新進護理人員恐難承受壓力而離開職場。」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雖然護理師已漸回流,但政府相關資源與政策應盡快到位,否則仍會加速護理人員流失。陳玉鳳表示,衛福部再不正視環境問題,包括給足額加班費、改善低薪、跨科不合理調動等,「未來急診不只是壅塞,將是直接癱瘓」。

 
TOP
政治新聞
賴總統應對川普2.0 今開國安高層會議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預告,台灣時間凌晨二點宣布「對等關稅」計畫。據了解,賴清德總統今早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應對美方關稅貿易戰措施、台美關係等議題,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等國安外交首長都將與會,會後府方也不排除對外說明會議結論。

川普政府目前實施的新關稅措施為對中國加徵百分之十關稅,已於四日生效。川普十日也簽署行政命令,對進口到美國的所有鋼鋁製品課徵百分之廿五新關稅。

據了解,我總統府與國安團隊以及經濟部等相關財經部會過去一段時間密切關注,也討論可能的因應之道。賴總統今早預計召開的國安高層會議,除了卓揆、國安會、外交部、經濟部等財經以及兩岸部會首長都將與會。經濟部已派次長江文若訪問華府,經濟部長郭智輝昨表示,經濟部非談判小組,因此赴美團隊除例行性拜訪外,也會蒐集產業資訊,提供談判團隊參考。

 
TOP
社會新聞
高雄連環分屍案 凶嫌廚房2把刀 驗出2死者DNA
記者石秀華、巫鴻瑋/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雄市連續殺人分屍案,檢警本月十日二度借提凶嫌張介宗至他住處,在廚房搜到一把剪刀及一把類似牛排刀的鋸齒尖刀,驗出有張姓、趙林姓婦人DNA的生物跡證,不排除是殺人及切割遺體的凶器。張的胞弟因毒品案被通緝,一度被懷疑也遇害,警方昨逮捕解送歸案。

七十二歲張介宗涉嫌在去年十一月底至今年二月二日,殺害兄嫂張黃姓婦人及張姓、趙林姓婦人後分屍,將屍塊丟進高市前鎮運河第五船渠。

專案小組昨指出,共打撈到卅九塊遺骸,其中卅五塊是趙林姓婦人,包括前天在亞灣區海域被民眾撈獲的肚臍組織,另兩塊為張姓婦人的胸部組織和疑似頭皮,尚有兩塊待驗。

高市警察局鑑識中心主任謝東和昨天說,在張嫌家中找到廿公分大小的鋒利剪刀,以及一把長約廿公分、刀刃約十公分、狀似牛排刀的鋸齒尖刀,兩把刀具各驗出張姓、趙林姓婦人的DNA,研判張嫌可能拿來「片」(切割)死者遺體,另在屋內查扣砂輪機,未採集到被害人生物跡證,暫時排除是犯罪工具。

原本傳出張嫌胞弟行蹤不明,可能也慘遭毒手;警方日前澄清,張嫌胞弟因毒品案被通緝逃亡。專案小組昨循線在前鎮中山二路巷弄逮捕他,解送高雄地檢署歸案。

張嫌兄嫂仍下落不明,警方已詢問她兒子。據了解,張姓男子就讀國小時隨父母遷居新北市,父母退休後約八年前回高雄養老,他述及「從小就很討厭叔叔,和他沒感情」,不解叔叔為何狠心殺害母親。

高市刑警大隊長鄢志豪昨天說,張姓、趙林姓婦人因尋獲部分屍塊,確認已遇害,張嫌兄嫂仍下落不明,警方今天將持續打撈;經投入大量警力,短時間內調到數百支監視器畫面解析中,並輔以DNA等比對佐證,專案小組已逐步掌握犯嫌重要犯罪事證。

 
TOP
陳怡君涉詐領助理費百萬交保 辦公室主任收押
記者李隆揆/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以人頭詐領助理費,檢調前天搜索約談陳等七名被告,昨當庭依貪汙等罪逮捕陳及其辦公室主任張姓女子聲押禁見,令其他人一萬至五十萬元交保。法院裁定陳一百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張女羈押禁見;檢方表示將研議是否抗告。

陳怡君經親友籌措一百萬元辦理交保,昨天晚間八時許步出士林地方法院,媒體詢問「還覺得自己是清白的嗎?」、「會不會覺得對不起選民?」她僅表示「謝謝大家關心」,隨即搭車離去。

士林地檢署指揮台北市調查處,前天搜索約談陳怡君等七名被告、三名證人,陳昨凌晨由調查人員送抵士檢時,第二度發聲說「請大家相信我的清白,我陳怡君不是這樣的人」。

檢方漏夜偵訊,認定陳怡君及辦公室主任張姓女子涉嫌重罪,且有串證之虞,當庭逮捕兩人,並向法院聲押禁見;令辦公室前主任賀姓男子五十萬元交保、議會研究室主任楊姓女子廿四萬元交保、張女胞姊卅萬元交保、陳的胞弟及弟媳各一萬元交保。

士院昨下午開羈押庭,歷經二小時庭訊,認定張女涉嫌重大、有串證之虞,裁定羈押禁見後,認為相關事證已相當保全,且張女已被收押,應可避免案情陷入晦澀,裁定陳怡君一百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

陳怡君被控利用胞弟、弟媳及張女的胞姊等親友作為人頭,詐領助理公費,張女及楊女協助填寫出勤表,向北市議會請款,共七人涉嫌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TOP
經濟新聞
經長:電價調漲兩原則 「不影響CPI、產業競爭力」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撥補台電預算遭刪除,電價將有上漲壓力。經濟部長郭智輝昨(13)日表示,台電過去對一般民生電價有很多補貼,現面臨巨大虧損,至於是否由工業電價繼續吸收,還需要再討論,電價調整需由電價審議會決定。他強調,不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工業電價具備競爭力,是電價調整的基本原則。

郭智輝表示,台電負債比高達九成,政府已編列預算補助,「已經放在抽屜裡面,不讓我們拿來用」;若外界不能夠接受電價調漲,請各界向國會拜託一下,請國會高抬貴手,協助台電改善財務。

經濟部將於3月中下旬召開電價審議會,決定4月電價,外界預期,由於立法院年前通過刪除114年度挹注台電千億元預算案,113年度追加千億撥補預算亦難樂觀,經濟部將會準備電價調漲方案

郭智輝昨出席勤業眾信「鏈結創新驅動未來高峰會」時受訪表示,台電過去對民生電價有很多補貼,因此面臨巨大虧損,至於未來電價是否還要由工業電價繼續吸收仍須再討論,電價調整需由電價審議會決定。他說,不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工業電價具備競爭力,都是電價調整的基本原則。

媒體詢問,若台電今年未獲得補助或沒有調漲電價,是否有試算台電今年的虧損情況。郭智輝表示,還在計算中,今年購買的原料價格不會那麼緊張,經濟部也會努力,但台電現在負債比高達九成,這是根本的問題。

郭智輝日前針對電價議題回應,「大家如果同意,稍微讓我們調一下」,他先前強調,台電虧損是因補貼民生用電,並非經濟部不努力,現在成本是每度3.7元,民生用電是2.7元,目前每發1度就虧損1元,光是補貼民生用電,一年就要虧700、800億元。

 
TOP
傳美政府介入 要台積電救援英特爾
編譯林奇賢、記者簡永祥、尹慧中/聯合報
彭博資訊報導,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涉入一項計畫,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可能分拆晶片事業,且台積電可能參與並營運,分拆為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的實體,在給予晶片法補貼的同時,由台積電協助強化二奈米與三奈米的先進製程,以兼顧美國國安顧慮,及化解英特爾困境。

投資公司Baird分析師葛拉(Tristan Gerra)發布投資報告指出,亞洲供應鏈在討論,美國政府可能涉入一項計畫,同時涉及台積電和英特爾。這項計畫可能把英特爾晶片製造事業分拆為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的實體,讓這個實體獲得晶片法補貼。

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董事會並未討論台積電協助英特爾的具體方案。台積電稱不評論市場傳聞,經濟部也說「無法評論」。

報告指台積電可能派工程師到英特爾三奈米/二奈米晶圓廠,運用台積電專業知識,讓英特爾晶圓廠與後續製造計畫切實可行。

葛拉指出,無法證實這些傳言,要完成這項計畫也可能費時許久,但「很合理」,能夠在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聚焦核心製造競爭能力的基礎之上,有更多進展。

他說,英特爾有望受惠於龐大現金流的舒緩,並把重心放在設計和之後的平台解決方案,台積電能夠處理晶圓製造的細節事宜,而運作順利的晶圓廠最終可望吸引晶片設計業者為客戶,讓晶片設計業者得以把製造產能分散到多個地區。

英特爾股價十二日大漲百分之七,背後利多除了美國副總統范斯日前宣示先進人工智慧(AI)將在美國製造、台積電可能出手救援的傳言,還有英特爾似乎正在提高中央處理器產能。Mercury研究公司指出,英特爾去年第四季微處理器出貨市占率下滑百分之六十七點四,為二○二二年以來最低。

 
TOP
兩岸新聞
屢拒上海團來台 陸委會:否決理由未消失
記者陳宥菘/台北報導聯合報

上海官員申請來台參加台北燈節多次遭駁回,北市府上周申請上海市文旅局官員來台出席閉幕式,又遭封殺。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昨日指出,北市府把不被批准的兩團併成一團重新申請,不會因此就核准,並反問「你(北市府)敲鑼打鼓的申請之後,難道(中央)政府就一定要准嗎?」

梁文傑昨在記者會表示,今年台北燈節,台北市幫上海方面申請台辦團、文旅局團、燈會專業人員團,第三團已經批准,前兩團是「分別不准」。台北市重新申請,「本來就不准,不會因為併成一團就准了」,因為「(不准)的理由還沒有消失」。陸委會不予核准的理由,分別是指稱上海台辦阻撓台商參加海基會活動;以及上海市文旅局行程涉旅遊觀光踩線。

他還提到,不希望和台北市政府相關的案子,每次都特別拿出來討論,對兩岸來往並無好處,「你敲鑼打鼓的申請之後,難道政府就一定要准嗎?」梁文傑並指,台辦官員若來台,會要求約晤,「如果不願意(約晤)就不會允許」。他也證實,陸委會已與近期赴苗栗交流的湖北省台辦主任程良勝約晤,但內容不便透露。

對我方堅持兩岸觀光先透過「小兩會」協商,但大陸國台辦披露去年十一月本同意小兩會會面,而台旅會卻臨時取消。梁文傑則回應稱,當時是幾位台旅會董事規畫到大陸參訪,「順道拜會海旅會」,和小兩會正式的溝通協商性質不同,「不要混為一談」。

 
TOP
相隔7年 英首相計畫下半年訪陸
記者陳湘瑾、黃國樑/綜合報導聯合報

繼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和財政大臣里夫在去年底、今年初分別訪問大陸,而大陸外交部部長王毅開啟訪英行程之際,美國媒體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消息指出,英國政府擬安排首相施凱爾於今年下半年訪陸,若成行,他將是七年來首位訪問大陸的英國首相。

美媒「POLITICO」歐洲版報導,四位熟悉英國情況的人士透露,唐寧街(代指英國首相府)正在制定施凱爾訪問大陸計畫,若此行成行,將是英國首相暌違七年首次訪問大陸,上一位訪問大陸的英國首相是二○一八年一月底的梅伊。上述匿名知情人士還表示,這些討論目前正在英國首相府內部進行,並預期會談將在大陸開展。

報導稱,資深官員正在討論這次訪問的時間點,可能會在今年夏天之後、甚至接近今年底進行。不過這個計畫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對大陸持懷疑看法的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中共讓人擔人的強硬經濟政策和人權紀錄等。施凱爾曾在去年十一月的G20峰會上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場邊會談,為雙方領導人時隔六年首次會談。施凱爾當時公開表示,希望在倫敦或北京與習近平和大陸總理李強「舉行全面的雙邊會晤」。

英國政府目前正在對英中關係進行「審計」,但結果將延遲出爐。在這一背景下,王毅與拉米昨日於倫敦舉行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討論安全問題以及俄烏戰爭等議題,也是七年來這一機制首度重啟。不過這次會談並未安排聯合記者會,雖然大陸外交部已在十日宣布王毅訪問英國、與英方舉行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但是英國外交部在王毅訪英前幾乎沒有發表公開聲明,也拒絕證實大陸關於兩國將重啟長期擱置的「戰略對話」的聲明。

此外,目前英國也已傳出私下與香港方面接觸,尋求改善經貿關係。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指,英國財政大臣里夫去年第四季派遣英國財政部官員與香港對口部門官員舉行會談,探討改善經濟關係、深化與香港的金融服務合作。經濟通通訊社報導,對此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指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致力於促進與世界各地,包括英國的雙邊和多邊交流與合作。

 
TOP
國際新聞
川普、普亭通話 允結束俄烏戰爭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二日表示,他已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雙方同意合作結束俄烏戰爭,他預計和普亭在沙烏地阿拉伯見面,但未說明具體時間。

川普十二日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他與普亭通話逾一小時,兩人討論到烏克蘭、中東、能源議題、人工智慧(AI)與美元的影響力等議題。

川普說,他與普亭回顧美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並肩作戰過往,以及美俄在二戰中做出的犧牲,兩人談到美俄兩國的優勢,以及未來合作的好處。川普說,雙方堅信必須停止戰爭和傷亡,同意緊密合作,包括互相訪問;互訪前,他預計和普亭先在沙烏地阿拉伯見面。

川普說,普亭希望真正結束俄烏戰爭,「他不希望戰爭結束了,結果半年以後又重啟戰火」。

川普指出,他與普亭通話時討論俄烏停火協議可能性,俄烏不久後將達成停火協議。美俄雙方同意讓彼此工作團隊立即啟動協商,川普稱已要求國務卿魯比歐、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國家安全顧問沃茲和特使威特科夫負責協商。川普並未說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參與程度。

川普說,他與普亭結束通話後,也致電澤倫斯基,討論俄烏戰爭相關議題,澤倫斯基也渴望和平。川普宣布,副總統范斯和魯比歐十四日將在德國慕尼黑與澤倫斯基開始正式談判,討論結束俄烏戰爭。數百名各國領導人和代表將於十四日至十六日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

澤倫斯基證實和川普通話:「這是一場長時間的對話。我們討論實現和平可能性,還有合作意願。川普向我說明他與普亭對話細節。烏克蘭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和平,我們正與美國確定共同步驟,停止俄羅斯的侵略,並保證可靠、持久的和平。」

澤倫斯基說,他和川普同意進行進一步接觸和會面,兩人也談到澤倫斯基會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研擬簽署關於安全、經濟與資源合作的協議。

俄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普亭與川普這通電話「非常重要」,並稱讚美國新政府「盡一切努力讓和平得以實現」。他不願透露誰提議通話,也不評論川普是否會在五月九日到莫斯科參加二戰勝利日大遊行。

歐盟對這次通話表示關切,表示他們事先未被徵詢,並稱俄烏停戰協商不能排除烏克蘭。

歐盟執委會與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共七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必須參與未來有關烏克蘭命運的任何談判,只有達成公平協議並提供安全保證,才能確保持久和平。

衛報報導,川普告訴記者,他同意俄國主張,北約不應接納烏克蘭。但川普否認他排擠烏克蘭,他甚至暗示澤倫斯基可能在戰爭結束後輸掉選舉,「烏克蘭遲早要選舉,他的民調數字不怎麼樣」。

 
TOP
美防長:烏克蘭想拿回失土 不切實際
編譯潘勛/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十二日在首度海外行程中對盟國及北約組織官員表示,烏克蘭要奪回失土、恢復二○一四年前版圖是「不切實際的目標」,赫塞斯同時拒絕讓烏國加入北約組織,也表明美軍不會部署烏克蘭。

去年七月北約華府峰會期間,成員國已就烏克蘭加入北約之路「不可逆」達成共識,儘管入會時程未有定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方態度明顯轉變。

紐約時報報導,赫塞斯表示,持久和平唯有「務實評估戰場」才能達成,烏克蘭要想恢復二○一四年前疆域,在川普想促成的俄烏和平方案中,是不切實際、幻想般的目標。

美聯社報導,赫塞斯發言幾小時後,川普便表示他與俄國總統普亭已同意密切合作,就結束俄烏戰爭展開磋商。

赫塞斯的聲明讓人了解川普政府想如何結束俄烏戰爭。他警告烏克蘭應放棄申請加入北約,也別想奪回俄國所占領土,並向基輔當局暗示,川普政府對可能達成的俄烏和平方案,看法與莫斯科相似。

普亭已宣稱,任何和談方案,必須確定烏國放棄加入北約,另外俄國於二○二二年九月兼併、但並未全部奪得的四個地區,烏國部隊也得撤走。

赫塞斯還說,川普決心要歐洲承擔烏國防務的大多數財務、軍事責任,包括可能派出維和部隊,但美軍不會加入。赫塞斯並稱,無論任何未來安全安排,美軍都不會部署烏克蘭。

赫塞斯另表示,駐烏維和部隊不會獲得北約第五條保護,也就是駐烏克蘭維和部隊若遭俄國攻擊,美國或北約其他卅一的成員國不會奔走救援。

赫塞斯的說法,未明確指出俄羅斯構成的威脅及其侵略者角色。 他說,美國如今除了專注於本土防衛,也面臨來自共產中國「實力相當」的競爭。他稱中國兼具威脅美國本土、以及美國在印太區域「核心國家利益」的能力和企圖;美國將優先嚇阻與中國在太平洋的戰爭,且必須確保嚇阻不會失敗。他說,嚴酷的戰略現實促使美國無法專注於歐洲安全。

 
TOP
川普決定徵收「對等關稅」 最快4月上路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川普說,只要有國家向美國徵收關稅,美國也會徵收同等的關稅;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最快4月可以上路。

川普13日上午預告他將在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對等關稅的細節,不過記者會延遲多時,川普最後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先行公布內容。

川普表示,基於公平原則,美國將徵收對等關稅;川普指出,任何國家徵收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會向他們徵收多少關稅,「不多也不少」。

川普指出,美國將視實施「增值稅」(VAT System)的國家,等同於關稅;川普表示,美國也會針對施行補助的國家做出規範。

川普說,美國也將針對非關稅障礙做準備,指部分國家透過這樣方法來阻擋美國產品,甚至不讓美國企業運作;川普說,他的政府已經盤點出這些非關稅障礙的成本。

川普表示,這將對所有人都公平,沒有國家可以抱怨;川普說,如果有國家認為美國徵收的關稅太高,他們只要減少或取消對美國的關稅即可。

川普重申,只要是在美國生產製造,就不需要面對關稅。

川普表示,許多國家多年來都對美國有不公平的待遇,對等關稅的方法將為美國貿易帶來和平與繁榮。

川普說,美國過去出錢幫助過許多國家,是時候這些國家想起這件事,開始公平對待美國。

川普說,他已吩咐國務卿、商務部長、財政部長,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來將對等關稅放入美國的貿易之中。

盧特尼克表示,他們將在4月完成相關規畫,4月1日就會交到川普手上,如果川普想要,4月2日就可以上路。

 
TOP
新聞眼/川普遠交近攻 霸凌謀名謀利
華盛頓記者陳熙文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到一個月,但大幅擴張總統權,以行政命令取代立法,挑戰美國權力分立體制,其外交手段也見雛形,不外乎「遠交近攻」。

川普一上台便開鍘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不論是以毒品流通、貿易失衡等理由,揚言向加、墨兩國徵收高關稅,還是針對鋼鐵、鋁徵高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皆首當其衝,吃了川普一記下馬威。

川普對鄰國堪稱仗勢欺人,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魯比歐首次出訪即瞄準中南美洲,並讓巴拿馬宣布不再續約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

現階段來看,川普在外交上的初步構想,無疑是想建立並擴張美國在西半球的霸權。

對鄰國恃勢凌人,川普面對海外爭端卻顯收斂,包括不斷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亭釋出善意。

川普不但稱自己喜歡習近平、與他私交很好,川普也在十二日與普亭通話後對普亭表達感謝,絲毫沒有責備俄國當年的入侵烏克蘭。

川普上台後,積極協調以哈衝突和俄烏戰爭停戰,一方面是要兌現政見,另一方面也是想節省支出,避免美國繼續深陷軍援泥淖。

川普對大國一個態度,對小國又是另個態度,先是處理中東議題時,拋出美國接管加薩走廊、搬離巴勒斯坦居民的想法,現在又幾乎要全權接管俄烏戰爭談判,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放到一旁,美國表明未來不會派任何美軍到烏克蘭維和,但要掌握烏克蘭的稀土。

由此可見,一名國際霸凌者正在成形;川普式的孤立主義,非但不願對任何國際事務承擔政治和軍事義務,同時還想從中謀名謀利。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