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聯合報社論/對川普搶晶片的指控,政府要有勇氣辯駁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19 第59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聯合報社論/對川普搶晶片的指控,政府要有勇氣辯駁
聯合報黑白集/「不支持台獨」的刪加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面對川普時代的世界觀

編輯小語
聯合報社論/對川普搶晶片的指控,政府要有勇氣辯駁
社論/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下令檢視貿易夥伴的「不對等」措施,再度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要求將產線遷至美國,並揚言將對我晶片課稅。賴清德總統為此召開國安會議,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呼籲以合作促進多贏。外媒則傳出,白宮要求台積電以入股方式與英特爾(Intel)合作,台積電仍在評估。

川普大打關稅戰,除破壞全球貿易秩序,自毀美國民主平等精神,也勢將導致貿易夥伴轉向。台灣近年對美國貿易順差激增,半導體出口暢旺,確是主因之一。然而,這是台灣晶圓品質與競爭力優越所致,怎能說是台灣「搶了美國的生意」?如果英特爾產品傑出,又何需擔心生意被偷走?尤其,台灣進口美科技產品的關稅稅率多半很低,如果川普大談「對等關稅」,卻對台灣晶片加徵「百分之百關稅」,那有何「對等」可言?

美國近年晶片競爭力衰退,說穿了,主要是經濟政策揚棄製造業所致,導致產業大量外移,從而造成生產鏈破碎。此外,美國工程師及工人因勞動意識高漲,缺乏隨時待命解決問題的工作精神;這對於要求絕對精準、廿四小時不停工的半導體廠而言,都是競爭力脆弱的因素。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比在日本的熊本廠早一年半開工,卻晚了一年半才完工,即說明了一切。

川普指控台積電「搶了美國生意」,是一廂情願的說法,過度簡化了產業科技、經營策略及市場競爭的因素。美方若不細究其中原因,一味動用關稅和外交蠻力施壓,要讓美國重返榮光,恐怕只是空思妄想。因此,賴政府面對川普的指控,不能一味屈從,而應委婉嚴肅地提出說明,讓美國和其他台灣晶片用戶明白其中原委。否則,若只想用大量軍購來換取美國對晶片鬆手,恐收不到太多功效。畢竟,「台灣偷晶片」已成川普的民族情結,他不會善罷甘休。

台積電目前可能面對的情勢有三:一是輸美晶片被課以重稅,二是亞利桑那廠加速發展先進製程,三是與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廠商合資,共同籌建新的晶圓廠。對台積電而言,輸美晶片被加徵關稅其實相對容易應付,即使加徵百分之百關稅,也應能順利轉嫁。

至於亞利桑那廠部分,去年開始量產的第一廠,生產的是四奈米晶圓;二○二八年即將完工的第二廠,則預計將生產最先進的二奈米和三奈米晶圓,此外,更新的第三廠,已在規劃之中。問題在,拜登任內透過《晶片法案》批准的六十六億美元補貼,目前僅十億美元到位;川普則威脅,台積電若不將產線遷至美國,他將取消後續補貼。如此不守承諾的作風,當然極不合理,賴政府應協助台積電向美方據理力爭。畢竟,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生產的已都是先進晶片,川普還要強勢片面壓榨,是很失格的作法。

至於台積電如何與英特爾合作,則是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兩家公司製程截然不同,台積電「接手」英特爾的管理,並無意義。若由台積電和英特爾聯手高通等另組新公司,各家能不能產生共同的新目標,則在未定之天;而台積電則須冒營業機密外洩的風險。總之,這一條路變數最多,也未必實現川普想要的「美國製造晶片」大業。

台積電的晶片全球「獨霸」地位,目前面臨險峻考驗;最終應該如何選擇,唯有該公司知道如何衡量利弊得失。亦即,賴政府切勿越俎代庖,代台積電向川普作出任何承諾。政府該做的,是釐清川普指控台灣「搶晶片」的謬論,不要讓台灣晶片業百口莫辯。

   
聯合報黑白集/「不支持台獨」的刪加
黑白集/聯合報
美國國務院更新官網「美台關係現況」內容,刪去「不支持台獨」字句。外交部表態,「歡迎展現正面立場」;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說,這是「突破框架」。不過,這真的是「正面立場」、「突破框架」,還是別有所圖?

相同的事,三年前拜登政府也曾做過,當時綠營反應如出一轍,大讚「美國對台立場重大轉變」。但一個月後,國務院官網又把「不支持台獨」悄悄加回。而且不管如何刪加,美方都說「立場沒改變」。

比起拜登政府,川普對外政策更「簡單粗暴」,不再用「民主價值」當包裝,而是以「美國利益優先」出發。近來更以關稅為武器,發動對全世界貿易戰,台灣亦未倖免。川普政府忽然「改文」,不無讓美中台關係虛懸之意,使自己能周旋其中,獲取利益。

民進黨「求獨」,大陸「反獨」,眾所周知。川普政府「刪不支持台獨」,陸方必想方設法,要美方將話「加回去」。賴政府則必傾盡全力,盼勿再重演「刪了又加」歷史。刪加之間,兩岸各得付出多少代價,恐怕才是值得推敲之處。

何況,即使白紙黑字「支持」,也未必可信。至於「不反對」與「支持」,更非等號。當年美國也曾信誓旦旦,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堅決抵抗俄羅斯到底」,如今卻全拋諸腦後。望文生義,又有何用?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面對川普時代的世界觀
社論/經濟日報

川普颶風襲向台灣,在貿易夥伴關稅「公平與對等計畫」的總統備忘錄中,再度指控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並威脅「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賴總統因此召開國安會議討論因應之道,提出三點應變策略:與美國合作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全球供應鏈民主夥伴倡議、兩岸關係維持「三不變」,並聲言堅定地與民主國家站在一起,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這三大策略顯示賴政府的世界觀仍停留在拜登時代,並未掌握川普的思考框架與戰略主軸,也缺乏符合現實的國際宏觀視野,無法應對川普帶來的新震撼。

川普唯美國利益是從,看待他國端視其有利抑或有害美國,殊無價值同盟、理念相近、親疏關係與敵我陣營之分,甚至欺善怕惡,先對無抗拒之力的倚美國家下手。他已挑動的關稅貿易戰役,顯示他將關稅戰武器化,徵收高關稅以構築其保護主義高牆,迫使他國接受美國索求,或者移轉關鍵產業供應鏈在美國投資生產。

賴總統所謂「印太願景」、「供應鏈民主夥伴」以及兩岸關係「三不變」,在川普看來是「前朝」的謬誤。印太戰略是明日黃花,供應鏈只有利美或不利美之分,沒有民主不民主的界線;至於什麼「三不變」,對台灣除了收收保護費或者拿來和中國大陸交易之外,現狀維繫與否與美國何干?他在意的是你編列的國防預算夠不夠?向美國繳交的保護費足不足?何況這幾年美中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中,強弱態勢已急速變化,美軍對解放軍各項軍武發展快速十分忌憚,川普對台海議題的關注焦點大不同於拜登。

面對川普2.0,台灣主要的壓力與挑戰,一是國防預算高低,二是關稅高低與貿易平衡,三是台積電(2330)帶領半導體入美。

台灣對美貿易順差近年急速成長,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去年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前年的478億美元,大幅增加55%,成長幅度居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冠,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總體排名全球第六。川普必然死盯不放。他近日宣告的「對等關稅」將影響台灣傳統產業,關稅戰勢必對台灣出口貿易與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衝擊。

其次對於台積電和半導體產業,從拜登到川普基於美中地緣政治對抗、提高供應鏈自主的考量,決意掌控半導體晶片製造產業。川普希望台積電加速並擴大落地美國,甚至傳聞要台積電技術移轉英特爾,以利重振美國晶片製造業,因此保護台積電,避免關鍵技術流失,更讓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技術,成為台灣在美中晶片戰爭中的最大考驗。這不是賴政府一句「協助產業赴美投資」簡單的話可以應對,更不是一昧「媚美」、「舔川」即可護衛台灣的產業發展前景。

賴政府應對川普衝擊,因應策略仍然是舊思維,缺乏明確而有力的策略方案,看不到維護台灣主體利益的積極主張,相對於強硬以對的墨西哥或者拒簽礦產協議的烏克蘭等國,賴政府缺乏有讓步又有堅持的硬氣,遠不足以保護相關產業及台灣整體的利益。

川普為一世霸主,習慣吃軟不吃硬,尊重強力、強勢與強硬者,不敢為所欲為,但鄙視弱者,吃人絕不手軟。對川普的要求,斷然拒絕固然行不通,全然配合更將全盤皆輸。無論是國家安全還是產業維護,都必須有所堅持,保留反制餘地,否則換不到安全保障,也保不住「矽盾」,避免像烏克蘭一樣,成為美國的「棄子」。

最重要的是要審視平衡戰略的必要性,面對川普颶風,連美國的盟邦,包括歐盟、英國與日本,多尋求改善對中關係,以為制衡與出路。賴政府如果依然故我,附從美國到底,絕非明智之舉。

   
整座城市就是藝術品!走入西班牙建築與藝術交融的生活美學
每一回旅行西班牙,當陽光灑滿伊比利亞半島,雙眼所及,每一座城市都彷彿跳起了一場建築與藝術的圓舞曲。在我的旅遊感知中,西班牙的古蹟與藝術文化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走進生活的美麗,更是創造力與美學的巔峰之作。

台積電打賞紅包 盤點發財股
台股於2025年開市以來,受AI源頭需求因技術性問題將放緩的傳言困擾,導致以台積電為首的先進製程與CoWoS供應鏈個股股價表現受挫,不過在台積電1月16日盤後舉行法說會,公布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獲利,以及預估今年首季財測及全年資本支出概況下,終於掃除市場看壞AI景氣的傳言,並重振市場對台股AI供應鏈的信心指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