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認識印度,現在正是時候!印度真的跟你想的不一樣!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13 第13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認識印度,現在正是時候!印度真的跟你想的不一樣!
當黑熊在陷阱悲鳴,獼猴回不了山林,我們的島,受傷了!
中文如何克服空前挑戰,徹底改變計算機世界?從漢字輸入到電腦中文化的壯闊歷程

新書鮮讀
認識印度,現在正是時候!印度真的跟你想的不一樣!
圖/蔚藍文化
書名:《奇怪捏!印度跟你想的不一樣:16種觀看印度的方式,揭開印度多元文化的神祕面紗》

內容簡介:◆◇ 認識印度,現在正是時候!◇◆你知道賈伯斯也曾經來到印度尋求心靈自由嗎?你知道「亂世佳人」費雯麗其實在大吉嶺出生嗎?你知道大文豪泰戈爾的家族,靠鴉片賺進第一桶金嗎?

  ╲你知道嗎?/

  ▎印度的性犯罪率雖然高,但卻未進入全球前十大強暴率排名;在印度,殺價是一種生活藝術,無論買什麼,價格都可以談;印度火車上居然有世代相傳、長期居住在車廂內工作的人;提到男性春藥,其實,印度神油才是歷史最悠久的「威而鋼」……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最為多樣化的國家之一,擁有超過2000種民族語言、宗教和傳統,讓旅客彷彿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世界。

  印度美食因香料和風味著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菜餚。例如,北印度的奶油咖哩、南印度的薄餅,讓人回味無窮。

  印度是瑜伽與靈性療愈的發源地,每年吸引無數尋求內心平靜和深度靈修的旅人朝聖。

  印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目的地,無論是探索悠久的歷史、感受多元的文化、親近壯麗的自然,還是品味地道的美食,都令人著迷。到印度旅遊,不僅僅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深入內心的探索與成長之旅。

  ◆◇穿越文化的迷宮,揭開印度生活的神祕面紗!讓每個平凡瞬間,都成為不凡的故事!印度人口截至2024年統計,共14 億人口,為世界人口最大國,每天到底有多少故事發生,難以算得清。

  本書作者何逸琪以其超過二十年的印度田野調查經驗,將印度的飲食、交通、生活、人種歷史等16個面向的豐富觀察,轉化為一場充滿趣味與溫度的文化之旅。書中的每一篇章都像是一扇窗,讓人可以窺見印度這個國家的無限層面。如無骨奶油雞與酥油甜點等,讓人從味覺上體會印度的獨特風味;而交通工具,無論是三輪車、火車,還是那些住在車廂裡的人,也展示了印度人如何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以一個旅行者的身分深入印度各地,不僅掌握了當地人生活的脈動,還融入了自身的旅行經歷,讓印度的每一面向,都散發著不容忽視的韻味。

  ◆◇當你覺得已經了解印度,其實還只是開始——

  印度發音「捏,捏,捏」,就是「不,不,不,不是這樣的……」的意思。這句話帶著些許調皮與好奇,也正反映出本書的精神——挑戰傳統認知、深入探索印度的真實面貌。如同印度給予每一位旅人的感受。無論你是第一次聽到印度,還是曾經踏足這片土地,本書都將為你揭開印度的神祕面紗,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印度。

作者介紹:何逸琪 ,主修中文、輔修外文,國立中正大學外文比較文學碩士,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研究員。年輕時在英國、西班牙念語文學校,目前學泰語,養著刺蝟和貓咪。長年拉著行李箱充當背包客,試著跟當地人過一樣的生活,做著類似田調的事情,對過去的世界充滿好奇,更留戀博物館的氣息。

搶先試閱:〈印度精油與神油〉

氣味能夠勾起人類的感官反應,市場盆裡暫時養著活跳跳的海魚,時刻蹦著求生的意志,哪怕於洶湧的購物人潮之間,生命的新鮮衝鼻而來;根植土壤的花朵隨風暗香浮動,隱約誘人尋幽一親芳澤;氣味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像是一縷芳魂,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如影隨行。據說兩情相悅者,正因為彼此氣味相投,深深著迷戀人身上獨特的賀爾蒙,旁人無所謂,唯有動情者能體驗得出來。

德國小說家徐四金大概深以為然,小說《香水》(Das Parfum)裡的主角葛奴乙,生於充盈血腥的魚市場,天生嗅覺靈敏,不斷獵殺身具甜香的少女,並將屍油提煉為香水,忽然有一天在燥動的繁華巴黎,誘發群體癲狂交媾,萬花嬉春魚血淋漓,最後成為迷香癲狂的分屍大會。香料被當成隱喻,固然是戲劇的誇飾,巴黎可謂世界香水之尊,遇上氣味大師葛奴乙倒也不枉虛名。

氣味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最奇妙的存在,為了遮掩臭氣,人們配製天然花草的香包;為了讓自己身心舒暢,摘取植物、礦物製為香粉,加以燃燒薰陶;工業發展成熟後,精萃其物為精油,加入複方成分,前味、中味、後味一波一波高潮迭起,既能補中益氣,又是醫療聖品:例如薄荷讓人放鬆、依蘭使人血脈沸騰、薰衣草助眠、肉桂活血……。

印度大約在三千多年前進入高度文明,發展井然的祭祀秩序,婆羅門祭司位居天地人之間的使者,同時也為飽受瘴癘沼氣之痛,生老病死之苦的眾生解憂,他們將這些具有醫療功效的物質,整理為阿育吠陀(Ayurveda)系統,透過香料與香草調合身體、心靈,幫助人們現世安穩,將香草研磨成粉後保存下來,由信徒頂禮焚燒,熏人舒心。

印度人是運用香味和藥學的佼佼者,中世紀中土大唐仰慕日久,境內多名人煉丹為樂(如李白),竟有六個皇帝死於「胡藥」,並不是古天竺/印度藥學不佳,反而是太好了,皇帝們病急亂投醫,不對症下藥,只想吃印度香藥。舊唐書評語:「實由貪生之心太甚,而轉以速其死耳。」

因為好,所以印度產出的各類高品質香料與藥石,每每令人趨之若鶩。中世紀北宋年間,洪芻所著的《香譜》,搜羅天下奇香,多半來自今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等南亞諸地,皇家商團出洋求取的龍腦香、乳香、薰陸香、琥珀、沉水香、蘇合香……等等,最大宗產地依舊非印度半島莫屬。

南印度的克拉拉(Kerela)、塔米爾拿督(Tamil Nadu)、安德拉邦(Andra)、卡納塔卡(Kanartaka)四個邦,坐擁這一大片海域,四季椰林婆娑雨量充沛,阿育吠陀的生活方式與他們息息相關,外國人聞名而至,搭配精油蒸氣按摩、吃著簡約排毒素食餐,每年為印度帶來可觀收入,不過最最受歡迎的當推來自卡納塔卡的邁索爾(Mysore)精油,自從香奈兒5號納入此地出產的檀香木,一打開google map,市中心藥學診所、美容中心、養生村、瑜珈營均可聞到精油芳蹤,隨便一條小巷弄,民宅一開門,裡面儼然就是手工限量的小型精油工廠,少女又或是少年盤坐在草席上,取過竹籤、沾好七蒸七曬四十九日陰釀的草本香粉,兌上純正蜂蜜揉成一根根線香;不時店主扭開油汪汪的玻璃罐,輕輕一抹:沒藥、琥珀、玫瑰,香氣頓時將逼仄的小室妝點如後宮綺麗,活色生香。

印度精油的藥效深受好評,到印度旅行,周到一點的為至親好友添購10ml的阿育吠陀神油做為伴手小禮。也有些笑容詭譎的,尋了隱密角落,暗戳戳地妥託帶回一瓶另一種印度神油——上世紀藍色小藥丸尚未面世前,印度神油專司男性春藥第一把交椅。儘管神油精油藥油三者似乎難以分辨,但此印度神油非比阿育吠陀神油,也絕非印度人所創。1970年代,香港華仁行研發提振男性性功能的噴劑,特意買下賽狗的廣告時間,當人們心急火燎等賭狗彩金發派,廣告大聲宣傳:「贏了錢要洗得開心一點兒,記得買支印度神油,用了印度神油,令你耐力持久,幾乎你最威,老婆都愛死你」(「贏咗錢要洗得開心啲,記得買支印度神油,用咗印度神油,令你耐力持久,幾乎你最威,老婆都錫晒你」)。

英屬香港時期,跟著英國軍隊來到香港的印度、巴基斯坦裔被稱為紅頭阿三哥,他們毛髮濃密、體格壯碩,渾身散發強烈的男性賀爾蒙,祖傳千奇百怪的藥學實力名聲,且有真人憑證,於是印度神油堂而皇之面市。港星董驃插科打諢不作二人想,在電影也打趣宣傳了一番,還曾經找上風流小生謝賢(謝霆鋒的爸爸)唱鹹濕歌:「靚仔一到初中竟當過爸爸,糜爛叫軀殼變差……試管裡找不到他幼嬰老豆,還擦著印度神油,繁忙地出力造人口……。」一時之間,印度神油威力倍增,從香港紅到了臺灣,逆增上緣到印度,印度新德里的月光市集(chandni chowk)有售,開口詢價購買,印度人自有一派阿育吠陀處世自若,磊落大方放在玻璃檯面上,店家買家兩不尷尬。

⏩⏩閱讀更多 蔚藍文化出版 何逸琪《奇怪捏!印度跟你想的不一樣:16種觀看印度的方式,揭開印度多元文化的神祕面紗》

 
當黑熊在陷阱悲鳴,獼猴回不了山林,我們的島,受傷了!
圖/寶瓶文化
書名:《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

內容簡介:黑熊在陷阱悲鳴,獼猴回不了山林,大冠鷲飛不上天,穿山甲奄奄一息……──────「我們的島,受傷了。」──────臺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出書分享救援現場。(全臺灣5千多名獸醫師,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

  //

  一名野生動物獸醫師為動物請命、向人類爭命,深耕保育的熱愛與省思:每隻動物不僅是存活,更要活成牠們該有的樣子。每個生命不只活著時受尊重,也應該死得有尊嚴。

  //

  獅子、猩猩等猛獸,她搏命照顧;為拇指大的蝙蝠「接骨」,細膩溫柔;嗷嗷待哺的小犀牛、受困陷阱的小黑熊,堅定守護……綦孟柔寫道:「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

  ● 第一份工作在私人動物園,綦孟柔主動請纓擔任「獅子王」的御用獸醫師,狂吸大貓,如母親般帶大二十幾頭獅寶寶,卻也悲傷地送走心頭肉……【面對死亡的無力回天,她學會敬畏生命。】

  ● 馬來熊被私養在狹小獸籠三十年,也吃了人類的便當三十年。當牠終於被救出,戰戰兢兢地第一步踏上土地、第一次跳進水池,竟像個孩子似的驚喜……【人類憑什麼以一己之私,剝奪其他生命的自由權利?】

  ● 費盡心力救回瀕死的穿山甲,失了一隻前肢的牠卻也喪失生存的平衡,從高處重重摔落,再度躺上手術檯。而身為獸醫師,只有三秒鐘決定要不要讓牠安樂死……【野生動物救傷和保育,不能光憑滿腔熱血,更需要全盤的策略考量、完整的配套規劃。】

  //

  野放獼猴自在奔向家園的背影,觸動綦孟柔投身救傷;重傷的山羌路倒十二小時、無人援救的心痛,促使她更奮力為野生動物發聲。

  笑中帶淚、臨場感十足的描述,有最可愛的「神獸」寶寶、最驚險的生死瞬間,也有最矛盾的保育難題、最令獸醫師揪心的天人交戰……透過救傷及保育第一線的視角,綦孟柔獸醫師帶我們看到:

  「生命沒有不同,生命也沒有辦法用價值來定論。對於野生動物,不打擾,就是人類最好的溫柔。」

作者介紹:綦孟柔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六福村野生動物園,擔任非洲獅、老虎和黑熊等大型肉食獸的醫療照護。全臺灣有5千多名獸醫師,其中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而她投身野生動物救傷保育領域,至美國明尼蘇達州「野生動物復健中心」進修、尼泊爾的動物救援協會擔任志工獸醫。曾服務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並固定在每年的每一季赴越南的「瀕臨絕種靈長類收容中心」,協助懶猴與金頰長臂猿(兩者皆為瀕危物種)的保育救援工作。由於深感長期以來,臺灣的相關救傷資源集中於西部,物種豐富的東部極為匱乏,2016年於臺東池上與夥伴創立「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並陸續獲獎:2018年獲第十四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2021年獲「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2024年獲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

  2020年,「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啟用,是臺灣東部第一間野生動物醫院,實際投入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援及環境教育(陳巧薇導演以此攝製紀錄片《野生之路》,獲2023年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入圍第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鑒於臺東縱谷沒有任何動物醫院,與夥伴在臺東關山設立谷米動物醫院,其中由她專看特殊寵物門診。

搶先試閱:〈那年夏天,我照顧了二十幾頭小獅子〉

【小菜鳥遇上大獅子】

從獸醫系畢業後,我進入私人動物園工作。這裡是全臺灣飼養最多獅子的地方,而牠們正是我負責醫療照護的對象。

我太激動了,因為《獅子王》是我最愛的動畫之一。永遠記得十歲時第一次看到影片開場,一大群動物在廣大草原上圍繞著獅子王,伴隨著雄壯開闊的主題曲,我小小的心臟不停跳動,那一刻的感動像煙火般在我心中迸發!

第一次進獅舍,我繞著籠舍走,一雙雙眼睛先是好奇地盯著我看,接著有些獅子別過頭去,有些想湊近來聞聞我。獅子們彼此摩擦臉頰,發出低鳴,好像在說:「欸,又來了個菜鳥。」

園區內有些大獅子是保育員餵奶餵大的,所以特別親人,會跑到籠子邊討摸,像隻大貓咪一樣。這時,有頭公獅緩緩地走向我,用臉和身體摩擦著籠子邊,我心想也太可愛了吧!於是把臉湊近想看個清楚。說時遲那時快,牠順勢轉身,朝著籠外的我噴了一身尿!根本是故意欺負我這個菜鳥!

獅尿是什麼味道呢?可以試著把貓尿的臭味乘以十,再加上些許狗大便的氣味,差不多就是那麼臭。

【獅子寶寶聞起來有奶娃味】

有天,負責掌管獅子區的保育員大哥拎來兩隻土黃色的小生物,我定睛一看──是兩頭獅寶寶啊!原來初次生育的獅媽媽不知道如何照顧小孩,生完就不管了,大哥觀察多時,決定帶出來請獸醫照顧。

看著兩隻小肉球,只有興奮能形容。剛出生的幼獅只有兩公斤左右,眼睛和耳朵都還沒有打開,小小的肉墊是粉紅色的,好嫩好嫩。而且寶寶身上還沒有所謂的「獅子味」(淡淡的獅尿味),只有小嬰兒的奶香味,現在流行吸貓,我在十幾年前就吸了好多大貓。

第一次嘗試餵奶時,由於我們彼此都沒經驗而折騰了很久,幼獅們餓得哎哎叫──那個叫聲真的是「哎!哎!哎!哎!」好不容易抓到吸奶的訣竅後,不用一分鐘便喝光了。

我心想,這下總算可以安靜睡覺了吧。怎料兩小時後,一頭餓得哭醒,另一頭也跟著哭──我突然同情起雙胞胎的父母了。如此每兩個小時醒一次,餵奶流程便重新進行一輪……

眼看下班時間到了,但身為媽媽是沒有下班的,於是我帶了兩頭獅子寶寶回家照顧。

【獅子的動物導師是狗】

母獅子通常一次生兩胎,少數會生三胎。雖然牠們終年都有發情期,但是根據氣候、獵物的多寡,生產季集中在春、夏兩季。另外也與獅王的更替有關,如果有新的獅王上位,便會出現一波繁殖潮。

據觀察,即使是園區圈養的獅子,每兩到三年也有一波繁殖潮出現,於是某年的幼獅只有個位數,隔一、兩年卻會多到十幾、二十頭。

幼獅的數量在十頭以內時,我還覺得「哇∼好可愛」!但是當超過十頭、甚至二十頭,只讓人驚嚇得說不出話。

一年夏天,保育員每隔幾天就從獅舍拎出一窩一窩的幼獅。剛開始我們還興奮地一一取名字:頭兩隻是阿胖和阿瘦,接著是小黑、小白、小女生……最後因為實在太多隻了,宣告放棄。

剛好這年生產的都是新手媽媽,照顧小孩的意願不高,所以全交由人工餵養。我們參考貓咪的資料,小獅子兩個月大開始冒牙齒時,需要轉為吃固體食物。對於從小用奶瓶喝奶的小朋友們,先讓牠們熟悉生肉的味道,再循序漸進地給牠們吃盛在盤子裡的絞肉。

原以為如此萬無一失,沒想到牠們碰也不碰盤中的肉,只是天真地望著我。

有位同事突發奇想,乾脆趴到盤子前面親自示範「獅子吃肉」給小獅子們看。當然這一招完全沒用。

正當我們束手無策時,園區內的小白狗在一旁就著自己的碗吃起飼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看到小白狗的動作,有頭小獅子竟有樣學樣地吃起盤中肉,接著其他小獅子也吃了起來。真是謝謝小白狗!

此後,暫居園區等待被認養的這些狗兒成了小獅子們的導師,舉凡進食、咬骨頭、奔跑、跨越障礙物等,都倚賴這些動物導師的教導。

回想起曾在某本野生動物原文書裡讀到:獅子的動物導師是狗。比起我們這群愚蠢的人類,動物之間自有牠們共同的溝通語言。

【讓獅子吃得像一頭獅子】

有天,我們注意到獅子小黑走路的姿態有點怪,歪來歪去的不平衡,加上背部有一塊不明的隆起,便趕緊為牠進行詳盡檢查。X光顯示牠的腰椎骨折了,壓迫到周邊神經造成後肢無力,並且股骨(俗稱的大腿骨)皮質層非常薄。

由於沒有證據顯示小黑曾遭受任何外界撞擊,因此我判斷是因為食物中的鈣磷比不均衡,導致體內鈣質不足,身體便長期從骨骼中提取鈣到血液中利用。這是圈養的野生動物典型的疾病:「營養繼發性高副甲狀腺症」,病患容易因為一些日常動作導致骨折。

小黑腰椎骨折,小白則是跛腳,這不是單純的巧合。為所有小獅子做檢查後,發現大家都有類似的狀況。

我回頭檢視飼養管理的內容,並且查找野生獅子的生長模式,希望能找出蛛絲馬跡。

獅子的生長速度很快,從剛出生兩公斤長到成年時破百公斤,因此幼年期的營養至關重要。野外的獅子到六個月大才斷奶,十六個月大完全獨立,骨頭會持續生長到六歲。而我們在園區的照養,幼獅出生時喝富含鈣質的配方奶,從兩個月大開始轉換副食品後,就逐漸轉為肉類食物,變成鈣少磷多,長期下來,骨頭變得越來越脆弱,很容易走著走著就斷了。我再回溯自己到職前的幼獅病例,也發現多例跛行的狀況。

原來小獅子們成了人類圈養之下,營養失衡的受害者。

從此我們全面修改飼養方式,比照野外可能遇到的狀況,讓獅子吃得像一頭獅子,而不是一隻貓。

透過飼養管理的改善,小白的跛腳復原了,小黑的腰椎骨折雖然無法修復,但骨頭長好,走路也穩健了。

往後的新生小獅子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狀況。

【面對死亡的無力回天,我學會敬畏生命】

小獅子的成長速度很快,將近半年就可以長到五、六十公斤重。每天幫牠們打掃環境時,我都必須戴上長長的皮手套才不至於被「玩」到見血,最高紀錄在雙腿上曾有五十幾個瘀青。

年紀還小時,牠們住在我的診療室,天天見面。等牠們長大到完全吃肉類,體型也太大了,便要帶牠們回到獅舍。

我第一批飼養的三胞胎小黑、小白和小女生(這個小女生,後來發現其實是男生,可見我當時多菜),牠們是我最掛心的三頭小獅子。剛回到獅舍時,我每天下班前都會去看牠們,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探望的次數越來越少。

一年後的某天,保育員告訴我:「小女生最近食欲不好,體型也很瘦,好像有點問題。」

來到獅舍一看,我大吃一驚:這是我養大的小女生嗎?怎麼會瘦成這樣?

入院檢查後發現竟然是腎衰竭,整體狀況極差,就算每天治療也毫無起色。最後牠虛弱到不需要籠子的限制,直接趴在診療室的地上,讓我為牠打針。

眼見病情一天天加重,我和其他獸醫師卻都找不出這頭年輕獅子患腎衰竭的原因。同事心疼地摸著牠的頭說:「好可憐,你辛苦了……」

坐在旁邊的我無能為力,感到心上被一塊大石頭壓著。

病發不到兩週的某天下午,我在診療室持續翻找著文獻、教科書,除了繼續找方法,我不知道還能為牠做什麼。一旁,小女生趴在地板上,保持著獅子的優雅,卻雙眼無神地盯著前方。

沒想到那是我和牠的最後一面。

隔天當我上班時,打開診療室的門,看見牠冰冷的遺體依舊趴在診療室的地板上,雙眼雖然沒有閉上,只是這次真的是失了神。

我忍不住自問:若結果註定如此,我是不是應該提早送牠離開,至少讓牠減少幾天痛苦的時間?對牠而言,就只是像睡著了一樣。

獅子一直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動物,牠們帶我踏入野生動物的世界,也教會我對於生命的尊重。

我們拚了命找尋治療方法的同時,也必不可忘記要減緩疾病所帶來的苦痛──無論是身體上的痛、心理上的痛、患者的痛或是照顧者的痛。

小女生,謝謝你。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出版 綦孟柔《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

 
中文如何克服空前挑戰,徹底改變計算機世界?從漢字輸入到電腦中文化的壯闊歷程
圖/臺灣商務
書名:《中文數位探索:從漢字輸入到電腦中文化的壯闊歷程》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談的是中文電腦史。然而更重要的是,它是通往書寫歷史新時代的初步路線圖。從「拼音」步入「超書寫」,數位時代的中文如何從巨大的檢索字盤,走到現今的「超書寫」快速輸入?

  「《中文數位探索》是第一本探討數位時代中文發展史的書籍,以跨越十五年以上的研究為基礎,追溯了電子化中文從二戰結束誕生後,直至今日的繁榮發展過程。這部作品基於口述歷史、實體文物及來自亞洲、歐洲和北美幾十家館藏檔案。描述了包括IBM、中國中央新聞社、RCA、麻省理工學院、中央情報局、美國空軍、美國陸軍、五角大廈、蘭德公司、英國電信巨頭Cable and Wireless(大東電報局)、矽谷、台灣軍方、日本工業界,以及中國大陸的高層智庫、工業和軍事機構中,那些古怪且精彩的人物故事。」

  本書是墨磊寧教授研究漢字從打字機時代到資訊時代的輸入法演進過程的第二本書。承接第一本《中文打字機》的論述,這本《中文數位探索》從1940年代美國IBM公司推出的中文打字機開始談起,談論中文字如何與電腦結合,結合過程當中的各種輸入法嘗試,也會觸及當前數位時代的漢字輸入展望。

  本書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是《中文打字機》裡尚未被完全解決的一個大哉問:「如何用一組鍵盤打出上百萬字的中文?」這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卻在漢字化入拼音系統後,在電腦時代達成了。這也造就了當前漢字的廣泛流通。

  在個人電腦仍是雛形的時代,中文輸入就以圖形組成的方式,部首拆分的方式,集結各路菁英的熱情投入,研究出各種各樣的組合輸入方式。也因著QWERTY鍵盤在電腦輸入上成為主流,而使輸入方式聚焦在這有限的鍵盤上,衍生出倉頡、注音、拼音等各種輸入法,對輸入法的研究熱情在華文世界至今仍未休止。硬體的改進也促進了中文輸入的速度,從插入漢卡,到隨著電腦容量與計算能力的激增,一步步打造中文輸入更順暢的世界。

  本書提出中文輸入的六大面向,依時序分章探討,包括自動完成、中文鍵盤、輸入法戰爭、印表機周邊、中文模組化,以及所謂「超書寫」的出現如何衝擊並影響了中文輸入法及漢字的未來。

  另外,作者也觀察到當前中文在網路世界盛行的風潮,以及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提筆忘字」的危機。這兩個並存但矛盾的現象為何會出現?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電腦誕生的時代,探究中文輸入法如何發展演變。

  中文如何克服空前挑戰,徹底改變計算機世界?

  標準的 QWERTY 鍵盤只有幾十個鍵。如何在這樣的設備上輸入中文——一種擁有數以萬計字符、沒有字母表的語言?在《中文數位探索》一書中,墨磊寧著手解決這個難題,並在此過程中發現,解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謎題,開創了書寫史上的新紀元──一種他稱之為「超書寫」(hypography)的書寫形式。歷經十五年的研究,這部開創性的漢字歷史描繪了中文數位技術在二戰後的起步,直至今日的多次更迭。

  墨磊寧帶領讀者回顧了中文電腦科學技術的歷史和演變,展示了電子中文輸入法──使用字母數字符號生成漢字的軟件程序──的發展,以及它們對中文書寫方式產生的深遠影響。在這當中,墨磊寧介紹了來自 IBM、麻省理工學院、中央情報局、五角大樓、臺灣軍方及中共最高層(僅舉幾例)一批傑出而古怪的人物,以及他們在開發中文電腦科學技術過程中深入的貢獻,和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後,他展示了中國和非西方世界是如何──為了個人電腦革命而不得不發明的超書寫技術──將西方電腦從深刻的偏見中「拯救」出來,使其能夠在美洲和歐洲以外的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中文數位探索》是一部引人入勝、敘述精妙的歷史。文化如何影響數位演進,以及電腦又如何反過來塑造文化,對這些感興趣的人都必讀這本書。

作者介紹:墨磊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史丹福大學歷史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史和科技史。他領導的「數位人文亞洲」(DHAsia)是史丹福大學亞洲研究的重點項目。著有《與國家和解:現代中國的族群》、《立國之道:現代中國的民族識別》等作品。他應邀於Google、微軟、Adobe 等科技公司舉辦講座。

搶先試閱:〈拼音輸入不再只是漢語拼音〉

到了一九九○年,從事中文資訊科技的工程師們,等於已經花了五十年時間集中研究各種不同的預測文字技術,其中一些在英語世界幾乎前所未聞。「自動完成功能」在一九五○年代的第一台中文電腦系統Sinotype便已醞釀;「自適記憶」會根據使用者最近的輸入內容,動態更新儲存在板載電腦記憶體中的漢字字元庫,這是一九八○年代早期實驗的重點(請參閱第五章Sinotype III的說明)。正是這些預測文字技術,以及從一九九○年代開始開發的更強大技術,終於解決了拼音的長期問題,讓拼音輸入成為一種更可行的輸入方式。

雖然這種對預測性拼音輸入的研究承諾,在一九八○到九○年代的許多不同研究領域都可以看到,但最清楚的衡量標準之一就是中文數位字元資料庫的創建和普及,一般稱為「漢字庫」或「詞庫」。這些資源庫通常包含成千上萬(很快就變成幾十萬)個多字元中文詞組、專有名詞、地名、技術術語、四字成語等數位檔案。其主要目的是增強預測文字和上下文分析,藉以提高中文輸入法編輯器的準確性和效率。

從一九八○年代中期開始,中文輸入詞庫激增,許多研究所、公司、政府機構和普通用戶等,都致力於創建新詞庫和擴展現有詞庫。大約在一九八六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發出當時最大的數位詞庫之一。同時,YYDOS中文作業系統預先安裝了超過十萬個中醫常用詞語庫。即使在早期階段,此類輸入詞庫的規模和範圍,以及創建詞庫所付出的勞動努力,都確實令人震驚。在一九八○年代中期和後期,張國防(一名受過培訓的醫生)花了幾年的時間,整理出包含約一千萬字的詞庫,涵蓋中小學教科書及其他材料。在此基礎上,他繼續製作了他所謂的四級「詞庫」。第一級包含五六三三個常用詞組,第二到第四級則包括九萬六千個詞組,借助的是承德醫學院和人民大學的研究成果。

到一九八○年代後半期,拼音輸入子領域日趨成熟,拼音碼在速度和準確性方面,也已接近結構式輸入法,甚至在潛在用戶數量方面也已遠遠超過它們。中國電腦科學家變得越來越自信,甚至有些人開始認為中文預測性文本的整體發展軌跡,會像是中文輸入預測領域的「摩爾定律」一樣地成長。

例如,在齊元(Qi Yuan音譯)一九八六年的一篇論文中,概述了他認為的中文文本處理四個基本階段,每個階段都根據中文輸入法編輯器能夠有效處理的不同大小的詞彙單位來定義:包括字、詞、句和語(段落)。根據齊元估計,一九八六年左右的中文電腦處於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亦即介於多字元詞語的有效輸入和整個中文句子的輸入之間。

到了一九八九年,有些人給出了更自信的評斷。張國防寫道:「目前,現代中文的輸入速度顯然已經超過了西方語言的輸入速度。」他繼續說:「展望未來,隨著字詞處理技術研究不斷深入,創建出質量更高、更理想的字元庫後,我們完全有理由希望用戶以悠閒的按鍵方式,就能達到或遠遠超過人類說話的速度。

相較之下,許多西方的研究人士抱持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包括最著名的漢語語言學家之一約翰.德弗朗西斯(John DeFrancis)於一九八九年寫道:「在文字處理中,我們通常輸入字母數字符號,便秀出以相同符號代碼表示的文字。只要受過相關輸入訓練,就會是非常簡單且高效的系統。」德弗朗西斯總結說:

「目前還沒有、而且我相信永遠不可能有,具有如此效率的中文輸入和輸出系統。」

儘管齊和張二人的預測如此大膽,儘管有些西方人表達了反對意見,但整體而言,他們的預測已經成真。到一九九○年代時,預測性文本變得相當普遍,以至於中國地位最高的國家標準局,開始發布指導性文件,規定哪些二字詞、三字詞等詞組,必須包含在任何中文輸入系統、文字處理程式或電腦中。該標準稱為「漢字鍵盤輸入通用詞語集」,這份一百一十頁的標準文件內容包含四萬三千五百四十個條目,並依據使用頻率分成三個等級。這些分級和其他幾十種捷徑,可以讓用戶檢索電腦記憶體中,特別編碼的一組常用詞組。同樣在一九九○

年代初期,三個對中國資訊界有相當影響力的組織,聯合製作了「漢字鍵盤輸入常用詞語概要」。

當時的中文字元作業系統,例如CCDOS、UCDOS等,開始預載大量中文字庫,並提供讓用戶根據需求擴展和自訂詞庫的功能。最引人關注的是圍繞著這些預測文本方法的術語,也逐漸穩定下來。中文術語「聯想」在CCDOS 4.2中,安裝磁碟裡包含三個詞語庫分別稱為「大規模聯想詞庫(LXCK.CZ1)」、「中規模聯想詞庫(LXCK.CZ2)」和(小規模聯想詞庫)(LXCK .CZ3)」的中文詞語庫。

中文字詞庫的激增,對拼音輸入法的好處遠多於結構式輸入法。如同我們先前討論過的,在結構式輸入系統的歷史上,曾經經歷過各種微調以加強單一漢字的輸入。許多消歧義的技術被納入輸入系統的語法和邏輯本身,目的是確保每個潛在的字母數字輸入字串,得以對應最少的潛在字元。因此,雖然結構式輸入法確實利用了文本預測,因而可以利用漢字詞庫。然而在結構式輸入法的一般情況下,「下一個最可能」的字或詞的建議,只會出現在成功輸入當前字元之後才會出現。

但如我們所見,拼音輸入由於同音異義的緣故,在其發展歷史上並不擅長輸入單一字元。因此拼音輸入系統往往傾向於更早利用預測文字的功能,甚至經常在單一字元完全輸入之前,就能利用這些預測功能。更具體地說,越來越強大的漢字詞庫的擴增,讓拼音輸入能夠像我們之前在討論支秉彝及其快速碼時,看到的基本形式那樣,運用到越來越多的(更長的)多字元縮寫。然而拼音輸入縮寫只有在存在強大的多字元詞組和短語詞庫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最大效用。不僅可以把這些縮寫與此類詞庫進行比較,還能透過此類詞庫建議進行字詞匹配。因此,雖然基於結構和拼音的輸入系統,同樣可以從這些字詞庫中受益,但我們可以認為拼音的潛在收益「上限」更高。

由於預測文字、共現分析、中文輸入詞庫等技術如此普遍,以至於必須發明特殊術語,用來指稱不使用某種形式的預測縮寫或雙重中介的拼音輸入。其中兩個術語是「全拼」和「純拼」,其意義分別為「完整拼音」和「純拼音」。在這兩種形式中,「全」和「純」這兩個形容詞,代表「完全」和「純粹」基於拼音類的拼音輸入模式。例如,在UCDOS90 中,預先載入了六種輸入系統:區位、五筆字形、五筆、快速拼音、純拼音和ASCII(英文輸入)。這裡尤其要注意到「快速」和「純」兩種。

最早也是最受歡迎的拼音輸入法「天匯」拼音輸入法,就是很好的例子。系統說明書建議了五種不同方式來輸入雙字元名稱「天匯」(Tianhui)本身。使用者可以使用一種名為「全拼」的設置,輸入序列t-i-a-n-hu-i。然而使用者也可以使用其他四種設定中的任何一種,這些設定都不涉及漢語詞組的「完整」拼字。如果使用「簡拼」設置,使用者只需輸入每個字元的拼音聲母,正確輸入序列是「th」。而使用「混拼」,這是一種允許使用者輸入字元的完整拼音值或僅輸入聲母的設定,其正確輸入序列可以是﹁t-h-u-i﹂或﹁t-i-a-n-h﹂。最後一種稱為「簡拼+筆形」,使用者可以使用數字和拉丁字母來描述字元的拼音值,也可以用作代表所需漢字的某個結構特徵的變數,其正確輸入序列是﹁t-1-h-4﹂。換句話說,用戶可以用五種「拼音」方法之一,輸入「天匯」這個雙字元詞組,其中只有一種是嚴格基於漢語拼音的輸入方式(亦即完整的拼音拼寫),其他四種方法雖然都使用拼音作為它們的底層「平台」,但卻以表意符號的方式利用了拉丁字母(表6.2)。

這些方法在二○○○年代仍然存在並且不斷發展,例如在輸入相同的「打字機」這個中文單詞時,可以用四到五種不同的字母數字序列,而且用的都是拼音輸入法(圖6.4)。

此外,就在過去幾年,新一代的中文預測文字技術「雲輸入法」(雲端輸入法)出現了。它們跟一九八○年代到二○○○年代的輸入法有所不同,因為當時整個輸入過程發生在電腦內部。後來搜狗(Sogou)、百度、QQ、微軟等公司的系統,開始利用龐大、分散式、用戶生成的中文文字語詞庫,並且加上日益複雜化的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這些系統創建了巨大的用戶生成字元資料庫,可以即時成長與變化,類似於可以協助動態填充Google搜尋欄文字後面的詞庫一樣。二○一三年,微軟的研究人員大力推銷其中文輸入法的強大功能,搜狗則誇耀其雲端輸入法的更高準確度和效能。搜狗的報導宣稱:「長句準確率」(即輸入法將長而複雜的字母序列轉換為準確的中文多字元段落的能力)從輸入法利用本地儲存字詞庫的百分之六十二.五,提高到雲端輸入法的百分之八十四;「短句準確率」也從百分之九十一.五二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六。

開啟拼音輸入法,使用者可以輸入字串「zhrmghg」,並且看到它正確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字。如果喜歡古典一些的例子可以輸入「xmyjj」,搜狗雲輸入法可能會推薦唐代詩人王維《送別》詩中的一句「下馬飲君酒」(xiama yin jun jiu「我下馬喝你的酒……」)(圖6.5)。雖然各位可能會說這首詩是最著名的唐詩之一,但如果你把電腦切換到英文輸入模式,接著輸入字串序列「sicttasdtamlamt」,你的電腦能辨識出這是莎士比亞的哪句名言嗎?可能性很小。

⏩⏩閱讀更多 臺灣商務出版 墨磊寧《中文數位探索:從漢字輸入到電腦中文化的壯闊歷程》

 
Review, adjust, sync…科技業常見的英語口誤,你說過嗎?
在科技業工作,英文使用的頻率很高,就算跟國內同事溝通,也會「半中半英」,也因此很多英文字已經融入日常工作中。這些字因為太常出現在中文裡,反而會成為中式英文的常客。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

會賣的人講「好處」,不會賣的講「特色」
對銷售員來說,與「探索需求」同等重要的任務,在於將商品送到客戶手上。好不容易把商品做出來了,如果客戶不買單就沒意義。為了讓客戶購買並使用商品,需要有出色的說明與提案能力,讓客戶了解商品的好用之處。這裡有個重點:區分商品的特色和好處,並向客戶說明清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