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科技七雄出爐,華泰證券在最新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這七家公司涵蓋硬體製造、雲計算、半導體、智能終端、本地生活等核心領域,其中以騰訊市值4.3兆港元居首。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以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Meta、特斯拉、輝達為代表的科技七巨頭憑藉穩健的業績增長和在AI等前沿領域持續創新,已成為美股科技核心資產。
華泰證券表示,展望未來,大陸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破性成果,推動包括算力晶片、雲服務、端側智慧和2B/2C應用在內的大陸科技產業鏈進入新一輪創新周期,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有望成為大陸科技核心資產。
報告指出各科技企業的優勢。小米:端側AI落地主要受益者之一。聯想:大模型落地推動AI PC和伺服器加速發展。比亞迪:電動車龍頭智慧化轉型機遇。中芯國際:全球產業鏈重構主要受益者之一。阿里巴巴:大陸領先雲服務廠商,受益AI需求迸發。騰訊:AI賦能社交廣告,混元大模型未來可期。美團:本地生活消費龍頭,「零售+科技」戰略落地為公司帶來長期成長。
其中,騰訊是港股股王(股價最高)也是權王(市值最大),這支大牛股2月14日罕見大漲7.4%收474.8港元,市值來到4.3兆港元。
瑞銀發表報告表示,將騰訊納入亞太區關鍵推薦名單,評級為買入,2025年騰訊或帶來三大驚喜,首先,超出預期的遊戲表現;其次,微信小商店的發展;第三,其在人工智慧技術的上行潛力。這些因素目前可能被市場低估。瑞銀強調騰訊在AI領域的潛力,並指出其在遊戲和社交業務方面具有持續增長動力。
小米股價頻創歷史新高,2月14日大漲7.3%收在44.7港元的歷史新高。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表示,小米在去年重新恢復了高速增長,增速超過30%,並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雷軍也透露,小米利用9個月時間交付超過13.5萬輛車,如果今天訂車,依然要排大概六、七個月的時間。
比亞迪A股2月14日收人民幣356.05元,總市值達到1.04兆元。這是比亞迪A股市值在2022年6月首次突破兆元後,再次站上兆元大關。比亞迪2月10日在深圳全球總部舉辦智慧化戰略發布會,是比亞迪繼2024年整車智慧戰略發布後,在智慧化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