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美國強大的威逼下前去設廠,未來還將面臨更多挑戰,其中關鍵還包括如何替供應鏈排除障礙。全球掀起AI發展浪潮,美中兩強爭戰白熱化,被戰火波及的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只台積電,還有產業供應鏈上中下游的各家公司,恐都得被迫跟台積電前往成本高居不下的美國。但由於美國對建立半導體供應生態策略規畫不明確,估計相關產業所受衝擊不小,也將是領頭羊台積電向新白宮政府討價還價且優先進行的項目。
美生態系不完整考驗台積電
川普選前及選後都劍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者,一般預料很快就會瞄準台灣,尤其先進製程占比逾九成的台積電,更是首當其衝。不過目前晶片產量幾乎得全靠台積電,即使美國對晶片課徵重稅,台積電也具有將成本轉嫁到終端產品的能力,一般預料對台積電本身的影響不至於太大。
例如川普稍早宣布將結合軟銀□OPEN AI、甲骨文成立合資公司,執行一項命名星際之門(stargate)AI發展計畫,OPEN AI也打算自己研發Al晶片並委託台積電生產,預計2026年問世。一般預料,這是川普心中勾勒要把重要AI晶片拉回美國製造的藍圖之一,輝達□蘋果□超微等公司也承諾支持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的產能,台積電將成美國掌控Al技術制霸權的重要成員之一,預料也會設法解決台積電在美生產高階晶片面臨生態系不完善的難題。
根據台積電財報,北美地區客戶營收占比逾六成,川普如果對台積電等主要晶圓製造廠課徵100%關稅,乍看之下後果嚴重,但台積電生產的晶片多數是在台灣或亞洲其他國家封裝廠封完後,再交給電子五哥(廣達、緯創、英業達、和碩、仁寶)或歐美日的整合元件大廠進行系統組裝後再賣到世界各地,如果川普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經細算後最終會反映在輸往美國的終端成品如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筆電或伺服器、交通器及電動車等。這些商品將因晶片成本上揚,調升售價,直接受傷的會是美國很多品牌大廠,對台積電等台灣晶圓廠的真正傷害有限。
爭取供應鏈專區是可能選項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前主持去年第4季法說會後,與媒體座談時透露口風將與美國政府溝通,希望協助解除台積電相關供應鏈在美國設廠遭遇的諸多困難,希望能補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生態不足窘況。
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可能爭取美國白宮或亞利桑那州政府協助設立半導體供應鏈專區,水電、土地、租稅及人才培育等比照台積電在美取得補助等優惠條件,以利在美順利建廠,銜接台積電後續在美擴大產能作業。
從台灣運硫酸道盡設廠辛酸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有多麼困難,魏哲家日前在一場演說中以半導體製程中一項極大宗的洗劑為例,他說:「有個簡單的東西叫做硫酸,硫酸有分等級,最高級的叫電子產品等級,美國做不出來,如果(硬要)做出來的話,台積電要用5倍的價格買。所以,我們最後從台灣運硫酸到LA的港口,再從港口用卡車把它載到亞利桑那州,就算這樣子,都比在美國做便宜。所以你們現在知道有多困難了吧。」
其實這些產品就是由台積電供應鏈關東鑫林、李長榮化工及長春石化集團供應的電子級化學品,相關廠商原本得在台積電裝機完成後也立即在當地設廠,以利就近供應台積電進行試產,未料仔細盤算設廠成本,暴增好幾倍,讓這些廠商打退堂鼓。台積電為了讓第一廠順利試產並量產,還自行掏錢製作客製化的化學品裝運桶槽,將台灣生產的電子級化學品運到洛杉磯港再轉陸運,跋涉1000多公里運到亞利桑那州廠。
此外,配合成立供應鏈聯盟的崇越及家登旗下的德鑫半導體,也遭遇同樣的問題被迫改弦易轍。家登董事長邱銘乾並強調相關投資障礙若不排除,短期間還是寧願選擇將產品由台灣運往美國;崇越也由原本改選亞利桑那州設轉運配送物流中心,轉向德州另謀據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