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孫翠鳳和她的男人們:一戲入魂,從無敵小生到無敵女人》
內容簡介:台上的無敵小生,台下的無敵女人。臺灣國寶孫翠鳳的半生淬鍊!10萬字掏心全紀錄,超過100幅生命風景!她的心法只有一個——讓自己活在角色裡。
26歲那年,她的人生墜入黑暗深淵,也是這一年,明華園的溫暖大手將她牢牢接住,她就這樣全心踏入歌仔戲的世界。
當時的孫翠鳳,不只不會唱戲,連台語都說得零零落落。但她不挑角色,從飛禽走獸開始演,下台就埋頭練功,身上留下深深淺淺的「紀念品」。當台北媳婦終於熬成一線小旦,祖師爺卻另有安排──本以為是缺點的粗啞嗓音,竟引領她踏上無敵小生之路。
她花了整整三年揣摩男人,直到身體裡住了一個男人──而她的每一個男人都不普通。獨創高難度身段,孫翠鳳版的李玄擁有前無古人的功夫;連演動物也不服輸,白狐狸細膩的內心戲宛如「狐狸轉世」;不甘只做個帥氣小生,她的獅子王用獨特「花臉」驚豔全場。
每一個角色,都是只有孫翠鳳才能超越的孫翠鳳。而最無敵的角色,則是她自己。她不只是威震四方的霸王,更甘願為孩子擋下風雨、為丈夫藏起光芒。她走過憂鬱低谷,把淚水與病痛都熬成禮物。她不怕滿身傷痕,帶著戲班孩子將練功路走得安全寬敞。
走過半生,無論什麼身分,都沒有主配角之分。戲裡戲外,每個角色都是她的悲喜,她的癡迷。人生淬鍊出她的剛柔並濟──她是無敵小生,更是逆風前行的勇敢查某子。
作者介紹:孫翠鳳 ,她上台是浪子,是皇帝,是霸王,兩道劍眉一畫,一戲入魂,稱霸全場。 她下台是妻子,是媳婦,是媽媽,一腳拉筋,一手餵奶,照顧自己之前,總是先想到她的家。人生如戲,所有角色她都演,台上台下,全是她自己。她登過顛峰,也行過低谷。她以苦練換得掌聲,用青春累積智慧,凝鍊成柔韌豐厚的底蘊。如今她想要走得更遠,抵達更多人心裡;也走得更廣,將歌仔戲的生命力不斷傳承下去。她是不畏逆風的查某子孫翠鳳——戲裡的無敵小生,戲外的無敵女人。
搶先試閱:〈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坎〉
那段對抗憂鬱症的日子裡,除了家人的體貼相伴,獨處時,我最大的嗜好就是看佛書。年輕時看佛書常提到「同理心」、「得失」、「放下」,那個年紀還不懂的哲理,都在嘗遍人生酸苦後,一一明白了。
每當我心靈脆弱的時候,就會想起觀音菩薩。就如二十六歲時的低潮,在萬念俱灰之際,我帶著身上僅剩的一點錢,輾轉搭車到佛光山。當時年輕的我還不懂佛法,只想到別人常說:「宗教可以給人力量」,我想向菩薩尋求慰藉,讓我暫時逃離悲慘的生活,覓得一方安定。
清晨五點時,佛光山園區內傳出喃喃念誦的佛音,一夜無眠的我循聲前行,在園區內看見觀音菩薩的法相,我對菩薩埋怨老天不公,為何讓沒做過一件壞事的我,嘗遍人生苦痛?甚至任性地要菩薩入夢,告訴我往後人生該怎麼走?我帶著滿腔不平苟活,卻無處可說,只能把最深沉的悲痛都告訴觀音菩薩。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我看到附近還有另一個女孩同樣掩面哭泣。我心想,「又是一個可憐人。」那瞬間我忘記自己的痛苦,上前問她:「還好嗎?怎麼一個人來山上?」
女孩哭著對我傾訴生活中的不如意,她說她也想放棄生命。我聽了趕緊告訴她,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坎,結束生命會讓愛妳的人悲傷,妳試著從自己出發,只要自己心態轉變了,周圍都會因為妳的改變而改變,我相信菩薩會聽到我們的苦,然後陪我們度過難關。
難道是菩薩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在安慰她的同時,也撫慰了內心那個受傷的自己?當下我的心情猶如撥雲見日,那次回家後,我下定決心與勝福一起面對人生的難題。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若是沒有佛法與觀音菩薩,我無法撐到現在,過去千百個寂寞苦悶的夜晚,觀音菩薩像是精神上的母親,讓我情緒有了出口,再來面對現實生活的問題。
即便透過宗教找到心靈上的慰藉,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苦難,還是得像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一樣,練就一身「忍耐」的功夫。
我很自豪能忍各種人間的苦,無論練功的痛、經濟的難,或是心裡的苦,在忍耐的過程中,很多人選擇放棄。但我深信忍不過去一無所有,只要忍過去就有一片天,所以每當我快撐不下去時,我會先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我要怎麼走過去?
例如每回練功都得遇上千百次失敗,除了心理挫折,還伴隨著身體的疼痛,這段過程即使鐵娘子如我,也曾退卻畏縮,但我總是不斷自問:「面對眼前的困難,妳要接受它、走過去,還是乾脆回頭、放棄?」
我心底很清楚,若想成為全方位的演員,絕對無法逃避練功的難題,我若是在這一刻放棄了,未來拐個彎還是得面對眼前的難題,屆時撐著老化的身體與之抗衡,一定會比現在更辛苦千百倍……兜兜轉轉想了幾圈,還是擦乾眼淚,接受、忍耐,然後咬牙撐過去。
佛法在我最孤單的時候拉我一把,讓我以超乎常人的堅忍,面對人生遇到的所有問題。在因病休息的那一年裡,我腦中偶爾萌生對人生的大哉問,這時佛書中的故事是我的心靈雞湯,我總是想著,我遇到的問題,也許在某個師父身上也曾遇見。從他們的經驗中,我看見應對的方式,也看見自己的人生,漸漸走出一條明亮且清晰的道路。
放下怨懟,放過自己
生病後,我在佛書裡看到最多的故事,就是「放下」,待人退一步,不再把別人的過錯放在自己心中,學會寬容就是饒恕自己,能讓惡緣告一段落。
過去我的好勝心強,又十分在意他人對我的評價與看法,一來一往間,常因「比較」而不快樂。我希望自己比別人更努力、更優秀;同樣地,他人也會覺得,自己也很用心,為什麼每次曝光都是孫翠鳳的消息?為什麼永遠都是孫翠鳳當主角?
每回聽到這些流言蜚語,我心裡總是不平,難道你們沒看見我的努力與付出嗎?難道你們沒看到我身上新傷疊著舊疤嗎?這些你們都視而不見,更別說看見我內心那些無形的傷口了!
我總是把別人對我的計較擱在心上,因為他人的三言兩語影響心情,直到看了佛書,才驚覺自己真是笨到極點!他沒有肚量、他比較心強,那我為何要將他人的過錯放在心上?我漸漸釋懷,不再把自己困在三言兩語之中。
佛書總要我們學會「放下」,因為世上無完人,但我們無須承擔旁人的口業與業障,所以要放下他人對我們的成見,只要放了他們,就是饒了自己。
「放下」二字說得簡單,但要怎麼做呢?我在佛書裡找答案,「試著從自己出發,不再計較,只要釋出善意,心就會快樂。」但我心想,要踏出第一步真不容易,因為要關心那些總是批評妳的人,真的好難呀!
面對那些對我好的人,我們可以很自然地釋出善意;若是與我無冤無仇的人,要我出手相助也不困難;然而,面對那些總是跟我針鋒相對的人,光是微笑以對,就讓我在家中經過無數次的練習。
「只要我先釋出善意,就會在一段僵化的關係中感到快樂?」考慮了好久,我決定要試試看,我想面對這個人際難題,也想驗證佛書說的是不是真的。
過了好一段時間,老天爺給我機會了。我深呼吸了幾口氣,試著跟對方打招呼,我說:「我們好久沒同台了,你今天怎麼來?」
我想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應該有些不自然吧,畢竟面對朋友,幾句寒暄很容易就能說出口,但要和長期對立的人釋出善意,一兩句話真的好難。
結果,他對我笑了一下,那天共事的氛圍輕鬆很多,長年立下的心防慢慢瓦解了,看著他的微笑,我也覺得很開心,沒想到佛書說的都是真的,原來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會帶來好的緣分。
「放下、慢活、再出發」,這是我從憂鬱症中領悟的道理。我靠服藥穩定病情、借助宗教信仰使心靈平靜,而家人的陪伴,讓我明白自己不再孤獨,短短半年時間,我度過憂鬱恐慌的低潮,再用半年的時間放慢腳步、輕輕呼吸,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讓消失的能量,慢慢補回來。
後來我去當了憂鬱症的代言人,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有憂鬱症傾向的人,無須感到羞恥或隱瞞,因為這就像是心靈感冒,只要正視問題、積極求醫,憂鬱症不是什麼嚇人或害怕的問題。
我總自嘲,憂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我常在台上忘詞,好比唱到身騎白馬,才開口我就「斷線」了,再也想不起薛平貴騎的究竟是黑馬還是白馬?有時我也會在演講時,教病友們捏起拇指和中指,用優雅的蘭花指和先生溝通,「心情不好不用大小聲,妳只要用蘭花指告訴另一半我不開心了,他看妳嬌滴滴的模樣,就算想氣也氣不起來呢!」
正因為親身經歷,我比一般人更深刻了解,生病的日子已經很苦了,若是不斷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的人,大家都不會快樂,所以除了吃藥以外,還要努力轉換思維,讓周圍的氣氛愈來愈好!我邊說邊比出蘭花指,一下噘嘴作勢和另一半吵架,一下模仿小旦對小生談情說愛,那模樣把台下病人都逗笑了,他們又給我一連串熟悉不過的掌聲。
我心想:「又是熟悉的掌聲!」看著大家的笑容,我猛然想起暫別一年的舞台,內心深處愈來愈懷念舞台與觀眾,幾經思考後我決定「銷假上班」,我想,現在的孫翠鳳已經準備好,重回掌聲的懷抱了。
⏩⏩閱讀更多 平安文化出版 孫翠鳳《孫翠鳳和她的男人們:一戲入魂,從無敵小生到無敵女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