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閒話吃喝】林家豪/湯要濃,麵要燙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24 第5866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林家豪/湯要濃,麵要燙
【話題徵文:下定決心做的小事】蘇佳欣/自己吃自己的
【青春名人堂】蘇惠昭/有時候花有時候鳥:斯里蘭卡流水帳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林家豪/湯要濃,麵要燙
文/林家豪/聯合報
湯要濃,麵要燙。圖/江長芳

北投中心新村,是我童年最熟悉的地方。這裡的紅磚房子排列整齊,雖然簡陋,但每一戶都在有限的條件下過著踏實的生活。巷子裡晾著衣服的竹竿,牆上掛著鄰居送的辣椒和花生,每到傍晚,總能聞到家家戶戶飄出的飯菜香。

十歲那年,父母因為攢錢的事爭執不下

父親是一位退伍老兵,為了養家,靠著一口鐵鍋和一雙巧手,在村口開了一間小麵攤。麵攤粗陋得不能再粗陋,幾張矮桌,一塊油漆剝落的木牌,上頭寫著「阿忠麵攤」。父親的湯麵自然也沒有豪華的食材,可勝在湯頭的濃厚,靠醬油與豆瓣醬調出來的湯味,讓村裡的老人孩子吃得滿嘴滿足。

我尤其記得店裡那只鋁碗,碗沿有一道明顯的凹痕。那是某次父母爭吵後留下的痕跡。那一年,我大概十歲,父母因為攢錢的事爭執不下。父親想把錢投進麵攤,買一個更大的湯鍋,母親則想用來給我買新鞋。吵到最後,父親一怒之下摔了鋁碗,碗滾到地上,磕出了一個凹痕。

我當時躲在牆角,眼睜睜看著母親一聲不吭地走進房間,父親則默默彎腰撿起碗,用手輕輕擦拭邊緣,嘴裡喃喃道:「摔壞了還能用。」第二天早上,他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給鄰居們盛麵,還對我笑著說:「這碗有了凹痕,湯更香了。」

我不明白父親話中的含義,後來才知道,父親從來沒有真正生母親的氣。他的沉默不是因為怒氣未消,而是他知道這個家不容易,他無法用更多的話去解釋,只能靠手裡的湯麵,撐起一家人的日子。

父親的麵攤不只是我們的家計來源,也是整個村子的聚會場所。傍晚時分,老人搬著小凳子聚在攤子前,一邊吃麵,一邊聊著過去的事;小孩拿著筷子戳著碗裡的魚丸,追逐嬉戲,吵吵鬧鬧。父親總是笑著說:「麵攤是窮人的大餐廳,一碗湯麵就是全世界。」

如今的我,早已離開北投中心新村,住進了城市的高樓裡。每天穿梭在會議室、咖啡廳之間,忙於開會、寫企畫,生活看似光鮮,卻總少了一份踏實。幾個月前,父親病重,我直到最後一刻才趕回去,而他已經無法再開口說話。

老宅牆上,有我幼時騎三輪車撞的磕痕

父親的遺物不多,但母親說,那只鋁碗一定要帶回老家。回到北投的那天,我再次站在老宅門前,心裡說不出的滋味。老宅的牆上,當年父親親手刷的白漆已經斑駁,牆角的磕痕還在——那是我小時候騎三輪車撞的,父親只是笑著說:「磕壞了,留個記號,證明你來過。」

進到屋內,我在櫃子裡找到那只鋁碗。碗上的凹痕依然清晰,彷彿提醒著我,這個家曾經歷的風風雨雨。母親看著碗,淡淡地說:「你爸後來說過,這碗摔壞了,但捨不得扔,因為那是家裡吵架的唯一紀念品。」

整理到傍晚,鄰居王奶奶端著一碗麵來:「這是你爸教我的湯麵做法。他說過,湯要濃一點,麵要燙一點,吃下去才叫滿足。」我捧著碗,因那鹹中帶甜的味道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我坐在老宅門前的台階上,望著漸漸融入夜色的山景,腦海裡全是父親的身影。他一邊忙著燙麵,一邊笑著對鄰居說:「這碗麵不貴,但有家裡的味道。」

回到城市後,那只鋁碗被我放在書架上,每當工作忙到心煩意亂時,我總會想起父親說:「麵要燙,人生也要燙,不能冷下來。」

現在的我終於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是生命中最沉重的教訓。我努力追逐的所謂成功,原來不過是一種替代品;父親想要的,只是多坐下來陪他吃幾碗麵,聊聊那些平凡又重要的日子。

【話題徵文:下定決心做的小事】蘇佳欣/自己吃自己的
文/蘇佳欣/聯合報
每次和小孩一起在外面吃飯,我總希望家人們各自點不一樣的菜色,這樣雞鴨魚肉、飯麵披薩或蔬菜配料,每種都可以吃得到,也不會單一種類吃得太多。這習慣我們一家行之有年,未曾覺得有何不妥;至少,我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好。

然而,隨著小孩逐漸長大,他們愈來愈不想跟我分享食物,喜歡自己吃自己的。他們說,每種都只吃一點反而吃不過癮,造成困擾。我辯解道,可是我跟朋友也是這樣子分享,大家不都是這樣點餐的嗎?

孩子們進一步指出,「你每次都會故意點不一樣的,然後再問人家願不願意分。或許別人根本不想與你分享,想吃自己的那一份就好。」

儘管有些錯愕,但仔細思索,他們講得沒有什麼錯,甚至可能更符合實情。以後我就儘量點自己真正想吃的,不要再想營養均衡,或是每種都要吃一點。

話題徵文:下定決心做的小事(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2025年3月底)

我們總在反覆斟酌後,拿出決心面對人生種種大事,但會不會有時候一件於他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更考驗我們的意志力?歡迎來稿分享你的經驗。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下定決心做的小事」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青春名人堂】蘇惠昭/有時候花有時候鳥:斯里蘭卡流水帳
蘇惠昭/聯合報
印度綬帶。攝影/蘇惠昭

去斯里蘭卡拍鳥旅行是一年前的事了。

2024年二月,我們飛到新加坡轉機來到可倫坡,行囊裡除了衣物和照相器材,還裝滿了當地鳥導希求支援的物資,球鞋和背包。

一年後我終於開始整理照片,回想斯里蘭卡種種,試著根據不可靠的記憶重新度過那十四天,第一個跳出的竟然不是某一隻鳥,而是這一生再也不會遇見的一張張臉孔──生態背景,使命必達的鳥導Dulan、熱愛聊天的鳥導助手Himesh、抱著孩子在路邊微笑的年輕媽媽、在情人節之夜擺出滿桌心形甜點的飯店胖大廚……

我狠狠記住了Dulan認真找鳥,恨不得把所有特有種翻出來的身影。這裡和越南、泰國不同,沒有偽帳沒有餵食,純天然賞鳥,每一隻鳥都必須憑藉鳥導的功力和我們的運氣,或者日行一兩萬步,或者搭乘冷戰時期美軍留下、年紀堪比人瑞的軍用吉普車繞行國家公園。鳥運起伏一如人生,日行萬步一無所遇有之,也有絨額□突然跳到面前的樹上,三五隻印度綬帶同時追逐飛舞,這樣如詩歌一般的瞬間。

Dulan的功力有多強?他可以在天昏地暗的時刻揪出一隻一百公尺外的斯里蘭卡地鶇,考驗我手持十分之一秒拍攝的特異功能;可以召喚遠在天邊的紋喉啄木鳥和黃冠啄木鳥飛來彷如巫師。鳥導之外,這裡還必須仰賴一座村莊的力量,村民集體守護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各種貓頭鷹,無論牠們躲在哪裡都保證賞鳥人可以穿過樹縫準確瞄到。

既保護鳥,也有助生計。

十四天,在雅拉國家公園和蒂薩濕地、在邦達拉國家公園、在辛哈拉加雨林,我們看了兩百多種鳥、十多種蜥蜴,錫蘭象慢悠悠從車前走過,遭成群的長尾葉猴圍觀,豬籠草隨處可見,白苞爵床於野地恣意生長,藍星鳶尾根本路邊雜草。

至於傳說中的花豹,我們親眼目睹了牠的──腳印。

怎麼可以沒有紅茶?在努沃勒埃利耶的茶廠,我們試飲各款紅茶,瘋狂採購。回到可倫坡機場附近的豪華花園旅館,就彷彿被收進一個歲月靜好,食物美味花鳥耀眼的小宇宙,如若不是為到城市附近運河找鵜鶘,附帶市區觀光,就不會目擊一棟棟死去的建築,殘破的商店以及飄滿垃圾的河,畢竟這是一個2022年七月宣告破產的國家。

破產過的斯里蘭卡,因為缺乏紙張曾經所有學校的考試無限延期,每天停電三小時,國內證券交易停止,暫停償還外債。不太久的從前,1983到2009,它還經歷了二十五年,緣於宗教與政治因素的內戰,但旅行的人不必去承擔另一個國家的不公義與苦難,只需要記住它的美好,自私且幸福。

因為回到自己的家,不可能只擁抱美好而看不見醜陋與混亂。

 
 
 
訊息公告
 
 
 
 
2025資本市場:供應鏈洗牌改寫全球經貿秩序
2025年是川普2.0政策關鍵元年,台灣資本市場挾強勁成長力道,掛牌家數有望衝刺達70家,企業如何在供應鏈新局定位突圍、穩操勝券?將是今年最大的課題。

DeepSeek橫空出世,國際信任及資安備受考驗
自2023年成立以來,DeepSeek技術在市場上掀起波瀾,也引發各國聚焦在疑似盜用美國AI模型、資安及個資外洩議題、中國藉此大外宣等疑慮,使美國等全球各國深感憂心,其中包括臺灣、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宣布公務機關禁用DeepSeek AI。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