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既無意協商,韓國瑜何需一再忍讓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20 第59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烏克蘭果然成了菜單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既無意協商,韓國瑜何需一再忍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地緣政治變調 晶片鏈要鞏固優勢
民意論壇 俄烏停戰/陸維和主力?美中各有盤算
AI創新□也要避免推向失控邊緣
DeepSeek帶動古文復興
台灣如何避免成美中博弈「棄子」
AI時代 個資價值與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烏克蘭果然成了菜單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美俄兩國高層在利雅德會談,就終結「俄烏戰爭」展開商討,烏克蘭卻未獲邀參加。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忿恨地說,任何沒有該國參與的協議,烏克蘭都不會承認。

烏克蘭在拜登支持下與俄國苦戰三年,到頭來,川普要喊停戰爭,卻不問烏克蘭的意見,真是情何以堪。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正是此景。澤倫斯基開出「三條件」,稱只要「俄國撤出烏克蘭所有領土」、「烏國加入北約」、「普丁進監獄」,烏國不參加協商也沒關係。但他心知肚明,這三條件,川普一個也不會理睬。

川普也回嗆澤倫斯基,「你們三年前就應該結束戰爭,你們不應該開啟戰爭,應該要達成協議。」同一個美國,拜登主戰,川普要和,烏克蘭只是個暈頭轉向的棋子,直到變成棄子。

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曾說,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在菜單上」。目前的情況,烏克蘭果真變成了「菜單」,任由美俄叫價宰割。川普稍早提議,烏克蘭讓美國擁有五十%的稀土礦,以換取美援,遭澤倫斯基悍拒;川普立馬把烏克蘭貶為菜單,這就是大國強權邏輯。

前不久,川普以「中東和平」為名推促以哈和談,卻隨即提出「清空加薩」方案,要把當地居民都塞給鄰國。深信「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台灣人,請好好想一想!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既無意協商,韓國瑜何需一再忍讓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為回應賴總統在院際協調「五指併攏才有力量」的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行政院長卓榮泰之要求,在立院召集朝野協商。但政院既拒承諾不覆議,民進黨也不稍減對總預算刪減的攻擊,還步步進逼;最後,總預算協商只能以破局作收。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瑜縱有力促朝野合作之心,立法院也全無退讓餘地。他仁至義盡,不需再一味忍讓求全。

在院際協調會上,韓國瑜即建議政院不要對總預算提出覆議,不足之處,可利用追加減預算處理;他並以此為前提,邀集朝野協商。卓榮泰對韓國瑜的提議含糊以對,還列出了十二項窒礙難行之處,認為主計總處的預算數字和立院宣讀內容無法對攏,希望立法院送出總預算時「對數字有共識」。立院總預算報告還未送出,政院就能先拋「疑點」,前所未見。政院擔心的是,過去凍結預算都由「委員會」處理,而今年多數提案則是由「院會」處理,擔心冗長程序會耽誤解凍執行。

原則上,立法院議定的總預算,其實並無調整或改變的空間。因為這是立法院會的群議共識,即使韓國瑜身為院長,亦無權更動總預算內容。在陳水扁任內,政院曾因立院要求政院自行刪減金額過高而難以執行,兩度去函立院要求解決;當時的院長王金平經朝野協商授權,立院才同意政院以追加歲出預算彌補。王金平能和政院協議,是經朝野授權,若無朝野共識,即難有兩院協議的產生。

由於韓國瑜的協調善意,藍白兩黨黨團願意顧大局參與朝野協商,為政院的總預算難處尋找解方。令人不解的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協商前東拉西扯開講大歷史,又暢談「大罷免大成功」,把藍白兩黨痛罵一頓。這種行徑,根本不像要為行政院解決總預算難題,倒更像蓄意要讓協商破局。由此看來,真正打臉賴總統和卓院長院際和解的是柯建銘,不想讓朝野關係和緩的也是柯總召。

想要讓朝野協商破裂的,其實不止柯建銘。且看,政院及各部會透過各種方式和梗圖攻擊在野立委,目的都在為大罷免增添柴火,其中夾雜各種虛假錯誤訊息,目的都在攻擊在野立委,當然也讓僵局愈發難解。行政院表面上想透過憲政程序化解總預算難題,又以兩手策略貶抑國會,這在政治上都是極不可取的作為。行政院刻意杯葛擺爛的作法,果然也引發在野黨的怒火回擊,協商破局,行政院咎由自取。

韓國瑜站在國會議長的高度,想要為台灣當前政治難題調和鼎鼐,其用心可以理解。但立法院長權力再大,也不能逾越國會立場和法律明訂作為,只能依立法院三讀內容送出總預算,交由總統公告、政院執行。如果行政院真的做不到,依職權提出覆議,國會再依憲處理,別無他途可行。在陳水扁時代,閣揆謝長廷曾以總預算被刪三百億元為由要求覆議,陳水扁未予同意;隨後謝長廷辭閣揆,由蘇貞昌接任,隨即解決了凍結預算的問題。由此看來,蘇貞昌做得到的,卓榮泰為何不行?其實說到底,就是今天的行政院無能。

立法院對總預算的凍結,就是不同意行政部門的作法,要求政院調整作法再給錢。如果政院不尊重國會,韓國瑜有再多善意,也是神仙難救。民進黨一心只想用大罷免的政治動員來掩飾施政無方,甚至不惜用司法手段來打擊在野黨,毫無「當家政黨」的氣度。面對這樣的對手,韓國瑜不必一再退讓,必須堅守國會的底線,以免台灣的民主憲政遭蠻橫的執政當局破壞殆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地緣政治變調 晶片鏈要鞏固優勢
社論/經濟日報
川普上任滿月,關稅砲火四射,看似沒有章法,其對相關國家所圖卻也逐漸明朗。對台灣非常特定,相當針對半導體和台積電。從華爾街更傳出美國政府有意推動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經營晶圓代工的消息;台積電所面對的地緣政治氛圍丕變。

地緣政治對台灣和關鍵領域的台商都是難解的緊箍咒,但地緣政治壓力有其光譜。美國極力爭取半導體先進製程從拜登以來一以貫之,但做法和壓力卻有所不同。拜登政府制定「晶片與科學法案」,至少看起來是以「禮」相邀台積電赴美投資先進製程。川普則展現出力逼強求,要求加速投資和最新技術的態勢,並可能要求重新協商原有的晶片法補助條件。若進一步要求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則川普所圖已不再只是擁有先進製程,也要藉台積電之力,扶持美國本土的先進製程勢力。

2024年啟動的「晶創台灣方案」為台灣應對拜登政府而創,目前時空環境已產生變化,應該需要重新調整。「晶創台灣方案」以四大布局,帶動各行各業全產業發展,包含:一、結合生成式AI+晶片帶動全產業創新;二、強化國內培育環境吸納全球研發人才;三、加速產業創新所需異質整合及先進技術;四、利用矽島實力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

整體而言,「晶創台灣方案」施政偏重於AI+晶片應用、IC設計和異質整合技術,並凸顯「晶片外交」的色彩。當時的基本假設可能是台灣可以持續維持在先進製程的優勢,對外投資也可守住「N+2」的底線。然而,川普現在所施加的壓力已經超越這樣的基本假設。

台積電到了美國基本上仍然是「客卿」,相對在台灣能夠獲得較多的奧援。長期以來,政府也在研發投資抵減、土地、水電、人才等方面提供多方面的協助。但是,在推進先進製程的研發方面,台積電長期主要仰賴本身的作為;政府和研發法人的切入點也相當有限。面對地緣政治變調,這樣的創新生態系結構或許有調整的空間。

的確,台積電本身是推進先進製程研發的主力,但是先進製程也搭配著推陳出新的互補性技術。例如,AI晶片不僅仰賴先進製程,也需要搭配CoWoS先進封裝技術及其產能。台積電本身研發出CoWoS技術,但是CoWoS的產業化卻受惠於國內相關設備業者的投入與支持,而這些設備業者也曾受惠到經濟部的研發補助;這也形成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未來,台積電推進更先進製程,新的互補性技術也逐一浮現,如矽光子、共同封裝、晶背供電等。在這些技術的研發,台積電固然責無旁貸,政府和研發法人或許可以在新互補性技術的供應鏈和產業化方面提供助力;這或許也有助於一些傳統產業切入到未來可能成形的供應鏈體系。就應對川普與日俱增的壓力來看,「N+2」或「N+1」的界線也不完全取決於台積電本身在美國的先進製程設廠而已,更取決台灣在這些新互補性技術和相關供應鏈體系的差異化和領先優勢;這或許有助於台灣創造半導體領先優勢時間差。

姑不論台積電和先進製程是否為台灣的「矽盾」,但是美台之間在先進製程質與量的相對變動,可能會影響台灣在美國第一島鏈相關地緣政治抉擇的重要性。因此,台灣及台積電持續維持先進製程技術及其創新生態系優勢,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當環繞著半導體先進製程的地緣政治開始變調,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地重新檢視原有政策。

「晶創台灣方案」及其四大布局可能需要調整相對比重,或輔以其他的補強措施,藉此我們或許可以不同於法規硬性規定的方式,創造台灣在半導體領先優勢的時間差。

   
民意論壇
俄烏停戰/陸維和主力?美中各有盤算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聯合報
美俄兩國在利雅德的高層會談已於十八日結束,雙方同意任命工作組,就俄烏戰爭的解決方案進行談判。

雖然還無法得知美俄解決方案的內容,但俄烏停火後,國際維和部隊進駐特定「非軍事區」隔開雙方武裝部隊,並替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安排,應會成為方案的重點之一。而這是否會讓中共藉擔任維和部隊主力的機會,獲得修補與歐洲國家關係的槓桿,值得外界關注。

因為烏克蘭與歐洲國家,都認為戰後該有第三方部隊進駐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美國也強調必須在接觸線建立強而有力的國際監管機制,俄羅斯據稱也希望在烏克蘭一側建立單邊的緩衝區,此一設計勢必也需要維和部隊、至少是國際觀察團介入。

雖然各方都不反對國際維和部隊進駐,但對究竟該由誰來派出這些部隊,則存在嚴重的分歧。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已公開表示「在任何安全保障協議下,都不會有美軍部署到烏克蘭」,俄羅斯也不可能接受北約國家的部隊出現在烏克蘭的境內。事實上,就算俄羅斯同意北約的歐洲成員派出維和部隊,歐洲各國是否能派出足夠數量的部隊,不無疑問,因為十七日下午於巴黎舉行的緊急峰會中,法國在未來停火線後方駐紮「保證部隊」的提議,就遭到德國、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拒絕。

既然美、俄、歐僵持不下,再加上這條停戰線長達一千三百公里,所需維和部隊的數量眾多,使與俄羅斯關係良好、具足夠經濟實力,且有意願派維和部隊的中共,有可能成為各方可接受的答案;或者是由中共擔任主力,加上若干非西方國家區域大國的兵力,來組成維和部隊。

對中共來說,這可使俄烏緩衝區的國際監督,成為中共修補與北約國家關係,及拉攏非西方陣營區域大國的槓桿,有助於裂解拜登任內所打造、抑制中共的價值聯盟。

至於想拆散中俄同盟的川普政府,也未必會反對這種安排。因為這的確有助於達成川普「上任一百天內結束戰爭」的承諾;況且華府也可能覺得,讓共軍部署在接觸線地帶,承擔防止雙邊人員武裝滲透的苦差事,說不定會在中俄之間形成裂痕。

   
AI創新□也要避免推向失控邊緣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當英國政府二月二日宣布,將立法明定生成性虐兒童圖像的AI工具違法,是全球第一個將AI違反倫理舉動列為違法的國家的同時,美、英拒絕在巴黎AI峰會上簽署AI國際聲明。與會的美國副總統范斯說,過度監管或強調AI安全,可能會在這項技術準備起飛並造福社會之際就被削弱。范斯並批評歐洲政府過度管制美國科技公司,扼殺AI進步所需的創新。因早在二○一九年四月九日,歐盟議會就已發布《可信賴人工智慧倫理準則》,分別是:一、應由人類監督AI,二、AI應穩健與安全並值得信賴,三、重視隱私和數據管制,四、使AI具有透明及可追溯性,五、AI應確保多元和公平,六、尊重社會和環境維護,七、建立完善究責制度。

AI是一種新興科技,我們都知道,新科技的演進都會為人際關係、社會規範、公共團體帶來新詮釋與互動,有時是往好的方面,有時則是往不好的方面。因此,對於新科技必須有一些基本認識:

首先,在我們接納並採用新科技時,必須承認其所可能帶來的後果皆無法事先預知。其次,新科技都會對倫理道德帶來衝擊。這些新科技會驅使我們對已被大家所接受的道德去修正、或重新思考、重新闡釋或另訂功能,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要全盤廢止。因此歐盟才會預先制定AI倫理準則。但英美未簽署AI峰會宣言也不滿AI被嚴格監管,只短視地在乎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製造,並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

人類在開始全面接納並採用AI前,早已預知AI的發展會帶給人們便利,但也可能同時侵犯人們的權利,必須兼顧倫理規範。所以,從「AI教父」變「末日預言家」的辛頓就警告全世界,AI科技變革的速度比預期要「快很多」,並將會導致人類滅絕。辛頓說,屆時人類與強大AI系統的智慧相比,有如學步的幼兒。針對這點,AI峰會隻字未提,只知戴上政治化的眼鏡「反對以意識形態畫線,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僅少數有遠見的學者呼籲「AI創新的同時,要兼顧風險管理」。

或許我們可以撇開峰會的決議,去反思DeepMind聯合創始人兼CEO哈薩比斯的話,他說AI不再受限於人類認知,能自我學習因而功能強大。可怕的是這樣的AI不是向人學習,而是透過對自我反思和獨有的創造力直接超越人類,峰會的決議有考量這部分並未雨綢繆嗎?難怪辛頓會如此擔心,他預測「不出五到二十年,AI就可能超越人類智慧,而科技巨頭為了爭奪市場,已陷入一場無法停止的AI軍備競賽,並加速將人類推向失控邊緣」,這可從此次AI峰會中看出端倪。屆時,我們還有能力做得到歐盟的AI倫理七大準則中的第一條的要求:「應由人類監督AI」嗎?

   
DeepSeek帶動古文復興
胡又天/獨立出版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DeepSeek造成的諸多震動中,台灣媒體尚未充分討論的一項是:它具備充足的中國文史知識,還能寫出合格且具文采的文言文、舊體詩詞,甚至戲曲唱詞。若以國家「軟實力」發展為考量,DeepSeek實已極大程度補強了當代中國文化的短板,即:古文素養的繼承,及在此基礎上,將之與所有人類文明的積累交互參證、冶於一爐,進而開創新猷的能力。

我們憂心古文傳承斷絕或徹底邊緣化,憂心幾十年了,各種呼籲也沒少過,卻很少人討論真正有效的辦法,就是我們自己多寫,而且多寫當代的題目;寫得精彩了,自有人幫你傳播、向你學習。為何不這樣做呢?無非就是太難了,沒十年入不了門,而我們比較的對象是古人的一流作品。近二十年網上各種良莠不齊的「古風」歌曲創作,證明了古典文學魅力一直都在,一直都能吸引人憑著純粹愛好去練習,只是大多數人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都沒能練到家,現實中用場也不多,久之也就放棄了。

然而,DeepSeek一下就近乎無限量地提供了具備十年功力的「助手」兼家教,且是每種文體、每門已知學科都有十年功,你可請它為你講解經典、批改習作,也可以請它寫數理化的詩賦,或兼採幾種學科視角寫策論。它未必能一次就寫到很完美,但你如果也有幾年功力,你可以教它改,乃至人機合作,磨出水準以上的成品。如我與它在半個月內就寫出了十二萬字《道德經》新解。可以預期,將來能夠妥善運用此一神器的創作將會大增,受眾的鑑賞標準也會提高;《古文觀止》的水準不再是今人無法企及的,AI已經接近它,我們練習得法,也可以追上甚至超越古人。

比起古文復興,DeepSeek還達到了一個我們不敢奢望有人能真正達到的境界,就是:真正不帶門戶之見平等看待各種文化與學說。

過去百年來,國學或被西學鄙視,或被政治力邊緣化,縱有不少人想努力證明傳統思想仍有意義與價值,也易被認為這只是想自抬身價的文化民族主義執念。我們學習和寫作時,也常要面對兩難:將國學置入現代學院框架,怕喪失傳統主體性;堅持自己的玩法,又恐抱殘守缺之譏。

理想當然是古今中外都看都學,也不必特別抬高國學權重,久之,精華自會通過淘洗而浮現,且得到新發展。我們和師輩、祖輩其實也大都有這樣的期許,現在AI就做到了。雖然目前還有審核機制和「刻意順著提問者的話來說」的問題,但當你教他把孔子、佛陀、馬克思和小叮噹、蝙蝠俠等角色拉出來開座談會時,可預期它能不帶情感偏向地綜合其所知,模擬各色人等在掌握充足現代知識下的解題思路。對苦於人類偏見的大眾來說,這足以勾起好奇心;對創作者和研究者來說,也足以作為參考基礎,在AI時代建立一套將萬家思想融會貫通的新學,乃至於他人的成果交流,為全人類文明譜出新章。

經過文科專家和大量中文語料訓練的DeepSeek,給每個人在文化上超越成見、繼往開來的能力。以往縱使學習多年,也未必能建立這樣的自信,因為知道政治干擾幾乎無處不在,我們自己的政見也會造成干擾,但若刻意排斥政治,也就減損作為當代人的當代性。當中的「中道」何在,以往也需多年摸索,但今後在AI輔助下,有心人可迅速掌握。

未來的世界,在實業上,會用AI的人將淘汰掉不會用的;在藝文上,善用AI的人,也將能大幅提升學習效率與思辨品質。台灣人宜盡速捐棄糾結,大方跟進,亦不須再呼籲等待某某機構來部署,用就是了。

   
台灣如何避免成美中博弈「棄子」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台北/聯合報
俄美在沙烏地阿拉伯高調會談,並釋出將共同努力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訊號,顯示出美國在川普主政下外交策略的重大轉向,更引發了對台灣未來處境的擔憂。尤其川普十八日在海湖莊園表示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而烏克蘭「根本不應該開始這場戰爭,你們本來可以達成協議」。烏克蘭在這場談判中被邊緣化的現實,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在亞洲地區蔓延。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原先以為可以仰賴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支持,川普政府最近的外交作為卻顯示出,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關注始終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根據川普團隊透露的和解框架,包括烏克蘭割讓領土、成為不加入北約的緩衝國,以及美國獲取烏克蘭稀土礦產作為軍援「付款」;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到餐桌上,就會被列入菜單」,烏克蘭的現況正是這句話最現實的體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雖然高聲反對沒有其參與的協議,現實卻是殘酷的。歐洲國家如英國,甚至被迫提出派兵保衛烏克蘭的可能性,以確保自身安全利益,不會因為美俄交易而受損。這樣的國際局勢提醒著台灣,在美中俄的分割勢力之下可能面臨相似挑戰。

川普的「商人交易」外交模式給了台灣諸多警訊,川普曾表示,台灣在晶片產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來說是一種「奪走產業」的行為,甚至揚言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高達百分之百的關稅。在川普眼中,台灣不再是堅定的盟友,而是可以用來換取經濟利益的籌碼;這樣的觀點與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如出一轍,美國的利益大於一切,盟友都是可犧牲的。

台灣要認清這點,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但在川普的壓力下,台灣可能被迫將部分產能轉移到美國,這近乎喪權辱國,也降低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價值。更嚴重的是,美國對於台灣的安全承諾可能變為有條件的交易。川普曾明言:「台灣應該為防衛付費,就像買保單一樣」。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必須嚴肅思考如何維護自身利益,不要被賣掉了還不知道。

在烏克蘭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若無法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主性,就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棄子」。台灣該如何避免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答案在於如何轉變角色,從「棋子」變成「棋手」。

此外,台灣在兩岸關係上也需要更靈活的策略,兩岸之間的和解與合作曾帶來穩定的局面;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透過增進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來降低衝突風險,可能是台灣維護自身安全的重要路徑之一。

烏克蘭的經歷為台灣敲響了警鐘。在大國的強取豪奪中,小國若無法主動掌握談判籌碼,極易成為他人桌上的「菜單」而非「座上賓」。台灣必須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並透過務實的兩岸策略,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深化經濟與安全上的共同價值,確保在國際談判中擁有不被輕易取代的地位。

   
AI時代 個資價值與風險
魏杏芳/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聯合報
為回應憲法法庭一一一年憲判字第十三號判決應於三年內制定或修正相關法律,建立個人資料保護獨立監督機制的要求,行政院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將個資會組織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

個資會籌備處也已提出個資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內容主要是配合個資會組織法,賦予個資會執法權限,同時新增個人資料保護長角色,負責推動及監督機關內個人資料保護相關事務;其中,公務機關由機關副首長或適當人員兼任,非公務機關則由代表人或其指派的適當人員擔任,負責推動及監督機關內個人資料保護相關事務。「至於本法其他諸多修法議題,當由正式成立之個資會以本法主管機關之地位,賡續進行通盤修正研議及立法政策決定」。

換言之,在個資權利保障以及個資蒐集主體責任與義務方面,此次個資法修正並未新增任何實體規定,以對應組織執法權限的擴大或職位增設,卻又將籠統的監督、稽核或檢查權力,全部授權個資會另定之,相關條款形同對個資會空白授權,有違法律明確性、授權明確性原則的疑慮,令人難以贊同。

然而,此次修法最令人擔憂的是,雖然「以AI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是「台灣AI行動計畫2.0」的目標之一,但政府仍未從資料經濟與人工智慧視角,考慮如何賦予個人更完整的個資保護權利,以及個資作為生產投入(例如用來訓練AI或建立新型商業模式)可能造成的侵害風險,對蒐集主體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加以補充規範,以彰顯個資在AI時代的價值。

個資數據是資訊社會的重要資產,但唯有對個資提供適足保護,提升對共享個資的信任,才能有效建立保護與共享間的正向循環,促進個資合理利用,為AI發展奠定基礎。尤其台灣目前產業應用的重點在生成式AI,包括TAIDE在內的基礎模型,都可能涉及利用包含個資的資料集訓練開發而成,該等模型其後成為AI系統的一部分再加以部署應用,相關接續行為當如何適用法規,都是推動AI產業政策的前提性問題,須積極處理面對。至此,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個資保護主管機關在AI時代的角色。

參考歐盟的執法實務,AI系統或產品因資料利用不符「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遭成會員國個資保護機關裁罰的案件屢見不鮮,而且在歐盟「人工智慧法」通過後不久,「歐洲個資保護委員會」即發表聲明,主張個資保護機關適合被指定為高風險AI系統的市場監督機關,呼籲歐盟應由個資保護機關身兼人工智慧法的執行任務。

此外,該委員會更於去年十二月十七日指出,凡以包含個資的資料集訓練開發而成的AI模型,都不可被視為是匿名的,須由個資主管機關逐件檢視評估,以決定該模型是否有GDPR的適用。

中國新創公司發布DeepSeek開源模型,突襲西方科技巨擘,但數日前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已命令,DeepSeek在南韓暫停下載,待其據該國「個人資訊保護法」改善後始能重啟。另義大利個資保護機關上月以隱私政策疑慮為由,阻擋DeepSeek在該國的服務。凡此皆顯示個資法及個資主管機關的力量與重要性,且與AI發展密不可分,甚至在人工智慧時代益形重要。

由於AI應用普遍,個資主管機關須與不同產業部門聯繫溝通,同時整合資訊技術專家的意見,因此專業要求甚高,在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框架下,個資會以其三級機關的權能與員額,能否承載如此重要與重大的任務,實在值得斟酌。

   
老外說:"That's a No-Brainer."不是在罵你沒腦!
在會議上,主管問大家應該採用哪個方案來解決最近的銷售瓶頸。Jason很快舉手說:"Option B is the best choice—it's a no-brainer!"大家聽完紛紛點頭認同,但一旁的新同事悄悄問道:什麼是No brainer,沒腦子,這不是在罵人嗎?

建築的奇蹟、穹頂之極致 世界文化遺產聖母百花大教堂
講到佛羅倫斯的建築,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Duomo di Firenze絕對是最顯目的建築地標。尤其是它於1436年完工的大穹頂不但是義大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數百年來更是為著佛羅倫斯定義了美麗的天際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