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你怎麼知道要挖什麼?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0/28 第480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你怎麼知道要挖什麼?
【青春名人堂】夏夏/馬桶
【話題徵文:經驗的養分】溫暮/我的人生是河岸
 
 
 
心情札記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你怎麼知道要挖什麼?
文/李世緯/聯合報

野外工作其實有百百種

野外工作很有趣,很多人因此踏上研究之路。但是科學的、野外的工作其實也是百百種,不同形式有截然不同的滋味。很湊巧的,我較熟悉的兩種野外工作--賞鳥與化石採集,剛好是相反的兩種體驗:賞鳥整天屏息仰頭,走路都得節制(因為找鳥很需要安靜),找化石則一直低頭彎腰,使勁地敲打;賞鳥拿望遠鏡看得遠遠的,找化石則常常拿到鼻子前,甚至需要放大鏡;鳥花花綠綠、稍縱即逝,化石雖然絕對不會跑,卻也常常讓你難以分辨;賞鳥可能花一個早上走一段優美的稜線,找化石則可能整整兩個小時窩在一個浴缸大的範圍。

找化石絕對不是一件犒賞眼睛的工作(其實在顯微鏡中看也不是),你得在一大堆看起來完全相同的石頭表面中找出蛛絲馬跡。有經驗的採集者會說「天色陰暗些較好」,或者「剛下小雨打濕石頭表面的時候好找」……道理類似拍照,拍臉部特寫時,攝影師會利用打光來遮掩皮膚上的皺紋及黑斑;換句話說,強光會阻礙我們眼睛分辨微細的結構,偏暗的環境則會提高我們眼睛的敏銳度。

撇除這些技巧,化石採集者到底要找什麼?或者說,你的錘子要從哪裡下手,才會有比較高的命中機率?這個問題,浪漫一點地回答,就是要從「那些有生命作用」的地方著手。

生命的作用力就是多了一些驚奇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把一個岩層裡所存在的狀況,區分為由「物理」、「化學」以及「生物」三種因素所引發的作用。這裡的物理作用可以理解成崩塌與隆起、搬運堆疊、水或風的侵蝕、沖刷搬運中漸趨渾圓的石塊(如鵝卵石)、地震、斷層等等;而化學作用則比如結冰與融冰、結晶(如石筍與鐘乳石)、岩漿冷卻遺跡、溶解蒸發及沉澱等等。那麼,哪些現象算是生物(生命作用)的呢?

遺體:最直接的生命作用,就是生物死掉之後遺留下來的軀體,包括殼、骨骼、表皮(角、毛髮、鱗片)、植物組織等等。這些昔日生物所遺留下來、沒有被分解殆盡的遺跡,在環境中常被一般人忽略。因為它們保存不完整,不同於蒐藏家手中完整且清修過的標本,但是實際上這些細小碎屑才是大自然中較「常態」的化石。

痕跡:生命體(動植物甚至微生物都是)活著的時候,會在環境中留下痕跡,如腳印、洞穴或者排泄物等等。這些痕跡有很大的機率會被保存下來,成為找尋的線索。比起實體化石,痕跡化石的分布有可能更為廣泛--想像一下一隻土撥鼠到底能夠挖出多大面積的地下穴道。不過,這些迷宮狀的穴道化石極易被侵蝕消磨,即使被採集者發現,多半也很難完整採集,很多時候只能拍照紀錄。

由此可知,比起方向單純的物理與化學作用,生命的作用就是多了那麼一點點色彩:在一整片均勻、常規變化的溪床岩層中,偶見一個小洞穴或者一個不規則的突起,它有可能是百萬年前一個小貝殼(曾經)的埋藏處,或是「誰」不經意擾動造成的--沒有生命的木星表面,依舊會存在物理與化學的作用,但是地球與之相比,生命的作用就是多了一些驚奇。

人類的遺跡屬於考古學家的工作

如果說古生物研究者是一群生命痕跡的獵人,那麼在全部的、由生物體所製造出來的痕跡當中,唯一一個例外,就是由人類所製造出來的遺跡。研究過去人類的活動與產生的物質,如人類的遺骸、器具、瓦片、古城牆、運河遺跡、史前人類的垃圾等,這些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刨根究底,也許大家認知上還是很難把人當成一種純粹的動物看待?

我所有的古生物同行幾乎都一天到晚被誤稱為考古學家,不只我媽媽常常說他兒子在考古,連出版社也曾經寄送考古學的書給我。我覺得考古很酷,像印第安納瓊斯那樣,如果我也會考古的話……

【青春名人堂】夏夏/馬桶
今日登場/夏夏/聯合報
發明馬桶的人萬萬沒想到它會犯下共謀的罪。沒有任何人料到。畢竟馬桶一開始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潔淨的目的,孰料因與汙穢至極為伍,而不得不染上罪的氣息。

我曾有過棗紅色的馬桶,那是多年前租屋處房東所裝設,配棗紅洗手台。這顏色看了刺目,既不典雅,又跳脫了馬桶過往給人白素的形象,與它所司的職責相違背,不管怎麼洗刷總感到殘留著不潔。不過用久了之後,習慣一屁股往上頭坐,少了心思計較,也漸漸淡忘。倒是因為這暗沉的紅,彷彿掩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髒汙,免於辛勤的維護。

那幾年我經常坐在馬桶旁想事情,因此特地在旁邊擺了椅子。

獨居的人擁有特別多祕密。從一處搬遷到另一處,有些祕密被悄悄留下,鎖在背後的那道門裡,有些祕密被裝進行囊,在新居繼續繁衍。

至於與人同居者,是不便擁有祕密的。祕密像一件龐大而無用的家具,儘管精心安置,還是相當礙眼,時不時要絆人一腳,碰出一兩個瘀青。

有些人比較勇敢,決定把祕密藏在心裡,便在心上掘了一個洞。但是很快就覺得洞不夠,祕密像是天天在偷吃糧,淨是長胖,只好把洞掘得更深。他們一掘再掘,從此心口日日夜夜都疼痛不已。

不夠勇敢的人則經常苦於在屋裡找不到地方藏匿祕密,因為每件傢俱看來都彼此串通且長舌,只要別人稍加翻弄,便什麼都抖出來了。在屋子裡,唯一能讓人託付的,只有馬桶了。

一張圓闊的嘴,極深的喉嚨,且沒有人知道它通向何處,就算知道了也不願追索。最要緊的是沖水按鈕,像是一道不可反抗的命令,嘩啦嘩啦地旋轉帶動強大的引力,不論是非一併沒入,然後很快注滿清水,又是雨過天晴。

且馬桶被安裝在獨室裡,理直氣壯不該被打擾,不可被窺視。像是帶著一身罪孽進入神所庇護的禱告亭,全盤托出,並獲得赦免與清潔。馬桶是絕佳的傾聽者,終其一生都不會洩漏祕密,如果不放心,那就多按幾次沖水鈕,毀屍滅跡。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祕密。生活是密合著貼上的白瓷磚,工整有序,祕密是從窗外透進的天光,讓白瓷鍍上一層糖霜般的光;祕密也是一兩條歪斜的接縫,使秩序之所以是秩序。幸好許多時候,祕密也像海明威所寫,「早上強風吹襲,湖水的浪濤洶湧,他醒了很久之後才想起自己的心碎了。」(〈十個印第安人〉)在大部分清醒的時刻,它並不張揚。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祕密,如同基本的生理需求。只是祕密的傾吐也如生理所求,不是一次就能解脫,反而像是每日都免不了的排泄。

有時候當我轉身離去前,不經意回望,會看見馬桶裡原本沖走的汙水又緩緩上漲,一朵白蓮升起,浮於水上。

【話題徵文:經驗的養分】溫暮/我的人生是河岸
文/溫暮/聯合報
在父母會因小孩考試沒有滿分而拿出藤條的年代,母親是個完全相反的人,她坦然面對我和弟弟每個不如人意的時刻。舉例來說,在我們扭捏拿出打滿紅叉考卷時,她會擁抱我們,說我們盡力了。

母親陪我們檢討考卷,思考為什麼題目這樣出、為什麼答案是這樣,她鼓勵我們思索和提問,培養小孩查找資料的能力。我們一起去博物館看化石展,了解古生物;在屋頂仰望繁星,學習使用星盤。

我和弟弟後來都沒有成為世俗意義上成就非凡的人,但我們喜歡嘗試新事物,跌倒後願意再站起來,我們有耐心,懂得時間積累的重要性,努力過著自己平凡但美好的每一天。

母親曾說,人生是河岸,失敗是沖刷碎石雜草的大雨,經驗則是留下來的肥沃養分。身為母親,她真正能做的,是培養我們在急流中不被沖走的個性,像種子一樣,在大雨過後,於肥沃土壤中成長。

 
 
 
訊息公告
 
 
 
 
風味接近蝦餅的蟋蟀仙貝 可以救地球?!
今年5月,無印良品真的就在網路商場推出蟋蟀仙貝,單價一包190日圓,而且一開賣就被搶光。無印良品表示,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將達100億,屆時蛋白質食物的來源將是大問題,能否將昆蟲轉化成食物,成了不少研究單位的重要課題。

迷因?彌因?到底什麼是 Meme? Meme Time
任何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一定都對迷因不陌生。沒有避開它們的方法。它們在社群媒體上無所不在。它們在訊息應用程式上、以及透過電子郵件被分享出去;它們甚至被引用在已發表的文章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