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兩外送龍頭合併案 遭公平會否決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12/26 第600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兩外送龍頭合併案 遭公平會否決
記者陳素玲、馬瑞璿、黃筱晴/台北聯合報
Uber Eats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案,公平會委員會議昨天決議禁止合併。Uber Eats對合併遭禁表達失望,foodpanda德國總公司Delivery Hero則聲明將持續致力於發展及運營台灣市場。

公平會指出,合併案具顯著限制競爭疑慮,合併後Uber Eats不受束縛,更可能提高對消費者的價格,及對餐飲業者抽成,「限制競爭之不利益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也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因此依公平法禁止合併。

Uber Eats昨表示,對於公平會的決議,「我們表達失望」。Uber Eats指出,深信這項交易案能夠帶給外送合作夥伴、商家合作夥伴、消費者,以及台灣經濟最大利益。從宣布進行此併購計畫迄今,Uber Eats一直與公平會保持良好互動,並且提出多重附帶條件提案,希冀能解決其擔憂。

Uber Eats今年五月十四日宣布將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但須經公平會審議。Uber Eats十一月八日提出完整申報資料,此案才進入審查程序,公平會曾宣布延長審議六十天,最遲明年三月廿一日完成審查,但昨天委員會議即做成禁止結合決議。

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表示,兩大平台合併後市占率達九成以上,委員會議認為,Uber Eats所受競爭壓力來自於foodpanda,結合後將消除此競爭壓力,且其他競爭者對Uber Eats所能施加之競爭壓力有限,結合後Uber Eats更有誘因提高對消費者的價格,及對餐飲業者的抽成。

此外,潛在競爭者難以及時且充分入場,對Uber Eats產生壓力,且Uber Eats相對交易人都屬中小型餐飲業者,難以繞過平台找到其他的交易管道,難以制衡Uber Eats市場力,結合後更欠缺抗衡力量。

陳志民說,Uber Eats雖主張合併後可提高網路密度,認為透過實現密度經濟可提高配送效率,可以收更多訂單,一個外送員可同時收很多訂單;合併可擴大消費者與餐廳消費範圍,並可為消費者及餐廳節省使用兩個平台的成本。公平會認為上述說法難以檢驗真實性,短期也很難實現,其二,不是透過結合才能實施,本身就可實施,不是結合專屬利益;其三則是可能產生限制競爭效果,兩者不成比例。

陳志民指出,Uber Eats也提出自我矯正承諾,願意行為面調整,但公平會委員會認為,提出的承諾都是短期與暫時行為面措施,且很難回復或重建事業間結合的競爭損害,也難透過承諾回復結合前的市場競爭,及修復結合造成的競爭損害,因此認定結合限制競爭效果遠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且無法透過承諾的矯正措施回復,最後決定禁止結合。

公平會之前曾否決數起重大併購案,包括好樂迪公司與錢櫃公司結合案、二度禁止燁聯鋼鐵併購唐榮鋼鐵;三度否決統一公司結合維力公司。

 
觀察站/公平會快刀斬亂麻 把關避多輸
本報記者陳素玲聯合報
外送平台Uber Eats併購foodpanda案塵埃落定,公平會出手阻止這樁全民矚目的結合案。公平會審議進度看似緩慢,但從勞動部率先表態反對,到一面倒反對併購的民意展現,已事先預告合併案過關難度遠比想像高。畢竟無論從經濟效益,至商家、消費者、外送員三方權益考量,此案不利益大於利益至為明顯,公平會快刀斬亂麻,做出禁止結合決議,避免出現多輸局面,並不令人意外。

外送平台已經成為國人的生活日常,面對Uber Eats、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幾乎獨占台灣外送市場,一旦合併後市占率超過九成,不會有人否定已達壟斷程度,屆時訂價策略就是獨大的業者說了算。

在未合併前,商家已吃足平台業者抽成苦頭,從百分之卅五到四十不一而足,商家敢怒不敢言。十五萬名外送員也是受害者之一,從初期六十元以上,到現在一單不到卅元,「血汗外送員」的名號舉證歷歷。至於消費者端,更只能被動接受平台業者收費方案,巧立名目收取各種費用,唯一的贏家只有平台業者。

也就是說,當外送平台還沒有大到獨占局面,商家、外送員至消費者都難以抗衡,一旦結合後,各方失去議價能力絕對不只是想像而已,以致反對聲浪早已輾壓支持力道。

不只民意反對聲浪大,連勞動部早就率先表態,時任勞動部長何佩珊證實發函公平會表示反對併購案,理由正是兩業者對於保障外送員權益無法達成共識,希望公平會將此納入審查准駁重要意見,可見連官方都擔心結合案通過後的外送員處境更不保。

證諸公平會過去結合案審查要件,市占率都是重要准駁關鍵,即使是要形成有條件通過,再以附帶條件約束業者防止不公平競爭,但前提都是合併後,仍有相對競爭優勢同業存在。

這件併購案中,一旦兩大平台合併,形同「沒收」市場競爭,不但無助外送產業發展,屆時再附帶任何條件限制,效果也有限。

儘管各方評估公平會同意結合可能性不大,但是不可否認,支持方仍透過各種龐大遊說力量試圖扭轉頹勢,公平會此次快刀斬亂麻,做出禁止結合決議,展現公平會起碼該有的把關力量。

 
禁止一家獨大 餐飲業鬆口氣
記者林海、馬瑞璿/台北報導聯合報
公平會駁回Uber Eats併購foodpanda案,餐飲業者認為,相信相關單位的專業判斷,但對於禁止合併感到鬆一口氣,不至於到一家獨大的地步,但未來仍有隱憂。

根據調查統計,不管是美國、英國,甚至是東南亞國家中的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外送市場中至少都有三到四家的主要外送平台。但台灣以「美食外送」為主打的業者,檯面上還是以Uber Eats、foodpanda為主。

對於公平會的決議,產業人士表示,兩家業者合併後市占率超過九成,公平會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但如果foodpanda最後仍決定退出台灣市場,市場中只剩下Uber Eats一家外送平台業者,仍會自然形成市場壟斷,恐仍不利美食外送市場發展。

以「歇腳亭」為主要品牌的聯發國際表示,尊重政府決議,也期待外送平台業者回歸市場公平競爭,讓外送生態圈更加穩定。

聯發國際表示,目前外送平台對品牌的抽成仍很高,增加經營成本,未來期待外送平台業者可回歸公平市場的競爭機制,讓各大平台提供品牌方更完善的服務,共同提升餐飲服務體驗,保障平台、品牌和外送員的三方權益。

餐飲龍頭王品則說,不同的市場發展都採開放的立場,並相信相關單位的專業判斷,整體市場在延續既有的運作模式之下,會持續努力做出更多美味的餐點,透過服務傳遞溫度。

但有連鎖餐飲業者表示,倘若合併案通過,導致單一平台獨大,恐怕對品牌祭出高抽成方案,導致整體餐飲環境變質,期待合併案的駁回刺激外送平台重新檢視台灣市場的經營方針,找出對整體餐飲發展更加健全的策略。

也有業者鬆一口氣表示,有競爭當然是好事,一家獨大,店家就只能被掐著脖子,而且還可能面對日後無止境的漲價。

不過,從foodpanda德國母公司Delivery Hero財報來看,累計虧損已經相當高,尤其,在東南亞七國的表現不佳,相關業務早已傳出求售,把戰力放回歐洲,以及鄰近的中東與北非。因此,也有業者擔憂,未來如果foodpanda仍決定退出市場,那仍然等同於實質的一家獨大,對業者來說,仍然不會是好事。

 
樂見合併破局 外送工會籲速訂專法
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聯合報
公平會昨天宣布禁止Uber Eats併購foodpanda合併,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表示,感謝公平會從善如流,也要求朝野立委在下個會期完成制定「外送產業專法」來針對外送產業各個面向進行規管。

蘇柏豪指出,外送平台登陸台灣已有十餘年歷史,卻還尚未有法律及主管機關,然而針對外送員的工作報酬、保障卻逐年下降,且越來越嚴苛。針對消費者不斷巧立名目加收費用,以及商家業者的抽成及廣告費用也是逐步提高,可想見若是被Uber Eats合併得逞,整個外送產業將會面臨一家業者稱霸獨占市場及數據的三輸局面,公平會的決策挽救整個外送產業,避免外送產業落入單一集團之手。

蘇柏豪說,由於外送產業各方面的保障仍未臻明確,平台、外送員、消費者、商家的權利義務關係仍然未有一套完整的法規進行管理,工會希望行政院能夠帶頭整合各部會與朝野立委、工會團體的意見,在下個會期完成制定「外送產業專法」來針對外送產業各個面向進行規管,讓外送產業脫離無法可管,只能讓外送平台說了算的不公平局面。

 
神龍擺尾 製造業終結連5黑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經院昨天發布景氣動向調查報告,十一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九十五點二點,月增一點七七點,終結連五黑;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連兩個月上揚。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十一月傳產表現有起色,「出口不只一支全壘打,而是連續安打」,今年是龍年,景氣處於神龍擺尾有好的結束,希望明年能延續。

製造業看未來半年景氣略差

台經院指出,國內製造業十一月測驗點轉為上揚,主要因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看法較上月樂觀,除資訊電子業生產動能續強外,傳產生產與出口表現也有改善。但隨著川普即將上任美國總統,全球政經不確定性升溫,部分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較上月調查相比略為轉差。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十一月傳產出口表現不錯,因此製造業營業測驗點上揚,但到底是短期還是從底部上來?要持續觀察才清楚。他說,明年整體AI仍是主流,希望從伺服器到PC及手機都好,傳產就有機會,因為一台伺服器用到傳產部分不多,但PC、手機就比較多,只是仍要一點時間,「今年傳產比較辛苦,明年會好一點」。

AI投資不會像今年這麼高

張建一說,今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四點二沒問題,明年因為今年基期已高,AI投資持續但不會像今年這麼高,明年經濟成長率約百分之三點二。

孫明德指出,台灣今年出口表現一枝獨秀,不只領先亞洲鄰國,也領先德國、新加坡等經濟體,加上台幣貶值,出口表現非常亮眼,一至十一月是百分之十的兩位數成長;外銷訂單目前也成長百分之三,過年前應都可保持熱度。他說,過去大家認為出口只有資通訊業好,但十一月傳產有起色,基本金屬、機械、石化也都回到正成長,除了去年基期低,今年下半年也確實有表現,「台灣不只是靠一支全壘打,而是連續安打」,像中華隊十二強奪冠一樣。

孫明德說,外銷市場過去主要靠是美國,明年中國大陸、印度都不錯,台灣AI伺服品熱度可續續到明年。明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三主要貢獻是外銷出口,另一個百分點貢獻來自民間投資。他表示,今年民間投資前十一個月進口資本設備成長百分之八點五,但半導體衰退百分之七,表示其他產業買機器熱度很高,因此主計總處及各單位上修明年民間投資百分之五以上,民間投資會是明年亮點。

物價算平穩 觀察國際局勢

至於物價趨勢,孫明德表示,十月因為颱風干擾,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到百分之二以上,但扣掉颱風影響蔬果價格的核心CPI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七四,因此央行上周理監事會議沒有新動作,主要是目前物價平穩。雖然國際局勢混亂一點,目前看起來物價還算平穩,明年有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打貿易戰,國際油價是否上漲等影響通膨變數,還要再觀察。

此外,十一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一○四點七五點,較十月上揚一點○三點。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十一月營建業連續二個月上揚主要是營造業帶動,不動產業仍處於疲軟態勢。

 
郭智輝:耗電大資料中心不會來台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北部供電吃緊,台電針對桃園以北用電量五MW(百萬瓦)以上的資料中心(IDC)申請案一律不核供,引發北部縣市反彈。經濟部長郭智輝昨表示,外國科技廠商不會在台灣設置用電五MW以上的資料中心,不僅是因大型資料中心需要綠電,也是因廠商會選擇電價便宜的地方,但如果廠商一定要在北部設立,經濟部還是可以努力協助解決。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審查明年度經濟部及所屬單位預算,立委張啟楷要求台電講清楚北部有無缺電,否則IDC為何不能在北部設立。郭智輝說,設資料中心的地方,需有綠電且電價便宜。至於北部供電,郭說,桃園國光電廠二期擴建及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若順利完成,北部用電就比較沒有問題。

 
新財劃法 總統會依法公布…府方將討論各種救濟手段
記者余弦妙、江睿智、邱琮皓/台北經濟日報

《財政收支劃分法》日前三讀,府院如何接招備受關注。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昨(25)日表示,賴清德總統會依法公布,行政院也會副署,至於要選擇何種救濟手段,目前仍在討論。

民進黨昨日召開中執會,執政縣市長出席反映財劃法修法影響。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總統表示,倉促修法水平分配結果,粗糙不堪檢驗;行政院已向社會大眾說明,修改後財劃法目前是窒礙難行,將危及各級政府公共服務品質、財政紀律及財政韌性。

賴總統表示,未來會以各種可能方式,尋求扭轉各種體制性的不正義。

另外外界關注新版財劃法衝擊,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日前提到,明年度總預算會受到嚴重衝擊,可能甚至需要重新編列。行政院昨日說明,李慧芝日前所指是立法粗糙違誤之處,因為這些衝擊都會造成行政機關施政上的窒礙難行。

財政部長莊翠雲昨日在立法院表示,「我們有說要重編嗎?」她強調,預算編列茲事體大,下周就要進入2025年,且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在立院審議,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預算已完成審議,行政院、主計總處、財政部等正在商量行政救濟措施。

潘孟安昨日赴立法院詢答時,針對財劃法、憲法訴訟法、選罷法三案表示,賴總統會如期公布,雖他無法代表政院發言,但整體憲政設計上,行政院應該副署,要不然會打臉賴總統,這都將造成憲政危機。換言之,不副署、不公布法案,目前都不是選項。至於如何因應,未來要聲請釋憲、暫停處分,都是工具和手段。

賴總統對財劃法等三項法案曾表示,「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潘孟安對此表示,各界對修法過程是否合憲合法有不同意見,所以要在合憲合法下,以民主程序(因應),例如行政院副署與否、釋憲與否、賴總統公布與否、甚至公投,都必須在合法前提下,這些都是外界揣測;更大的民主是指,累積更大的能量,讓下一次國會改選有更大的席次,改變國會生態,都是選項。

 
國際財經要聞
量子ETF 迎來高光時刻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自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在量子運算獲致重大突破以來,追蹤量子運算概念股走勢的Defiance Quantum ETF(QTUM)人氣就扶搖直上,吸金量暴增,凸顯量子運算有潛力繼人工智慧(AI)之後躍為熱門投資題材。

彭博資訊報導,這檔ETF自2018年推出以來,多半時間像其他冷門高科技ETF一樣,報酬率平凡無奇,投資人興趣缺缺,隨同眾多過氣的科技股ETF被打入冷宮。

最近情況突然改觀。本月Alphabet傳出好消息:採用Willow晶片後在量子運算領域獲得重大技術突破,只需五分鐘就能解答超級電腦需耗時「10的25次方年」才解得出的難題。Alphabet股價應聲大漲,帶動量子運算相關個股行情水漲船高。

QTUM是大贏家。這支ETF推出六年來共漲了17%;截至去年底,該ETF推出以來共計吸引1.64億美元資金淨流入,但本月來就約有2.5億美元流入這支ETF。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如同去年的AI,量子運算迎來風光時刻。由於許多量子運算概念股尚未廣獲ETF納入,所以此刻要投資純量子ETF,QTUM是唯一選擇。

QTUM追蹤由量子運算公司組成的指數,成分股包括D-Wave、Rigetti、IonQ等,以及Alphabet和輝達。加拿大的D-Wave量子公司2011年率先銷售量子電腦,今年來股價飆漲逾800%,Rigetti更狂飆1,000%。

量子運算之所以被看好,主要在於可望為人類來帶來全面創新的新時代契機。 業界人士分析,量子運算利用量子位元(qubits),其複雜程度遠遠超過當前計算所使用的二進位位元,並藉此完成現有技術無法實現的複雜運算,為人類生活帶來鋪天蓋地的大改變,無論是藥物研發、天氣預報,甚至破解現有的資料加密協議。各種可能的「破壞式創新」,都將徹底顛覆你我目前的環境與認知。

 
日本政府明年度預算攀新高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政府明年4月起新年度預算預料將達到歷來最大的115.5兆日圓(7,350億美元),主因是社會安全和還債成本擴大。日本政府並表示,將從明年度預算中提撥1,000億日圓給「晶片國家隊」Rapidus,協助其本土化生產新世代晶片。

路透報導,據記者看到的預算案草案,日本明年度預算規模將達到歷來最大的115.5兆日圓,超越去年度創下的最高紀錄114.4兆日圓,以及今年度最初規劃為112.6兆日圓。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預計將在27日批准此案,並於明年初交付國會審議。

這其中社會安全支出將比今年度增加38.3兆日圓,以因應持續老化的人口;還債支出則將從今年的27兆日圓增加至28.2兆日圓,主因是該草案預期,明年度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從今年度的1.9%提升至2%,13年來首次達到2%。

此外,日本政府25日也在經產省專家會議上表示,將在明年度預算中納入用於投資Rapidus的1,000億日圓,以支援其量產新世代晶片,並期盼其投資能鼓勵民間為Rapidus集資。

不過,在財源方面,由於該草案預期,明年度稅收將比今年度增加8.8兆日圓至78.4兆日圓,原因是企業獲利復甦,政府明年度預計將只發債28.6兆日圓,低於今年度的35.4兆日圓,為17年來首次發債規模低於30兆日圓。

數十年來斷斷續續的財政支出和改革,已使日本擁有工業國家中最龐大的政府負債,規模比其每年經濟產出高逾一倍。

剔除新債發行和還債支出後的主要預算收支將只赤字不到1兆日圓,為政府明年度達到主要預算盈餘目標保留了可能性。

另外,日本政府25日也下修其經濟預測,預期今年度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為0.4%,低於11月的0.7%,原因是中國大陸經濟放緩拖累出口;明年度成長率則維持1.2%。

 
日銀老調重談 日圓走貶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植田和男25日發表談話時,未明確釋出明年1月就會升息的訊號,只重申必須持續評估風險,日圓兌美元25日盤中貶值0.1%至157日圓兌1美元。

植田25日在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連)發表演說,談到2025年前景時表示,「我們預測(經濟的)良性循環將進一步增強,日本經濟也將繼續朝通膨率持續持穩於2%邁進,伴隨著薪資成長」,「廣泛產品和服務的物價最近都已開始溫和上漲,反映薪資增加,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判斷持續且穩定達到2%通膨目標,已然在望」。

但他也警告,必須嚴加檢視海外經濟體、特別是美國新政府的「高度不確定性」影響,「調整貨幣寬鬆程度的時機和步調,將取決於未來經濟活動、物價走勢以及金融情勢的發展」。

他說,明年的春鬥薪資談判也是關鍵,「日本經濟短期的一大關鍵議題,是年度春季勞資談判協商的發展」,薪資成長水準必須與2%通膨率相符,大企業賺進的高昂獲利也需分配給更小的企業和一般家庭。

不過,日銀同日公布,11月服務業生產者物價指數(評估企業對彼此服務收費的物價指標)年升3%至109.1,為1995年3月來最高水準,年升幅也比10月的2.9%擴大,支撐進一步升息的論據。

 
企業垃圾貸款違約率 飆升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企業在垃圾貸款(junk loan,又稱槓桿貸款)的違約率達到四年來最高,原因是難以為新冠疫情後的一波便宜貸款進行再融資。

根據穆迪的報告,全球槓桿貸款市場的違約率在截至10月的12個月裡,攀升至7.2%,達到2020年底來最高,原因是高利率衝擊高負債的企業。在這塊市場中,美國占很大的一部分。

難以償還貸款的企業數增加,有別於高收益債市場違約率溫和得多的情況,這凸顯出許多高風險的美國企業早已轉向垃圾貸款這塊快速成長的貸款市場領域。

槓桿貸款是已經出售給其他投資人的高收益銀行貸款。這種貸款採取浮動利率,很多借入這類貸款的企業是在疫情時期以超低利率舉債,現在則面臨高利率衝擊。即便聯準會已經降息,但許多企業仍陷入痛苦。

瑞銀資產管理公司信貸投資組合經理梅赫林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下有大量的放款,而高利率的壓力需要時間才能顯現。這種違約趨勢可能會延續至2025年。」

根據穆迪的數據,在美國,垃圾貸款違約率已經竄升至十年高點,分析師預期,較高的利率水準可能持續推升違約率。

這類違約的許多案例涉及了所謂的不良貸款交換,其中貸款期限會調整,債務到期日會展延,以便讓貸款者避免破產,但投資人獲得的報酬減少。

 
本田、日產在陸銷量大減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數據顯示,本田汽車(Honda)11月在中國大陸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8%,產量則大幅下滑38%,日產(Nissan)同期銷量下降15.1%,當地生產也萎縮26%,可見雙方迫切需要合併求出路。

今年前11個月,本田汽車全球銷量達343萬輛,日產汽車則稍超過300萬輛。相較之下,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同期銷量達376萬輛,可見本田本周提出等同於併購日產的協議,或許在規模上還有對拚比亞迪的機會。

中國大陸去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預料在2025年會進一步拉開差距。本田和日產兩家公司已被迫縮減在中國大陸的人力和生產規模,而可能參與本田與日產合併的三菱汽車(Mitsubishi),則幾乎已完全退出大陸市場。

全球來看,本田上月銷量下降6.7%至324,504輛,產量更暴跌20.4%。日產11月全球銷量下降1.3%至278,763輛,生產則減少14.3%。

豐田汽車(Toyota)同日也公布11月全球銷售量,旗下大發工業(Daihatsu)和日野汽車(Hino)在內的車輛銷售量為984,348輛,較去年同期減少0.2%。生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9.4%,至966,921輛。

豐田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但正面臨來自美國混合動力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還有中國大陸本地製造的電動車壓力,不過最新數據也有好消息,從地區來看,豐田11月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增加7.0%至175,983輛,十個月來首次年比增加。

豐田11月的國內產量減少15.8%至344,535輛,原因在於11月上旬豐田富士松工廠(愛知縣刈谷市)和吉原工廠(該縣豐田市)共四條生產線因設備確認作業而停產。1月至11月間,豐田在日本的產量下降7.3%,在中國大陸下降15.2%。

不過,豐田周三收盤股價大漲4.6%,扭轉早盤頹勢,因據日本媒體報導,豐田計劃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目標提高一倍至20%。豐田近年來ROE介於9%至略低於16%之間。

 
本田、日產結親…業界大佬唱衰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產汽車(Nissan)前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表示,如果日產與本田合併,日產將成為撙節成本「大屠殺」的受害者。

高恩接受財經媒體CNBC的節目訪問時表示:「我認為,毫無疑問,本田將在駕駛座上(占主導地位)。在領導日產汽車19年並把日產帶入產業前線之後,看到他們即將變成大屠殺的受害者是非常難過的,日產和本田是完全重複的。」

高恩曾經在日產-雷諾-三菱聯盟的領導三家汽車廠,先前因涉及財務不當行為遭到金融犯罪指控,2018年11月在日本被捕並面臨審判,隔年靠著躲在箱子裡成功從日本逃亡出境後,就一直住在黎巴嫩。他否認有不當行為。

高恩表示:「實際上不存在互補,這代表如果他們想要產生綜效,必須透過削減成本、避免重複的計畫與技術,而我們知道這將要付出代價,那就是小的合作夥伴,也就是日產。」

本田和日產23日宣布簽署展開合併談判的基本協議,計劃在2025年6月前完成談判。之後兩公司將成立一家新控股公司。

 
要聞
台電擴充移工 勞部點頭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協助台電強韌電網所需人力,勞動部昨(25)日宣布,明年元旦起開放移工、新住民、留學生、僑生等,可參加配電線路裝修丙級、輸電地下電纜裝修丙級等七職類技能檢定。惟受限於外語輔助服務,一年可提供700人次考試,換言之,一年最多增加700人。

勞動力發展署代理署長陳世昌昨日表示,技能檢定為國人取得技術認可方式,為協助外籍人士取得就業所需技術士證,勞動部自2019年起,陸續推動固定式起重機操作等32個職類技能檢定學科試題加列印尼語、越南語、泰國語及菲律賓(以英文)等四種語言外語輔助。自明年起進一步增加七職類的技能檢定,主要是配合經濟部及衛福部提出需求。

明年開放七職類技能檢定為:配電電纜裝修丙級、中餐烹調-葷、素食乙丙級、西餐烹調乙丙級、輸電地下電纜裝修丙級、輸電架空線路裝修丙級及食物製備單一級。

不過目前勞動部能夠提供技能檢定外語輔助服務,一年僅能服務700人次。換言之,一年能增加配電及輸電,以及餐廳廚房工作之移工,最多就是700人。

台電日前指出,配電外線作業屬於高勞動工作性質,常需長時在電桿上或地下人孔工作,這些工作不僅需要大量人力,承攬商還面臨現有技術人力老化,以及招募新人困難等問題。因此經濟部向勞動部建議,在特定的「配電外線」工作領域開放承攬商申請移工。

台電說,配電外線承攬商引進之移工,前期可從事技術性較低的工作,逐步學習語言及技術,並於取得相關證照後再從事技術性工作。

 
勞保基金破兆 破產年限延後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最新勞保基金精算報告預計明年初出爐。勞動部長洪申翰昨接受YahooTV「齊有此理」專訪透露,原本勞保基金用罄警戒年線為二○二八年,但目前初步精算數據來看,還可以再延後幾年。但學者批評,執政黨只是在賭,當撥補預算減少、股票市場下跌,風暴遲早會來,早晚而已。

勞保財務危機備受各界關注,洪申翰表示,現在政策很清楚是「政府負最後責任」,而撥補是方法之一,尤其過去幾年勞保基金投資效益不錯,基金水位已經破兆。但他強調,這僅代表撥補對基金維持水位是有效的,未來隨人口結構惡化,基金仍會處在大家需要非常關注的狀況,而自前幾任勞動部長、行政院長以來,執政團隊態度清楚,「不管怎樣都會把基金永續的責任扛起來」。

上一份精算報告預估勞保基金將於二○二八年用罄,最新的精算報告則預計明年初公布,洪申翰說,就初步數據來看,原本警戒年限落在二○二八年,還可以再延後幾年。

洪申翰表示,自己不會說勞保財務狀況很樂觀,仍必須採取多元作法。而勞保年改方案不外乎降低給付、提升保費費率,他認為這幾項作法對勞工權益衝擊大,在政策評估上必須謹慎。面對主持人追問是否考慮此改革方向?他說「現在政策上,沒有考慮」,現階段以努力賺錢、增加撥補為原則。

但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認為,真要解決勞保財務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就跟生病吃藥,藥要用多猛。執政黨現在是在賭,增加撥補金額、投資績效大好,勉強六十分過關,「但可以撐多久?沒人知道」萬一中央政府的撥補預算減少,股票市場下跌,恐怕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他指出,人口結構、政府撥補、股市表現三股力量拉扯,就跟天氣一樣,無法精準預測風暴何時來,只知道遲早都會來。

 
央行減發存單 寬鬆市場資金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農曆新春期間,資金需求暢旺,為避免市場資金過於緊俏,中央銀行元月將對市場注入650億元資金。央行昨(25)日發布2025年第1季央行定存單發行資訊,明年元月,央行364天期定存單僅發行1,000億元,較過去每月標售1,400億元,減少400億元的發行量;每月發行250億元的2年期定存單停發一期,合計減發650億元。

金融圈主管說,央行藉由減發定存單,對市場釋出650億元的資金,避免年關資金需求過於緊俏、利率驟彈,增添民眾與企業調頭寸的難度。

央行標售發行定存單是為了回收市場多餘資金,避免資金過度充裕、助長通膨氣焰,過去幾年來,央行每月均固定標售364天期定存單、2年期定存單各一期,金額分別為1,400億元與250億元,只有農曆春節期間才會減發定存單,讓市場維持較為寬鬆的金融環境。

農曆春節落於1月底,央行昨天公布明年第1季定存單標售資訊,364天期維持每月一期的頻率,但1月發行量減至1,000億元,2月與3月維持1,400億元。

2年期定存單方面,央行宣布1月暫停發行一期,2月與3月發行金額維持250億元。

 
工研院成立保險科技新創
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工研院昨(25)日宣布成立保險科技新創公司慧保科技,打造全台首創整合型AI理賠試算平台,一鍵即可估算理賠金額,讓民眾不再為複雜的保單條款困惑,並提供精準保單選購與醫療決策共享(Share Decision Making;SDM)服務。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長何彥慶表示,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台灣每年保費收入約3兆元,隨著醫療保險內容與規劃愈來愈多元及繁瑣,技術司補助工研院投入創新保險理賠金試算系統「醫起付」的研發,已整合:大誠保經、錠嵂保經、國泰金控等全台21家壽險公司、約5萬張醫療相關保單理賠金試算模型,讓民眾能根據實際需求,快速分析在手保單,保障自身權益最大化,期待為保險業注入創新能量,進一步改善民眾對保單的理解與使用體驗。

 
元旦新制 減稅、碳費聚焦
記者余弦妙、江睿智、邱琮皓/台北經濟日報
行政院今(26)日院會將由綜合業務處陳報「2025年元旦起實施之重大政策及惠民措施」,包含減稅、最低工資調升、碳費試行申報等。

各部會統整明年元旦新制,其中,最低工資月薪自27,470元調升至28,590元,時薪自183元調升至190元,估257萬名勞工受惠;另軍公教也將調薪3%。

稅制方面,財政部已公布,113年度基本生活費調升8,000元至21萬元,將於2025年5月報稅適用,估208萬戶受惠。

另外因為物價漲幅達標,元旦起遺產稅、贈與稅級距金額調升,適用最低稅率10%金額,遺產稅調高至5,621萬元以下,贈與稅調升至2,811萬元以下,高資產族群可望省稅。

另包含所得稅扣繳新制、營業稅起徵點調升等也是自明年元旦起上路。

明年起勞保普通事故費率調升0.5個百分點,預計調升至11.5%,加計1%就業保險,合計費率為12.5%。

在產業關注議題方面,邁入排碳有價時代,碳費將於2025年試申報,2026年正式收費,每噸費率300元,適用優惠費率可降至每噸100元或50元。經濟部則調高用電大戶節電目標,由原本1%提高至1.5%,共271家公司受影響。

在市場面,金管會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提供投資人多元化金融商品,估三年內累計發行規模可上探2,000億元。

另外創新板全面刪除合格投資人制度,將有助提升創新板流動性及交易量,促進創新企業申請掛牌,將於1月6日起實施。

民生消費方面,明年起旅宿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不得在營業場所陳列梳子、牙刷、牙膏等衛生用品供消費者自由取用;外交部則有條件開放線上申換護照。

 
廢印花稅…財部評估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新版財劃法中央將增加釋出3,753億元預算,民進黨立委昨(25)日喊出廢除印花稅、娛樂稅等地方稅,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是可以思考方向,允諾在三個月內提評估報告。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審查「使用牌照稅法」等案,莊翠雲率所屬機關首長列席備詢。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民眾黨立委黃珊珊等質詢時都關心,新版財劃法三讀後,地方財源充足,財源籌措不再困難,討論已久的包括娛樂稅、印花稅等地方稅應該考慮廢除。

莊翠雲表示,地方政府先前確實反對廢除,因為這涉及地方財政自主權,但在新版財劃法修正過後,「整體地方稅制要不要做調整,是一個思考的方向」。

至於娛樂稅、印花稅廢除是否也是思考方向?她重申,「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財委會昨也通過臨時提案,要求財政部重新研議廢除印花稅、娛樂稅,並在三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當沖降稅今年底將到期,朝野已有共識要延長三年至2027年底,立法院安排27日進行院會三讀,市場擔憂日程上將出現空窗。莊翠雲強調,證交稅由券商代徵,若來不及完成三讀,券商就要調整系統程式,對市場影響很大,希望立法院27日能順利通過,財政部也會以最快速度縮短後面行政程序。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