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溯源如何成就了慈濟,就是「竹筒歲月」, 在那個時代真正是提倡愛心教育,
才把慈善普及到全球;
竹筒歲月是啟發愛心的開始,
期待這一念心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新年即將到來,看著全球慈濟人歸來參加歲末祝福或受證,我滿懷感恩、滿心歡喜。平時與海外菩薩們有形的距離很遙遠,但只要有心,千山萬水都隔不斷這分長情,這分情就是菩薩情,過去生、這一生,還有發願在未來生生世世,我們都有同一個心念──行菩薩道。
菩薩就是開道的人、帶路的人,傳承延續佛陀的教育,開闢一條康莊大道,還要交棒給後代,所以我們這一代不能斷。每當有年輕人來到我面前,發願要為天下挑米籮,聽到這樣的「我願意」,很有力道,也讓我愈來愈放心。這幾年來警覺到自己年紀大了,身體衰弱了,要說話都很吃力,現在我最期待是人人幫我出力、幫我說法,把慈濟的法弘揚開來,讓天下苦難人都能得到幫助。
如果溯源如何成就了慈濟,就是「竹筒歲月」,在那個時代真正是提倡愛心教育,才能把慈善普及到了全球;最近看到印度菩提迦耶,志工和村民也取竹子來做竹筒,分分毫毫儲蓄起來捐出,生活雖然貧困,但培育了心富,富有餘就可以幫助人。
並不是要對方捐多少錢,是要「德」。閩南語說「德」,和「竹」同音,竹子有節,要的是那分氣節。募款是要募人、募心、募愛,募的是做好事的心念。大家的愛心是平等的,一條河、一條溪有你的那一滴水,江河往海流,無量如海,集合起來就是愛的能量,大家的功德也是無量。竹筒歲月是啟發愛心的開始,期待這一念心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每一天聽到看到普天下發生的故事,有貧病之苦,孤老無依之苦,人心無明之苦,瑣瑣碎碎的苦。要覺悟,總是需要學習,我天天也在學習如何解脫,學習如何把愛再開闊;每一天也發願和期待──有大因、大緣,長情大愛,能夠讓我們修菩薩行,廣結善緣。
我們很有福,能選擇自己精進的方向、人生的宗旨,還有好的因緣回歸佛法,敬佛、重法、敬僧很重要,最重要是身體力行「慈、悲、喜、捨」。慈就是「予樂」,要讓人看到我們就歡喜、安心、溫馨;就像有的人讓人樂於親近,他說的話,我聽得進去;他做的好事,我也想響應;這就是他有結好眾生緣,才可以得到這麼多人肯定,我們也要向他學習。
要做到有正知、正見、正行為,讓人人敬重與喜愛,願意響應,並不容易,但要有堅定的發心,非做不可,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每天我都在講,時間來不及、來不及,就是有來不及的這個念頭,我才會自我勉勵、自我教育,好好把握當下精進,所說的每句話,要合佛法、就正見、行正道。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看到的人間疾苦,觸動了他的悲心,覺悟到世間萬物不離「三理四相」──「物理」有成、住、壞、空,「心理」有生、住、異、滅,「生理」有生、老、病、死。所有的物質都在無常中,更何況人的心,發心不容易,哪怕是已經發心,有因緣可以發心,但要永恆保存這一分發心很難,立願要堅持下去更不簡單,因為人間有許許多多的煩惱、無明、障礙。「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沒有堅定信心,那一分愛心很快速就消失掉,功德難成。
慈濟這五十多年來,以佛法開闊人心,以慈濟法淨化每位慈濟菩薩,所以我常說慈濟真正對人間幫助很大。而慈濟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大愛會合,讓全球慈濟人合心合作,好像牽著手圍繞著整顆地球,分分寸寸把長情大愛連結起來。
有造福才有福,就如起步走,才會進步,一步步走,千里之路也可以走得到。分秒過去,再也不會回來,時間對我們來說非常寶貴,要把握因緣多精進,能幫助人的人就是有福的人,要自我集福。請大家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