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

聯合報社論/「換堅」是後蔡英文威權崩瓦的開始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8/15 第52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漲健保?先算高端爛帳!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換堅」是後蔡英文威權崩瓦的開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晶片四方聯盟的實質意義和挑戰
民意論壇 數位中介法 該對準境外大鯨魚
3社會陷阱 柬國打工詐騙頻傳
租屋?買房?住得幸福 才是關鍵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海空軌跡 雲端全都錄
國共能對話 可化解武統
政府若能幫台商 還需藍訪陸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漲健保?先算高端爛帳!
黑白集/聯合報
衛福部去年調漲健保費率時,陳時中承諾「兩年不會再調」;如今他落跑去參選,繼任者薛瑞元宣稱「部分負擔制」今年一定上路,同時要抬高費率「天花板」。衛福部急著拔百姓鵝毛之前,都不必檢討一下自己的揮霍嗎?

衛福部最近被踢爆,政府採購高端疫苗,有七十八萬劑不翼而飛。衛福部辯稱,有六十六萬劑交給高端「自行運用」,另十二萬劑則是「耗損」。「自行運用」一詞,耐人尋味。依陳時中先前的說法,這些疫苗六、七月就會全數到期,屆時將全數銷毀。現在,不銷毀的,卻留給高端繼續用,這什麼意思?

政府花了四十四億元特別預算,以高價購買了五百萬劑不被國際承認的高端疫苗;誰料,民眾因擔憂其效力而拒打。結果,迄今用掉不到三百萬劑,還剩下兩百多萬劑。換言之,這些錢,有十八億元是丟到水裡,收不回來。當初蔡英文和陳時中強為高端背書,濫花公帑包庇廠商,如今卻要海削百姓,不嫌難看?

健保財務入不敷出,調整費率當然是必要的。但要求民眾掏錢彌補健保虧損時,得先問問官員是否認真看守健保,有沒有亂慷百姓之慨。蔡政府獨厚高端已引發民怨,消基會近日更痛批,政府設定快篩試劑每劑百元的配售價,是在幫業者發「國難財」。要漲健保,先檢討這些爛帳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換堅」是後蔡英文威權崩瓦的開始
社論/聯合報
雖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全黨下達「挺堅令」,林智堅終不敵社會輿論的批判,退出桃園市長選舉。「換堅」是民進黨內普遍想做卻不敢說的決定,關鍵就在於蔡英文偏愛、執扭又死不回頭的決策性格,綠營裡幾無人敢逆龍麟。林智堅退選,黨內也鬆一口氣,總算能避免因蔡英文的連串錯誤決策,導致與社會火車對撞的結局,讓九合一選舉重回地方選戰軌道。不過,「換堅」恐怕也是走向後蔡英文時代威權崩瓦的開始。

蔡英文「挺堅令」一出,連民進黨內都高呼「跟台大對幹不利」,加上中華大學的判定即將出爐,一個人的兩本碩士論文要被兩所大學否定的案例,恐怕真是舉世罕見。只要林智堅繼續選,這議題將如影隨形地纏在所有民進黨參選人身上,那已經不是「一堅殺幾士」,而將是民進黨全面崩盤。精於選戰的民進黨人怎會不明白,但礙於蔡英文對「小英男孩」護短恩寵異乎尋常,無人敢進諍言,也顯見民進黨已因蔡英文威權而異化,既不民主也難進步,更無法處理領導人專擅獨裁的危機,讓整個局面往死胡同裡走。

黨內也不是完全沒有異議,但稍有雜音立馬遭到「不挺台」、「不愛黨」的網路圍剿;北市議員王世堅只不過說「不能黑白顛倒」就遭撻伐,被逼得反嗆「大家一起當中共同路人吧」。為了挺堅,當初蔡英文要「為一人修法」,力推「竹竹併」時,黨內已多有微詞;這回再爆「論文門」,黨內同志多數袖手旁觀,既是劃清界線的自保作為,也是對蔡英文專擅威柄的無言抗議。

然而,蔡英文摀得住黨內眾多嘴巴,摀不住林智堅支持度崩潰的現實。麻煩的是,「論文門」原只是林個人誠信問題,但民進黨對策失當,以致議題從桃園選局燒到整個北台灣,再燒成民進黨內強迫「指鹿為馬」的詭異氣氛,讓支持者都難自圓其說。而「論文門」破口,也嚴重影響到綠營原先規畫的「區域作戰」,竹桃須切割,雙北也□避,選戰才鳴槍,已註定戰略戰術皆居下風。這當然是全面主導選對會提名的蔡主席責任,蔡英文不能發揮領導能力來解套,卻用「挺堅令」綁上全黨挺一人,這種決策風格之危峻,民進黨人早該自覺。

「換堅」固然止血,但療傷哪能馬上止痛,何況還有陳明通等諸多衍生爭議待解,學界火還在燒。而選舉近在眼前,蔡英文為轉移焦點,故技重施大打反中牌,痛批藍營訪陸不當。然而,民眾對大陸壓迫已愈來愈無感,對綠營反中牌也難再現激情。尤其兩岸愈來愈僵,演習迫近兵臨城下,蔡政府只會高喊「反中」,卻無力也無能為台解圍;現實的台海危機讓民眾看清,綠營兩岸嘴砲終難擋中共實兵軍演。

事實上,當通膨高漲,庶民生計日苦,選票總是對執政黨不利,這也是蔡政府眼前的危機。選戰議題難主導,基層經濟壓力大,蔡政府「有政府,會做事」的大內宣更讓民眾反感。這些都是後蔡英文時代的領導難題,已經不只是一時的選舉成敗而已。更關鍵的是,民進黨未來權力接班的安排,黨內派系早已虎視眈眈,只要蔡英文的威權掌控稍顯破口,自然有人會趁機挑戰,這也是蔡英文當下已經逐漸感受到的權力危機。

內外交襲的難關,考驗且蝕剝著蔡英文的威權與領導力;愈多的焦慮與錯誤決斷,則加快了蔡英文威權潰決的速度。「挺堅」只是蔡英文連串獨裁決策所犯的錯誤,「換堅」卻是走向後蔡英文時代威權崩瓦的開始,蔡英文已難迴避。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晶片四方聯盟的實質意義和挑戰
社論/經濟日報

過去二周,美國先通過「晶片與科學法」,再啟動晶片四方聯盟(CHIP-4),發展迅速。觀察南韓加入CHIP-4的躊躇難為,也反映出台灣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應作為警惕加速準備。

對於台積電及其他半導體業者,基於台灣代工生產的定位,配合客戶是最高原則。因而在美國以及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政府、企業都在推動「回流」的今日,赴美、日、歐投資已成無法逆轉的定局,已可將其視為一種不再影響公司決策的「沉沒成本」(Sunk cost),未來焦點應放在如何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益、未來發展及對全球布局意義等面向上。對此,美國及歐、日等通過晶片法給業者實質補貼,無疑具有分擔業者營運成本的意義,我方應當歡迎。

即便如此,未來挑戰仍不少。例如美國政府就公開承認在美生產成本較其他地區高出四到七成,這可能還是刻意壓低的數字。晶片法目前分配給製造投資的預算僅有390億美元,而台積電一個廠的投資就超過百億美元,未來還有三星、Intel、環球晶以及封裝測試廠一起分享,完全是杯水車薪。再者,申請晶片法的投資補助還有條件,包含十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製程的投資。此一限制目前對台灣影響遠低於南韓,因為我國投資法令原本就限制半導體赴陸投資不得涉及先進製程,不過要注意的風險是,按美國過去經驗,所謂「先進製程」可能是滾動式檢討、隨時會改變的概念,因而未來假設有擴大投資計畫,必須以當時的態勢評估才準。由於南韓各廠受限於在中國大陸的高額投資及技術層級,未來也可能放棄美國補助以維持彈性;分蛋糕的人變少,對台廠不無小補。

美國晶片法另有50億美元投入研發,分別是20億美元成立「國家半導體科技中心」(NSTC),25億從事先進封測技術,5億美元支持「美國製造研究院」。雖然遠不及製造補助預算,但對研發而言金額不低,又有研發整合的意義,因而日本政府近日已宣布與NSTC合作下世代製程研發。這個方面反而是半導體業者及政府須全力透過台美經濟繁榮對話、科技與投資合作等新平台,與美協商爭取參與的目標。

再看目前成員包含台、美、日、韓的CHIP-4。南韓的難為,當然跟其在中國大陸投資結構有關,但更關鍵的難題可能跟美國成立CHIP-4之目的有關。外界常將CHIP-4跟鼓勵赴美投資、投入研發加以連結,但這些改變都已經發生,晶片法也已通過,且美國與各方雙邊管道暢通,似乎不需要四方聯盟。因此需要以CHIP-4進行合作協商的可能面向,第一是半導體供應鏈的資訊交換,第二是出口及投資管制協調,第三是政府政策協調。簡言之,在半導體成為未來戰略物資的情況下,CHIP-4很可能既有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有關晶片生產協調分配的功能,又是落實晶片設計、生產、設備及材料等「全供應鏈」出口及投資管制的機制。事實上,CHIP-4並非新想法;2017年歐巴馬總統任期最後一個月白宮科技顧問會議所發布的半導體報告,就指出要強化與台日韓等盟邦合作,對抗中國大陸以「新型舉國體制」(十四五用語)發展半導體的野心。果真如此,CHIP-4定位及功能無疑具有濃厚的「抗中」意味,也無怪乎南韓如此焦躁,還要宣示其不反中的立場。

對台灣而言,半導體的超前部署降低了參與CHIP-4的壓力,但是CHIP-4應該不是終點,未來可能會陸續出現電池同盟、資通訊ICT同盟、先進材料同盟等同樣具有抗中意義的機制,台灣的壓力就會出現。尤其是兩岸關係緊張,我方化解的政策工具少於南韓,更是企業本身要提早準備的原因。

   
民意論壇
數位中介法 該對準境外大鯨魚
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聯合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引發許多討論。該草案常被認為參考歐盟的《數位服務法》(DSA),值得分析。日前筆者在東吳大學的「產業公平競爭與消費者保護」研討會發表書面專文,特別指出:

DSA強調實體社會的違法行為,在網路也違法,禁止網路業者助長非法內容、不實資訊或是其他詐欺商品的傳播,禁止針對兒童的鎖定式廣告,也禁止基於個人隱私資料的廣告。

DSA要求網路平台在收到非法內容的投訴後,必須採取行動,包含移除非法內容,以及確保網路平台上的商品如有問題,消費者得以求償。

DSA主要關切的是非常大型的線上服務,具體定義為擁有歐盟總人口之十%以上的用戶數,亦即四千五百萬人。

依照DSA的設計,愈大的網路平台,愈有責任遏制線上的非法內容。網路平台必須建立機制,讓使用者可以輕易標注非法內容,平台業者也應該與舉報者合作,進而移除線上的非法內容、商品或服務,以及仇恨言論;還要增加可以回溯的新辦法,以免出現交易糾紛時難以追查賣家,造成消費者無法咎責或求償無門;大型平台要避免其數據被濫用;更重要的是,推動透明化,包括規定網路平台要說明演算法運作原理,還要讓法務及研究人員可以獲取平台數據。

在罰則的部分,DSA授權歐盟委員會對超大型的網路平台進行調查、審核、約訪以及前往檢查,還可以暫時處分;違反DSA,最高得處年收入或營業額六%的罰款。

從數位中介法草案,確實可以看到若干DSA的影子。然而,DSA針對「超大型網路平台」與「超大型搜尋引擎」。而且具體定義「超大型平台」指的是用戶超過四千五百萬。姑且不論人口十%的依據有什麼學理基礎,實際來看,符合條件的只有臉書、谷歌、Amazon、Twitter、抖音等世界級的網路超級巨擘。必須指出的是,上述這些世界級的網路超級巨擘,對歐洲來講都是來自境外的業者。

可知歐盟真正目標,就是國際網路巨擘,而非境內網路業者。數位中介法草案若有心取法DSA,建議要再省思。

   
3社會陷阱 柬國打工詐騙頻傳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近來媒體不斷報導,很多台灣年輕人(台青)「受邀」前往柬埔寨從事高薪工作,而且食宿旅遊費用全包。不意抵達柬國時,卻遭詐騙集團囚禁,同時以毒打、性侵、逼迫、轉賣等各種方式凌虐;甚至有些被詐騙集團摘取器官販賣。而且不只有柬埔寨,緬甸北部、泰國、菲律賓也有類似的詐騙集團進行串連,吸引不知情的台灣與中國年輕人前往「工作」。

少數幸運的台青,透過各種管道被營救「成功」;更少數(幸運)的是乘機逃跑,再想辦法透過(聯繫)各種管道(包括民間或台商參與組成的救援組織),順利回到台灣。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柬埔寨)詐騙案例,我警政部門似乎只能以傳統的方式因應,包括警察人員想辦法在機場規勸或攔截(可疑)的「被害人」;原因可能和政府(不只是警察)資源未全面動員有關。不過讓人不解的是,網路與(社群)媒體都已經這麼大肆報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台青受騙?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台青缺乏判斷能力:可能因為部分台青涉世未深,加以台灣整體就業市場對台青不友善。受到高薪引誘,因此(有意或無意)忽略前往柬埔寨可能存在的風險。至於為何台青缺乏判斷能力,則和下兩個因素有關。

二、台青和教育脫節:台灣就業市場對台青不友善,固然是導致部分台青缺乏判斷力的因素。但是學校教育和台青以及就業市場脫節,也是重要因素。第一,台灣很多高薪工作,諸如水電與工地現場,年輕人不願意做。第二,技職教育被視為次等大學,使得許多台青對技職教育卻步。比較重要的問題是,教育現況和就業脫節,間接與直接造成台青與學校脫節,同時造成下個問題的出現。

三、台青與社會鏈結失調:原本年輕人和社會存在整個網絡關係,但因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使得台青和社會的鏈結失調,讓台青難以在台灣找到工作或生存的著力點。例如,台青受騙前往柬國的問題如此嚴重,已經不是「治安」問題。而當台青受騙前往柬國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卻仍被定位為「國內」的治安議題,就有檢討必要。

前述問題有些不是政府或社會在短時間能夠處理,但政府(不只是警察)應提出短、中、長期的政策或策略因應。例如,警察早已動起來,包括刑事局與航警局早已聯手在桃園機場「堵人」;台南市警察局也積極通報宣導,並展開全面清查行動。唯卻不見政府首長召開跨部會或跨局處的「治安會報」,以整合政府與社會(國際)資源,進行營救。

固然因為台柬之間沒有邦交,造成營救的困難,兩岸共打機制也因兩岸關係停擺,直接與間接造成營救的困難。但若政府跨部會與跨局處資源不整合、不動員,只怕類似的個案還會增加,而且營救的速度也會牛步化。

   
租屋?買房?住得幸福 才是關鍵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台北/聯合報
最近房市受到許多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包括金融緊縮與升息、物價上漲薪資倒退、兩岸緊張關係突升、政府打炒房訊息混亂等,房市產生一些不安定的情緒氛圍。

房市經過多年景氣熱絡,今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反轉衰退跡象,包括價漲量縮、價量背離明顯;工料雙漲造成建商無法如期如質完工,產生購屋糾紛,甚至將預售屋合約延長五至十年;投資客與小型建商資金周轉困難,建商公會理事長指出斷頭潮已浮現,各方開始憂慮爛尾樓的發生。

當前房市許多不確定趨勢與亂象,衝擊買房或租房的選擇困境,消費者該如何因應?又如何才能住房自在幸福快樂生活?

近年來我一直鼓吹「住房自由的人生」,其主要內涵有二:一是不要有財務及心理的住房壓力;二是重視住房品質與舒適生活。「租房」或「買房」並非住房自由的關鍵,不論租或買,其主要目的是在「住房」。人生住房經常會發生租買選擇與轉換過程,以我個人為例,從小至今住過廿二個房子,包括最近台南租屋長住半年,不論在國內外或租或買,都享有住房舒適,沒有財務及心理壓力,獲得幸福快樂的住房生活。

或有人認為買房除了住房外,還能投資增值賺錢,不像租屋將失去賺錢機會。然而任何投資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更沒有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的事,買房當然也沒有例外。而且買房不只價格昂貴,除自備款外,還有高額貸款,換言之,借錢投資,還要負擔利息,承擔風險的壓力更大。因此,擔心失去賺錢機會或認為租屋不如買屋的心理,而承受過大財務壓力,如此反將失去住房自由,不敢結婚生子、不敢創業旅遊,人生被住房綁架,很難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住房自由另一根本的核心,是住房產品品質的硬體設備與舒適生活的軟體管理。住房空間狹小、房屋設備老舊、鄰居環境吵雜、社區管理失序,住房生活很難幸福快樂。當前不論買屋或租屋,都偏重視硬體產品而忽略軟體管理,要舒適生活顯有不足。

換言之,住房自由人生的關鍵是以「居住為主」而非「投資為主」住房價值觀。但當前社會許多人都認為一定要「拚命買個房」,或一定要「投資賭個房」的心理,成為房市二股強大力量。我長期研究這二類人都很容易失去住房自由人生;反之,只要「不拚房」也「不賭房」,較易獲得「住房自由」。

人隨著不同生命周期的變化,從青年離巢求學工作,到中年成家立業,再到老年退休生活,隨著家庭、工作與經濟能力的變遷,住房租買選擇也不斷調整,雖然房市內外在環境與景氣也不斷變化,然而住房自由人生的二個關鍵原則:「堅持居住生活品質」與「避免財務心理壓力」,卻是不變的核心價值。

雖然住房租買選擇操之在個人家庭,但政府有絕對的責任建立公平合理、沒有炒作欺騙的購屋市場;同時沒有租屋黑市與歧視、保障租賃雙方權益的租屋市場,讓全民買屋能安心、租屋有保障,租買有選擇。當然,針對租買能力不足的弱勢族群,政府也應提供更公平且效率的多元住房補貼政策,協助其住房選擇。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居住正義的理想。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海空軌跡 雲端全都錄
趙坤茂/聯合報
八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她所搭乘的專機從吉隆坡起飛後,為避開可能遭受軍事威脅的南海,繞道較遠航程的菲律賓海。在七個小時的飛行期間,許多網友湧入知名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查詢呼號SPAR19專機的即時動態。

一開始大家都能自在追蹤SPAR19專機的飛行途徑,不料後來由於使用者激增到數十萬人,使得Flightradar24不得不祭出流量控制手段,僅允許訂閱戶即時觀看,並將非訂閱戶轉到等候室停留一段時間後才能觀看。這項緊急措施一石二鳥,不僅可促銷訂閱,也能保障網站不被異常流量癱瘓。

裴洛西離台後,中共對台灣周遭進行封島式軍事演習。網友透過「台灣海域船舶即時資訊系統」,可看到臨海船隻在演習前紛紛返港停泊。實彈射擊期間,有名網友透過該系統看到竟然還有航行的船隻,鄉民大驚,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在海島中央的日月潭。

日昨筆者在日月潭旅宿酒店的頂樓餐廳實測,從日潭望向拉魯島和月潭,可看到多艘船隻來回水社、玄光寺和伊達邵之間,但其中僅有一兩艘移動的船隻顯示在該即時資訊系統上,資訊並不完整。該系統未來若能更完整呈現台灣水域的船隻動態,將有助於急難救援、船隻調度、行船安全及緊急警示等。

雖然馬路上的行車資訊無法開放給大眾查詢,但已有愈來愈多的車子自動連上網路,並將行車資訊定期傳回車廠,包括是否繫上安全帶、自動駕駛設定、雙手是否放在方向盤上、行車速度及路線等。二○一八年佛羅里達的一場車禍,十八歲駕駛和同齡乘客雙雙死亡,近日判決出爐,車廠僅需擔負百分之一的責任。它的辯護資料包括車速紀錄,顯示該車在肇事前的幾個月裡,每天最高時速平均高達一百四十五公里。

二○二○年有位蒙面漢在華盛頓特區搶劫三家銀行,調查局探員追查時發現嫌犯開了一部租賃的電動車。當探員向租賃公司索取租借者的聯絡資訊時,租賃公司還額外提供該車的行車軌跡,顯示該車在各個銀行被搶劫時,正好就停在附近,成為後來據以判刑的證據之一。

基於個資保護原則,這些個別化的資料蒐集後必須去識別化,以免侵犯隱私。然而,去識別化作業實非易事,某些機緣湊巧的組合仍可能透露個資,更何況蒐集者可能以不法手段累積客戶資訊,以利後續的市場分析。

當今科技讓空運、海運、馬路和網路的軌跡全都錄,路過必留下痕跡,我們都得審慎以對。無論是驚鴻一瞥,或是雪泥鴻爪,剎那都將化為永恆,定格永駐雲端。(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國共能對話 可化解武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餘波盪漾,引發中國軍演威嚇、經濟制裁及發表第三份白皮書。蔡英文總統則呼籲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進行分歧及危機管理。然當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卻反遭批評不宜及被抹黑抹紅是向大陸當局投誠、輸誠,及向國際社會釋放錯誤信息。

民進黨政府在「聯美抗中」戰略及「抗中保台」路線下,兩岸緊張敵對陷入戰爭邊緣風險,此時展開訪陸恐將產生「雙面刃效應」:即促進國家利益及損害政黨私利。

首先,民進黨兩岸政策存在「雙重標準」。一方面堅持兩岸政府與政府間對話協商,不反對民間正常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對立基於「兩岸社會本位」政黨交流對話溝通,卻質疑國民黨成為大陸統戰政治工具、向陸輸誠。長期以來國共會談往往被標籤化為「親中賣台」及「媚共」,傷及國民黨守護台灣形象,甚至不利於其選情;但從國家利益、台灣安全及兩岸關係正常化發展,國共恢復對話有助緩解兩岸敵意,甚至可能發揮「破冰效應」。當台灣社會存在願意與陸對話及支持「九二共識」的泛藍政治聯盟,或可化解大陸「威逼武統」的力道。

其次,泛藍與大陸對話具緩解兩岸敵對作用。民進黨首次執政時兩岸持續敵對僵持,陳水扁總統一再倡議「一邊一國論」、「公投制新憲」、「台灣正常國家運動」,「連胡會」曾產生破冰效應並有效降低《反分裂國家法》激起的兩岸敵對狀態。

再者,「兩岸因素」再度成為地方選舉「超級助選員」。兩岸政策原本屬於高階敏感政治,與地方選舉關聯性較低;惟涉及兩岸城市交流及地方治理議題,包括農漁產品輸陸,逐漸成為選戰中公共政策議題。夏立言率團訪陸,民進黨更在「抗中保台」路線下操作「兩岸因素」,標籤化國民黨親中傾向。

最後,國民黨此時訪陸符合國家利益,但恐不利於政黨選舉利益。夏立言率團訪陸,意在解決兩岸功能性、事務性、經濟性及民間性議題,充當兩岸事務的溝通者、中介者及協調者角色,旨在破除民進黨長期對國民黨「親中賣台」之標籤化。

然民進黨卻再度抹紅國民黨,直批其無法被視為忠於國家與民主,訪陸是向國際社會釋放錯誤信息。

夏立言率團訪陸,其實國民黨內部也充滿爭論。

無論是盧秀燕坦言「時機不宜,徒增困擾」或侯友宜回應「此時參訪對岸值得商榷」,夏立言也辭去台中市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及市政顧問身分,此皆顯示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從元老到青壯世代的分歧,尚未能充分整合,易為民進黨穿透及攻擊。

在「裴洛西旋風」後,大陸立即軍演武嚇、經貿制裁,又提出對台白皮書。對此,國民黨聲明:捍衛中華民國主權、捍衛自由民主制度、強力反對「一國兩制」,旨在破除親中賣台、輸誠、媚共之汙名化形象。

夏率團訪陸或能創造規避兩岸衝突緩衝地帶,利於國家利益及台灣安全維護;但卻傷害政黨選票極大化目標利益。顯然,國民黨在國家公益與政黨私益間已做出勇敢且明智抉擇。

   
政府若能幫台商 還需藍訪陸嗎?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批評國民黨派人往訪大陸者,大多忽略了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兩岸兵凶戰危,執政黨如有避戰良方,或者真要打仗,有必勝又不犧牲台人性命之策,還需要藍營走這一趟嗎?問題就在於政府沒有辦法。這個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十二日民意論壇「請問國民黨 可以幫台商什麼忙?」,卻又從另一面向凸顯政府重要,值得反思。

該文作者據稱曾在大陸台協服務,其經驗應予尊重。而其部分看法,更應留給國民黨檢討,宣傳是否出了問題?然而,如果從中國大陸經商多受政治關係影響的情況來看,討論國民黨有沒幫忙台商,應該有不少事實可給社會不同面向參考。

首先,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政府,對台商當然是有幫忙的。幾乎所有對兩岸交流有利的政策,是在該黨執政時期推動。例如開放兩岸直航方便台人往來、ECFA早收清單增加台商貿易量、投資保障協議對大陸台商投資提供權益上的保障…等,從過去最反對的民進黨上台後沒有廢掉任何一項,就知台灣從大陸賺取貿易順差超過一千七百億美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更不是單憑有幾把刷子的台商就能完全搞定的。

此外,也不是每個台商都能一帆風順。台商在大陸遇到問題,仍會透過兩岸制度性協商解決,這仍是由政府出手,對台商帶來許多幫助。就以〈海基會協處臺商經貿糾紛案件處理統計表〉來看,馬政府九十七年上任前,一年案件最多為二九一件,上任後,申請案件立刻暴增近兩倍,最高甚至到七九六件,等一○五年馬卸任後,當年協處案件立刻跌回二九二件。蔡執政至今,沒有突破過一○五年數量。這彰顯了台商知道誰執政真的有差。

其次,在野黨沒公權力,是否能幫忙台商?最近兩岸因為疫情交通不便、農漁產品銷往大陸又遇到不少困難,國民黨說了,許多在陸台灣民眾希望台灣方面可以了解他們的處境現況,國民黨是去關懷聆聽,然後把意見反映給兩邊政府。

人到現場,是否比較能了解?外界應該可以觀察,過去多繪聲繪影國共有深刻關係網絡,但此行卻沒有特權,訪團先實實在在因防疫措施被關十天,親身感受往返兩岸台人處境,再從這麼熱的天氣裡穿州過省、四處拜訪,就算沒有在陸台人辛苦,總也比在台北坐辦公桌的人,更能對台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這樣的團回到台灣,講的情況是第一手資料,他們讓台灣社會了解因疫情兩年多不能直通的台人處境,也讓中共知道台灣沒有忘記在陸打拚的台人,這對台商的幫忙,恐怕也不能說沒幫助。

西方民主政治原理,就是監督有權力者。換黨執政以來,中華民國失去不少邦交國、海峽中線…等主權象徵,又讓人民對國家發展失去信心。

以前哪有多少廠商與人民會煩惱缺水缺土地、或者小動物不長眼到影響缺電?人民應該盯緊政府拿出解決辦法,而不是把責任怪東推西給想幫忙的人。

   
除了飛魚季全年皆可玩!體驗達悟族拼板舟文化賞絕美風景
到訪蘭嶼,每個初來乍到的人,應該都想看最具當地意象的達悟族拼板舟,甚至體驗搭上拼板舟出海。蘭嶼有椰油、漁人、紅頭、朗島、東清、野銀6個部落,每個部落都可以看到它。搭拼板舟體驗,除了3-6月飛魚季期間不開放,全年都可體驗。

老闆說你的表現not half bad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英文裡還有�茇ot half bad�迣o樣的說法,是英國人很愛用的一個片語:The proposal was not half bad. 注意了,not half bad並不是指很糟,而是�苫urprisingly good�苤A「意外地好、沒想到這麼好」的意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通膨居高不下+選舉考量 10月電價凍漲機率大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8/15 第54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通膨居高不下+選舉考量 10月電價凍漲機率大
記者江睿智、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將在9月下旬召開電價審議會,因煤油氣等燃料國際價格續居高檔,致台電財務岌岌可危,經濟部已展開「救台電行動」,在明年度編列台電赤字預算,並且對台電穩定供電計畫增資,確保台電後續營運。

此外,今年下半年國內通膨仍居高不下,以及年底選舉考量下,外界認為,10月電價凍漲機率大。

針對10月電價是否調漲?經濟部官員表示,須通盤考量國內外景氣及通膨情勢、未來國際能源價格走勢、以及台電增資挹注其財務等,再作綜合判斷與決定。

因近年國際燃料成本高漲,國內電價長年凍漲,導致台電出現鉅額虧損。台電資產為2.2兆元,負債為1.9兆元,負債比率逼進87.1%;而台電資本額為3,300億元,截至今年5月的累計虧損超過2,243億元,如果國際燃料價格續居高檔,國內電價又無法反映發電成本,預計明年台電就會因為累虧就會超過資本額而面臨破產。

經濟部曾在今年6月底召開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7月起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平均調幅達8.4%,可財務挹注約290億元,但因台電須支付向中油購買天然氣費用、向民營電廠購電等,7月這波電價調漲對於改善台電財務幫助有限,台電財務仍告急,外界猜測,台電內部提報電價調幅恐仍達30%以上。

經濟部官員分析,下半年景氣變數仍多,國際原物料及燃料價格出現回檔,需求稍有回溫,預計將有助緩和全球通膨。

為救台電,經濟部首度在編列台電赤字預算的同時,再對台電增資,在2023年度預算編列赤字預算,再針對台電3,000億元穩定供電計畫爭取上千億元加碼投資,確保台電營運。官員說,增資會讓台電舉債空間變大,對台電財務體質有正面幫助。

在國內通膨方面,今年前七月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3.17%,主計總處雖預期下半年物價稍有緩和,但全年CPI年增率達2.92%,創14年來新高。

 
國際反避稅 財部兩招因應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反避稅,財政部祭出兩招因應,其一是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確定2023年上路;其二是調高國內企業最低稅負稅率至15%。

據悉,財政部將把調高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與綜合所得稅扣除額稅改一併檢討,目標希望達成稅收平衡,最快下半年有譜。

因應時代變遷及反避稅趨勢,國際上正陸續針對兩大支柱稅改凝聚共識,但受疫情影響,及部分國家仍有異議,近期國際稅改腳步略微放緩,外界也關注台灣稅改是否也因此延宕。

財政部先前表示,正評估調高國內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且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法定稅率為12%至15%,現行為12%,行政院可視經濟環境調高,無須經過立法院修法。

據悉,財政部認為,調高至15%是「合理基準」,上路時機仍待評估,尚未報到行政院。若未來調高,對上千家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繳納最低稅負的企業影響較大,稅率將增加3個百分點。

雖然國際腳步放慢甚至延遲,但財政部官員表示,大趨勢不太可能回頭,未必會與國際進度亦步亦趨,台灣會有自己的步調,加上現在正在檢討綜所稅扣除額稅改,可一併思考,最快下半年會有方案,不過實際仍要由政院拍板。

綜所稅扣除額稅改中最受關注的是房租扣除額,為減輕租屋族負擔,財政部承諾改革租金支出扣除額,初步將朝改列「特別扣除額」方向討論。

之所以將綜所稅扣除額,及調高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一併思考,主要是希望稅損、稅增能盡量達到平衡,避免影響政府稅收。據估算,財政部將租金列舉扣除額改列為特別扣除額,稅損可能在20億元上下。

至於CFC制度,行政院已核定上路時間為2023年,儘管先前工總發布「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曾建議暫緩CFC制度,但財政部回應仍會如期上路,並強調CFC並非加稅,僅是將CFC當年度盈餘視同分配,提前課稅,防杜藉CFC盈餘保留不分配來避稅。

CFC是針對國內企業在租稅天堂國家擁有、並具控制力的關係企業,規定其投資獲利,即使未分配給國內母公司,仍應視為母公司當年投資收益,併入營利事業所得稅,課徵20%稅率。

延伸閱讀》

租稅優惠減除金額 擬納基本所得計稅

 
租稅優惠減除金額 擬納基本所得計稅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國內最低稅負稅率調整前,財政部也努力在稅基上把關,讓因享受到租稅優惠,而從所得當中減除的金額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稅,以符合「最低稅負」精神,例如將公司捐贈體育加成減除金額納入基本所得額,近期可望公告。

財政部官員表示,最低稅負制立法精神,是希望讓那些因適用租稅減免而繳納較低稅負,甚至不用繳稅的公司或高所得個人,都至少能繳納一定稅負,讓有能力者對國家財政有基本貢獻,維護租稅公平。

現行應計入企業基本所得額的免稅所得,包括證券、期貨交易所得、國際金融、保險業務分行或分公司經營業務所得等,以及產創條例提供的智財權研發支出加倍減除金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的增聘薪資加成減除金額。

官員表示,除非特殊狀況,例如新冠肺炎紓困條例給予企業支付員工防疫假別薪資費用可加倍減除,這類特例可免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稅外,未來相關租稅優惠,都希望能按照最低稅負制精神,評估將加成減除金額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算。

近期財政部也預告,企業透過教育部專戶捐贈運動,捐贈金額自所得額中加成減除部分,也將納入營利事業的最低稅負制計算,避免租稅優惠給過頭。

 
大陸車市旺 台鏈受惠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疫後秩序逐步恢復常軌,汽車零組件供貨、海運供應鏈逐漸順暢,大陸車市在鼓勵產業政策發酵下,消費者採購意願大增,牽動車廠備貨力道向上,台系鏈各零組件廠看好大陸車市發展,短線好、長線旺。

汽車內飾件廠廣華-KY(1338)表示,從中國大陸整體新車銷售市場來看,三大日系車廠今年以來銷售保持成長趨勢不變,本田、豐田與日產7月在大陸銷售年增率分別達23.5%、6%與4.6%,五個月來首次超過去年同期的成績。

依此,可看出大陸車市振興政策有效提升汽車消費需求,加上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良好的銷售表現下,預期庫存去化期間有機會提前縮短,拉貨動能在車廠暑休過後加速提升。

台廠業者指出,大陸乘用車「減半徵收購置稅」政策從6月開始實施,激發整體車市的活力,預期今年下半年主要客戶的新車銷量將有感提升,並隨著進入第4季傳統產業旺季,有望看到主要客戶的需求更為明顯的提振。

車燈業者麗清就說,大陸地區解封後,交車需求暢旺,致旗下生產基地整體產能稼動率接近滿載,針對桃園觀音廠規劃,預計第3季完成增設一套自動化產線,進一步提升整體產能。

同為汽車鏈零組件廠的劍麟,則持續看好全球品牌車廠加大力道在大陸推出新能源車款的上市計畫。

另外,安全零組件的配備數量增加且規格持續升級,將持續增添營運成長新動能。

 
國際財經要聞
企業實施庫藏股 放緩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儘管美股上周大漲,但股市多頭正面臨一個新憂慮:企業實施庫藏股的速度正在放緩。

彭博資訊報導,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百思買(Best Buy)等業者在公布上季財報時,都宣布執行庫藏股計畫,想在手上多留一點現金,以因應聯準會(Fed)升息可能導致經濟陷入衰退。畢潤宜合夥公司說,以防範經濟衰退為由暫停實施庫藏股,是很罕見的現象。

美國企業從新冠疫情爆發後,用大量現金買回近1兆美元的庫藏股,現在庫藏股規模縮水,可能在股市面臨通膨升高與全球成長減緩等衝擊之際,漲勢又少了一大支撐。

Julius Baer股市策略部門主管雷契特說,庫藏股今年來都是美股需求的最大來源之一,也是股市的重要支撐,如今在經濟前景展望和執行長信心減弱之際,庫藏股又將趨緩。

巴克萊銀行策略師說,雖然美國企業今年來宣布的庫藏股規模仍很龐大,但部分企業都在發布第2季財報時,已成長展望疑慮為由,縮減庫藏股規模。

明年的庫藏股展望則更不確定,因為美國的通膨削減法案提議對庫藏股課徵1%的稅率,預定明年生效。

 
韓擬削減預算支出 13年首見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全球利率攀升之際,南韓財政部長秋慶鎬14日表示,計劃削減2023年的預算支出,為13年來首見。

秋慶鎬說,明年度的預算支出將會比今年度的679兆韓元(5,210億美元)「大幅降低」。南韓政府支出自2010年來年年增加,尤其是在前總統文在寅執政的新冠疫情期間,去年政府最初規劃預算為607兆韓元,但後來為了支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商家、和弱勢族群,又追加預算。

秋慶鎬說:「我們正在勒緊褲腰帶。前朝政府背了太多負債,我們不能這麼做。」他說,政府計劃凍漲政府部會首長和副首長的薪水,並要求歸還10%給政府。

秋慶鎬也認為,南韓通膨似乎正接近高峰,近期將下降至6%以下,不太可能達到外界預料的達到7%,除非發生頻繁暴雨或熱浪等極端災害。該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飆升6.3%,為近24年最大升幅。

南韓總統尹錫悅5月上任,本周將滿執政百日,過去三個月來都在尋求削減支出和增加稅收,但他一連串不得民心的人事安排與政策提案,導致民調支持率降至約25%,比他剛上任時銳減超過一半。

 
亞企上季盈餘估減16%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續因美國聯準會(Fed)大幅升息、以及台海緊張情勢升高等因素而劇烈震盪,現在的最新困境是,分析師預測亞洲企業的上季獲利,將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差。

彭博資訊彙整的分析師預測顯示,MSCI亞太指數成分企業上季的每股盈餘將比去年同期銳減16%,減幅為2020年第2季以來最大。相較下,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上季獲利預估將年增9%。

對今年來已跌近16%的MSCI亞太指數來說,這些預測不啻是雪上加霜,邁向2018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亞股迄今所遭遇的利空,包括中國大陸防疫封控(這也是亞洲企業獲利表現不佳的主因)、半導體周期放緩,以及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政治情勢動盪。

雖然亞股上周為連續第四周收紅,但分析師質疑漲勢能否持久。法國興業銀行亞股策略師亞加瓦爾說,所有有助漲勢持續的要素都還沒到位,獲利還沒進入新周期,地緣政治緊張將持續影響價格,金融情勢仍緊俏。

大陸經濟放緩是拖累亞洲企業獲利的主因之一,半導體等出口產業疲軟也正帶來衝擊,摩根大通資產管理認為現在要買亞洲晶片製造類股還太早,偏好東南亞旅遊業與零售業的重新開放題材,瀚亞投資等法人則喊進中國大陸電動車類股,M&G投資公司則表示,印度與印尼企業獲利好轉,有助拉抬大盤表現優於整體亞股。

 
國際資管大咖押數位資產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儘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量和價格過去一年來都崩跌,貝萊德(BlackRock)、Abrdn等知名資產管理公司仍大舉押注數位資產,從事加密貨幣相關交易、或推出相關產品,設法利用投資人對加密貨幣的興趣,從中獲利。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資產規模5,080億英鎊的Abrdn已入股英國數位資產交易所Archax,成為最新一家投資數位資產的資產管理業者。此舉將讓Abrdn擁有一席Archax的董事席次,也反映Abrdn看好Archax的技術將支撐未來基金、股票和其他證券的交易。

此前,全球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宣布,將對美國機構投資人推出現貨比特幣信託產品,也同意讓旗下阿拉丁(Aladdin)投資技術平台,連上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讓8.2萬名投資專業人士能為客戶提供比特幣交易和託管服務。

美國經紀商及投資集團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8月初推出一檔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讓投資人能押注與加密貨幣相關活動,無須直接購買加密貨幣。另外,英國資產管理業者施羅德(Schroders)7月已收購數位資產管理公司Forteus股權。

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近五年來持續提供數位資產託管服務,今年4月時開放投資人在退休帳戶存入比特幣,今夏更進一步深化加密貨幣市場布局。

分析師表示,各大資產管理公司今年夏季的行動,顯示數位資產已獲得更廣泛的接受。DA Davidson分析師布倫德勒說:「資產管理巨擘把數位資產視為真正的投資,我認為這是重大轉捩點,這些傳統資產管理業者開始擁抱多年來被他們嘲諷的事物。」

貝萊德創辦人芬克過去時常質疑加密貨幣的價值,幾年前他曾打趣:「比特幣只是用來展示世上洗錢需求有多高」。

數位資產價格崩跌,拖累加密幣總市值從去年11月的約3.2兆美元高峰暴跌,如今剩不到1兆美元。不過,隨著美國7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及乙太幣將推動重大升級,投資人信心獲得提振,比特幣價格14日一度攀抵25,030美元,為6月中來首度漲破25,000美元關卡。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上周五(12日)收高,道瓊工業指數漲424點,連漲三天,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各漲1.7%和2.1%,反映通膨數據放緩讓投資人鬆一口氣。本周美國將公布零售銷售和房市數據,為市場關注焦點。以下是今天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要聞:

美國加強管制先進半導體技術出口 強調攸關國安

美國12日針對製造先進晶片與燃氣渦輪發動機所需的技術,採新的強化出口管制措施。美國商務部說,這些技術攸關美國國家安全。另外,與氧化鎵、鑽石有關的技術,也包含在這次管制的「新興與基礎技術」內。商務部強調,因為「運用氧化鎵或鑽石這些材料的裝置,能夠顯著增強軍事潛力」。

拜登、習近平可能11月G20峰會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引發台海、美中關係緊張。但,白宮國安委員會印太政策協調員康貝爾(Kurt Campbell)12日證實,拜登和習近平7月底通話時,提出了面對面會談的可能性,並同意讓他們的團隊跟進,以釐清具體細節。英國衛報報導說,拜登和習近平都將參加11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G20會議,很可能就會是「拜習會」的時間和場合。

馬斯克:特斯拉已生產逾300萬輛車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周日(14日)推文表示,特斯拉已經生產超過300萬輛車,其中上海廠生產了100萬輛。他的最新說法顯示,在上海廠2018年投產、歷經多年投資後,上海廠現在正生產大量新車。

分析師預測亞企上季獲利縮水16% 減幅為疫情來最大

彭博資訊彙整的分析師預測顯示,MSCI亞太指數成分企業上季的每股盈餘將比去年同期銳減16%,減幅為2020年第2季以來最大。相較下,美股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上季獲利預估將年增9%。

索羅斯撿便宜 敲進科技股

「金融巨鱷」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已趕在美國科技股近幾周大漲前增持相關部位。截至6月底為止,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加碼亞馬遜、Salesforce、Google母公司字母等大型科技業者的股票,這三檔股票名列索羅斯前十大持股。不過,索羅斯第2季的美股部位整體卻縮減6.64億美元。

 
要聞
亞泥拚減碳 扮節能模範生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第二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日前舉行頒獎典禮,亞泥以「水泥船永續全岸電」獲得最高榮譽「金獎」肯定,而且是唯一獲獎的水泥公司。亞泥副總經理兼總廠長張志鵬表示,亞泥不只積極在本業研發低碳製程技術,也在水泥運銷的節能減碳竭盡心力,除了要做業界節能模範生,更要轉型為友善環境的綠色產業,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TSAA評審認為,多數民眾對「岸電工程」很陌生,但這是國際間推動綠色港埠的方法之一。船舶在靠港期間,都得仰賴柴油發電機發電,難免聞到油臭味,而且作業聲響大,但亞泥獨自打造出全台最大規模的全岸電系統,不但降低噪音、避免空氣污染,對於協助落實低碳綠色港灣,更有極大意義。

亞泥表示,為了「東泥西運」,將花蓮廠生產的水泥,銷售到台灣各地和國外市場,於80年代開始建造水泥專用輪,目前有四艘,隸屬於集團旗下的裕民航運。

亞泥解釋,過去水泥船靠港,主要是利用燃油發電,提供船上各式電力需求,卻也因此產生空汙和噪音。為了減低對海洋、生態、以及環境的衝擊,亞泥聯手裕民航運,分兩階段在高雄港、台中港、基隆港、花蓮港以及四艘水泥專用輪完成岸電工程,改用岸上的台電電源,將船舶用油需求量完全降為0,每年節省超過1,474噸的船舶用油,更有效減少5,329噸二氧化碳、硫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並大幅提升水泥船卸貨效率,縮短50%的卸貨時程,是台灣水泥業界創舉,投資金額3,739萬元。

去年開始,亞泥水泥船靠港時,發電機可全部停機,節省下來的運轉操作人力則安排處理其他維修工作,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這樣獨一無二的技術能力,不但適用在亞泥的所有水泥船,還能推廣到其他航運同業。亞泥認為,當世界各國加速推動淨零碳排時,水泥業者絕對責無旁貸,亞泥會走在最前端,創造水泥產業嶄新可能性,發揮企業正面價值。

 
遠東新全球據點防疫 因地制宜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為照顧全球逾2萬名員工,遠東新世紀配合國際疫情發展趨勢與各國政府政策,針對不同單位防疫需求,於全球各生產據點建立因地制宜的防疫團隊與配套措施,提供最即時的防疫資訊,將台灣良好的管理制度、風險預警和防疫經驗轉移至海外團隊,打造疫情下的安心職場。

遠東新世紀表示,像總公司的防疫小組係針對公司決策內容進行討論及佈達;關懷小組則針對確診及自主健康管理對象進行關懷,以及協助實施分區分流、居家辦公、人流集會管制等措施,以降低接觸感染風險,並定期發放口罩、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給員工。

至於疫情期間建置的「健康關懷系統」,讓員工能以手機或網頁方式填報個人及同住家人健康狀況,並於系統即時獲悉政府發布之防疫資訊。

體恤駐外同仁之辛勞,除製作防疫須知跨國懶人包、提高醫療險保額外,亦提供隔離與檢疫費用等高額補助。正因為重視員工,2021年遠東新世紀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為86.8%,更有91%員工對公司感到驕傲。

本著「同島一命」,遠東新還捐贈以自家生產的醫療級膠片為原料製作,共3,800個重症插管防護箱及1,600個防護面罩,供171家台灣醫療機構使用。

 
台新金減碳 勇奪三大獎項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22亞太行動博覽會」8月12日至14日在世貿一館登場,這是台灣規模最盛大的永續展覽,此內會展內容涵蓋永續展覽、高峰會、論壇以及頒獎典禮等。台灣永續行動獎12日在博覽會上舉行頒獎典禮,台新金控認真推動永續獲頒三項獎項,由台新金控財務長賴昭吟出席代表領獎。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今年是台新成立30周年,台新深知永續的推動須持續精進,認真力行自身減碳,善盡金融業協助引導企業推行永續責任的同時,也致力將永續推動與民眾生活結合,倡議「From Zero to Hero」,邀民眾一起成為化解氣候危機的英雄。

台新秉持著認真推動永續的精神,持續鼓勵信用卡持卡人轉換數位帳單,並由台新代表持卡人幫助弱勢家庭更換節能LED燈泡,自2018年推動,四年以來已號召逾120萬名卡友參與,造福430戶弱勢家庭,每戶省下10%電費,四年累計降低碳排放達28萬公斤。累計減降紙本帳單產出的碳排放2.2萬噸,等於少砍伐3萬棵成樹,相當於六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此專案深獲評審團青睞,榮獲「社會共融獎銀獎」肯定。

而子公司台新銀行長期致力提供客戶具有溫度的創新體驗,2020年起創建「台新創新金融實驗室」,以革新思維優勢,實踐永續金融生態圈為宗旨,透過技術架構、商務流程改革,逐步將金融服務融入交通、零售、餐飲、旅遊等生活場景,為民眾打造未來美好生活的永續願景,並持續以具體行動協助產業發展,和衷共濟,共生共榮,獲頒「社會共融獎銀獎」的肯定。

林維俊表示,台新為積極推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從中小企業角度出發,打造全新的綠色金融服務平台,為國內銀行首創唯一完整涵蓋獲客、申請、進件、徵審、評分、送保的平台,中小企業透過線上傳輸申貸資料,並介接經濟部「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將中小企業資料導入徵審流程,搭配智能評分模型及新型專利技術,翻轉傳統人工徵審模式,快速核貸給予中小企業即時的融通資金。

除重視客戶體驗更兼具無接觸服務防疫特性,透過金融科技應用,創造便捷、平等、普及、低碳、快速、安全兼具金融服務品質、金融可及性及使用性的金融服務,引領中小企邁出綠色數位轉型第一步,綠色金融服務平台獲得「經濟發展獎銀獎」肯定。

 
不准延分期繳稅 可訴願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一般而言納稅人收到國稅局行政處分可分為核定稅捐、非核定稅捐兩種,若為非核定稅捐處分,例如延分期繳稅申請遭到國稅局不予准許,可直接提起訴願,不用經過復查程序。

國稅局表示,核定稅捐處分包括繳款書、核定通知書、罰鍰處分書等,納稅人若對核定內容不服,應依規定先申請復查;但若申請調閱資料、免用統一發票、延分期繳稅、變更稅籍登記等,皆屬非核定稅捐處分,對處分不服者可直接提起訴願。

國稅局舉例,甲公司去年接獲核定補徵108年度營所稅200萬元繳款書後,在2021年7月30日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由,申請延分期繳納,但國稅局指出甲公司未在繳款書繳納期限內檢具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提出申請,因此不予准許。國稅局提醒可免經復查程序,直接提訴願。

 
新聞中的法律/修法向配偶追稅 恐爭議不斷
陳國樑經濟日報

財政部日前預告修正《所得稅法》,新增15條之1,當綜所稅納稅人行蹤不明或名下無財產可清償欠稅時,國稅局可指定合併申報的配偶為納稅人,然而這項修法,於情、於理、於法皆不合,未來若新法通過,恐怕爭議不斷,財政部應立即檢討。

根據財政部公告,夫妻原以先生為綜所稅納稅義務人,太太為其配偶,當先生行蹤不明,或欠稅未繳且名下無財產可執行下,國稅局可轉而指定太太為納稅人,向太太追稅。

草案並設下但書,若前述案例,太太在課稅年度到被指定為納稅人的前一年度,各年度所得未超過納保法規定公告的基本生活費,或名下也無財產可執行時,可視為「無資力」,不適用指定配偶規定。

先就「理」而言,財政部宣稱這項修法是參考《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然而所得稅與遺產稅本質差異甚鉅,絕不可一概而論。

遺產稅之所以可指定納稅人,是因為遺產稅真正課稅標的是遺產,課稅對象其實是被繼承人,只不過由於被繼承人已去世,因而以負責管理遺產者為納稅義務人,可能是遺產管理人或繼承人,邏輯仍是針對總遺產去課稅。

然而所得稅是針對所得來課稅,若原來的納稅人失蹤,配偶就要被指定為新的納稅人,負擔並非來自自身所得的所得稅債務,不僅侵犯租稅法定主義,更侵犯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利,是非常不應該的修法。

再者,財政部此修法真能達到追稅目的嗎?舉例來說,富有的先生故意讓沒錢的太太當納稅義務人,自己逃之夭夭,照財政部新法邏輯,確實可指定先生為納稅人,但問題是,先生可能早已逃到海外,怎麼追?

另個例子,若夫妻財力相當,兩人分開計稅、合併以先生為納稅義務人來申報,先生計算所得稅應負擔1,000萬元,太太計算所得稅應負擔500萬元,殊不知太太將500萬元交給先生繳稅後,先生竟跑去躲起來,國稅局卻轉而向太太追稅1,500萬元,難道這合理嗎?

再於「法」而言,新法若三讀通過並上路,恐怕將爭議不斷,納稅人提起訴願、上法院,財政部雖能主張於法有據,但最後若納稅人走到聲請釋憲這一步,財政部贏面不大。

從過去大法官會議第696號解釋可見端倪。當時大法官認為,稅法要求非薪資所得強制合併計稅,造成已婚者和單身者稅捐負擔有所差異,形同對婚姻懲罰,認定違憲,財政部後來只好修法,讓各類所得都能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可想而知,連計稅方式,大法官都認為不能因為結婚而增加負擔,何況是因為結婚、被法令要求合併申報,又要被指定為納稅義務人、負擔全數稅負?

最後再以人情義理來看,俗話說「罪不及孥」,有所得、該交稅是天經地義,但不能因為納稅人失蹤,而配偶有錢,就找配偶要,冤有頭債有主,財政部此番修法,恐怕弊遠大於利,應即時檢討、懸崖勒馬。(本文由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口述,記者翁至威採訪整理)

 
公益房東三稅減免 回響大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益出租人(愛心房東)享有綜合所得稅、房屋稅、地價稅三稅減免,內政部統計,目前約有10萬多位房東加入,根據營建署近期公布的110年度公益出租人減稅概況調查,隨著加入房東愈來愈多、地方政府陸續跟進等因素,三稅減徵戶數皆逐年增加。

依照《住宅法》規定,所謂的公益出租人是指房東將住宅出租給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經地方政府認定者,可享有三稅減免,內政部今年擴大租金補貼,只要房客申請租金補貼,房東免申請,就能自動成為公益出租人。

內政部指出,公益出租人的房屋稅可比照自住住家稅率,適用1.2%,比一般出租住宅稅率減半;地價稅也適用自住用地的千分之2稅率,相較一般住宅稅率至少千分之10,可省稅四倍以上;而綜所稅則可享有每屋每月租金最高1.5萬元免稅。

內政部近日公布110年度公益出租人減稅調查,在房屋稅方面,去年共約10.5萬戶享受到房屋稅減免,較前一年增加2.2萬戶,約年增26.7%。各縣市當中,減徵戶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而六都合計占全國八成六。

地價稅方面,去年共約7.6萬戶減徵,較前一年增加2.3萬戶,年增42.2%。當中以桃園市、新北市、台北市減徵戶數最多,六都占比也近八成。

其中新北市是在去年6月才公布訂定相關自治條例,在2020年前地價稅減徵戶數為0,2021年則一舉來到1.3萬戶,未來受惠戶數可望持續成長。目前全台22縣市都已配合給予地價稅優惠。

至於綜所稅方面,觀察去年申報109年度綜所稅減徵戶數,並依據承租人房屋所在地分類,減徵房東戶數達到10.2萬戶,較前一年增加1.2萬戶,年增13.5%。其中減徵戶數以新北市最多,其次為台中市,再次為桃園市,六都合計也占逾八成五。

觀察內政部2017年至2021年統計,無論是房屋稅、地價稅及綜所稅,受惠戶數都逐年成長。

 
遠東SOGO 綠色轉型報捷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遠東SOGO百貨永續績效再獲肯定。由台灣企業永續學院舉辦的第二屆「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公布得獎名單,遠東SOGO因準確呼應及推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獲評審青睞,從參賽方案脫穎而出,以「綠色轉型邁向淨零」獲得環境永續金獎、「首創零售淨零聯盟」獲得經濟發展銀獎。

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表示,2015年是遠東SOGO企業社會責任(CSR)元年,以當年聯合國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為推動企業營運的核心策略;而去年呼應全球淨零趨勢,發展出遠東SOGO永續發展策略藍圖,鎖定「節能減排」、「永續消費」、「循環商模」三大面向,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遠東SOGO緊扣「SDG 13氣候行動」,以「綠色轉型邁向淨零」獲得環境永續金獎。相關環境績效包含:2021年總用電度數節約6.85%,每度用電營收419.14元,較前一年提高近6%,創下近五年新高。

呼應國際淨零趨勢導入「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不僅盤查氣候對公司營運衝擊風險,也因應綠色轉型發展新商機;能資源政策接軌國際,日前宣布正式加入EP100,成為亞太第一個零售會員,目標十年提升能源生產率50.52%。

同時,遠東SOGO也呼應「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以「首創零售淨零聯盟」獲得經濟發展銀獎。

身為百貨業ESG模範生,遠東SOGO除透過自身參與,例如積極響應國際倡議,引領同業追求永續,加速落實供應鏈永續輔導機制,強化供應鏈永續韌性,目標是打造台灣第一個零售淨零聯盟。

2021年遠東SOGO推出「SOGO Sustain好物好選」永續選商識別系統,嚴選符合環境保護、試圖解決社會問題的永續商品,讓永續走入日常營運,攜手消費者邁向共好願景。

遠東SOGO自2015年啟動企業社會責任元年以來,累計已獲國內外121個ESG獎項。永續是現在35歲的遠東SOGO、以及未來的遠東SOGO持續會走的路。遠東SOGO指出,將持續攜手利害關係人,與時俱進、友善共好,邁向永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