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熱線防疫中,一起度過這一段∼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05第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熱線防疫中,一起度過這一段∼
文章選讀
鳴人堂:疫情下的性別不平等(上):女性作為主要照顧者,承擔高感染風險
爽歪歪:【肺炎疫情中,性愛怎麼辦?】國外專家與同志健康組織於肺炎疫情中給大家的性建議
關鍵評論網:彩虹愛家協會「教師研習開課資格」被廢止,但還是可以進校園教學生
新聞選讀
自由時報:26萬人涉案!南韓破獲「N號房」性剝削集團 逾70名少女淪性奴
聯合報:通姦罪「懲罰女性」無助婚姻圓滿 婦團今呼籲除罪化
中央社:國際跨性別現身日 伴侶盟公布人權問卷提7訴求
活動快報
四月份活動快報
支持熱線
支持熱線,為同志做更多事
 
 
熱線防疫中,一起度過這一段∼
疫情蔓延之時,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保持健康。熱線已積極展開各項防疫措施,目前辦公室同步研擬非實體的工作、與服務模式,盡力將疫情的影響降低,讓我們不因疫情而拉遠了距離。也推薦給大家:小熱鋪居家防疫小撇步

總之,我們都不要忘記除了疫情,還是有好多的性別議題一直在發生,尤其三月份,真是好多性別相關的議題啊,來看看小編替大家做的整理吧!

本期文章選讀,首先兩篇是讓大家理解疫情與性別怎麼有關的,一則是來自V太太的好文,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另一則則是熱線的爽歪歪網站,替大家整理,國內外專家在疫情期間的性建議。最後一則,則是三月份的好消息,俗稱彩虹媽媽的教材,在教師研習的資格被廢止,關鍵評論網有詳細的整理和討論。

新聞的部分,剛過的三月,最大的性別新聞有三個,第一則是韓國N號房,第二則是通姦罪即將由憲法法庭審議是否違憲,第三則是3/31是國際跨性別現身日,為了讚揚跨性別公開活出自己的勇氣,並提醒世人跨性別者所受到的歧視,而有團也進行了台灣跨性別的現況調查。

最後,記得常常關注熱線官網熱線粉絲頁,不錯過各種同志第一手消息啦!

 
 
 
鳴人堂:疫情下的性別不平等(上):女性作為主要照顧者,承擔高感染風險
「性別」在公共衛生危機與金融海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月19日攝於英國。 圖/法新社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截至目前(3/27)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2萬人感染、逾2萬人死亡,不僅奪走了許多人的家人與朋友,更對各國醫療體系和經濟狀況造成巨大衝擊。針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國紛紛採取防疫手段,試圖防堵或減緩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包括關閉學校與商店、禁止大型集會、鼓勵在家工作,並禁止或勸說人們減少出門、旅行和參與社交活動,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隨著政策發布,人們逐漸意識到,疫情對於我們的影響已遠遠超出個人健康,也衝擊整體社會的平衡與和諧,以及經濟發展。因此,針對這次疫情,除了有從醫學和公共衛生出發的分析以外,也有越來越多學者和評論者指出,我們應該看到國籍、地域、種族和社經地位等因素會如何和疫情相互作用。

比方有學者認為,僅管病毒本身的傳播並不區分對象,但經濟不平等卻會使病毒對人們產生歧視性的效果,也有學者以「災難資本主義」的概念指出,許多政府和企業會利用這樣的危機來推行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更有人認為,這場公共衛生危機是資本主義本身帶來的災難。

性別作為防疫的分析面向

其中,「性別」是一開始較少為人注意,但近日越來越多倡議者強調,不應該被忽略的一個分析視角。儘管醫學資料發現,目前病毒對男性的影響較女性為大,而男性的死亡率(2.8%)也高於女性(1.7%),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某些已存在的共病會提高致死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而男性中有較多人口患有這類疾病。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就可以被排除在病毒的威脅之外。學者們指出,事實上,女性可能在其他方面因為疫情而遭受更深遠和嚴重的影響。

如同社經地位的不平等可能造成某些人口群特別容易因為疫情受到傷害,例如中低階人口會因為貧窮和較窘迫的醫療條件、生活環境,而在較年輕的時候就發展出上述那些會提高死亡率的疾病。又例如在沒有全民健保的國家裡,貧窮會限制個人取得醫療協助的機會,性別不平等也有著同樣的效果。現存的性別不平等會使得男性和女性在疫情之下有不同的經驗,例如感染風險和取得治療跟照護機會的不同,而疫情又會加深性別不平等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個獨特或新穎的現象。回顧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危機,都可以發現性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論是2003年在亞洲爆發的SARS,還是2014至2016年間西非經歷的伊波拉(Ebola)病毒;此外,這個現象也不僅限於健康和公共衛生危機,學者們發現,2007至2008年間的金融海嘯對女性的經濟處境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這些討論往往在危機結束後也隨之消失,沒有進一步被納入分析的架構和相關政策,於是在下一次危機來臨時,性別面向又再度被忽視。因此,面對本次疫情帶來的全球衝擊,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們紛紛呼籲,在分析和處遇面上納入性別考量是刻不容緩之事。

「性別」因素如何影響個人和社群在疫情下的處境?女性又可能因為性別而面臨哪些特殊的困境和風險?這可以從三方面來說:病毒本身的威脅、防疫政策造成的影響,以及長遠的經濟處境。

感染風險的性別差異

在一份2007年出版的報告中,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典型的性別角色會「影響女性和男性如何分配他們的時間、他們各自會接觸到哪些感染源,以及(風險)暴露的性質、頻率跟強度。」換句話說,即使病毒不會挑選感染對象,但每個人接觸到病毒的可能性卻有所差異,自我保護的機會及能夠使用的工具也不盡相同,影響因素包括職業、生活環境和型態、社經地位、整體社會的資源等等,而性別又會形塑上述這些因素。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根據WHO於2019年的統計,全球有將近70%的健康照護工作由女性擔任,她們又大多擔任護士和第一線照護人員,比起醫師來說更常需要直接接觸病患、處理基本的護理和協助工作。這表示,在面對具高度傳染力的病毒時,這些女性因為她們的執業環境而格外容易置身於風險之中。

此外,不只是在職業環境,在私領域中女性也經常是主要的照顧者,因而有更多的機會和病人接觸,而難以選擇以「自我隔離」的方式自我保護。比方說,非洲西部於2014至2016年間遭到伊波拉病毒肆虐,非洲女性作為家庭照護者,不僅需要服侍病人,也負責處理喪葬事宜,許多女性因此在過程中遭感染。統計發現,在剛果共和國,70%的伊波拉感染者為女性。

針對冠狀病毒疫情的主要預防方式之一是保持人際間的距離,藉此阻擋病毒傳播,然而,女性卻可能面臨很多難以避免的人際接觸。例如她們經常負責家庭的採買工作,進而必須承擔出入賣場等公共場所帶來的風險,此外女性也多半需要負責照顧家中其他人,例如幼兒和老年人,在新冠肺炎對老年人口特別有威脅性的情況下,許多老年人口被要求留在家中不要出門,這時候照顧他們的工作會落在誰身上呢?

弱勢身分,導致資源取得不易

弱勢身分,導致資源取得不易

由此延伸,除了必須承擔無償勞動的家庭照顧者外,女性還經常扮演另一個身分:被支付薪水以承接被外包的照護工作和家庭勞動的家務工們,與此同時,這些家務工經常還有其他的弱勢身分,例如移工。台灣之前就曾出現過一起移工感染的案例,該名移工正是因為受雇於醫院中照顧雇主生病的家人而造成感染。

藍佩嘉教授在《跨國灰姑娘》一書中指出,台灣家庭得以透過全球國族和經濟階序,而將家務工作外包給這些來自全球南方的女性們,移工女性們為了維持生計則必須拋下自己的家庭,飄洋過海照顧「別人的家人」。在疫情威脅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如今被外包的不僅僅是家務和照護工作,還有健康風險。

移工女性們因為性別和國族的雙重弱勢,必須在第一線承接病毒風險。更甚者,她們的弱勢身分也讓她們缺少自我保護的手段,例如台灣政府剛實行口罩實名購買制度時,就有人提出,移工們可能因為沒有身分證件而無法取得口罩,或是移工們漫長的工時、不彈性的工作環境、有限的薪資,是否有可能讓她們無法投入時間和經濟資本取得口罩(如買口罩經常需要排隊)?

最後,除了較高的感染風險以外,性別身分也可能造成醫療資源取得機會的不平等。例如剛果的伊波拉感染者多為女性,除了因為女性多為主要照顧者而有較多機會接觸病人外,她們也會因為過去的就醫經驗而對醫療體系缺乏信任,進而排斥或延遲就醫。另一個例子則是茲卡(Zika)病毒於2015至2016年間在中南美洲快速傳播時,許多女性因為缺少對自身性健康的主導權、沒有接觸醫療服務的適切管道或必要的經濟資源,而沒有辦法獲得醫療協助;當時在許多國家內,女性能否就醫取決於她們的男性伴侶。

回到冠狀病毒,類似的性別差異(或說阻礙)是否也有可能存在?這些思考的重要性在於,當我們了解性別對感染風險、路徑、症狀表現和就醫行為上所導致的不同時,才有可能理解不同性別是否在防疫上有著不同的需求,進而發展出最適合、最有效的策略,也避免在防疫的同時加深或複製現有的不平等結構,使得某些群體陷入更窘迫且弱勢的處境。

 
爽歪歪:【肺炎疫情中,性愛怎麼辦?】國外專家與同志健康組織於肺炎疫情中給大家的性建議
這幾個月來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蔓延中,歐洲和美國的病例數不斷增加,也因此多國已實施「居家防疫」措施,呼籲甚至限制民眾在家減少外出,落實社交疏離。然而親密接觸的需求與社交疏離的建議似乎背道而馳,不免讓很多人想問:在這段時間,性生活該怎麼辦呢?

針對這個主題,網路上已有數篇相關報導,包括紐約市衛生局發表相關指引、英國的衛報有醫師與專家專訪、著名的愛滋網站The Body也有資深同運工作者發表看法;此外倫敦的GMFA以及澳洲的ACON等同志健康組織,也都有給同志的建議。以下是我們的節譯與整理:

新冠肺炎會經過性傳染嗎?

英國衛報訪問的專家表示:證據顯示新冠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飛沫傳染,而另一個傳染途徑是接觸受病原體汙染的表面,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病毒會經由陰道交或肛交傳染,也沒有證據顯示病毒存在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

然而性愛畢竟是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必然存在相當感染風險,如在性愛中大家經常會親吻,此時肺炎病毒可能會經唾液而傳染。另外也有證據顯示病毒會經糞口傳染,這也代表性行為中若舔肛,是可能有傳染風險的。

要避免和伴侶發生性行為嗎?

所有文章都建議:如果你和你長期關係的伴侶是一起在家自我隔離,兩人也都沒有相關症狀以及接觸史,可以放心享受性愛。這也有助於舒緩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當然,過程中要注意衛生與安全。

但是如果自覺有症狀出現,如乾咳、發燒、倦怠或是呼吸困難,請務必做好自我隔離,停止發生性關係 (包括接吻也要避免!),並且連絡相關單位就診。同樣需要避免性愛的狀況,還包括本人剛自國外疫區回來,或是疑似接觸過確診者。

可以有新的性伴侶嗎?這個時期可以約砲嗎?

澳洲的性健康組織ACON強烈建議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避免約砲或是一夜情,因為性愛中的撫摸、親吻和肢體接觸有高度傳染風險。紐約市衛生局以及倫敦的GMFA也都建議在疫情期間可以考慮降低性伴侶數目,減少或避免參加性愛派對、群交、煙嗨趴、三溫暖與暗房等地,是較安全的作法。

不管對象是誰,如果還是做愛了,做愛過程中有什麼安全注意事項?

在性愛過程中如何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紐約市衛生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性愛前後請用肥皂洗手(以及性玩具)至少20秒。

親吻有很高的機率可能傳播病毒,要特別注意,如果不清楚對象是否有接觸史,則應避免親吻。

要記得舔肛也有較高機率傳播病毒。

在口交與肛交的過程中使用保險套,可以降低接觸到唾液與糞便的機會。

如果你或你的性伴侶有慢性病或其他症狀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或免疫力低、CD4+白血球過少,由於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成為重症的機率較高,你們或許可以考慮避免發生性愛。

如果不跟別人發生性關係,這段時間的性需求怎麼解決?

紐約市發表的指引開宗明義地說:你最安全的性伴侶就是你自己。只要在自慰前後記得用肥皂洗手(以及性玩具)至少20秒,就完全無感染新冠肺炎之虞。

如果還是希望進行和別人有互動的性愛呢?The Body專文中回憶到:80年代愛滋病在美國剛開始流行,還沒有治療方法時,「電話性愛」的服務在那幾年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確,非實體空間的性愛或許是疫情嚴重時的替代選項。舉例而言,為因應在家上班以及線上教學,多人視訊會議服務軟體如Zoom等現在正夯——但是誰說Zoom只能拿來開會、教學用呢(邪惡笑) ?同文也提及Skype和Facetime也可善加利用在社群連結與虛擬性愛上。除了利用交換視訊性愛外,性愛簡訊(sexting)或閱讀情色小說也都在衛報專家以及紐約市衛生局推薦的替代方案之列。

社群疏離會拖多久?難道單身的人只能等到疫情結束才能脫單嗎?

衛報的訪問中專家表示:如果擔心疫情延燒太久,更應該現在開始落實社群疏離與自我保護,大家一起做才能讓疫情趨緩,居家防疫便能早點結束。與其煩惱未來,不如專注在現在我們能做什麼阻止疫情。

醫師也建議這段期間不妨探索自我,多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也可善用網路上的方式與人聯絡,保持與社群的連結。

這段時間我想做HIV或性病的篩檢怎麼辦?

倫敦的GMFA推薦倫敦的朋友善用在家唾篩檢驗的服務,並且不建議在倫敦醫院負擔正重的時刻,赴醫院做HIV或性病篩檢。

我覺得很煩悶、有被孤立的感覺,怎麼辦?

雖然有時約砲是解決煩悶與疏離感的方式,然而在疫情蔓延時並不適合。(小編補充:約砲後若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傳染,也可能會因此增加額外的負擔與焦慮喔! )在這段期間,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更顯重要。許多人會經歷沮喪或焦慮的情緒。GMFA推薦的文章中,建議多與朋友視訊聊天、減少看新聞、有機會曬曬太陽與尋求諮詢協助等等。而有能力的朋友,也別忘了在社群中彼此關懷。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 Can I have sex? A guide to intimacy during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紐約市衛生局 Sex a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GMFA 同志健康組織 Coronavirus, sex and your sexual and mental health

ACON性健康組織 ACON COVID-19 Update: Casual Sex and Social Distancing

The Body網站 Sex in the Time of Coronavirus and Social Distancing

 
關鍵評論網:彩虹愛家協會「教師研習開課資格」被廢止,但還是可以進校園教學生
2019年10月,多位立委與家長召開記者會,批評彩虹愛家協會。Photo Credit: 中央社
曾在早自習進入校園,推廣反同觀念而引起爭議的「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簡稱「彩虹愛家協會」)日前遭教育部廢止教師研習承辦資格,未來3年都無法再辦理教師研習課程。之所以被廢止資格,是因為「教師參與人數太少」,且研習地點不符合消防安全法規。

教育部16日發出公告,廢止彩虹愛家協會辦理教師進修課程的認可資格,根據教育部公告,教育部2020年2月27日發函廢止該協會的認可,自廢止認可之日起3年內(2023年2月27日前)不得重行申請認可。

彩虹愛家協會提供8項教師進修課程,包括音樂劇師資培訓、特殊教育課程、生命教育培訓——生命教育工作坊教師研習、生命教育基礎培訓、生命教育初階培訓、生命教育進階培訓、青春啟航師資培訓工作坊、彩虹幼兒生命教育教材使用與教學示範——以人與己單元為例。

為何彩虹愛家協會會被廢止資格?

公告指出,廢止彩虹愛家協會的認可資格,是依據教育部法規《社會教育機構或法人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進修認可辦法》第14條第1項及第2項。兩項法條分別為:

1.辦理各種教師進修課程與本辦法規定課程範圍、師資資格、招生對象及教學場地之條件不符。

2.各種教師進修課程之自我評核結果有偽造或不實。

隸屬於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的《風向新聞》報導,針對協會被廢止資格,彩虹愛家協會秘書長陳進隆表示,教育部是以「教師參與人數太少」,以及「使用場地消防法規」等問題廢止協會舉辦教師研習的資格。

陳進隆認為,這些課程有益於增進教師職能,若因參與人數較少而取消,可謂剝奪教師權益;再者,彩虹愛家為非營利組織,沒有固定授課的場地,但所租借的場地皆為合法公共場所,沒有不符合消防法規等問題。陳進隆表示,不排除是政治力或特定團體、人士介入教育現場。

一直關注彩虹愛家協會的「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張明旭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時也表示,經過他們詢問教育部,彩虹愛家協會之所以被取消資格,的確是因為曾將課程開放給非教師的人士,也曾突然調課,另外也曾在不符合消防法規的地方舉辦課程。

彩虹愛家協會,多次引起性平、宗教爭議

根據彩虹愛家協會官網介紹,該協會1993年由陳進隆創辦,陳進隆同時是台灣唯一一家基督教電視台「好消息電視台GOODTV」的創辦人。一開始,該協會發展了「彩虹媽媽說故事」的工作,2001年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彩虹愛家協會於是從2004年開始研發生命教育教材,於2007年正式進入小學實施。

不過,該協會的課程日前曾引發性平及宗教的爭議。《沃草》報導,2019年10月,綠黨聯合歐巴桑聯盟、前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與一群家長召開記者會,批評彩虹愛家協會的志工(俗稱「彩虹媽媽」)透過早自習或生命教育課程時間,向學生傳達基督信仰。《風傳媒》報導,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當時也表示,彩虹媽媽也會在學校傳達「正常美滿單一家庭」的想像,等於壓迫到同志、性少數等非典型的孩子。

而張明旭也提醒,這次教育部廢止的資格,只是該協會舉辦「教師培訓」的資格,彩虹媽媽仍然可以直接進入校園教學生。

明明經過審核,為什麼研習教材仍然不符性別平等?

張明旭表示,教育部讓民間團體舉辦教師研習很多年了,要開課的團體,必須寫明培訓計畫。內容包括要針對哪個領域、哪個學習階段(比如國中、高中、幼兒園),相關的教材也要送審,教育部會聘請外部委員審查。

但教師研習明明經過專家審查,為何仍然有爭議?張明旭表示,因為彩虹愛家協會送審的是「生命教育」的內容,因此只會請生命教育專家來審查,但審查者不一定具備足夠的性平素養。

張明旭表示,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的訴求是,教育部應該要對舉辦教師研習的民間團體,做全面調查。此外,不管是任何領域的教師研習或教材,都應該請具有性別平等素養的人審查,不能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

 
 
 
自由時報:26萬人涉案!南韓破獲「N號房」性剝削集團 逾70名少女淪性奴
「N號房」嫌犯遭捕後訊。(圖擷自推特)
南韓警方近日破獲名為「N號房」(N번방)的性剝削集團,主嫌涉嫌偽裝成警方聯絡被害女子,隨後便威脅她們成為「性奴隸」,其中竟有超過70名年輕女子受害,裡面更有16名未成年少女!嫌犯還利用加密通訊軟體招攬會員,並採分級收費制才能觀看未成年少女的性愛影片,至少有26萬人在聊天室內。南韓民眾得知後群情激憤,向青瓦台聯署要求公開嫌犯個資、長相,以及公開「N號房」聊天室內所有人個資。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警方破獲一性剝削集團「N號房」,嫌犯誘騙未成年少女,並以收費制招攬會員,觀看被害者的性愛影片,群組內的會員高達26萬人。此事引起南韓社會譁然,許多明星藝人也紛紛跳出來痛批嫌犯,並希望可以公開嫌犯和這26萬人的個資。

警方調查發現,此案最早始於2017年,主謀之一的趙姓嫌犯今年約20歲出頭,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上自稱「博士」,並利用社群網站專挑未成年少女搭訕聊天,之後便使出威逼利誘等不當手段騙取少女個資,接著再偽裝成員警聲稱掌握「散播猥褻物品」威脅受怕少女拍攝性暴力、性虐待影片。

警方在趙嫌家中查獲1.3億韓元(約新台幣30萬元)的不當所得。趙嫌在Telegram上招攬會員,並採用「分級會員收費制」,價格為20萬到150萬韓元不等(約新台幣4700元至3萬5千元),接著就可以進入Telegram內的群組,觀看受害未成年少女的性愛影片。

除此之外,主嫌再利用得手的錢,假意幫助失學、低收入戶少女,誘拐更多被害者,甚至被害者少女的姓名、學校和班級等資料都在聊天群組內流竄,性愛影片中的臉部皆沒有馬賽克,若被害人試圖逃跑,嫌犯就會威脅被害者公布所有東西。

警方表示,這些犯罪嫌疑人的平均年齡約在24歲上下,其中更包含未成年人,但主嫌否認認識其他嫌犯,因Telegram加密特性,警方目前僅掌握120多名涉案人士,目前逮捕17名。不過韓媒深入追查發現,「N號房」集團有數個聊天室,群組內的人加起來竟超過26萬人。

由於「N號房」集體性剝削案件涉案人士廣泛,且受害者多為未成年少女,引起南韓社會舉國譁然,更有民眾在青瓦台請願平台發布「公開主嫌個資及長相照片」及「公開聊天室會員資料」連署,2份請願分超已超過200萬及150萬人連署,首爾市警察局預計將在明日(24)決議是否公開趙嫌身份。

 
聯合報:通姦罪「懲罰女性」無助婚姻圓滿 婦團今呼籲除罪化
司法院大法官3月31日將就通姦罪是否違憲開言詞辯論庭,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到司法院開「通姦除刑罰,幸福不能靠捉姦」記者會,並遞交法庭之友意見書,認為通姦罪追訴結果多半「懲罰女性」,有違性別平等,且無法維護婚姻家庭,成為性侵害工具,希望盡速廢除通姦罪,不要讓通姦罪淪為報復手段。

婦女新知董事長莊喬汝表示,通姦罪對維護完整的家庭和婚姻絲毫沒有幫助,在實務上非常多外遇案件,雖在一開始極度打擊婚姻,但後續走上刑事訴訟,在法庭上赤裸裸揭露親密行為時,完全壓垮夫妻間僅存一點點的信任感。

她說,通姦罪讓民眾乘載錯誤期待,包括元配以為抓到姦就可以拿到小孩監護權、順利取得夫妻財產,但事實上則不然;當國家用刑事法律去介入婚姻時,會讓一段可以「好好談」的關係破滅,不管是好好維持婚姻關係,或是好好結束婚姻。

婦女新知董事、律師林實芳今提出184位律師連署法庭之友意見書,她說根據相關通姦罪實務統計,提出告訴階段,被告是男性多於女性,性別比約111,但最終判決有罪或無罪,卻性別大逆轉,變成女性有罪居多,性別比逆轉為81.3,每處罰100位通姦罪女性,就只有81位男性受罰,從中看出女性在訴訟中被迫、無奈對丈夫撤告,最終追溯結果傾向「懲罰女性」,造成男女性別不平等。

她說,釋字666號解釋大法官協同意見書中說道,若犯罪會實質造成社會性別不平等,此法條有違反平等權的問題;實務上也看到無辜的非婚生子女,變成犯罪證據、呈堂證供,嚴重侵害孩子人格尊嚴和最佳利益。作為在野法曹,希望大法官看見社會的不平等,宣告通姦罪違憲。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表示,通姦罪常成為性侵害壓迫工具,有老師利用權勢性侵學生,學生卻擔心被老師的妻子告通姦,而不敢出面申訴,通姦罪成為狼師的保護傘,二度傷害受害學生。

通姦罪是否要除罪,各界討論多時,2002年大法官曾針對通、相姦罪是否違憲作釋字554號解釋,認為婚姻制度具有維護人倫秩序、男女平等、養育子女等社會性功能,國家為確保婚姻制度的存續與圓滿,可制定規範約束夫妻忠誠義務,性行為自由要在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才受保障。大法官決定就通姦罪是否違憲在3月31日開言詞辯論庭,未來若宣告違憲,等於直接讓通姦除罪,勢必變更釋字554號解釋。

 
中央社:國際跨性別現身日 伴侶盟公布人權問卷提7訴求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特別選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舉行人權問卷公布記者會,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伴侶盟在今天331國際跨性別現身日公布全台規模最大的一次跨性別人權問卷,共分析518名廣義跨性別者經驗,提出取消強制手術才能換身分證上性別等7大訴求,呼籲納入政策。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舉行「331國際跨性別現身日─跨性別人權問卷公佈」記者會 ,並有3名跨性別者Alice、筱穎、龍二現身證實調查所述問題存在。

伴侶盟說,此為全台迄今廣義跨性別問卷人數最多、題目廣度最周全的一次調查,14日上線到25日下線進行,共592人填答,有效問卷576份,扣除58份順性別者,分析518名廣義跨性別者經驗,據以提出7大訴求。

伴侶盟首先訴求,「取消強制手術」,才能更換身分證上性別的規定,以及「性別重置手術納入健保給付」。

關於上述2項訴求,伴侶盟說,不僅變更性別需要拆除全套性器官,在民國102年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審議時被提出討論,遭質疑是酷刑。調查顯示,30.42%的人質疑手術安全性,質疑手術必要性也有29.54%,並有52.3%認為費用太昂貴。

訴求3及4,「看見跨性別群體多樣性」「性別登記與變更政策廣納跨性別群體意見」。

因為調查顯示52%填答者選擇單一性別認同,但是也有48%填答不是二元性別、既是男也是女、性別流動、跨性別、無性別者(非單一性別認同者),對比2017年底政府曾於媒體拋出「第三性別政策」,何以會引起跨性別社群譁然,調查結果已做出說明,建議政府拋出相關政策,應與相關團體溝通。

訴求5,「停止區分異性婚同性婚」。伴侶盟說,調查中有5.6%依民法結婚,2.51%依同婚專法登記,另有30.5%未婚但有伴侶,顯示現行婚姻制度依據當事人同性結合或異性結合,分為兩種制度,但是若跨性別者婚後變更性別登記,將需從異性婚姻變更成同性婚姻,收養子女也會從民法可共同收養,變成只能繼親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

訴求6,「國小課程就應納入性別認知相關知識」。因為調查顯示受訪者有47.68%的人在校園遭受不友善對待,且國中階段達74.09%最嚴重、高中近6成、小學43.32%,證明應於國小就納入性別認同知識,才能有效預防霸凌。

訴求7,「政府性別統計應納入跨性別」,應做仇恨犯罪統計資料。此調查發現37.3%、近4成的跨性別者曾因性別因素在職場上受歧視或霸凌,高達7成跨性別者回答「沒有處理」,近5成離職因應。

社會生活也遭遇困境。有55.41%、過半跨性別者遭遇不敢去廁所的經驗,且有24.32%延遲或不願就醫,買服飾、配件遭遇店家或顧客刁難達22.01%,曾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者達18.53%,遭遇麻煩不敢向警察或專業人員求助也有15.83%。

 
 
 
四月份活動快報
熱線努力讓活動不受疫情影響,來點選熱線月曆,一網打盡最近的各種活動消息喔!

關於熱線的活動防疫說明:https://hotline.org.tw/news/2935

另外,針對疫情,目前2020年的熱線台北場的募款感恩會也決議先延期,目前改到8/29,大家可以先空下來呦!

08/29 台北場募款感恩會,分為兩場 14:30 (下午場)、19:30(晚上場)@ ATT SHOW BOX

09/12 高雄場募款感恩會,19:30@SPERO高雄

 
 
 
支持熱線,為同志做更多事
熱線為社群繼續努力,也需要依靠著社群的支持,如果你認同我們,歡迎你支持熱線做更多事情,支持熱線你可以

信用卡捐款

ATM轉帳

郵政劃播

電子發票愛心碼:0609

王道銀行彩虹認同卡

小熱鋪 HOTLINE SHOP

了解你的支持所促成的改變:熱線歷年工作報告書

認識熱線20年:20週年專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廖玉蕙/人生,如是美好

聯副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05 第665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廖玉蕙/人生,如是美好
人文薈萃 【客家新釋】葉國居/畫像
【慢慢讀,詩】岩上/之外,都是真實的

  今日文選

廖玉蕙/人生,如是美好
廖玉蕙/聯合報
人生,如是美好。(圖/想樂)
那天,運氣不錯。 我剛剛從大樓的電梯出來,衝進復健醫院,沒注意玻璃門,撞了一大下,聲大如雷,驚天動地。醫生、護理人員和病患都跳起來。醫生還衝出來看我。正復健中的病患,應該都覺得他們的運氣很好,撞到門的不是他們。我也覺得我的運氣很好,撞到的是醫院的大門,它很堅固,沒被撞破,不用賠;而且醫生很快衝出來,趕緊給我冰敷。鼻梁沒塌,臉頰沒 ......

  人文薈萃

【客家新釋】葉國居/畫像
葉國居/聯合報
客家莊在三合院平房的年代,白天門戶洞開全不設防,宵小可從前門走入,從後門遁逃。那個年代人丁集中田畝,宅第卻很少被小偷光顧。莊裡即便出現小偷,大抵皆田畝上的薯賊瓜賊。四十年後重回客家莊,所有的境況就全然不一樣了,家戶緊閉,宵小依舊防不勝防。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反芻自己少不更事的童年,窮極無聊時,上屋下家,走門串戶,經常闖人家空門。彷若村莊裡的大小宅第,內裡格局 ......

【慢慢讀,詩】岩上/之外,都是真實的
岩上/聯合報
遠山近樹田野的 景象,都是真實的 投射到我的窗口 敘說著寓言 每日我在寓言中生活 體驗我的真實 雲的漂泊和我有書信手稿的來往 聽鳥的歌唱寫有天籟聲韻的詩句 風的羅漢流浪到玉米田停腳 稻穗在風中的繩索沉睡 有夢,真甜 牠們各有戀愛的對象 懷孕分娩繁殖眾多的子孫 欣欣向榮的族譜 在窗口,我享受天倫之樂 太陽 從早晨 拋出到黃昏撞到地球 轟然一響 倒臥於地平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