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紐約時報新視界:廢物變藝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世界講義 紐約時報新視界:廢物變藝術
名人專欄 錢復專欄:談青少年問題
2021/06/16 第1405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紐約時報新視界:廢物變藝術
圖說:溫斯頓的創作材料全是被人所遺棄的東西,工作室堆滿了廢棄籃網及癟掉的籃球(照片/紐約時報提供)
文/Sopan Deb;呂玉嬋節譯、紐約時報

溫斯頓作品結合了他的喜好:藝術和籃球

藝術家溫斯頓(Tyrrell Winston)經常一面散步,一面尋覓,他找的不是創作靈感,而是創作素材。

在他的作品中,最常見的材料是洩了氣的籃球和菸蒂。他受訪時表示,當他走在街上,他眼中只看到藝術材料。他說,鐵路旁是最容易找到沒人要的籃球的地方。

一九八五年出生的溫斯頓目前住在紐約,他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藝術課程,但他的作品結合了他的兩項喜好:藝術和籃球。

他說,一顆用過的籃球有它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涵,所以無須用言語形容。他最佳的創作助手是天氣,他不會、也不想去操控它,因為作品的精髓就在於所有不屬於它的元素。

溫斯頓開始使用拾得的物品創作,原因之一是他欠了一大筆學貸,沒有錢購買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不會畫畫,但他想創作,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對溫斯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是法國的杜象(Marcel Duchamp)和美國的海默(David Hammons),兩位都是「拾藝」(Found Art)作品的先驅,只是他們的作法與溫斯頓不盡相同。杜象是二十世紀初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反藝術」為目標。海默活躍於二十世紀下半葉,喜以理髮店地板上的頭髮、運動衫和籃球框等材料創作。

在溫斯頓二○一九年作品「別忘了用牙線」中,他在凳子上放了一個老舊的籃球框,直接向杜象致敬,因為杜象在早期的作品中也以自行車輪子做了同樣的事。

 
錢復專欄:談青少年問題
文/錢復口述;黃瀚瑩編輯

過度自由、過度放任,導致諸多青少年亂象

舊時社會禁忌多,大至敏感政治問題,小自男女同學交往,家長、老師都不許我們逾越雷池一步。當今有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提出,教管不利於兒童心理發展。我對此說法持保留態度,因為我就是在嚴厲的教管下成長,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教育對我的人生有莫大助益。

記得八○年代,電視廣告詞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曾多次公開批評,認為這句話應該改成,「就算我喜歡,但如果這件事對社會有害,就是不可以」。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卻有變本加厲的現象。現代社會父母工作繁忙,缺乏管教時間,加上少子化造成溺愛。我見過一些年輕人,從小不曾被約束,聽著讚美長大,很少被批評,入社會後被長官糾正就馬上反彈。

臺灣社會戾氣有多重?看看網路上的惡毒言論就可見一斑。過度自由、過度放任,導致今天的社會亂象,也是青少年最大的問題。青少年還在懵懂階段,無疑需要師長的管教,同時也該提昇自我修養,學會明辨是非對錯。可能會有讀者不同意我的看法,但這是我近九旬老人的肺腑之言。

 
Copyright ©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