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慈濟永續報告書上線 一塊錢的力量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04 第35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實力」教育
證嚴上人專區 斷葷從素護健康
慈濟脈動 踏上「大學之道」前
焦點專欄 不行,我家有門禁!
「實力」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已滿周年,全球各國研發各種疫苗,且已施打在人體內,亟思終結疫病。然而,病毒卻不斷產生變種,全球的生活秩序已被顛覆,難以回復到從前。世人必須加速因應未來世界,包括教育的變革在內。

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是強調「實力(competence)」,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勢須培養下一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意。不只需要專業的養成,更須突破不同專業間的門戶之見,廣泛了解不同領域的相關和互補性,進而融會貫通。

也就是說,運用知識「做什麼」的重要性,遠勝於擁有眾多知識卻在生活上派不上用場。例如,有人預言未來許多工作將被人工智慧(AI)取代,然而AI不會用智慧判斷並解決問題,人與機器的最大差異,在於人有原創與反思的能力。

此外,保持自主學習的熱情,持續自我成長,開發個人潛能,才不致難以因應變局而被淘汰。雖然網路發達,現代人易於接觸外界各種訊息,但也很容易在趨附流行中失去個人風格。如何與自我、他人、世界共處,需要日積月累地涵養「實力」。

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年年增加,但每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仍達數萬人,近四成理由為「志趣不合」。補教商機卻始終不斷,反映了家長和學生的焦慮。在升學主義的潮流中,學歷和工作脫鉤的挑戰會愈來愈嚴峻。

本期主題報導中,玉里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志晏畢業於慈濟大學醫學院,他到偏鄉小鎮長住行醫,投身骨外科,這分心志並不符合許多人的價值所趨。他回想讀醫學系的初衷,是盡己所能地為病人拔苦,任何科別的病人都一視同仁,即使病況超出自己所知,也要多方探究解決。

將自慈濟科技大學畢業的戴瑞瑩,因照顧病重的父親而立志成為護理師。她跟隨學校的農業生醫團隊,走進部落訪查、輔導部落改進農業產銷的經驗,讓她了解農民的難處,也看見未來投身護理師的更大願景——期望能幫助偏鄉進行醫療資源整合。

初衷是他們持續堅持、克服困難的源頭動力,儘管城鄉差距大,他們不在乎名利,深耕「實力」。其中有善用知識的熱情,有利他的人文關懷,有開創自己人生道路的理念,值得新一代的學子效法學習。

斷葷從素護健康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
疫情非人力可擋,要持續提高警覺,

斷葷從素,斷掉「病從口入」的食物鏈;

虔誠齋戒,會合人人心力祈求平安。

新年頭、舊年尾,虔誠向大眾祝福,感恩過去的平安,也要為未來發心立願。天天為了天下而祈求平安,但「很擔心」這句話,從去年年初到如今一直在提;將要跨年時,我就告訴大家憂心難以言喻,一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到國際間,現在還無法平息。

這一波疫情,許多國家封城封市,寸步難行,但慈濟救濟工作沒有停,做好防護,走入苦難,以慈悲與勇敢去付出。所有資料匯回本會,我坐在會客室,範圍不大,但眼界很廣,感恩大家做師父的眼睛、雙手和雙腳,我要走到哪�堙A那�奡N有慈濟人替師父在每一個鄉鎮去關心、去救助。他們突破一切困難,不怕辛苦,只為眾生得安樂。這是天下慈濟人共同的心念。

看得到、聽得到、走得到,慈濟及時去付出,可是也有救不到的地方。例如在印度,貧苦居民在疫情下更苦,當地神職人員長期用心安撫貧民,他們借重我們的物資與糧食,我們借重他們的人力去發放紓困;能夠助人,真的是要時時感恩。

疫情非人力可擋,要持續提高警覺,還要會合人人的虔誠心力,齋戒茹素,凝聚愛心造福。不只是口頭上表達愛,要有完整的愛,斷葷從素,不造惡業。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二○一九年統計,當年超過八百億動物被宰殺以供應人類食用,平均每天兩億多條生命消逝。眾生平等,動物被殺害時也會怕痛怕死,含冤帶恨;人類欲無止盡,吞食動物,病從口入。

要斷掉病菌從動物傳染給人的途徑,守護健康;吃素的人多,動物飼養量就可以減少,避免呼吸排泄污染空氣、大地與水源,也減輕地球環境的負擔。非素不可,非推不可,從慈濟人以身作則開始;佛陀的教育就是天下眾生皆有佛性,要拯救眾生、愛護眾生。

五穀雜糧供給人體營養,菜根香的滋味讓人滿足,吃得很輕安自在,沒有愧對眾生的生命負擔;更不要浪費過頭製造廚餘,苦難人連看到白飯都難,我們有一碗飯可吃,要感念農民耕種辛苦、大地養育之恩,知福惜福。

每年我都是同樣的心願,而且時時刻刻相同,虔誠祈求──天下平安、社會祥和,人人好心、好願、好的行動合和起來,合為一片很誠懇的大愛,庇蔭天下眾生。每次看到慈濟人雙手合十在胸前,那就是我的心、弟子的心,師徒合心,共同為佛心;從「竹筒歲月」的五毛錢開始,點點滴滴沒有停歇,拉長情、擴大愛,人道援助已經走到一百多個國家。

慈濟慈善,不是救濟一時飽暖,而是把握因緣長期支援,讓苦難人安心、安身,直到自力更生,還要帶動他們一同造福,翻轉人生;助人的人克服種種困難,也翻轉凡夫成菩薩,這樣才是真正淨化人間。

五十多年前,我離家到花蓮自修,在普明寺旁小木屋抄經、讀經、禮經,半斗米一個月吃不完。想起那時候孤單一個人,有因緣遇到這麼多好人,一起成就慈濟志業,還能鋪路開道讓人人成菩薩;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感,感動與感恩也是難以言喻。

《普賢菩薩警策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要警惕人生無常,秒秒消逝,每過一天,這輩子就少了一天;時間不會留給我們,我們要追時間來充分寫下生命的歷史。迎接新的一年,更加用力把握分秒,發願做一個能夠常常付出、讓別人需要的人,分分造福,秒秒增慧。請大家多用心!

踏上「大學之道」前
撰文•葉子豪
插畫/葉晉宏
新年頭、舊年尾,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剛結束,高三生們正為申請大學校系忙碌,或者準備五月的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臺灣進行教育改革至今二十七年,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讓大學錄取率從一九九四年的四成四提升到今日的百分百,具備學士以上的學位,儼然成為年輕人的基本配備。

但即使走上「大學之道」,跌跌撞撞的人卻不少。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七學年度全臺九十六萬多名大學生(含四技二專)中,有六萬六千多人退學,其中近四成是因志趣不合、學業不及格而退學;休學逾期未註冊、未復學者則接近五成。而上下學期休學,都在五萬六千人次以上。

數以萬計的休退學人數,提醒了準新鮮人必須仔細思量:自己的性向、志趣為何?基礎能力是否足以應對所選科系?

這些大哉問沒有標準答案,有人為了不「浪費」高分,選讀「熱門科系」,入學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有人高中時成績不突出,但進入有興趣的科系後,反而表現亮眼。教育資源普及的今日,找到適合的方向、善用大學時光打造自己成為「高學力」人

才,已然比考高分進名校更重要。

臺南慈濟中學校長姚智化即指出,目前大學文憑已是就業的基本門檻,畢業後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不容易;升學重點應擺在如何選讀自己有興趣又有能力的學系,養成良好的專業、品格及多元才能。

中學校長教您選大學

姚智化建議,從國中階段就可以開始自我探索,在高中要學好基礎學科;大學則是進入社會的基礎訓練,要有本事、有內涵,就必須在大學好好學習,充實專業知識、開拓視野。

選科系時,能力和興趣最好能搭配。以前大學錄取率約百分之二、三十,能上大學的人普遍較用功,能力也足夠;現在錄取率百分百,很多學生即使高中沒畢業也能錄取。這迫使包括國立大學在內,許多學校都必須幫新生「補救教學」、提升基礎學科能力。

姚智化說,早年大學聯考「一試定終身」為人詬病,才有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二○二二年起的升學測驗則將以「素養導向」為試題方向,大多數家長及學生,甚至連教學現場的教師都覺得難以掌握重點。這其實必須扎實基礎學科知識,多練習解決問題的各項技能,在平時就要培養面對問題的信心及態度,無法在短時間內速成。

面對未來,同學首先要加強基礎學科,才有能力銜接大學的課業。同時依興趣找對應的校系,或是從大學校系的教育內容,回頭看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是否與之相合。不要盲目拚「第一志願」,否則即使考上也可能讀得很痛苦,甚至無法畢業。

有些科系的學生人數和就業市場需求不成比例,要提早思索未來出路,更須發展多元能力和興趣,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斜槓」;在本科系之外選修其他領域,甚至培養第二專長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選校方面,要留意學校的辦學理念、態度和風評,除了學校註冊率,校友的職場表現與評價,則代表學校塑造了學生什麼特質,也是可以參考的面向。

姚智化也勉勵大學新鮮人,即使選讀的校系不如預期,但大學未必是人生的最高學歷,要善用這四年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做好準備,未來在就業或就讀研究所時,未必落於人後。要保持學習的習慣,用善良及熱情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造就一生的高學「力」

在全臺一百五十多所大專院校中,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是少數位於「後山」花蓮的院校,起初為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的醫療人才而設立;兩校幾經改制、升格,已發展成橫跨醫療與人文社會領域的學府。

慈大、慈科大的學生,除了師長關心,還有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陪伴,而且在學期間,多半有當志工的經驗,社會參與度很高,因而養成感恩、肯努力、關懷弱勢的特質。

根據慈大校方統計,慈大醫學系畢業生投入內、外、婦、兒、急等重要科別,自願服務於東部及離島者達百分之四十五;慈科大創校三十多年以來,也已培育許多護理生力軍,現在更進一步於農業生醫、健康促進以及行銷等領域,養成更多元的人才。兩校優秀學子的求學、職場歷程,以及師長們的叮嚀與建議,值得準大學生們借鏡、參考。

時代變化快速,大學所學與就業領域未必相關,唯有打造「高學力」,方可擺脫「高學歷、高失業」的困境。大學四年的時間有限,有些學習機會錯過便不再回頭,踏出校園、進入社會前,務必要在大學�媥ヶ窗u大人」,才能為美好人生奠定基礎。

不行,我家有門禁!
撰文•李秋月(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
畫作/鍾庭嘉
問:為什麼只有我有門禁,我的朋友都沒有!

答:青春期的孩子,在生活中最大的不滿之一就是門禁,他們常跟同學比較:「為什麼大部分同學沒有門禁,我卻有?」、「為了門禁,真的很掃興!」

家長到底要不要設門禁?若要設,幾點才最恰當?

在這�堨�釐清,門禁的用意,在於保護孩子的安全以及讓孩子養成自律,並不是禁止孩子的個人活動。因孩子有一天一定會離家讀書或工作,在外晚歸,誰能管得到他呢?

然而家中設定門禁真的是個學問,若要設定,請父母跟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討論的內容包含:

一、回家時間:

這個問題要由親子共定,不是單方面要求,建議在還沒發生爭執時,就把門禁時間協商好。如果等到孩子晚歸才規定,這時候孩子會覺得被限制而不是關愛。請記得父母的出發點是愛孩子、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是綁住他。

父母也要接受可能會有例外、需要通融的狀況,千萬不要晚幾分鐘回家就怒目相向,或在電話中對孩子開罵,這樣孩子可能會乾脆不回家,或演變成離家出走。

二、晚歸罰則:

罰則也要雙方共定,父母單方面的規定與命令是行不通的。孩子比約定的時間晚回家時,要將擔心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說給他聽;也請孩子晚回家一定要事先打電話,因為安全是不容妥協的,沒有事先打電話也要放入罰則中。

三、去什麼地點、跟什麼人在一起:

這點非常重要!孩子每次出門,一定要告知去哪�堙H和誰在一起?這是不能妥協的,否則孩子出了問題,父母也會自責一輩子。

日前發生國中生蹺家跟網友出遊,被軟禁的社會案件;還好該生和同學一起赴約,被帶走時同學有記下車號;父母發現孩子沒回家,及時通報警方;在種種好因緣之下,孩子平安回家。孩子必須意識到保護自己的安全,而孩子的安全,也是父母的責任與義務。

教養的智慧要因地制宜,不可因害怕孩子出事而禁止孩子的社交活動,所以門禁時間應該要隨著年齡增加而放寬;小學時,可藉由接送保護孩子的安全,隨著年齡增加,他有個人的人際關係、朋友圈要擴展,孩子若能走得出去,又懂遵守約定,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把父母的擔憂放心上

很喜歡一位媽媽處理孩子想去夜店的方式,她先問十八歲的女兒到夜店會如何保護自己?女兒說:「只跟熟識的同學一起互動,不喝酒精飲料,上洗手間一定約同學一道,只要離開座位就重新叫飲料。」這就是有智慧的教養!

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我們要傳遞的是關愛與家庭的溫暖,以及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如果家一直是避風港而不是核爆場,家中常充滿笑語互動,孩子一定很喜歡待在家�堙A晚歸時會把父母的擔憂放在心上;這樣,又何須設定門禁?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51期

新冠疫苗藥物最新進展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指出,根據目前第3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莫德納疫苗」提供較多的證據證明可預防COVID-19的嚴重度,而在老人施打後耐受性較佳的則是「牛津疫苗」。

紐西蘭南島 枝頭黃葉詩意醉人
白楊樹小巧的葉片在陽光下變成無數耀動的金色光點,與蔚藍的天空及湛藍的湖水輝映出大自然最瑰麗奪目的色彩,直教人目眩神迷!如果要以色彩來為不同的國度下批註,那記憶中的紐西蘭肯定是燦爛的金色。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