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八月,音樂家馬友友啟動全球巡演的巴哈計畫(the Bach Project)。巴哈計畫為期兩年,馬友友在六大洲、三十六座城市中演奏六首巴哈(J. S. Bach)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三十六個樂章。 這是一項相當特別的巡演計畫。馬友友精心規畫演出的場地,例如秘魯利馬的瓦卡普加納金字塔遺址(Huaca Pucllana Ruins)、希臘雅典衛城的希羅德.阿提古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德國萊比錫的聖尼古拉教堂(Nikolakirche)等。
馬友友深信文化能夠為世界帶來正面改變的力量。在巴哈計畫的官方網站上,他寫下一段話:「文化所帶來的相互理解,在當今分裂的時代裡,可以將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世界,導引我們做出有利於所有物種的政治與經濟決策。我們都是文化人—讓我們探索如何運用文化連結我們,一起合作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對馬友友而言,巴哈的音樂最能夠展現文化的連結力。聆聽巴哈的音樂,可以產生強烈的同理心,幫助我們將「他人」(them)視為「我群」(us)。在每一座城市的演出,除了音樂會之外,馬友友會與在地傑出的夥伴合作,舉辦主題的文化活動,讓人們認識到文化改變世界的力量。
例如在雅典,一個名為救生艇(Shedia)組織,透過街頭報紙、咖啡館、藝術計畫、地方導覽等方式,提供遊民或被社會排擠者就業工作機會。在雅加達,永續時尚企業SukkhaCitta(意思是幸福)復興印尼傳統服裝製造方式,致力於終結對女性勞工的剝削及推動生態環境保護。
「對於社會所面臨的嚴肅議題,文化人與創意人早已有正面的貢獻。但如果有適當的支持,他們可以做得更多。」這是馬友友為《全球創意經濟的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 in the Global Creative Economy)研究報告所寫文章中的一段文字。馬友友的信心,正是來自於他執行巴哈計畫所得到的驗證。
作為一位長期關心台灣創意經濟發展的觀察者,我認為我們來到第三波的發展時期。第一波是二○○二年政府制定「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美學價值(value)與體驗(experience)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底。
第二波是二○一○年政府設置「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匡列一百億元新台幣)以及二○一九年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內容(content)製作與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權成為企業獲利的王道。
第三波是二○二一年聯合國宣布「國際創意經濟的永續發展年」(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Year of Creative Ec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影響力(impact)與共造(engagement)成為企業投資的標準。
在第三波創意經濟,使命感是「對」的生意,對人類與地球有正面貢獻的生意。用使命感帶動獲利(profit through purpose),是企業經營者必須身體力行的商業模式。(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