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真要坐待蕭條?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5/04 第545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喊話,阿德尷尬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真要坐待蕭條?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淨零排放願景 化解碳焦慮 政策應接軌國際
民意論壇 沒參政權可改當志工
共犯結構不消失 族群歧視無解
鄭成功陷統獨喧囂 讓史實說話
教育部別成私校劊子手
一縣市一小核電廠可行
發展地熱 打造分散式電力
引進公私合夥 基捷無須仰賴中央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喊話,阿德尷尬
黑白集/聯合報
陳致中將因洗錢案入獄,陳水扁為他走上凱道高調請願,言行舉止讓人替他臉紅。這對父子因為貪瀆、洗錢、踐踏司法猶嫌不足,還高聲呼喊司法正義,這些全要怪民進黨的雙標與縱容。

陳水扁這次請願,與其說是衝著蔡英文而來,不如說是喊給賴清德聽的。主要是,這次《選罷法》增加「洗錢罪褫奪公權終身」的規定,正是賴清德出任民進黨主席後開出的「反黑金」改革第一槍,行政院立馬配合提案修法。沒想到,這一槍率先命中的,卻是洗錢罪定讞的陳致中;就算他出獄後,也不能再參選公職。

陳水扁的冤枉喊得大聲,蔡英文假裝沒聽到,賴清德可尷尬了。依《刑法》規定,只有宣告「死刑及無期徒刑」者,才會褫奪公權終身;至於有期徒刑判決,最高僅褫奪十年公權。賴清德為了宣示清廉,不惜用《選罷法》加碼洗錢犯褫奪公權年限,顯然不符法治比例原則。如今,踢到陳水扁這塊石頭,他要不要把腳縮回去?

更尷尬的是,賴清德在台南市長和行政院長任內,都主張特赦陳水扁;理由是「審判過程不正義」,而且阿扁也服了刑。現在阿扁抬著陳致中的案子出來喊話,賴清德如果迅即退縮,豈非凸顯自己道德虛假?

當然,若賴清德當上總統,阿扁等著特赦就好。至於陳致中,等著再為他破例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真要坐待蕭條?
社論/聯合報
疫情解封後,經濟並未如預期好轉,反而不斷傳來烏雲罩頂的警訊。主計總處發布的首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三.○二%,連續兩季負成長。經濟部的工業生產指數,首季年減十五.三%,連續七個月衰退。財政部的海關進出口統計,首季年減十九%,也是連續七個月負成長。包括台積電的首季營收,也因下游客戶需求不如預期而略減;另有電子大廠則傳出放「圓夢假」,等於變形無薪假。

對於這些經濟面衰退的消息,蔡政府並未採取任何因應對策,一副事不關己模樣。此際,政府高層卻忙著接見鼓吹台海戰事的美方人士及軍火販子,彷彿迎戰及備戰才是國家當前要務。正當萬物飛漲、民生艱苦,而產業陷入困境,政府仍不思正視經濟衰退的事實,蔡總統不覺得自己愧對七年執政嗎?

陳水扁執政八年,貪腐、無能圖窮匕現,民進黨「會選舉,不會治國」的形象深印人心。而蔡英文的七年,濫權、雙標、分贓再度重演,官員失能、政策跳票、罔顧民生、揮霍公帑等惡行,只能靠大言不慚的文宣及網軍來擦脂抹粉。最可議的是,蔡政府偏執而自以為是,在島內煽動族群仇恨,在兩岸間故意挑起敵意,對錯誤的政策堅不退讓,已到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地步。這樣的執政黨,有何資格要求人民再相信它一次?

把時間拉長來看,公元兩千年以來,過去廿三年,台灣有十五年在民進黨的治理之下,國家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持續下滑倒退。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日前的一段評語,可謂一針見血。他說,新加坡樟宜機場當年興建時,曾來台取法我國桃園機場的建設;但如今樟宜機場已經蓋到第五航廈,而我們的桃園機場卻連第三航廈都沒蓋完。他還批,政府不重視觀光,台灣除了台積電,還有什麼?

這項批評,一點都不誇張。論土地面積,台灣是新加坡的五十倍;論觀光資源,我國山川人文較新加坡豐富許多。但在疫情前的二○一八年,造訪新加坡的旅客共一八五○萬人次;而同年訪台的旅客,僅一一○六萬人。蔡政府每天在國內大內宣自我吹噓,事實卻不堪一擊。觀光局最近敲鑼打鼓,聲稱今年首季來台旅客已突破一百萬人次,但這距離交通部「全年來台旅客六百萬」的目標還差得遠。癥結就在,蔡政府迄今不願開放陸客來台,陸委會寧可在那裡拗著,也不在乎這能為國內觀光業帶來什麼活水。這種「殘民以逞」心態,和蔡政府急著把年輕世代送上戰場的用心,是同一邏輯。

民進黨一定會辯稱,觀光局四月中才加碼補助來台自由行旅客每人五千,每團一至兩萬,怎麼能說政府未積極推動觀光?沒錯,但問題也在這裡:陸客來台是消費,他國旅客來台卻是補貼;請問,何者對台灣經濟有利?不可否認,蔡政府為政策補貼撒錢絕不手軟,但揮霍的全是民脂民膏,是拔百姓之毛以利民進黨,蔡政府豈有分毫損失?不僅如此,過去七年蔡政府撒出的前瞻特別預算八千八百億元、防疫特別預算八千四百億、國防軍購六千兩百億,再加疫後特別預算三千八百億,總共兩兆七千億元,都是向子孫借來的錢。蔡政府在分派這些資源時,何曾有過愧色?

更別忘了,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的經濟負成長,已是蔡政府撒下兩兆多元特別預算所灌水過的成果,已經膨風虛浮。當台灣被全球當成「烏克蘭第二」看待,經濟勢將承受更大的打擊。蔡政府若繼續打出戰爭恐嚇牌,升斗小民要如何消受!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淨零排放願景 化解碳焦慮 政策應接軌國際
社論/經濟日報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於今年10月生效,未來各國出口歐盟時,都可能面對額外的碳稅負擔。雖然接下來三年的過渡期只要提供碳排放報告,還不用繳稅,但已讓不少出口業者產生集體碳焦慮。更重要的是,加速因應準備不僅是為了協助業者降低衝擊,更是為了盡一份國際社會義務。

相較於2021年歐盟執委會原草案,現在通過的CBAM管制範圍有擴大,包括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化學品(僅納入氫)六大產業,這六類受管制產品約占台灣銷往歐盟總額的12%;其中以鋼鐵製品為大宗,再加上螺釘與螺栓等下游鋼鐵產品後,去年出口歐盟總額約51億美元,占我全球出口比重之18%。台灣產業大都知道這些背景,也了解今天不減碳,往後有被供應鏈淘汰的風險,因此反而希望政府能加速制訂具體規則,讓產業可依規定配合調整,更指望在我國也加入徵收碳費後,政府可協助爭取出口歐盟獲致抵減。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於今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確定未來將開徵碳費,不過徵收碳費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課徵對象、費率等,仍待環保署後續以子法訂定,預期於2024年針對年排碳量逾2.5萬公噸、287家排碳大戶開徵碳費。

有關碳費與費率的討論,已進行數年之久,但母法通過後卻遲未能對子法定案,加上我國開徵的287家企業所涉及的產業別,也與CBAM管制的產業並未完全對攏,例如我國將半導體產業納入徵收碳費範圍,但歐盟CBAM並未管制半導體等製品。再如我國中小企業多半不是第一波優先開徵碳費的對象,因此即便政府2024年開始收碳費後,出口歐盟的中小企業無法爭取抵減,都會出現「想抵減的減不到、有繳費的沒有抵減壓力」的問題。未來政府政策的推動不僅應加速,更應精準調校適用範圍及順序,使得我國的碳定價措施一方面有助於落實減碳義務,也能協助我國出口產業。

其次,日前蔡總統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後,證券交易所預計於今年7月前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不過依規劃,台灣碳權交易所是以國外碳權做為交易標的之交易平台,讓中小企業可購買到被認可的國際碳權,但並未計劃讓碳權本身成為金融商品可以進行交易。

目前全球最活絡的碳交易市場,自當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為代表,其基本上對於參與ETS的國家進行總量管制與制定排放上限,當地工廠生產超過上限的碳排放量,則需要在ETS市場上購買額外「排放配額」(也就是碳權),相對的減碳有成的業者,可將多餘配額在排放市場拍賣。從而需求大於供給時,會不斷推高每一排放配額的拍賣單價,近期歐盟ETS每一單位排放配額的碳價已超過100歐元。不過預計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尚無採用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的規劃,因為我國仍以「碳費」作為主要的碳定價政策。

相較而言,我國碳交易市場性質較類似「碳抵換」平台,協助我國產業團購國外碳權,或種樹造林等植林所抵換的額外碳權,但這種作法要注意可能導致企業不從事實質減排的風險。再者,歐盟至今未曾表示可接受以買國際碳權等抵換機制,作為廠商出口歐盟可抵減CBAM的條件(只有國內繳交的如碳費等碳定價費用,可獲扣抵)。

正本清源,政府仍應加速公布課徵碳費的子法,並應使碳費課徵與國際規範接軌,且應避免給予國內產業含混不清的訊息,反而增加不確定性及碳焦慮,甚至誤以為國際碳權交易可以抵減。對於產業而言,對本身製程進行碳管理與製程升級與轉型,才是正途王道。(系列四之一)

   
民意論壇
沒參政權可改當志工
卡滋達賜/退休人員(屏縣滿州)/聯合報
媒體報導陳水扁前總統人生首次行使人民請願權,就是奉獻給因洗錢防制法遭判刑定讞、可能終身無法參政的其子陳致中。請願權雖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力,但知法、玩法、弄法、毀法者,相信應該得不到平民百姓的認同。

吾人常云:「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試問實現了嗎?平民百姓可以延展卅三次的保外就醫到處趴趴走嗎?法律有這項前總統的禮遇嗎?無視法律約束,這到底是人治,還是自詡為民主法制的國家呢?看看鄰近韓國、日本及歐美先進國家政治人物的操守品德及對法律的遵守是如何維繫的,我們不汗顏嗎?

有機會洗錢者,一定是玩弄權術、貪贓枉法者,法理難容。何況他們多是精通法律的高材生,不曾為蒼生苦人請命,有違憲疑慮者比比皆是;不曾為苦命無助者請命,卻為自己孩子因選罷法即將修正可能會終身不得參政而奔波請願。

掃除黑金、黑錢、黑槍、黑道,不是朝野共同追求的目標?何況立法院代表民意。執政黨應該順應民意追求社會公義,堅決修法排除這些為非作歹者的參政權,免得他們有恃無恐,繼續貪贓枉法危害社會。至於因此沒了參政權者,還有很多公益志業可做,甚至可以當志工,以彌補過往的不公不義。

   
共犯結構不消失 族群歧視無解
許志明/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台中一中學生以「烯環鈉」嘲諷原住民族事件愈演愈烈,立委指控還有原住民學生遭社群霸凌。族群歧視事件近年來在台灣仍不斷上演,我們要正視的是,中一中「烯環鈉」事件映照出的可能是台灣社會的「共犯結構」問題。

二○二○年第五十五屆廣播金鐘獎評審團主席羅小雲,在入圍典禮上對著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節目入圍者大喊「喔喔喔喔」,並說:「□,你們是不是應該這樣叫啊?」羅小雲發言引爆歧視原住民族抗議聲浪,最後道歉並請辭。

沒想到一個月後的第五十五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主流網路媒體所發布的新聞標題,竟群起嘲諷穿著族服領獎的達悟族少年「激露屁股蛋」、「全場我最露」、「光屁股上台」。直播留言板在原住民入圍者得獎時,也出現大量的攻擊、歧視、嘲諷原住民族言論,主辦單位卻沒有任何管制或屏蔽,任由這樣歧視性字眼在官網留言板不斷出現。

美國社會學者凱爾納認為「現象即徵兆」,單一事件反映的可能不只是個案問題,而是嚴重的社會共同問題。所以,從中一中「烯環鈉」事件往前推展,近年來包括某國立大學「後空番」嘲諷事件、網紅郭鬼鬼「蘭嶼人最性開放」事件,乃至電視金鐘獎主流網媒嘲諷性報導,它映照出的其實只有一個核心問題:我們社會就是一個容許族群歧視的共犯結構?

中一中籌畫「烯環鈉」活動的同學,沒人發現這樣做有什麼不妥?霸凌原住民同學的社群,完全沒有人出面制止?網媒集體嘲諷原住民得獎者,發稿記者們完全沒有人覺得,這樣寫可能會踩到地雷?從凱爾納角度看,族群歧視已不是大型競賽、教育、職場、媒體問題,而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問題」,也就是在我們社會中,很多人仍然沒有自覺族群歧視的「病識感」,通常在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後,當事人才會知道「好像事情很嚴重」。

如果我們認為「反族群歧視」是一件重要的事,那麼教育部應再加強高中、大學的「族群素養」教育。文化部應在舉辦金鐘獎等大型頒獎典禮時,設置「文化解說人」,協助主持人說明原住民入圍者穿著傳統服飾之意涵。NCC應要求電子媒體及網媒,強化記者族群素養在職教育。如果什麼事也不做,任由族群歧視事件一再發生,那麼我們真的都會成主流文化霸凌原住民族的「共犯結構」,而「尊重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也將成一句空話!

   
鄭成功陷統獨喧囂 讓史實說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頃讀五月一日張璉教授「紀念鄭成功登台的歷史意義」一文,提到日前副閣揆鄭文燦赴台南延平郡王祠舉行中樞祭祀,祭典名稱將原本鄭成功「開台」、「興台」、「復台」改為「來台」,凸顯深層的台獨意識。若拿來與大陸相關活動的「藉題發揮」對比,這位大航海時代台灣歷史代表性人物,如今可謂已深陷兩岸政治喧囂中,教人不勝唏噓。

鄭成功的歷史定位爭議已久。二○一六年蔡總統曾代表政府對包括鄭成功政權在內的歷來政權對原住民的迫害公開道歉。二○一七年因原住民立委質詢抗議,故停辦始自一九六三年起中樞主祭慣例。復因地方民意反彈而恢復。

唯二○一九年內政部長徐國勇主祭時,刻意提「鄭絕不與中國進行統一」。此番鄭文燦主持,除更改祭典名稱外,特別祈求與己同姓的「成功祖」庇佑台灣成功,常保自由民主。

反觀對岸,去年六月間以所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國家統一,捍衛民族尊嚴」為題,盛大紀念鄭氏收復台灣三百六十周年。國台辦前主任劉結一還援引鄭向荷蘭人所發招降檄文曾宣示「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褒揚鄭氏之功在「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而強調反對台獨與外部勢力插手台灣問題。

對照兩岸的解讀迥異,故有名嘴稱「一個鄭成功,各自表述」。此矛盾亂象,預計到了明年鄭氏四百年誕辰,又將重演。

筆者認為,欲客觀評價鄭成功收台,首應探究其出兵動機。

原荷屬東印度公司通事何斌勸說甫北伐兵敗的鄭:「台灣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鄭由此動念。

一六六一年在廈召開攻台軍事會議時,鄭亦明言:「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台灣一地離此不遠,暫取之,並可以連金、廈而撫諸島,然後,廣通外國,訓練士卒,進則可戰,而復中原之地;退則可守,而無內顧之憂。」

基上史料,借現代用語不諱言說,鄭不僅是「大中國民族主義」者,更是「武統」派。理念與路線其實類似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復興中華」。今日「國姓爺」、「延平郡王」在台所以享上百宮廟奉祀,地方道路(成功路)與學校(延平中學)以為命名,應歸功於明鄭在台的「文教推展」。

這樣的鄭成功定調與人設,不知能否見容於國人與力推「轉型正義」的執政當局?該不該再辦中樞祭典與紀念誕辰?我不予置評。只希望不分藍綠統獨,主事者都能尊重史實。

   
教育部別成私校劊子手
溫順德/高中校長(台中市)/聯合報
少子化浪潮下,私校招生日益艱困,技職名校公東高工也列入專案輔導名單,引發輿論譁然;當局無視偏鄉需求,只有棍棒沒胡蘿蔔,一刀切的粗糙作法,更令私校心寒。

為因應少子化衝擊,維護私校師生權益,立院於一一一年四月三讀通過私校退場條例。凡有財務明顯惡化、師資質量未符規定、積欠薪資等六情事,經提審議會認定者,即公告為專輔學校;專輔兩年仍未改善,便可下令停招停辦,解散學校法人,進行財產清算。

私校退場問題,源於廣設高中大學,實為政策錯誤導致,政府本應該承擔責任,然退場條例雖有專案輔導之名,卻無任何救濟條文;只有處分規定,未見扶優作為,一旦列入專輔名單,學校等同宣判死刑,手段粗暴前所未聞。

以公東高工為例,身為台東第四大校,秉持師徒制的理念,培育無數木工國手,為技職教育標竿;提攜五成原住民學生、兩成弱勢學生,承載偏鄉教育重責,卻因少子化緣故,學校財務出現赤字,被列入專輔,不啻凸顯政策荒謬。台灣城鄉資源失衡,技職教育逐漸萎縮,偏鄉績優私立高職,理當提供更多資源協助學校永續經營,當局卻以同一標準一刀切處理,怎不令人搖頭嘆息?私校退場條例應是僅對問題學校進行標靶式治療,而今卻成全面化療,殃及認真辦學私校,絕非台灣教育之福。

私校辦學陷入困境,除少子化衝擊外,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更讓問題雪上加霜。公校經費政府埋單,私校須自行籌措,資源分配本已不公;近來物價飛漲,教師本俸逐年晉級,健保退撫支出日增,辦學成本不斷上揚,學生數卻快速下滑,財務壓力益形加劇。國教署曾委託學者研究私校收支問題,發現學雜費的收入已難支應辦學需求,當局卻仍置若罔聞,僅配合軍公教調薪,學費微幅調升兩次,雜費則十八年未變。一面凍漲各項收費,一面祭出退場條例,雙管齊下箝制私校,苟延殘喘恐都不易,還妄奢求永續經營?

私校辦學條件不同,卻承擔教育重責,更省下鉅額公帑,理當獲得政府支持,給予彈性辦學空間。但教育當局卻是想方設法限制,直如將私校趕盡殺絕。以私立中小學而言,憲法既賦予興學自由,也未接受政府補助,不惟入學可以自主,辦學也應不受干涉;但立委不顧程序正義,也無視教育選擇權,欲修訂私立學校法禁止私中辦理考試,改為登記抽籤入學,教育部也棄守專業,屈服立院認同修法。民主國家無不尊重私校自主,台灣卻處處干涉,豈非淪為國際笑柄?

當年政府缺乏遠見積極鼓勵民間興學,而今教育災難浮現,怎可只訂退場機制,沒有積極輔導作為,任令私校自生自滅?企盼當局勇於承擔,訂定周延辦法,展現魄力,引領台灣走出風暴,切莫力拚退場數據,反成終結私校劊子手。

   
一縣市一小核電廠可行
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聯合報
正在爭取國民黨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連續提出核能政見,尤其聚焦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甚至喊出「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廠」的口號,引起政治圈質疑,可行嗎?

首先必須釐清,目前外界對核能的想像,大多停留在傳統的大型核電廠,例如台灣既有的核一二三四廠,單部機組容量都在火力的兩倍以上。

近年來,世界各國重視減碳和能源自主,發電機組最好具備應用彈性。SMR的設計理念,便是依照需求而生,可模組化疊加串接使用、物理本質性安全度等優點,快速得到國際重視。

SMR的發電原理同樣是核分裂產生能量。有鑑於過往的核子事故,發展SMR的理念就是降低單一機組功率,大幅降低物理自然冷卻的難度。

全球已有多個國家投入SMR的研究和部署,包括美洲的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歐洲的英國、法國、瑞典、捷克、俄羅斯,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印度、中國大陸。

俄羅斯的KLT-40S反應器採浮動式設計,可安裝於破冰船和運輸船使用。其實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陸上核電廠的起源,便是核子潛艇的反應爐。現代的航空母艦,也多以核子反應爐為動力。能應用在海中的移動作戰需求,應該不需要擔心區區地震的考驗吧?

中國大陸的HTR-PM一號機已在二○二一年商轉併網。興建中的SMR有中國大陸的ACP100(玲瓏一號)、TMSR-LF1,俄羅斯的BREST-OD-300、阿根廷的CAREM。取得使用執照的SMR,有韓國的SMART。取得設計許可執照的SMR,則有美國的NuScale。

回頭檢視郭台銘的核能政見,政治層面的攻防姑且不論,就科學技術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已經有國外的實際案例,更是國際最新的綠能趨勢。

   
發展地熱 打造分散式電力
王守誠/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祕書/聯合報
台灣的安全風險遠比其他先進國家更高,但台灣西部及北部的能源轉型仍模仿日本大幅仰賴國外進口的集中型電力系統—天然氣電廠;若效法馬斯克運用「第一原理」,回到原點以物理學架構思考問題,地熱將成為「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以一百座地熱電廠或一座核電廠分別做情境推估,若在敵方刻意的轟炸下,就算十座地熱電廠被摧毀,剩下九十%還能穩定供電;但核電廠若遭轟炸,不僅會造成大規模的停電,汙染物洩漏更難以避免。

中研院二○二二年《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提到,台灣周邊太平洋火環帶亞洲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等地熱發電總裝置容量已達一GW以上,更具體評估,如自二○二五年起每年開發廿五至卅五MW常規型地熱發電,二○三五年以先進地熱技術每年開發五百至八百MW,二○五○年地熱發電可達八點一三到十二點八八GW,已取代燃煤發電。但若要在中國攻台前完成分散式電力的超前部署,除加碼投資智慧電網及儲能系統,還須積極建立地熱產業鏈,最重要的是國際合作及引進先進工程技術。

近期美國能源部地熱辦公室補助的FORGE計畫已發表大幅提升鑽井速率的鑽井技術,預計即將迎來地熱開發加速及開發成本降低的效應,可大幅降低分散式電力的成本;地熱除基載特性外,其彈性使用的特性更可用於調節西部快速增加的間歇性再生能源。

地熱能源不需要燃料也不會產生汙染物,長期坐穩美國最便宜的基載電力寶座;但美國仍積極補助民間企業發展更先進的新技術,以實現二○五○年達到六十GW的目標。

「第一原理」很適合重塑台灣的能源配比,否則政府目前仍將上千億的能源基礎建設經費用於進口化石能源,遠遠高於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將導致下一代更難實現二○五○淨零碳排目標。

   
引進公私合夥 基捷無須仰賴中央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基隆市)/聯合報
基隆市長謝國樑三日參加鐵道局「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基捷)建設計畫」綜規期末報告審查會議後,舉行記者會,建議基捷第二階段在八堵站轉彎接麥金路,進入市區,同時保留基捷和台鐵。

早在二○二○年十月十二日筆者便投書聯合報,建議基捷由八堵新闢捷運路線,經安樂區長庚醫院轉入中山區抵達基隆火車站。二○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再度投書聯合報,就基捷由八堵轉彎經麥金路進入市區的構想,提出三條路線建議方案,在人口最多的安樂區規畫建立捷運樞紐,逐步形成網絡,並帶動基隆的都市更新。這些建議如今獲得基隆市府青睞,不勝欣慰。

記者會中謝國樑也指出,按市府測算,原定二○三二年完的基隆捷運將要延到二○三四年。對此,綠營及無黨籍議員紛紛表示無法接受,質疑市府的行政效率。綠營質疑,自曝其雙標與無理取鬧的「日常」!

二○一七年四月蔡英文到基隆宣布耗資八十八億送基隆一條輕軌,信誓旦旦將於二○二二年完工,如今,輕軌數次變身變型,二○二二年都過完了,一根軌道都沒瞧見,怎不見綠營質疑抗議?輕軌變形為基捷,一份可行性研究都沒有,預算卻猛漲,也不見綠營抗議?二○二二年大選前,基捷經費暴增為四二五億元,綠營大肆攬功,還是不見具體建設計畫。選後,基捷經費暴增為近七百億元,基隆分攤額度由十七億元暴增為五十四億元,綠營沒膽質疑交通部的荒謬作業,卻拚命為林右昌護航圍事,完全無視基隆市民的權益。交通部提出的基捷建設期末報告,工程進度基隆市府為何不能質疑?市府不負責施工,基捷施工效率與市府何干?

前瞻軌道計畫迄今一事無成,基隆捷運口水多於墨水,不免讓人懷疑,民進黨繼續執政,別說基隆捷運完工延到二○三四,弄不好二○三四連動工都有問題!借箸代籌,給基隆市府和過半的基隆通勤族兩個建議。

第一,與其繼續和交通部溝通,不如用選票來表達基隆民意,等二○二四大選後再與新的執政黨和交通部溝通。反正,規畫中的基捷,是一條進不了基隆的捷運,多辯無益。

第二,針對謝國樑基捷第二階段的路線規畫(由八堵轉麥金路進入市區),建議研擬引進公私合夥(PPP)模式,利用市屬土地資源,邀請台鐵、北捷、北北基客運公司、捷運系統供應商、營造商、甚至建築開發商、長榮、陽明等國內外航運集團入股,成立基隆捷運公司;採國際標,發包給國際上有經驗且有融資能力的大眾運輸集團來興建,並給予經營團隊卅五年的經營權。

誰說基捷建設要仰中央鼻息?公私合夥模式建設第二階段基捷工程,可和交通部規畫的第一階段工程同時並舉、相互競爭,或許可為台灣落後的基礎建設開闢新的路徑。

   
今天青草了嗎?歡迎光臨台灣青草世界
炎炎夏日,你是否曾被友人請喝一杯清涼退火的青草茶?在細雨紛紛的清明時節,吃到帶有鼠麴草香氣的草仔粿。逛一趟萬華的青草街,小小的店頭藏了數百種草藥,像極了霍格華茲的斜角巷。節氣到了端午,用月桃葉包的粽子,讓唇齒間都留著馨香。

拜倫勳爵的傳奇人生
曾被一位戀人形容為「瘋狂、惡劣又危險」的拜倫,是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人格造成的轟動完全不亞於他的詩作。一系列震驚社會的緋聞和鉅額負債,使他在1816 年離開英國,終其餘生自願流放歐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