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竹科和資策會成綠側翼,是動搖經濟國本


【高雄畫刊】提供讀者掌握高雄最「夯」的訊息,感受維持不變的人情味與不斷改變的新高雄。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0/27 第53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害怕人民投票的政府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竹科和資策會成綠側翼,是動搖經濟國本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特拉斯經濟學」失敗的啟示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北門身後的巨塔誰能擋?
為美?為獨?為中華民國而戰?
習近平不能下vs.胡錦濤不能說
反獨反干涉並行 陸雙主軸逼統
準備砸誰?當習舉著石頭過河…
為何趕工? 種樹百里變塞車爛路百里
GDP超越日韓的背後…只看富人笑 不見窮人哭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害怕人民投票的政府
黑白集/聯合報
有人主張,民進黨應把黨名的「進步」二字拿掉,因為不符合它的施政表現。濫用公帑,法案自肥,扼殺輿論,公器私用等,都是主因。最近,還有一個鮮明的指標:蔡政府似乎很不情願讓人民投票。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宣布,確診者年底不能參加投票;經外界抗議,改口說「能出門就能投票」,但無法設特別的投票所。刻意限制人民投票權的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算是前無古人。

內政部也千方百計限制民眾的投票權。近三年受疫情影響,許多民眾滯留國外未歸;內政部去年底突然宣布:兩年未入境者,將被強制遷出戶籍。如此,除了影響健保,也影響年底投票權,來不及恢復戶籍者就喪失了投票權。

這還沒完。我國邊境解封,許多大陸台胞企盼政府能重啟金馬小三通,給他們一條返鄉的省時省錢便道,但政府遲不答應。陸委會的太極慣技是,「還在觀察」。沒有小三通,台胞返鄉的路漫長,回來投票的意願就更低。天下豈有標榜「進步」的政黨,卻阻擾人民投票?

這些阻難,都源於民進黨反對「不在籍投票」。民主國家早就採取「通訊投票」,讓國外或遠鄉異地的公民不必回原籍即能實現民主意志,無需為了投票千里迢迢跑一趟。在台灣,卻因民進黨全力反對,無法實施。害怕人民投票的政府,到底安什麼心?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竹科和資策會成綠側翼,是動搖經濟國本
社論/聯合報
為了選戰,蔡政府先是護航林智堅論文抄襲案,使新竹科學園區捲入其中;後又為打擊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把資策會當成發動攻擊的陣地。竹科和資策會,均曾是帶動台灣資訊及科技產業發展的重鎮,不曾捲入政治;如今卻因蔡政府的扭曲而染綠,這將對台灣的「經濟國本」造成根本的動搖。

在林智堅論文抄襲案中,他遭撤銷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抄襲對象是竹科管理局委託中華大學的研究報告。由於智慧財產權、著作權皆屬竹科管理局,林智堅毫無疑問是「侵權」,但竹科對是否提告始終閃爍其詞。近日真相大白:台北地檢署以「告訴權人未提告」為由,將此案簽結,林智堅的責任也隨之豁免。

竹科管理局是「消極不作為」、「應提告而不提告」,以此護航民進黨,包庇林智堅。對照之下,資策會則是「積極作為」抹黑高虹安,包括指控她「論文不當引用」、「違法兼職」、「詐領出國公款」等,配合民進黨演出。更糟的是,在當年,高虹安的作為完全符合資策會規範;而今天資策會負責人卻刻意醜化高虹安的行為,形同在指控當年的資策會違失。

事實上,在高虹安被指控博士論文抄襲之初,資策會還稱「若是純學術引用,沒有授權問題」;但在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介入後,資策會態度便一百八十度轉變,宣稱「引用比例不當」、「可能提起訴訟」。其後,資策會便與民進黨一搭一唱,成為主要攻擊手。

關於高虹安在資策會任內兼職之事,事實是:「科智企業」為資策會的「衍生公司」,當年資策會的政策也鼓勵員工參與衍生公司的創業。高虹安二○一四年協助成立科智企業後,連續二年獲獎,二○一六年為蔡總統導覽,次年又獲經濟部新創個人獎,資策會都是主辦者,怎麼可能不知情?而今天的資策會,卻稱對高虹安在科智的角色一無所悉。足見,資策會「換了人就換了腦袋」,問題更為嚴重。

資策會的角色,在蔡政府任內發生了質變。前任執行長于孝斌因傳出不倫戀被迫請辭,現任執行長卓政宏則有侵權官司及綠能社企投資糾紛,其兼職角色更是洋洋灑灑。這些事實,讓資策會在圍剿高虹安時,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

蔡政府動用公權力打壓對手的例子屢見不鮮,除將手伸進司法檢調,中選會、NCC等獨立機關都成為其爪牙。這次,蔡政府將竹科、資策會等機關捲入,更是等而下之。竹科和資策會是李國鼎那一代的經濟菁英所創設,數十年來扮演著資訊和高科技產業的領航角色,台灣經濟今天才有這般榮景。任何心存正念的領導者,都不會任意把它們扯進政治漩渦;原因無他,經濟及科技的發展要靠高度的專業與信任,人才培養更不能看黨派顏色。這個原則若被摧毀,台灣的經濟根基必將大受動搖。

以竹科管理局「不提告」林智堅觀之,竹科所涉的智慧財產權既多且廣,對林智堅該告卻不告,未來其他涉及智財權的案子,竹科還有何嚴正立場?難道都要看政治顏色辦事嗎?資策會大張旗鼓批鬥曾經「重點培養」的前員工,把自己輔導成立的衍生企業也當成檢討對象,未來還有多少民間企業會相信資策會?資策會未來將如何吸納各方人才?

資策會和竹科甘為政治犬馬,是這兩機構的沉淪,也是蔡政府對經濟發展機關的蹂躪。這些,都是先人留給台灣的寶貴資產,如今竟成了政黨的附庸。請問,口口聲聲「台灣價值」的蔡英文:你心中真的有台灣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特拉斯經濟學」失敗的啟示
社論/經濟日報

英國首相又換人做了。名著「誰是首相」在現實上演?

前首相特拉斯上任不久,就因為公布「迷你」預算,導致金融市場激烈動盪,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貶到歷史低點,3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3.5%竄升到5%以上,不僅推升房貸利率,更使年金面臨破產威脅,金融與經濟雙雙陷入危機。到10月25日特拉斯正式鞠躬下台,前後僅44天,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職最短的首相。同日新任首相、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入主唐寧街10號,短短八周英國就換了兩位首相,經濟學家桑默斯表示英國已淪為「次新興經濟體」,布蘭查更表示特拉斯的計畫足以被教科書列為負面範例。

罪魁禍首,則是總額為450億英鎊的預算計畫;雖然號稱「迷你」,其中卻包含英國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計畫中既未大舉削減政府支出,又缺乏資金來源以挹注減稅漏損,全靠擴大舉債彌補缺口,利率勢必升高。何況減稅政策又將刺激需求,進一步推升通膨,英格蘭銀行(央行)不得不把利率拉到更高。如此離譜的預算計畫,金融市場反應激烈乃屬意料中事,許多民眾也蒙受重大損失,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度重挫。保守黨為保住政權,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綜觀所謂的「特拉斯經濟學」,其實是源自於英國現實世界糾結難解的經濟問題,以及保守黨內一派人士的意識形態信條。金融海嘯之後英國經濟成長一直停滯不前,特拉斯與前財政大臣夸騰等保守黨新銳堅信元兇是投資不足,因此高舉「佘契爾自由市場原則」旗幟,依循「供給面經濟學」推動改革,主張透過減稅來刺激投資及生產以提振經濟;只要能締造經濟成長,則減稅將具有自償能力,擴大舉債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特拉斯犯下的第一項錯誤,在於「特拉斯經濟學」與「佘契爾主義」的時空背景截然不同。1979年佘契爾上台時,英國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為83%,嚴重抑制經濟活動,因此佘契爾分兩次將稅率降到40%,並解除法規管制,自然有助於刺激投資及經濟成長。但現在特拉斯計劃將目前的最高稅率由45%降到40%,幅度有限,且英國的法規比大部分先進國家更為寬鬆,因此減稅最可能的結果將是財政惡化,導致利率升高,打擊投資意願,甚至排擠公共投資,對經濟成長反而不利。

第二項錯誤,則是英國「脫歐」之後,許多保守派政治人物相信他們比專家更行;只要領導人有膽氣,就能無視財政部、英格蘭銀行,還是金融市場這些體制。特拉斯就任後隨即罷黜財政部首要事務官,「迷你」預算提出前又未照例先送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諮詢。新內閣強暴了既有體制,最終遭到體制反噬而黯然下台。

基於當前國內外客觀環境惡劣,政府若要鼓勵投資,應該大力消除下檔風險;最低限度,政府絕不能成為下檔風險的主要來源。企業投資低落的元兇是不確定性太多,而現在最大的不確定來源便是特拉斯本人。

蘇納克接任首相,他這一派秉持的經濟理念是只要使公債殖利率偏低,經濟就會成長,而高稅率政策能夠讓公債投資人放心,壓低殖利率,因而有利於經濟成長。基於他的穩健作風,目前10年期殖利率已降到3.6%,英鎊對美元也回升到1.14以上。然而事實卻是近年來殖利率一直維持超低水準,廉價資金只造就房市及股市泡沫,經濟卻始終欲振乏力,證明他的政策雖可能使市場撥亂反正,但難以恢復經濟成長動能。

蘇納克當前面對的首要難題,是通膨率已經超過10%,央行勢必繼續升息,對金融市場及家庭財務造成更大壓力,而加稅又將壓抑民間投資,因此經濟很可能陷入停滯膨脹。這原本是特拉斯的負擔,現在將由他來承受。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北門身後的巨塔誰能擋?
郭瓊瑩/聯合報
甫開完「地域經營與我們的城市—台北鐵道沿線產業遺產國際研討會」,與會者對國內外專家,包括世遺委員西村幸夫教授等關於都市保存、城市歷史景觀與產業遺址保全之理論與實務熱烈回響。但文資界卻又被北門後方,延平南路與撫台街的危老、都更高樓,將聳立於台北西區門戶古蹟群中之危機,感到憂心與無奈。

老城區、舊城區是各國觀光旅遊的城市魅力吸睛點,許多歐洲國家更仰賴「老城區」大賺國家觀光財。也因此老城區之保護、保全與活化,更成為當地公私部門之民族榮耀與亮眼名片。

回顧台灣,由南到北,我們的恆春古城、台南古都、安平運河、嘉義林森路木都、中山公園、彰化鹿港小鎮、台中霧峰林家花園、新竹舊城區、桃園大溪老街、新北三峽老街、板橋林家花園。回到台北,除了剝皮寮與迪化街外,原以舊城形塑出之三線道「城內」紋理,亦因工業化與都市化已面目全非。遺留下的城門也只有北門仍是保留清代原貌,包括台北建城與七星山對應風水軸之無形資產。惟今試問有多少位市長或巿民「在乎」「看見」台北大屯火山系之天際線以及七星山主峰?

當台北人因防洪關係生活於圍城內,早已與淡水河基隆河隔離,看不到水。今日留下之百年古蹟、城門、古廟、傳統聚落…依然逃不過現代化都市發展更新之衝擊。但見總統府、龍山寺四周之建設同樣無「淨空」特權。而台北工業化之歷史廊帶,自艋舺到南港原為煙囪城,今已翻轉成商業精華軸,就地價而言,當然亦逃不過都更危老改建之各種誘引驅動力。

若東京丸之內、巴黎、倫敦、費城、羅馬、布拉格等老城區得以完整保存,為何我們的都市發展決策者沒有「工具」得以城市歷史保存為核心價值,定調未來空間之發展藍圖,尋求相關配套機制,如容積移轉、公私合作、徵購或權益租用、信託…等機制,俾保全這些城市發展歷程中的空間紋理與其所涵容之人文故事。

日本富士山被尊為大東京都區之聖山,難道七星山不是大台北的聖山?今日台灣許多舊城區各歷史軸與視域早被這些都更之超大商機一一箝制住了,諸多珍貴歷史建築街廓被冒出之新建設破碎化。我們對私人產權之確保絕對尊重,但對公部門於都市歷史保存之無感與無為卻極度失望。選舉熱潮中,試問有哪一位市長候選人有魄力有遠見為後代保全城市的歷史景觀與山水紋理身先士卒?(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為美?為獨?為中華民國而戰?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聯合報
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國軍只為中華民國而戰,不為美國而戰。壯哉斯言,但是人民要如何才會相信國軍只為中華民國而戰?

邱國正還被問及國軍兵源嚴重不足是否與年輕人不願為美國而戰有關?其實,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不想當兵,因為當兵只會成為美國的馬前卒,為美國與解放軍打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以消耗共軍戰力。

二○二○年一月,許多年輕人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並反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所以才支持蔡英文總統「抗中保台」的理念。問題是,「抗中保台」從喊喊口號,竟然發展成美國政府和國會步步進逼,要求台灣恢復徵兵制、強化後備動員制度,甚至呼籲台灣全民皆兵,成為美國的馬前卒。年輕人開始省思他們二○二○年大選時,是否做了錯誤的抉擇。

邱國正表示「國軍只為中華民國而戰,不為美國而戰」,也無法消除年輕人心中的疑惑。事實上,年輕人不僅不希望為美國而戰,更不希望為蔡英文的台獨理念而戰。

如果蔡英文沒有公開宣布揚棄台獨、永遠不打台獨擦邊球、一旦台海有事絕對不會落跑,不會高舉「聯美反中」與「抗中保台」來挑戰中國大陸,台灣即使恢復徵兵制,人民也不會為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的理念而戰。

邱國正只是中華民國的政務官,他的權限也只能說到這裡,不可能深入討論涉及民進黨意識形態的問題。只有蔡英文大聲說出「國軍只為中華民國而戰,不為美國而戰,更不會為台獨而戰」,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年輕人才不會無心戀戰。

   
習近平不能下vs.胡錦濤不能說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新/聯合報
日前新華社發布「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專文,提到「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不是『鐵椅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能上能下,樹立新時代鮮明用人導向」。其中的「能上能下」,顯然是針對李克強和汪洋未能續任政治局常委的說詞。然而,習近平已不符年齡,卻仍坐上鐵椅子不能下,這不僅是新華社專文自打嘴巴,也似乎是胡錦濤有話要說,結果卻被「移請」出會場的原因。

九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不少論者認為這是李、汪「能下」的依據。然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三條「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領導幹部應當進行調整,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能下」是針對職期尚未屆滿前的「拔官」,並非屬於「換屆」時的不再能上。

值得注意者,「能上能下規定」在二○一五年發布試行時,是由中央政治局審議批准,今年發布正式施行的新版本,則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修訂。同時,舊版中原有「要嚴格執行幹部到齡免職(退休)、任期屆滿離任等制度規定」及相關規定,都已經不復見於修訂後新規定中。

儘管舊或新的「能上能下規定」都明定「重點是解決幹部能下問題」,但刪除上述條文後的新規定,實質上卻是為習近平解決了「不能下問題」。然而,目前仍應有效的「黨政領導幹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第三條「黨政領導職務每個任期為五年」,第六條「黨政領導幹部在同一職位上連續任職達到兩個任期,不再推薦、提名或者任命擔任同一職務」,恐因習破壞制度而失效。

早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鄧小平就指出中共幹部存在「能上不能下」弊病,但在文革結束成為實質領導人後,為了讓年輕人來為中國現代化打拚,才終於廢除學習自前蘇聯的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因此,鄧小平說「能上能下」就是以建立退休制度為核心與表徵。

中共制定「推進」能上能下的規定,是因已有讓領導幹部做事不必擔憂「五日京兆」的職期保障,而進一步對在職期間發生不適任情形訂出「能下」規定。然而,李、汪在廿大出局是換屆,並不適用「能上能下」,對他們提到這名詞,反而諷刺習近平的不能下。

   
反獨反干涉並行 陸雙主軸逼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政治報告涉台部分,明列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為中共黨歷史任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中國夢的必要前提。同時,重新修訂黨章納入「一國兩制」及反對和遏制台獨。大陸當局認為影響其對台政策「融合促統」、「融合和統」的關鍵干擾因素,主要是台獨分裂主義及美國等境外國際勢力。「反台獨」及「反干涉」成為對台政策的「雙主軸」策略。

首先,「反台獨」是第一策略主軸。民進黨主政下,黨內外激進獨派不斷推動「法理台獨」訴求,此種「急獨時間表」恐催促呼喚「統一時間表」到來。無論是「法理台獨」、「制憲台獨」、「倚美謀獨」、「以武拒統」,皆會刺激大陸採取先發制人的「非和平方式」緊急應變。

其次,「反台獨」產生寒蟬效應。大陸對台獨頑固分子涉獨言論、謀獨行徑、「倚美謀獨」活動,勢必加大懲戒的力度。包括擴大化台獨定義,並加強對台軍事威懾;尤其是公布台獨制裁清單,對台獨人物、綠色台商、台獨藝人,勢將產生震懾作用。

再者,「反干涉」是第二策略主軸。民進黨政府採取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恰與美國印太戰略彼此鑲嵌。「反干涉」即是要有效排除國際勢力假借台灣問題,阻礙中國發展進程。美國在歐洲採取「聯烏制俄」、「以烏耗俄」策略;在東亞採取「聯台制華」、「以台耗中」策略,耗損俄國及中國國力,使其喪失與美爭奪全球霸權地位之實力。美國的戰略是運用台灣問題來挑釁中國,箝制大陸第二個百年目標達成。

最後,大陸一旦失去戰略耐性,無法保持克制,極易被刺激誘發採取先發制人策略;若大陸對台動武,美國恐將複製應對俄烏戰爭處置模式,號召國際制裁及孤立中共。美國的意圖,無異是教唆台灣採取以刺激、挑釁、對抗中共方式,干擾其發展戰略機遇期,誘使其掉入戰略陷阱難以脫困。

美國一再重申保衛台灣承諾,逐漸有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跡象,大陸視此為對台獨政黨及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息,致民進黨更加依賴美國印太戰略的安全保護傘,強化其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更不願意回歸九二共識,進行兩岸對話協商。

習近平主政下為解決台灣問題,因應台獨聲浪加劇,倡議「兩制台灣方案」,提出總體方略、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這樣的「歷史自信」極具戰略定力及「統一自信」意涵。此或可謂是最具宏觀歷史戰略縱深,以及願景宏偉之中華國族主義建構和國家建造之巨大社會工程。面對此逼統態勢,台灣須謹慎妥善因應。

   
準備砸誰?當習舉著石頭過河…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中國共產黨的廿大會議結束,決定了此後五年的領導核心,各界看法是習近平連續第三任總書記的權力鞏固,完全掌控未來的發展決策。我擔心的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摸著石頭過河」,將會變成「舉著石頭過河」。

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要建立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從原先僵化的體制進行轉型,前途充滿不確定性,為了找出適當的方式,於是採取具有實驗精神的做法,「摸著石頭過河」創造中國大陸快速的經濟成長。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中國崛起加上習近平擴張權力的作法,引起民主國家的戒心,開始從合作互利轉為敵對抵制,導致安全成為北京此次廿大不斷覆述的原則。權力鞏固後的中國共產黨,可能因此將腳下石頭拿起來舉在手上。準備砸誰?鄰近的台灣不得不擔心。

台灣的經濟成長是出口導向,雖然夾在美中兩強之間,但是在全球化的和平環境裡可以憑產業競爭力拚出成績,然而面對兩強關係惡化,就遭遇左右為難的困境。兩大政黨在執政期間都有依靠外力的傾向,如今環境改變,新的挑戰已經開始,維持和平,我們不得不有求於人,更重要的是,要讓別人有求於我們。

從多方面判斷,中國的改革與發展並未完成「過河」;另一方面,美國雖一向是民主與繁榮的先進典範,卻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總統濫權與政黨惡鬥,政治與經濟問題接連不斷。不幸的是,原可互相競爭、砥礪學習的美中雙方,卻已開始切斷技術產品供應鏈,並可能進入國家安全掛帥的新冷戰時代。

美中兩強能否避免戰爭?俄烏衝突也許提供了探底的訊息。悲觀地看,俄烏戰爭是美中的前哨戰。不過,至今中國方面相當節制,美方也能守住不直接加入的底線。如果美中能夠繼續維持緊張和平,乃至趨於緩和,未來的發展也可以轉為樂觀。

如果和平得以維持,還在過河的中國會發覺,手上的石頭不僅是負擔,而且讓腳下不穩,不如放下石頭,顧好國計民生。北京廿大後,領導核心已經確定,如今變數落在美國方面。通貨膨脹與景氣衰退,不僅是當前美國期中選舉的挑戰,而且可能影響至明後年,乃至總統大選,反全球化策略無助於美國解決問題,卻對台灣與亞洲其他盟友造成很大損害。多數台灣人民相信美國不會在台灣海峽發動戰爭,然而當前美國的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卻不容忽視。

經歷過經濟成長的中國人民知道,改革開放的功勞不是當前領導核心所建立的。支持中共舉起石頭的唯一理由是外來的威脅。維持台海和平與降低緊張,將會使中共手上的石頭越發感覺沉重,全球化的經濟利益也會讓人記起改革開放的美好經驗。手痠了,就會放下石頭。

   
為何趕工? 種樹百里變塞車爛路百里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聯合報
南台灣「屏鵝公路纜線一四一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0計畫(簡稱種樹百里)」,今年七月進行施工要在半年內完成,因施工範圍大又急著施工,且所實施的交維計畫功能失靈,嚴重影響通行(尖峰時段塞車至少半小時)及交通安全(七月至九月已造成施工相關路段四八四四件交通事故),加上施工挖填路面高低不平,許多車輛受損,最近成為屏南地方網路社群抱怨聲量最大的議題。民眾透過各式管道表達不滿,「種樹百里」挨諷是「塞車百里」及「爛路百里」計畫。

檢視「種樹百里」的計畫緣起,為行政院蘇院長於民國八十年擔任屏東縣縣長完成屏鵝公路種樹百里,提升公路景觀,惟歷年來路容風貌大有改變,行道樹生長受桿線影響甚鉅,需辦理桿線下地及植栽改善,以提升整體路容景觀。因此由公路總局規畫進行,偕同台電公司、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及相關配合機關,共同跨域合作,除將六成尚未地下化電力桿線辦理地下化外,電信固網、有線電視、路口號誌也將一併地下化,沿途也將種植台灣原生樹種,完成種樹百里2.0計畫。

評估分析此計畫在施工期間會造成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急於在明年春節前完工,而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完整的綜合規畫及交通衝擊評估與相關審查。此計畫預估總經費約五十八億元,但施工期間只有六點五個月,如考量天候不佳因素,能有效施工期間更短。

工程權責分工十分多元,由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負責統籌發包與施工,台電公司提供管道土木工程設計及電氣下地及桿線移除,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檢視全路段喬灌木健檢與植栽技術指導,其他配合機關包括屏東縣政府、台糖公司、林務局、中華電信及相關管線業者,其中變電設備、交通號誌、電信與有線電視等許多管線界面需在施工時整合。施工路段長達一四一公里,加上施工期間會遇到暑假及中秋與國慶等連續假期,所造成的交通衝擊極大,除非延長施工期間採行更多分段施工並配合適當交維計畫,才能有效減輕交通衝擊減少民怨。

建議後續必須注意此計畫所衍生的嚴重問題並研擬對策,包括因工期短需求高,造成所需施工材料及種植樹種單價不合理偏高的問題,甚至品質不佳無法符合計畫目標。

此外因趕工造成施工品質低落未來如何驗收的問題,如勉強驗收都會有未來保固及維護的後續問題。

當然電纜線地下化暨種樹美化公路環境是需要進行的工作,但從在地民眾及遊客所反映的真正迫切需求,是希望能盡快改善每逢尖峰時段屏鵝公路嚴重塞車問題,還有既然屏鵝公路兩側的環境自然樹木已經夠多,再種樹是否需要?

建議政府各單位還是必須完整調查了解民眾的問題與需求,所有公共建設都需完整蒐集民意,並有充分時間與在地居民及周遭各式社區進行溝通協調,爭取支持與配合,施政必須讓民眾有好感才是王道。

   
GDP超越日韓的背後…只看富人笑 不見窮人哭
邱天助/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我國人均GDP約三萬五五一○美元,可望超越日、韓,躍居東亞第一。然而,喜訊背後,一些財經和社會學者卻擔心台灣恐步入「荷蘭病」的後塵,因過度依賴單一產業,造成其他產業空洞化的現象。

更令人憂慮的是,台灣GDP快速成長的原因,主要得力於政府持續扶植半導體產業,造成科技業一枝獨秀,財富增加多屬於半導體產業的從業人員,相對於餐飲住宿、休閒旅遊、教育文化等數百萬的服務業人口,幾乎都處於低薪狀態。她/他們同樣付出許多努力,卻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今年一至五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四二三三元,總薪資平均六萬二七三六元。然而依據一○四人力銀行發表的二○二二年《半導體人才白皮書》指出,月薪超過五萬的產業只有五個,半導體業平均月薪近五點五萬元,平均年薪甚至高達二○三點八萬,但六十五%受薪者月入都不到四萬。主計處資料顯示,住宿餐飲及其他服務業在三萬五千元以下,教育文化業(不含小學以上教師)甚至低於三萬,更不要說那些處於失業或無薪假的人。

根據主計總處二○二一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台灣最高廿%家庭與最低廿%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差距,已擴大為六點一五倍,創十年來新高,顯示所得分配不均更加嚴峻。

一○四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卅五%上班族是「月底吃土族」。在通膨壓力下,多數勞動階級必須更辛勤的工作,加班、兼差,才能應付日益高漲的生活費、子女教養費和房租、房貸的壓力。

研究顯示,所得不均會引發低薪階級的自卑、嫉妒和羞辱,貧富差距更是社會不安的主要因素。在經濟失衡嚴重的國家,人們更加在意別人評價的眼光,導致社會衝突升高、暴力事件頻繁。當收入差距高到不可跨越,低下階層難以透過正當管道獲得成就,有些人會轉而透過暴力、恐嚇和犯罪,取得財富、建立社會地位和維護尊嚴。

「世界價值觀調查協會」的研究也指出,所得越平等的國家,互信程度越高。所得不平等較嚴重的國家,只有十五%的人認為彼此可以信任;但是所得平等的國家,卻有六十至六十五%的人可以彼此信任。因此,IMF早就提出警告,國家應該關注的不是GDP的成長,而是如何提高窮人與中產階級的收入。

台灣是對所有人允諾之地,不能只看富人笑,不見窮人哭。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有些人可以將「吃海鮮」視為生活的日常,更多人卻只能購買平價便當充飢,這種相對剝奪感,將是台灣社會最大的隱憂。我們必須呼籲,拚GDP並非國家的首要目標,改善貧富差距才是人民之福。

   
步入中年後 體重都減不下來?
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中年時與體重有所拉扯,主要是我們在三、四十歲有效的標準減肥方式已不再適用。我們可能同樣採用健康的飲食,運動也沒少過,但體重仍然節節攀升,而且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怎麼會這樣?

老市場新靈魂!傳統市場華麗轉身
台灣各地的老市場,這幾年也都陸續在轉型或改裝,迎合新世代的消費習慣,也有百貨商場把傳統市場整個複製過去,提供了更好的購物環境,也保留了傳統市場的人情味。每個世代都可以在各自的生活體驗中,找到跟市場的那份美好連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