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蒂克上一季在泡泡圈裡一路殺到東區冠軍賽的畫面,到了今年與前一年的東冠對手一樣,不勝唏噓的止步於第一輪。
塞爾蒂克敗給籃網絕非意外,但親手淘汰他們的是當年堪稱史上最慘烈的交易案之一,將皮爾斯(Paul Pierce)、賈奈特(Kevin Garnett)等球員送去的布魯克林,似乎也顯得有些諷刺。
安吉(Danny Ainge)上任後10餘年來唯一拿下的冠軍是在好不容易大刀闊斧後,才由當年三巨頭組成後拿下,儘管這些年來安吉的操盤方式看似先進,但實際上卻幾乎都沒有達成交易時的預期效果。
安吉在2012年那筆交易案中換到的選秀籤,後續兌換成了泰托姆(Jayson Tatum)和布朗(Jaylen Brown)等球員,就結果論來說綠衫軍確實得到兩名兼具即戰力和潛力的球員,不過就算如此,安吉卻始終沒有跨出全力衝刺總冠軍的「那一步」。
對於選秀籤過於執著,同時沒有適時釋放的操盤方式,讓塞爾蒂克這幾年始終都沒能透過交易,幫助球隊從現有基本盤之上錦上添花。即便用籃網首輪籤搭配湯瑪斯(Isaiah Thomas)、克勞德(Jae Crowder)換來厄文(Kyrie Irving),雙方卻也在最後用難堪的形式分道揚鑣。
選秀籤的價值判定對安吉猶如詛咒般不肯輕易放手,幾乎成為這名曾被認定是聯盟頂尖操盤手的原罪,成也選秀籤敗也選秀籤。縱然塞爾蒂克能在每年的6、7月帶走幾名不錯的綠葉,卻終究沒能透過這些球員幫助球隊更上一層樓。
以泰托姆、布朗和華克(Kemba Walker)為主的組合,雖然在去年殺入了東區總冠軍賽,但距離真正的「奪冠」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多倫多暴龍在2019年果斷換來雷納德(Kawhi Leonard)的決定,促使他們拿下隊史首座總冠軍,尤基利(Masai Ujiri)這般氣魄是安吉近幾年在操盤時所缺乏的元素,且他手上的籌碼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對波士頓這座有著古老宏遠籃球歷史的城市而言,除了總冠軍之外的榮耀,似乎都只是日常談笑裡的話題,而非能夠他們真正感到驕傲。
此外,安吉對側翼的糾結也變成綠衫軍的枷鎖,泰托姆和布朗的成功的確證明了高層的眼光,搖擺人也同樣是現代籃球的主流,不過卻未必完全符合史蒂文斯(Brad Stevens)的胃口。
塞爾蒂克之所以能在2018年與騎士血戰至最後一刻,霍福特(Al Horford)佔了很大部分的原因,不過後來在安吉將他視作可替換資產的情況下,無疑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次糟糕的決定。
安吉另一個為人所詬病的地方在於,他雖然會以球隊的長期發展搭配不被受限的薪資空間當成操盤核心,但對球員的交易態度卻將薪資配額凌駕於實質貢獻之上,也同樣傷害著球隊。
以今年的泰斯(Daniel Theis)為例,即便泰斯有能力在塞爾蒂克敬業的完成個人職責,不過卻基於他的到期約屬性,因而讓他遠走芝加哥,雖然因此釋放了R□威廉斯(Robert Williams III)的潛力,但其實是有機會讓這兩人共存提供球隊正面效益的可能。
本季海瓦德(Gordon Hayward)與洛齊爾(Terry Rozier)都在黃蜂展現自己的價值,相反的,華克則在卸下蜂王光環後愈顯平庸,儘管這與教練所賦予的定位有關,但安吉與史蒂文斯的共存性這幾年卻逐漸下降。
在安吉下台後,有消息指出史蒂文斯早在過去已經開始厭倦執教,而這或多或少也和管理階層溝通上的出入有關,且可以看到近年史蒂文斯有些步下執教神壇的景象,讓這些環環相扣的關聯性更加能被驗證。
若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安吉確實是非常優秀的操盤手,但塞爾蒂克終究是屬於大城市球隊,安吉的操盤方式顯然未必適用。
尤其洛杉磯在去年已經驗證過,即使有可能球隊會陷入黑暗期,但只要有屬於大城市的光環加持,想找到球星加盟甚至奪冠絕非不可能,就算養成新秀也同樣重要,不過必要時卻能夠當成讓球隊升級的籌碼送走。
對比球隊在操作上的保守,塞爾蒂克終究只有能止步於東區的結果,顯然無法被波士頓人所接受。平心而論安吉在綠衫軍的手腕操作仍是功大於過,但對急於渴望冠軍的這座城市而言,卻是讓他們只能停留在現況的窘境來源。
安吉的下台幾乎成了必然,第一輪敗給如日中天的籃網並不需要代罪羔羊。不過在成為讓金恩(Billy King)離開布魯克林的推手後第9年,曾經制霸NBA冠軍數的王者被死對頭超越,更看不到真正復甦進展的終點,卻不得不讓他自行步下逐漸崩潰的神壇。
在命運交會下沉沒,安吉未來仍會是交易歷史上的成功典範,但他的急流湧退或許是讓波士頓走向下個階段的選擇,而這也可能會是自2008年那筆交易後他所下過最重要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