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生活進行式】奧斯汀.克隆/如何讓點子一直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3/30 第4664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奧斯汀.克隆/如何讓點子一直來?
【話題徵文:開獎時刻】新真/到底像誰
【青春名人堂】編輯小姐Yuli/嗑藥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奧斯汀.克隆/如何讓點子一直來?
文/奧斯汀.克隆 譯者/吳琪仁/聯合報

學會怎樣說不

為了保有自己的神聖空間與時間,你必須學會怎樣婉拒各種外界的邀約。你必須學會怎樣說「不」。

英國醫生作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在他家的電話旁邊,會貼上一個斗大的「NO!」,來提醒自己要保留寫作的時間。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早上是在家裡畫畫,下午到辦公室從事建築師的工作。他說:「每天早上畫畫,可以讓我在下午頭腦清晰。」他盡可能將這兩種身分區分開來,甚至還在畫作上簽上自己的本名:Charles-□douard Jeanneret。有一次,一個記者在他畫畫的時段去他家敲門,說要找柯比意。柯比意大剌剌看著對方的眼睛說:「不好意思,他不在。」

說「不」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美國當代藝術家賈斯伯□瓊斯(Jasper Johns)會用一個大大特製的「Regrets」(抱歉)印章來回應各種邀約。美國科幻作家羅伯特□海萊恩(Robert Heinlein)、評論家艾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和《Raw》雜誌的編輯,則是使用checkbox的form responses。現今我們大多數都是收到電郵形式的邀約,所以如果有現成的「不了,謝謝」的範本就方便許多。亞歷珊卓□法蘭森(Alexandra Franzen)在她的文章〈如何優雅地跟其他人說不〉中建議:先謝謝來邀約你的人,接著婉拒,然後如果可以的話,用另一種方式支持對方。

你不必一起來就看新聞

我有一個朋友說,每天早上看到那些可怕的新聞,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忍受多久。我跟他說,他大可以不必一起來就看那些新聞,任何人都不必。

那些新聞裡頭根本沒有什麼是我們早上醒來第一時間需要知道的事。當你醒來,伸手拿手機或筆電時,就等於是立刻召來焦慮與混亂進入自己的生活了。你也等於是大聲向創意工作者生活中最有生產力的時刻說掰掰。

許多創作者發現,他們在剛醒來時的工作狀態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心智煥然一新,而且還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中。名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說,他喜歡在清晨工作,因為「大家都還沒起床,沒人會打電話給我,或讓我難受」。我讓自己不好過的最簡單方式,就是早上一醒來就打開電話。即使很難得有時候沒讓我自己難受,時間也這樣過去了,腦袋也亂成一團。

當然不論是在什麼時候看,那些新聞都自有其方式讓我們頭腦混亂。1852年,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日記裡抱怨,他開始看周報之後,便覺得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上。他寫道:「你得花超過一天的時間,才能了解與掌握一天中的精華是什麼。閱讀那些遙遠、誇大的事情會讓我們墜入陷阱,忽略那些顯而易見、就在自己身邊的微小事物。」他決定,由於自己的專注力太寶貴了,所以停止閱讀每周的論壇報。在梭羅發出怨言的一百六十六年後,我發現改讀周日的報紙是比較好的折衷方式:因為作為一個見聞廣博的公民,他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事,在周日報紙裡的新聞幾乎都已經涵蓋了。

如果你是靠手機叫醒自己,然後一整個早上就毀了,不妨試試這樣做:睡覺前,把手機插到房間另一頭的插座上,或是放到伸手拿不到的地方。當你醒來的時候,儘量不要先去查看手機。

還有很多更好的方式,可以幫助你醒來:去吃早餐、做伸展、運動、散步、跑步、聽聽莫札特的音樂、沖個澡、讀一本書、跟小孩玩,或者就是安靜下來一會兒。即便只有十五分鐘也好,在早上給自己一段時間,完全不要被新聞煩擾。

這不是要你抱著鴕鳥心態過日子。而是要維持你內在的平衡與平靜,這樣你才能夠強大,努力創作自己的作品。你即使沒有一起床就去看那些新聞,也可以過得很好。

「創意」不是一個名詞

很多人想不做動詞,就可以成為名詞。他們想要有頭銜,但不必做事情。

放掉你想要成為的那個「名詞」,專心在你要做的真正的工作上,也就是「做動詞」。做動詞可以讓你更往前,到達更有趣的地方。

如果你選了錯誤的名詞而心生嚮往,你也會被錯誤的動詞困住。當人們用「創意」作為工作頭銜的一部分時,不僅是錯誤地把世界只分成「有創意」與「無創意」兩個部分,還暗示有創意的工作才是真正「有創意」。但是創意是無止境的,它是達成某件事情的「方法」。創意只是一種工具。創意可以應用來布置家裡的起居空間、畫一幅出類拔萃的作品,或設計大規模毀滅的武器。如果你只是渴望看起來從事「創意」工作,那你或許可以花點時間這麼做來彰顯自己:例如,戴名牌眼鏡、使用Macbook Pro、把你在充滿陽光的工作室的照片上傳到IG上。

工作頭銜會把你搞得一團亂。如果太把頭銜當一回事,你會覺得自己必須以某種與頭銜相稱的方式工作,而不是以「與真正工作內容相稱」的方式工作。頭銜也會限縮你覺得自己可以做的工作種類。例如,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位「畫家」,那假設你想嘗試寫作的話怎麼辦?如果你只認為自己是「製片」,那假設你想嘗試雕塑的話怎麼辦?

如果在真正開始工作之前,你就想要別人先給你一個頭銜,那麼你可能永遠都沒法得到那個工作。因為你不能先要別人稱呼你為藝術家,但卻根本沒創作出任何作品。

還有,當你最後終於成了那個名詞,也就是當你夢寐以求的頭銜是由他人賦予你的時候,請不要停止,要繼續做你的動詞。

工作頭銜其實不是為了你自己,是給別人看的。讓別人去煩惱他們自己的頭銜問題。必要的話,你可以把自己的名片給燒了。

完全忘掉名詞,做動詞。美國建築家巴克敏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就說:「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我只知道我不是目錄。我不是一個事物,也不是一個名詞。我似乎是一個動詞,一個一直在進化的過程。」

●摘自遠流出版《點子就是一直來:不論在順境還是逆境,10個保持創意來源的方法》

【話題徵文:開獎時刻】新真/到底像誰
新真/聯合報
這輩子中過兩次大獎,兩次經驗都教我難以忘懷,一次又一次對兒子女兒述說。兩回從確認中獎到領獎之間都有一段時間,不長不短,剛好足夠讓想像從醞釀到發酵,又在迫切想獲知答案的一刻揭曉。

我的想像其實很無趣,只是一再反覆揣測腹中胎兒的容貌,想知道是否真如他人所言,我將在孩子的眉目間看見丈夫的神韻,在其笑容中發現自己的丰采?孩子到底會像誰?再怎麼猜都是空想,只有生出來才知道。分娩時,謎底將要揭曉的心情最教人激動。

自然產是辛苦的,兒女呱呱墜地時,我已精疲力竭,無力追究他們是像爸爸多一點,還是像媽媽多一點;那當下,面對小嬰孩,腦海只有一個想法:我這輩子無法割捨的甜蜜負擔,原來就是你啊!至於他們到底像誰,那就留待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吧。

現在,我會說嬰兒期的兒女,是「哥哥像妹妹,妹妹像哥哥」,有幾張他們襁褓期的照片,我至今還無法歸檔,分辨不出來影中人是誰。至於長大後的他們,則是像「自己」--為了寫這篇文章,丈夫和我仔仔細細地端詳他們,既看不出爸爸的樣子,也找不到媽媽的模樣。

【青春名人堂】編輯小姐Yuli/嗑藥
編輯小姐Yuli/聯合報

 
 
 
訊息公告
 
 
 
 
台積電下一個戰場 GaN
台積電宣布與國際功率半導體IDM大廠意法半導體攜手合作開發氮化鎵(簡稱GaN)製程技術。這項舉動也象徵著台積電未來的發展,不在僅止於智慧型手機、AI、高速運算等領域,未來將藉由GaN技術加速布局車用電子與電動車應用。

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一般說話要不得罪人,就要切記不揭人之短,不誇己之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會說話真是太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與其說些言不及義的場面話,不如真心關懷人家,真心話永遠是最好的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