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無差別降落在我的煩悶之城。
世界淡了一個色調,擾攘也是。那些其實並不重要的事一瞬暫停,我打開落地窗,空氣懸浮著上古的氣息,PanSci粉絲頁 解釋那是被岩石封存的植物油脂,乾燥蟄伏大段日子後,經雨甦醒,為整個文明安神。
雨如果下得更大就好了,最好在夜晚,一面一面疊加的雨幕是一層一層的輕撫,意識消融,分解,沉澱。
無雨的日子我用串流張起自己的結界。打開Spotify搜尋Dan Gibson's Solitudes,加拿大籍的丹用一輩子將大自然的聲響刻進音軌之中。我反覆播放的是〈Woodland Rain〉及〈Thunderstorm in the Wilderness〉。滿滿一小時的雨淋、狂風、大雷雨,雜質剝離,自己重新是新的。
VIDEO
VIDEO
丹也採集海,《Ocean Surf Track》整整七十分鐘的浪濤拍岸。但從小迄今我都住在離海半小時之地。往往是深夜,踩著油門的我如風如電,抵海。
VIDEO
黑夜的海總閃爍著豐饒清晰的靜謐。
我會走到離水很近很近的地方。海濤襲來,遠去;輕撫,遠去;一波一波推送。在只自己一人的沙灘,音軌所難以還原的,是海濤離岸時氣泡破裂的聲響。細細碎碎,像蚌殼與海蟹的集體嘆息。像童年用一整個下午聽著冰淇淋汽水,那晶瑩泡泡的小小逃逸。
日子繼續,煩惱與疲憊繼續無聲無息疊加,疊加,疊加。那是一個無雨的日子,日光太過強烈的曝曬著,所有缺點與力有不足都無處遁逃。我坐在筆電前,清楚理解何謂治絲益棼,知道自己會繼續枯坐幾小時,而線團愈來愈亂。
然後明日重複今日。
我刷地站起,拿起車鑰匙,油門踩得比平常更遠一些,到一個此前未曾的海灘。
那是日光開始變色的下午,我呆呆坐在堤防,被自己的泡泡困住。風彷彿吹著,或其實,風叩叩叩叩鍥而不捨用力拍打著我。下意識我將本來駝著的背打直,緊繃的肩自然下垂,雙手置膝。一吸,長長一吐;慢慢地吸,更長更長的一吐。
淤積的開始流動,突然感覺到今天的風是清涼的,若有冰晶,陽光柔柔敷在自己身上。一直捂在耳朵上的什麼鬆脫了,遠遠地傳來整個海灘人們的快樂,那裡面有彈珠汽水,有沙堡,有奮力甩水引發眾人尖叫的狗。
我睜開眼,世界亮的像剛被開採出來。人生依然亂而龐雜,我或許能找出線頭。
●徵稿詳情,請見「家庭好時光部落格」: blog.udn.com/family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