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一八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了《職業與業餘體育保護法》,下放司法決定權給各州,迄今在美國大多數地區,線上運動賭盤已經完全合法,合併市占率超過七成五的前兩大博弈公司,亦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與那斯達克上市。相對於過去運動賭博常常帶有非法、地下操作的陰暗印象,如今美國體育博彩整體生態系統已步上檯面,成為民眾生活一部分。
幾周前美式足球超級盃,我第一次在運動賭盤下注。不過與其說是賭博,其實僅是把博弈公司提供的免費籌碼兌現。因為還在開疆破土階段,前兩大博弈公司都有給新用戶像「下注五美元即可獲得兩百美元賭注」的開戶優惠。倘若一個家庭有雙數用戶,只要在比賽勝負各押一方,兩者之間就保證會有個贏家。就這樣,新玩家們可以輕鬆從博弈公司手中免費拿回數百美元。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博弈公司表面大方,其實只是它們公式裡的用戶導入成本,即使有些用戶對押獲得穩賺不賠的差額,但對博弈公司而言,關鍵在於整體數量龐大的參與者中,只要有一定比例用戶留存並成為高頻投注者,就足以彌補行銷成本。
許多新用戶因拿到免費籌碼或保證獲利的機會而感到興奮,但在真正兌現彩金之後,往往也會產生贏錢很容易的錯覺,進而開始把盈利或更多的自有資金繼續押注。博弈公司利用的正是人性對於再贏一次的渴望,當用戶逐漸熟悉下注流程、感受到快感與刺激,就有更高機率持續消費。相對地說,對首次下注就輸掉免費籌碼的輸家,博弈公司會提供第二次機會,像是如果再賭輸會退還等值賭注的優惠,如此一來,就可一網撒進所有人了。
先撇開博弈對一般人影響,光是在職業運動圈,近年就已有諸多負面案例。曾創下完美判決紀錄的大聯盟裁判派特,被查獲與他人共用博弈帳號被開除;職籃多倫多暴龍隊前鋒波特涉賭甚至洩密給簽注站,遭終身禁賽;日職剛宣布共有八球團、十多名人士涉入網路簽賭,其中包括歐力士前王牌投手山岡泰輔;當然,最出名案例是大谷前翻譯水原一平,因沉迷運動賭盤、嚴重欠債進而偷竊,更是殷鑑不遠。
博弈公司看似撒錢的行銷策略,實際上是計算後的投資布局;只要能在市場早期階段迅速抓住廣大用戶群,利用人性在勝負之間反覆下注特性,長期下來便能回收本錢、持續獲利。
儘管合法運動賭盤商機無限,對政府稅收有極大助益,比賽關注度也因此提升。然而隨著賭博更加普及,成癮、債務等風險也隨之增加。博弈公司善用心理學、透過大數據和演算法抓牢用戶,永遠會是最後贏家。對於曾多次陷入賭博陰霾的台灣職業運動,嚴厲防範絕對是當務之急。那些令人心碎的黑暗時期,絕不能再重來。(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