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陳培哲等七十五位學者、勞團與藝文界人士昨天署名發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聯合聲明,指賴清德總統就任後,不斷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者,激化台灣社會的對立,並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遭快速壓縮,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聲明發起人有陳培哲、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作家楊渡、醫師蘇偉碩、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人民民主黨創辦人鄭村棋等人。陳培哲目前人在國外,本報記者採訪時他強調,此次連署很重要,「當然要支持」。
聲明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為例,指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聲明說:「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法治正被民進黨掀起的新一波反中浪潮而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與威脅,因此,為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發聲,我們要求政府遵循憲政體制依法而治,並立即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安定環境,確保台灣人民能夠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聲明提到,陸配亞亞在抖音發表批評民進黨的影片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這屬於言論自由範疇,但陸委會卻宣稱亞亞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將其驅逐出境,這種濫用行政裁量作法,完全違背政府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黃德北表示,提出聲明是因為賴總統拋出恢復軍法審判、限制兩岸學術與文化交流等十七項措施,以及移民署取消亞亞居留許可,要求亞亞強制出境,這讓許多人為台灣政治緊縮、兩岸關係惡化感到憂慮。因此此次聲明除了有學界響應,也有來自勞團、藝文界等人士加入。黃德北說,在邀請年輕學者、藝文工作者時,許多人雖想支持卻迫於壓力而婉拒,賴政府造成的「自我審查」壓迫可以想見。
黃德北指出,提出聲明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會架設網站讓民眾共同連署,也會針對不合理政策採取具體作為,更不排除會有維權抗爭活動。他直言,除了民進黨持續激化兩岸的對立,國民黨也毫無解決之力,所以只能透過民間力量自救。
馮建三指出,此次聲明在短短十天內就集結七十五位願意具名的各界人士響應,就是因為賴政府將對岸視為敵對勢力,將對台灣國安造成巨大危險,明明知道自己的軍事量能不及對岸,何必去「戳」他們?
施正鋒說,會站出來是因為現在民進黨政府執政下的思想審查已更勝戒嚴時期,對於國家、社會的分歧有很嚴重的影響。他說,亞亞案造成寒蟬效應,讓台灣的陸配遭到集體汙名化、將不敢發聲。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惟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經觸犯聯合國公約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牴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賴清德總統於3月13日召開國安會議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及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國人對於這些政策感到不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法治正被民進黨掀起的新一波反中浪潮而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與威脅,因此,為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發聲,我們要求政府遵循憲政體制「依法而治」,並立即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安定環境,確保台灣人民能夠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台灣民主自由正在遭到破壞與威脅
我們都熟悉那段歷史:當納粹在德國大肆逮捕猶太人與異議人士時,德國社會普遍選擇了沉默,有些人甚至站出來大聲讚賞這些暴行。然而,當蓋世太保開始把矛頭對準普通百姓時,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卻已為時過晚。最後,這種集體的沉默與縱容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的深淵,並使其陷入一場瘋狂的戰爭災難中。
賴清德總統自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的方式來打壓不同意見者,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的對立,並用這種民粹主義的方式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最近,陸委會宣布取消具有大陸配偶身分的網路博主亞亞(劉振亞)在台居留許可、並強制遣送出境。亞亞在大陸抖音網站上發表批評民進黨的視頻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但這都是屬於言論自由範疇,現在陸委會卻宣稱她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方式將其驅逐出境,這種濫用行政裁量權的做法完全違背政府依法而治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台灣言論自由的空間正在快速的遭到壓縮,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前總統舉辦的兩岸學生交流活動中,受邀來訪的大陸學生脫口說出「中國台灣」,前總統竟然因此要被移民署約談;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的貼文,也面臨內政部的罰款懲處威脅。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機制已經快速降臨台灣上空,嚴重破壞台灣民主法治的發展。
不要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咒語成真
賴清德政府不但是當前台灣民主法治的最大破壞者,也對台灣和平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
這場戰爭本可避免或提早結束,但為了削弱俄羅斯並為軍工複合體創造巨大利益,拜登政府不斷延長戰爭,迫使烏克蘭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導致無數民眾傷亡流離失所。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釀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固然應受譴責,但美國與北約長年否定俄羅斯對其自身安全的關切、透過北約擴張誘使烏克蘭掉入戰爭代理人陷阱的作法更應受到撻伐。
自從解嚴以來,台灣人民逐漸開始享受到兩岸和平帶來的紅利。1990年代以來,兩岸之間經貿迅速增長,2024年兩岸之間的貿易總額高達2312.12億美元,其中台灣更享有699.96億美元順差,佔台灣全年貿易順差總額的86%以上。2015年11月,兩岸最高領導人更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馬習會」,為兩岸關係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創造了難得契機。然而,這樣的發展顯然是與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利益相悖,近年來不斷阻撓與破壞。賴清德上任後,更是變本加厲地推動各項敵視對岸的政策,兩岸之間關係日益惡劣,愈來愈多人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咒語是否真的會實現。
由於大陸與美國正處於大國博奕階段,使得民進黨的中國威脅論與抗中保台策略得到美國大力支持,甚至要把台灣建成「刺蝟島」、「地雷島」。然而,近來國際形勢丕變,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調整與中、俄兩國的關係,國際政經秩序面臨重組,各國均謹慎以對。反觀民進黨政府,繼續昧於現實,無視川普上台後所作的戰略調整。對當前國際局勢如此缺乏掌握,勢將把台灣帶向兵凶戰危日益孤立的局面。其實賴清德的17條十分危險,可能讓台灣陷入連這幾年的烏克蘭都不如的危險困境。目前美國在東亞的軍力可能已經無法支援台灣,並且與中國對戰代價太大,所以美國多少已經準備放手,甚至要把台灣剔除到第一島鏈之外。對這個轉變的認識,從美國國防部新任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的談話、《外交事務》季刊的重要論文、還有國內外幾位有識之士,都曾提及,甚至最近國防部四年的總檢討也對兩岸軍力對峙的後果十分悲觀。
台灣在兩岸與世界和平上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目前國際局勢日益詭譎多變,台灣與大陸也正面臨火車即將對撞的危機,處於暴風核心的台灣,特別感受到壓力。但在大陸與美國博奕的當下,我們相信台灣可以發揮關鍵角色,緩和此一對抗的緊張氛圍。只要民進黨政府願意放棄現行抗中保台路線,直接解決當前困擾兩岸和談的障礙,不但能確保台灣的安全,更有助於東亞與世界和平的發展。
我們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不要為了自己的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任何危害台灣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台灣人民更要站出來捍衛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言論自由,並提出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和平方案。我們還要呼籲大陸朋友,與我們一起捍衛兩岸和平、珍惜大陸40年建設成果和台灣的民主自由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