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今年首出訪 習近平擬本月訪馬越柬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01 第606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今年首出訪 習近平擬本月訪馬越柬
大陸持續推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強化獎懲
改革派代表 胡耀邦之子胡德華病逝
夏立言、蕭旭岑訪陸 籲加強交流
長和賣港口 港媒:北京可祭國安法
研發太燒錢 華為去年獲利銳減28%
訪問量衝高 DeepSeek超越ChatGPT
長和賣港口 恐牽涉國安法
共軍宣布對台軍演 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

兩岸新聞
今年首出訪 習近平擬本月訪馬越柬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南華早報昨天引述外交消息人士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四月出訪東南亞三國,包含馬來西亞、越南及柬埔寨,這是習近平今年首次外事訪問。

報導分析,在東南亞對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感到憂慮,及美中競爭升高的背景下,北京正努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可信任和負責任的地區夥伴,加快深化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與此同時,外界對於美國對該地區承諾的擔憂也加劇,特別是川普似乎對其歷史上的盟友和夥伴關係的價值提出質疑。

消息人士指,習近平可能在四月中旬啟程,並計畫在馬來西亞停留三天。另有消息人士說,習近平此次訪問大馬,將以他去年十一月在北京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的富有成效的會晤為基礎,此次訪問肯定有利於促進中馬雙邊關係。當時,習近平稱中馬是好朋友、好夥伴。

習近平去年未曾到訪東南亞國家,他上一次東南亞之行是二○二三年十二月,對越南進行國是訪問。再前一年,他曾前往印尼峇里島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並前往泰國進行正式訪問,同時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峰會。報導指,北京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了牢固的貿易關係,但同時也與多個國家就南海主權發生爭端。

這也是習近平時隔十二年再度訪問馬來西亞。大馬是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吉隆坡與北京關係熱絡,一直在尋求北京的投資,兩國去年的雙邊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大馬首相安華自二○二二年上任以來已三次訪問大陸,他今年二月曾表示,馬來西亞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接待習近平,習將率領龐大的商業代表團赴大馬開拓商機,也將為大馬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

越南是大陸在東協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大陸第五大貿易夥伴。儘管中越長期存在南海主權爭端,但兩國關係依然緊密。越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蘇林去年八月上任後隨即首訪大陸。柬埔寨則與大陸擁有多項「一帶一路」倡議大型基建工程。

川普今年一月就任以後,大陸與周邊亞洲國家互動轉趨緊密。上個月,大陸與日韓分別舉行了外長會及經貿部長會議,後者是時隔五年多來首次舉行,三方同意擴大經貿領域合作、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FTA)談判,以促進區域和全球貿易。日本共同社亦稱,大陸領導層正設想以朝鮮半島無核化強化與日韓的合作,因為在川普「孤立主義」形勢下,北京認為出現了向日韓靠近的戰略機遇。

   
大陸持續推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強化獎懲
上海31日電/中央社
中國推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在房地產市場等領域將增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列入名單者,在申請政府資金、公務員遴選、股票債券發行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或禁止。

新華社今天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1日發布「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深化政務信用建設、加強經營主體信用建設、加快社會組織信用建設、有序推進自然人信用建設、全面強化司法執法體系信用建設。

根據「意見」,政府及其部門在公共資源交易、招商引資、涉企收費等領域出現失信行為的,將納入信用紀錄,限制其申請各類財政性資金和項目。在經營主體方面,將加強國有企業信用狀況披露。

在自然人方面,「意見」要求加快推進法律、金融、會計、審計、醫療、教育、家政、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平台經濟等領域從業人員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人員等重點職業人群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設。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可以展開「自然人信用評價」,作為提供激勵政策的參考。

在強化對守信行為的激勵方面,為守信主體在公共服務中提供便利或優惠、包括融資更便利。借助平台企業的大數據資源,為守信主體提供市場化、社會化激勵。

而在失信懲戒方面,對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在申請政府資金、享受稅收優惠、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股票債券發行、公務員錄用遴選調任聘任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或禁止。在房地產市場、網際網路、人力資源市場、能源中長期合約領域增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此外,還將推進「信用報告」深度應用,推動在市場准入、行政審批、政府採購、招商引資、資格審核等公共管理領域充分使用信用報告。大力培育信用服務市場,探索發展聚焦細分領域的企業徵信機構。

「意見」指出,要統籌做好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建立健全示範區評價機制。持續展開城市信用監測。

中國國務院曾在2014年發布通知,計劃在2020年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官方宣稱,這項建設旨在提升中國社會的「信用水準」與「誠信意識」。

   
改革派代表 胡耀邦之子胡德華病逝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港媒報導,中共已故總書記胡耀邦三子、北京政論月刊「炎黃春秋」雜誌社前副社長胡德華三月卅日在北京病逝,享壽七十七歲。

綜合明報等港媒報導,胡德華是湖南瀏陽人,生於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是胡耀邦三子。胡德華一九八六年開始從事科學研究,曾任大陸中科院軟體中心負責人。一九九四年組建北京泰利特科技公司,從事金融、銀行和辦公室等軟體系統的開發。

胡德華曾任「炎黃春秋」副社長,被認為是中國大陸「改革派」主要人物之一。胡德華二○一三年五月在江西井岡山受訪表示,改革需要大智慧、大氣魄、大胸懷、大慈悲,不能躺在三十年前的改革成果上睡大覺,而是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開拓思路。

胡德華曾與李銳、杜導正等自由派元老關係密切,對體制提出批評。二○一六年以敢言著稱的「炎黃春秋」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接管後宣布停刊。該刊管理層遭當局整頓。

炎黃春秋前總編輯徐慶全在社交媒體留言:「驚悉胡德華兄去世!難以置信,不勝悲痛。特發一組我拍的照片,以誌紀念!德華兄,一路走好!」

胡耀邦被視為中共開明改革派人物,一九八七年被指責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辭職。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去世,引發大批民眾懷念與抗議運動,最終導致六四天安門事件。

二○一五年,中共黨媒曾將胡耀邦誕辰一百周年列為當年重要紀念日,引起關注。不過,胡德華當時回應指,胡耀邦當年被指錯誤的作為,上了中共中央文件,現在(當局)透過網上文章來稱許,不能算是平反;如果當局真有意為胡耀邦平反,就應以中共中央的高度,透過正式文件發表,才是真正的反省。

   
夏立言、蕭旭岑訪陸 籲加強交流
特派記者陳政錄/鄭州報導/聯合報
台海情勢升高之際,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近日接連赴陸訪問。夏立言昨在河南出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時表示,將繼續加強交流,因為對兩岸有很大的好處。蕭旭岑則說,兩岸連結是政治力切不斷的。

夏立言一行於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四日赴陸訪問,主要行程涵蓋河南、江蘇兩地,在參訪洛陽、鄭州,並在前日會見河南省委書記劉寧後,昨在河南鄭州新鄭出席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這是藍營高層今年首次訪問大陸。

陸方昨未安排公開受訪,夏立言簡短對台灣媒體表示,「我們繼續加強交流,大家都是炎黃子孫。繼續交流當然對兩岸有很大的好處」。

與夏立言同行的還有國民黨大陸部主任林祖嘉、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夏立言還將轉赴江蘇,預計四月二日在徐州會見「國台辦領導」,並於四月三日赴南京中山陵拜謁。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府、大陸國台辦等共同主辦,陸方與港、澳、台、僑代表逾五百人出席大典,陸方官員有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雪克來提.扎克爾,河南省委書記劉寧、海協會長張志軍,台方除夏立言一行,還有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廈門台協會長韓螢煥等台商代表與會。

此外,預計今日在山東出席孔子文化春會祭孔活動的蕭旭岑,昨率卅位「大九學堂」學員登泰山。蕭旭岑在泰山頂的碧霞祠,許願兩岸和平,兩岸人民平安幸福。

帶台灣學生登泰山,蕭旭岑說,一方面體驗「登泰山而小天下」,另方面也感受濃厚的兩岸宗教交流氣氛,強調從文化、宗教來看,兩岸的連結是政治力切不斷的。

就賴清德總統宣布國安十七條限縮兩岸交流,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昨受訪指,希望民進黨能懸崖勒馬,因為全面禁止兩岸交流是不切實際,兩岸經濟互相依存、互補,合作方能創造最大利益。

   
長和賣港口 港媒:北京可祭國安法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出售港口掀起風波,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表示將依法進行反壟斷審查。香港大公報昨持續發文並引述專家稱,審查不僅依據反壟斷法,還可結合國家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評估港口系統資料安全風險,防範「地緣政治博弈」對航運的潛在威脅。

長和原定四月二日與美國貝萊德為首的財團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三月廿八日表示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同日傳出長和已推遲簽約。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稱「注意到有關報導」,並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

大公報昨引述反壟斷領域專家、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苟博程解讀,這項審查符合大陸反壟斷法的域外管轄原則,根據該法第二條,境外壟斷行為若對中國大陸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中方有權管轄。

苟博程又稱,此次長和交易雖涉及境外港口,但可能透過國際航運鏈條影響中國船公司營運成本及供應鏈安全,因此符合域外適用。他並稱,審查不僅依據反壟斷法,還可結合國家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評估港口系統資料安全風險,防範地緣政治博弈對航運的潛在威脅。

大陸港澳辦昨再度轉載大公報文章,強調「大義面前無小事,長和應三思」。內容引述香港政商界人士說法,指長和交易「非一般買賣」。長和股價昨日開盤一度重挫百分之四點五,收盤跌幅收窄至百分之三點一。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摩根大通表示,因地緣政治影響不斷上升,對長和延遲潛在交易並不感到意外。大陸當局可能從反壟斷法或從國家安全方面出手阻止交易。

   
研發太燒錢 華為去年獲利銳減28%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昨天發布二○二四年年度報告指出,二○二四年實現全年銷售收入八六二一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百分之二十二;由於研發費用按年增百分之九、銷售和管理費用按年增約百分之十一,導致華為二○二四年淨利潤(獲利)按年跌百分之二十八至六二六億元。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華為二○二四年研發投入達一七九七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點八,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一兆二四九○億元。收入方面,「華為雲」去年實現銷售收入六八八億元,按年成長逾百分之二十四,海外公有雲收入成長超過百分之五十,昇騰AI雲服務實現六倍成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首次實現當年盈利。

在AI領域,華為雲發布AI-Native雲基礎設施架構CloudMatrix,為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提供高效、長穩、可靠的澎湃AI算力。盤古大模型在政務、工業、金融三個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並位居醫療、藥物、氣象及汽車四個領導者象限,領跑中國大陸行業大模型市場。

就市場區域分布,中國大陸是其最大市場,占比達百分之七十一,其次是歐洲、中東和非洲,占比為百分之十七,亞太與北美地區占比分別為百分之五與百分之四。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表示,二○二四年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她指二○二五年,華為將進一步把「以質取勝」落實到各項管理制度和業務活動中,堅持質量目標牽引,不斷提升質量競爭力。同時,華為將持續做強根生態,秉持開放、協作、利他的理念,圍繞鴻蒙、鯤鵬、昇騰、雲計算等業務,面向生態夥伴開放平台能力,向開發者持續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產品,加速生態繁榮,共促產業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近期對外發債融資,據上海清算所官網披露,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於三月十八日及三月二十四日發布了兩期超短期融資券,分別融資四十億元,共融資八十億元。發行利率分別為百分之一點七六與百分之一點七。

   
訪問量衝高 DeepSeek超越ChatGPT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人工智慧(AI)分析平台「aitools.xyz」最新報告顯示,DeepSeek(深度求索)旗下大模型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AI工具,每月新增網站訪問量已超美國Open AI的ChatGPT。單就2月來看,其訪問量約5.25億次,超過ChatGPT的5億次。

界面新聞報導,「aitools.xyz」報告數據指出,從整個AI產業來看,2月全球AI工具總訪問量達120.5億次,吸引30.6億獨立訪客與各類AI工具互動。雖然DeepSeek在新增訪問量上實現超越,DeepSeek在2月市占率從2.34%增為6.58%。不過,目前DeepSeek位居第三,僅次ChatGPT和Canva後,二者分占43.16%和8.27%。

同時,數據還顯示,單計聊天機器人市場,DeepSeek的總訪問量達到近7.93億次,獨立用戶約1.37億,在聊天機器人市場中占據12.12%的份額,排名第二。

   
長和賣港口 恐牽涉國安法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出售港口掀起風波,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表示將依法進行反壟斷審查。香港大公報昨(31)日持續發文並引述專家稱,審查不僅依據反壟斷法,還可結合國家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評估港口系統資料安全風險,防範「地緣政治博弈」對航運的潛在威脅。

長和原定4月2日與美國貝萊德為首的財團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8日表示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同日傳出長和已推遲簽約。

   
共軍宣布對台軍演 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聯合報
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1日上午7時30分宣布表示,4月1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施毅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

東部戰區並發布此次軍演主題海報「進逼」,海報上共軍機艦包圍台灣,海報下方還寫著「『台獨』作妖 引火燒身」。

   
波蘭波茲南大教堂島漫遊記
大教堂島位於瓦爾塔河和塞比納河支流之間的區域,為波茲南最早的開發的地區,9世紀就有人居住,歷史較為悠久。這個區域因為教堂特別多而出名,有很多主教神父和信徒聚集,在綠地裡建造的教堂彷彿來自另一個安靜的世界,磚紅色的房頂是這些建築的特徵。

如何有效問問題?
在職場中,包括學習、工作和人際溝通等,問問題是一項重要的能力。然而,許多人提問缺乏技巧,因此往往最後得不到正確答案。所以,如何問問題才有效率,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以下羅列幾個要點,讓你提問時更有效率,工作更為順暢,人際關係更為圓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