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聯合報社論/美國觀察廿年,賴清德還在澄清疑賴論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9/09 第57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今天我們都是林依晨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國觀察廿年,賴清德還在澄清疑賴論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正悄然改變東亞政經版圖
民意論壇 柯文哲案 後座力如滾雪球
阿北是賴清德的大貴人
黨主席落難後的眾生相
慎終追遠 何時成了一種罪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賽珍珠的大地
孤島花東 需常態交通備援機制
海基會大增預算 皆對抗成本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今天我們都是林依晨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新一期《經濟學人》有篇「自由主義在中國絕未死亡」,談到在中共的高壓下,自由主義氣息仍然強韌。其中提到氣候溫和、生活悠閒的成都,吸引許多想要遠離北京的思想開放青年,也孕育了更自由多元的文化。最近林依晨遭圍剿風波,關鍵詞正是「成都」;成都正孕育自由精神,台灣難道在委靡?

首先,林依晨為何不能說她是成都人?就算她爺爺不是成都人,她不能基於熱情、友善或文化認同,稱自己是成都人嗎?再說,在反中政策下,民進黨人要抹掉自己的祖籍地是他們的選擇;但政府能逼迫所有公民都忘掉自己的父祖嗎?

蔡英文聲稱「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那為何綠色黨國教育下的世代,一聽到某個中國城市的名字,馬上聯想到「不忠」或「叛國」?把下一代的世界觀包裹得如此狹隘,把敵我意識從政治灌注到社會、文化的範疇,真的是為台灣好嗎?這又如何讓台灣變成「世界的台灣」?

把「我是成都人」解讀為政治認同,是很愚昧的事。藉此去追殺林依晨,則是殘酷不仁,是利用政治扼殺人性。

當年雷根遇刺,他在手術室中開玩笑說:「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民主黨籍主治醫師回答他:「總統,今天我們都是共和黨!」沒錯,人生有比政治更重要的追求。今天我們都是林依晨!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國觀察廿年,賴清德還在澄清疑賴論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賴清德總統競選期間深受「疑賴論」困擾,上任超過百日,還在台美兩地努力澄清「疑賴論」。這樣會是賴總統所稱「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候」嗎?

八月下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和外交部長林佳龍密訪美國,舉行台美國安高層對話。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這項會談此時登場十分敏感,因為大陸正密切關注賴清德如何處理與北京和華府的關係,美國有些官員私下也憂心賴清德缺乏外交經驗,且比蔡英文更難預測。

金融時報再度挑起疑賴論,賴清德顯然相當在意,親上電視辯駁,直指背後應該有人操作,強調報導不是事實,所以美國政府第一時間就澄清了。賴清德說,前總統蔡英文上任八年,台美有很好的溝通管道,他上任後,得力於副總統蕭美琴幫忙,這個橋梁持續存在,因此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或國家發展方向,都非常清楚。

但賴清德所指美國的澄清,其實是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訪陸前,資深官員向媒體作背景說明,應要求評論賴清德上任以來表現時提到,台灣「現任領導層仍然致力維持現狀與和平穩定,他們在公開聲明中強調這一點」。我涉外人士卻移花接木說,白宮意在駁斥金融時報提出的疑賴論;賴清德也很得意美國第一時間就為疑賴論澄清。

其實,根據賴清德談話,美國的確透過蕭美琴掌握賴政府政策方向,這正是蕭美琴的「監軍」作用;按照美國官員說法,美國也的確聽到了賴清德公開說要維持現狀與和平穩定,但賴清德的新兩國論,美國卻不一定聽得懂或聽懂裝迷糊。至於說美國澄清金融時報的疑賴論,就是在糊弄國人了;而這種移花接木手法,恐怕更會加深疑賴論。

賴清德質疑金融時報疑賴論背後有人操作。但金融時報二○二一年就披露台美國安高層對話,今年報導也是獨家。甚至二○一一年美國對蔡英文有意見、去年美國關切賴清德追求「台灣總統走入白宮」目標,也都是金融時報獨家報導。外界認為金融時報消息來源應是美國國安幕僚。賴清德質疑有人操作,不啻質疑美國在操作疑賴論;也許,賴清德的懷疑是對的,在蘇利文訪陸前釋出台美國安高層對話訊息,正是美國的兩岸操作,只是賴清德表錯情。

不過,疑賴論的澄清已變成浩大的內外宣工程,而且不敢質疑美國,只敢罵中共。賴清德上電視反駁疑賴論,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在美國力稱選後只有信賴論;國安高層也破解中共操作新一波疑賴論的元素與分工,指中共分化台灣社會內部,挑撥台灣與西方國家的信任,操作賴清德與蔡英文的矛盾。但如果沒有疑賴,何須澄清?如果疑賴是操作,澄清也是認知作戰。

美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谷立言七月晉見賴總統時,透露賴清德廿年前就是美國投資全球未來領袖交流計畫的提名邀請對象;顯然美國觀察了廿年,務實台獨工作者產生的疑賴烏雲籠罩不散。最近谷立言舉行記者會,開場就提到七月被總統府新聞稿遺漏的「一中」政策,強調美中對話控管分歧,協助台灣防衛,也鼓勵兩岸對話。但最近大陸學術團訪台被技術性卡關,網紅到新疆旅遊拍片可能涉觸國安法,里長揪團赴陸旅遊觸犯反滲透法,賴總統更要求宗教界到大陸交流不要被拐走。在綠色恐怖氛圍下,兩岸如何交流對話?

賴清德應反思,為何美國觀察廿年、自己上任也逾百日,還必須努力澄清疑賴論?中共的認知作戰從未消失,但把疑賴論推給中共操作,只能糊弄國人,不能為美國釋疑。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正悄然改變東亞政經版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先看三則新聞。第一則,進入中國第40年的美國計算機巨頭IBM,日前結束了在中國的研發部門,IBM高層8月26日關閉業務宣布裁員,超過1,000人瞬間失業。

第二則,去年才宣布退出與印度石油龍頭合作195億美元在印度投資一座晶片製造廠的富士康,日前宣布重返中國河南鄭州,並在當地大規模招聘員工5萬人,且大幅提高平均月薪從人民幣6,000元上升到7,500元,據了解,主要是為了滿足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6的大量訂單。

再一則,8月5日,由中國和柬埔寨共同出資、耗資17億美元的德崇扶南運河項目正式破土開工,柬國全國放假一天慶祝。該運河全長180公里,寬100公尺,深5.4公尺,完工後不僅將改變目前柬國出口必須經過越南、受制於越南的窘境,且將因擁有自己的出海通道,憑藉比越南更低廉的工資,吸引外人投資,根本改善柬國投資環境,提振經濟。

三則消息,都跟中國有關,準確地說,都跟中國的快速崛起有關。

富士康一度在中國大陸有極大規模的投資,除了企業自身獲利,也為中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貢獻巨額稅收,但是近年來隨著大陸勞工成本提高,及印度和越南等新興經濟體以更低廉工資形成的強大投資誘因,富士康將部分產能從中國撤出移往印度。今年第1季,因為富士康的撤離,就導致河南手機出口量暴跌61%,河南出口額大跌23%。如今富士康又回來了,主要原因是富士康終於體會到了印度的投資環境遠不如預期,比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生產線不成熟不完整、衛生條件差及高溫缺電;當然,勞工的素質與工作態度也與中國有明顯差距。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大國,其出口老早就超越了傳統的前三名製造業大國美、德、日三國,甚至是三國的總和,中國的快速崛起,自然就牽動了國際跨國企業的投資方向及力度。

至於IBM大規模撤出中國,與其說是撤資,不如說是敗走。IBM在上世紀曾被形容為「藍色巨人」,確實引領計算機領域風騷數十年,但進入新世紀後,面對著一眾新興高科技企業如OpenAI、輝達、超微的風起雲湧與推陳出新,IBM明顯已疲態盡露,IBM對各高端企業能提供的基礎設施服務,也面對了中國同類對手的競爭,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說到底,中國的快速崛起,正在依中國的邏輯與節奏改變著跨國資本在中國及相關國家間的選擇。

除了資本的流動,中國也在基礎建設方面影響著不同國家間的政經地緣關係。正在進行中的柬埔寨的德崇扶南運河工程,除了能根本扭轉柬國長久以來經濟與投資發展的劣勢外,也對相關國家包括越南、寮國、泰國甚至更大範圍內的東南亞及東亞國家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首當其衝的是越南,此後不再能以湄公河的出口控制來要挾柬埔寨及寮國這兩個內陸國家了。去年開通營運的一條北自雲南昆明南下直達寮、柬邊境寮國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近一年來的營運,早已為寮、柬、泰甚至越南北部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因而,繼續從寮國萬象出發,經柬埔寨到泰國曼谷,再從曼谷南下經馬來西亞吉隆坡再到新加坡的泛亞鐵路「中線」,也已從紙上談兵,到積極付諸實際行動的時候了。在這些形勢的促動下,最近,開鑿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最窄處的克拉運河也成了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這條102公里長、400公尺寬、25公尺深的運河一旦開鑿開通,就將如蘇伊士運河及巴拿馬運河分別聯通了大西和印度兩洋一樣,也聯通了太平和印度兩洋,必將是一世紀工程。

與此同時,日本繼幾乎所有主力產業一一被中國取代後,最後僅剩的單反相機最近也被中國攻破了技術難關,以及,南韓對華貿易去年出現了兩國建交30多年來的首次逆差等等…在在都顯示了中國正在悄然改變著東亞政經版圖。

   
民意論壇
柯文哲案 後座力如滾雪球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隨著柯文哲司法案件日趨明朗,其政治效應究竟是擴散並產生蝴蝶效應,抑或能設下停損點?引發關注。毋庸置疑,這對柯文哲及民眾黨形象恐已產生嚴重傷害,甚至衝擊藍白政治聯盟合作及未來國會改革,衝擊台灣政黨政治及兩岸關係發展。

或有論者言民眾黨為一人政黨,一旦柯確立罪名則樹倒糊孫散、潰散泡沫化,消除賴清德連任潛在競爭者;藍白政治聯盟恐難再組成,立法院改革將停擺,甚至民進黨兩岸政策及路線恐更為強硬、暴衝及挑釁,不受藍白政治聯盟制約。

首先,重傷柯的清廉形象及減少民眾黨支持度。據網路媒體民調顯示,針對京華城案,選擇不相信柯的高過五成,相信者僅約三成;另五成五民眾認為,政治獻金案與京華城案加深了他們對民眾黨的負面印象。

其次,衝擊藍白政治聯盟的穩定性。民眾黨在柯文哲政治魅力下形成,柯尚能制約八位不分區立委;一旦柯垮台,因其成員複雜、意識型態分歧、較不具共同價值及路線,在欠缺強有力領導核心狀態下,恐造成不分區立委依據議題及意識型態而尋求依附不同政黨,致藍白聯盟分崩離析、潰不成軍。

復次,從立法權制衡行政權,轉變成立法權為行政權所俘獲。民眾黨作為國會關鍵性力量,其支持的天平砝碼傾向藍綠哪一陣營,該陣營就能主導議事進程及政策形成。若藍白政治聯盟解體,賴清德雖為少數總統,但若透過威脅利誘掌握立法院,則原本的分立性政府將走向一致性政府,任何國會改革恐均胎死腹中,導致立法院藍綠攻守易勢,形成一黨獨大優勢。

再者,難以制約民進黨強勢政策作為。當藍白政治聯盟無法組成時,將難以抵擋民進黨欠缺審慎謀劃、激進挑釁的政策制定。藍白政治聯盟採取一致性行動時,曾聯手箝制綠營提案超過十六次以上;若藍白盟軍潰散,立法院制衡民進黨的力量消失,強硬挑釁性政策將欠缺掣肘。

最後,難以制約激進及挑釁的兩岸政策。蔡前總統主張維持現狀,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大陸界定蔡兩岸論述,是未完成答卷。蔡尚提出九二歷史事實、九二共同認知及九二會談精神,作為兩岸重啟對話協商的基礎。

賴總統則採取戰略清晰的兩岸論述,主張務實台獨就是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宣稱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國家名稱。大陸界定賴就職演說為台獨宣言及自白書。同時,賴不僅從未宣稱依據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陸委會副主委反而宣稱兩岸兩區互不隸屬跟兩國互不隸屬是一樣的,這種立基於兩國論的兩岸路線,更是極具衝突性的兩岸政策。

就此而論,柯文哲事件的政治影響後座力超出想像;整個事件創下台灣自治史上卸任市長、副市長皆遭羈押;亦為台灣政黨史上首位現任反對黨主席遭羈押,不僅影響民眾黨的生死存亡,更波及藍白聯盟及國會改革進程、行政與立法間的制衡問題。甚至賴連任之路恐無攔路虎,無論黨內外皆無政治競爭對手能輕攖其鋒。

   
阿北是賴清德的大貴人
蔡國顯/導演(高雄市)/聯合報
賴清德總統一生中有很多貴人,總統大選競選總幹事潘孟安就是其中一位,但有一位絕對不能不提到的是,近日攻占媒體版面的民眾黨柯文哲主席。

二○二四年總統大選 ,柯文哲與吳欣盈代表民眾黨獲得三六九萬票 ,得票率二成六五;侯友宜和趙少康代表國民黨獲得四六七萬票,得票率為三成三五;賴清德和蕭美琴代表民進黨獲得五五八萬票,得票率為四成。假如當時柯文哲承諾藍白合,前總統馬英九最後出面整合,促使柯文哲同意和侯友宜搭配成一組競選,且都已經簽字了,照這麼選下去,藍白合的結果,一定可依預期勝出,柯文哲當副總統應該是可以期待的,惟世事難料。

不料柯文哲和幕僚說自己陣營民調高出其他二組,而執意選擇走自己的路,單獨競選到底,讓企盼藍白合的人士扼腕不已,結果票源分散而因此落敗,把賴清德和蕭美琴送進總統府。沒有想到柯文哲在選後卻從京華城進到了土城,真正變成一日雙城論壇主了。

筆者過去服務於中央電影公司,曾被指定率隊赴日本籌備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回憶錄《感恩的歲月》影片。王貞治在他的回憶錄上說:「人生的劇本無法預先寫好」,這句話印證了人世間太多的哲理和人生百態。

柯文哲的境遇,恐怕連他自己作夢都沒想到吧!

   
黨主席落難後的眾生相
陳文婷/上班族(台北市)/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羈押後,眾生相紛紛上演。同情者有之,雪中送炭聲援者有之,幸災樂禍嘲笑者亦有之;甚有開香檳慶祝,送雞鴨(羈押)便當和起酥(起訴)蛋糕者。那是趁人之危,有失厚道了。

甚至柯媽亦遭受池魚之殃,柯文哲新竹老家出現寫有「新竹地方媽媽之恥何瑞英、教養出貪汙犯柯文哲」的紙板,還在大門旁張貼柯遭上銬的照片,甚至擺放大串鞭炮,均為脫序過激的離譜行徑。

我不是柯粉,對柯文哲的某些言行也不認同,只是感嘆台灣怎麼了?什麼時候,我們社會變得如此張牙舞爪,失去厚道良善?

古人云:作姦犯科者,未必小人;然糾纏刁難,落井下石,必敬而遠之。平日再怎麼討厭柯文哲,但一碼歸一碼,京華城風暴,相信司法自會調查清楚。但在柯文哲被羈押時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則大可不必,那是有失厚道,有失人品、高度和格局。

宋朝蘇軾和王安石一直都是政敵,王安石堅持變法,蘇軾反對變法,王安石為此十分惱怒,建議皇帝貶黜蘇軾。後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險遭問斬。王安石面對落難政敵,不是落井下石,而是向皇帝求情:「豈有聖世而殺才士者乎?」蘇軾因而免於一死。王安石的格局和胸襟為世人所稱頌。

我們社會匱乏的是寬廣的胸襟和格局,多的是冷嘲熱諷、落井下石之人,遺失了做人的高度和起碼的道德,遺失了純真美好。

前些天搭公車,車上女士問司機,可以在前面那棟大樓停車嗎?對這不合理的要求,司機略微提高了聲調說:「不行,得往前一點,到站牌才能停。」女士不滿地回嗆:「幹嘛這麼大聲?我要投訴你!」站牌到了,女士下車,拿手機拍下車牌號碼和司機的名字。這一幕讓人感嘆,這個社會失去溫度了嗎?為何一言不合就面目猙獰、齜牙裂嘴?

人與人之間可以多一點溫暖和善良嗎?柯文哲被羈押後自有司法審判,而我們期盼看到的眾生相,不是刀刀見骨,而是平和、理性,甚至可以帶著些許溫暖和光亮。

   
慎終追遠 何時成了一種罪過?
沈渝/國中歷史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近日林姓女藝人的認同掀起輿論爭議。撻伐者稱,硬把祖父故鄉說成是自己的,就是一種媚共行為。但祖父的故鄉不能等於是自己的故鄉嗎?還有無數網民以此譏笑謂:「如果自我認同可以無限向上追溯,那全世界都是東非人了」。明顯地,「無限追溯」就是種詭辯。

宜蘭大學教授陳復前幾日曾提出,美國總統甘迺迪把回到曾祖父家鄉愛爾蘭稱作「返鄉之旅」,四代之隔尚有鄉愁,何況祖父只差三代。

清代移台者最初形成的宗族組織是「唐山祖」,每年還集資張羅祭祀費用,派代表返鄉祭拜;約莫繁衍三、四代後,才有了「開台祖」的出現,從來台第一代祖先開始祭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指辦好父母身後事;追遠,即追念祖先。有此感恩之心念,百姓的道德風貌才會日趨敦厚樸實。現今台灣若將此觀念視如敝屣,社會風氣墮壞如何,可想而知。

即使撇開儒學不談,國中歷史課程在新課綱「略古詳今」前,皆會在介紹商代時提到,重視祖先崇拜由此朝開始,形成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公民課程在介紹家庭、稱謂時,畫出自祖父以下的家譜,也是認識自己、形塑家族意識的最基本功課。

只能以出生地定義自己是哪裡人嗎?抗日英雄羅福星生於印尼,隔年全家遷回原籍廣東,求學階段待過印尼、台灣,成年後回廣東加入同盟會,革命反清。待中華民國建立,立志助台推翻日本統治,在台犧牲就義。他是台灣人嗎?

印尼「糖王」郭春秧,生於福建,十六歲時前往印尼投靠叔父。一戰前後,由於看準蔗糖商機,成為「爪哇糖王」之一;亦來台長居,推廣外銷包種茶,以有別於當時暢銷的烏龍茶,大獲成功;還赴香港買地投資,形成今日「春秧街」。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致使其在瓜哇的事業破產,最終病逝於台灣。他算何地人?

土生土長於美國加州的籃球好手林書豪,因為父母皆台灣人就是「台灣之光」?若可以推論自父母,退役網球名將張德培生於美國紐澤西州,父親七歲從廣東遷往台灣,一九六六年再移民至美國。張父算是廣東人還是台灣人?

筆者父親一九四三年生於福建漳浦,一九四七年被帶來依靠已在台經商的祖父。他不是一九四九年那批因國共內戰大遷徙的外省人;明明母語是台語/閩南語,卻也不被歸類為「本省人」。

我們家族一直是台北市漳浦同鄉會的成員,至今仍持續運作、定期聚會,不諱言,實凋零顯著,第三、四代參與日稀。一次陪父親參與同鄉大會,身為在場少數新生代、土生土長台北人的我,竟被推選為同鄉會理事,剎時身感背負莫以名狀的傳承責任。

我想起初次出版書籍那日,興沖沖與父親分享喜悅;當父親翻至作者簡介,見沒寫上福建漳浦人,臉色一沉、教訓了一番,鬧了個不歡而散。我理直氣壯的回懟「現在寫籍貫會被嘲笑」;事後設身處地的想,他一定無法明白,不忘本為何變成丟臉的事?

台語有諺「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飲水思源是道德問題,不該是政治問題。因為意識型態而泯滅人性,不就是我們覺得共產主義最可怕之處?難道要重蹈文化大革命覆轍,對至親「劃清界線」才能展現效忠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賽珍珠的大地
林一平/聯合報
約五十餘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講述了一位中南美洲政治領導人的一生。他年輕時反對腐敗政權,最終掌握權力並推動了多項社會改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的政權也被指控為腐敗,他的執政團隊成為了自己曾經反對的那種領導類型。我不記得這部電影的名稱,但記得劇情融合了多明尼加的莫利納(Rafael Leonidas Trujillo Molina)、墨西哥的薩帕塔(Emiliano Zapata)和阿根廷的裴隆(Juan Domingo Per□n)等人物的經歷。在這三位人物中,薩帕塔的形象最為正面,而莫利納則較為惡名昭彰。

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賽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 1892-1973)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大地》。這部於一九三一年出版的小說,描繪了中國農民王龍在地主壓榨下奮鬥的過程。王龍一路奮鬥,出人頭地後,最終卻也成為他曾經鄙視的腐敗地主。賽珍珠的敘事深入探討了價值觀的衝突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內在聯繫。

儘管佃農變地主與庶民變統治者是不同的故事,但它們的過程卻有相似之處。《大地》細緻地描繪了王龍從貧窮農民到富有地主的過程,展現了他在獲得財富和地位後,逐漸採納他曾經鄙視的富人階級的行為模式。這與電影中政治人物從反抗者轉變為獨裁者的歷程相似,都反映了角色在權力和地位上的心態變化。

《大地》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是王龍堅忍的妻子阿蘭。她的個性忠誠,刻苦耐勞,默默承受了多年的苦難。當王龍將她辛苦珍藏的兩顆珍珠送給小妾時,阿蘭感到深深的痛苦。這一行為象徵著王龍逐漸脫離了曾經定義他的勤奮和忠誠的價值觀,也凸顯了在父權制度下,阿蘭的犧牲被忽視和不被欣賞的現實。電影中支持政治革新的群眾們如同阿蘭,覺得這位政治領導人今是昨非,與過去的政客無異,不當地運用國家資源(象徵性的兩顆珍珠),他們因此感到痛心。

《大地》小說中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王龍與土地的深厚聯繫。土地不僅是生計和財富的來源,還是王龍的道德支柱。儘管他最終在道德上走向衰敗,王龍意識到土地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勤奮工作、誠實和根基的重要性。電影中的政治人物最終也意識到這一點,並試圖改變自己造成的腐敗社會。在電影的高潮部分,主角正視自己的錯誤,重拾最初的理想,最終為國捨身。

《大地》的哲學基礎在於一句話:「雖然你不能讓自己感受到你所感受不到的,但你可以儘管有這種感覺,仍然做正確的事(You cannot make yourself feel something you do not feel, but you can make yourself do right in spite of your feelings)。」這反映了角色內心的掙扎,即使在感情動搖時,真正的美德在於行動而非情感。

時至今日,《大地》依然強而有力地探討人性、社會變革和人與環境之間的持久聯繫,而電影中的政治領導人也促使我們深刻反思社會的複雜性,以及堅守根基和價值觀的重要性,值得我們所有人借鏡。(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孤島花東 需常態交通備援機制
陳淑慧/前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花/聯合報
崇德至和仁間的鐵公路交通昨天又中斷了,這是四○三地震之後的第八次了,可見的未來幾年,這不會是最後一次。昨天是星期日,焦慮的人不只北上返工的花東住民,還有許多旅行者。無意幸災樂禍,但讓更多人正視花東交通的安全與安定,應是很多花東住民的心聲。

筆者有點不解的是,以前三大交通體雖各自運行,卻也發揮了即時交通互補的模式,鐵路不通由客運備援,兩者都不通,則由航空備援。當年莫拉克風災致鐵路中斷,就是由客運加開接手台東高雄的交通運輸。

沒想到前幾年花蓮南區鐵路中斷,發明了「類火車」由台鐵租用公車部分接駁,公路客運與台鐵成了平行線。殊不知台鐵的「類火車」接駁車,在北迴、花東鐵路近九成是對號列車下,旅客無法掌握「類火車」的到站時間,如何預購對號車?以致改為花錢租車,開「類火車」專車接駁的搭乘情況不理想是可預期的。只是當時自駕尚可,沒人檢討成效,沒想到那次的「類火車」竟成為現在鐵路中斷的常態交通備援機制,使得前幾年大做宣傳的「北花線巴士」,在四○三地震後默默停駛也沒人注意。把北花交通搭高鐵經南迴線繞行台灣四分之三也成為交通選項,偶一為之的人可以當笑話,重度使用北花交通的兩地返工返鄉者情何以堪?

當你搭著飛機從空中俯瞰中央山脈,南澳至花蓮間的貓爪狀破碎裂痕讓人怵目驚心。從天際線到公路側的土石裸露,讓崇德至和仁間的道路格外脆弱,幾乎遇水則斷。若看到空照圖的人應該知道,鐵道的地理位置就像現在的台鐵一樣處於最弱勢。

鐵軌上方土石最後壓垮的會是鐵軌,交通中斷後會先修復的是公路而不是鐵路。若公路與空運不加入備援,只靠台鐵,不只是北花東交通重度使用者會常因脆弱的交通而寸步難行,每個人都可能被交通孤立。

   
海基會大增預算 皆對抗成本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聯合報
兩岸關係自民進黨執政起已走向冰封,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更將兩岸定位成互不隸屬的「兩國」,而向台獨路線更邁進了一大步。然而,原屬國家統一進程中所設立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明年度的預算卻大增四十點八%,自然遭到立委的質疑。海基會解釋,兩岸愈是缺乏制度化管道,解決問題的成本就愈高。但其實海基會增加的是因兩岸對抗所產生的成本,而非因為交流。

海基會是在兩岸展開「人民交流時期」的國家統一進程中,受中央政府所有機關共同「委託」行使公權力的「民間」基金會。但無論在金門海巡執法「碰船」事件、金門軍人釣魚時落海,及伙食兵「浮游」被大陸帶回,在這些緊急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已看不到海基會扮演溝通協商的角色。究其原因,兩岸人民雖未斷絕交流,官方卻處於「對立期」,故海基會和大陸對口的海協會也沒了互信基礎。

日前,大陸法院對前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觸犯大陸刑法中的「分裂國家罪」,做出有罪的一審判決。楊是在前年八月赴大陸時遭拘傳審問,去年四月遭正式逮捕,並以違反分裂國家罪起訴,成為第一位被以大陸刑法起訴的台灣人。

事實上,今年六月下旬,大陸公告了台灣人如何適用分裂國家罪的「懲獨廿二條」,即意味了楊案即將判決。但海基會在這段時間裡,對台灣人民赴大陸交流涉案被捕及判罪,別說解決了什麼問題,連了解事情原委及出面協助楊及其家屬,似乎也未曾聽聞。

目前台灣人若在大陸發生事故,海基會或可委請當地台商協會協助,此固然會增加解決問題的成本,但產生類此海基會所稱「各項往來衍生問題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之解決問題的成本,本質上屬於民進黨台獨政策需負擔的對抗成本,而非為了促進兩岸一家親的交流成本。

民進黨執政後,海基會功能大為萎縮,立委質疑原是為鄭文燦「創造資源」,也非無據。海基會把吸引台商「回流」也當成重要業務,既不是為了在大陸地區「交流」,就屬不務正業;海基會的正業既已大幅萎縮,增加預算係因隨公務人員調薪,除人事已遭質疑酬庸和布建網軍要插好插滿外,就更缺乏合理性。

海基會的薪資原較公務人員高,創會時是希望吸引具有經驗與專長的公務人員轉任,所以在海基會的服務年資,於回任公務人員辦理退休時,也可併計為核計退休金的年資。

然而,多年來海基會仍有從公務人員辭職而轉任者嗎?若無,隨公務人員調薪以保持較優薪資之目的,自也不應存在。

海基會的運作是靠政府預算的挹注,聽命於政府的指令;此項人民納稅錢所投入的成本,過去因正常交流而能使台灣獲利。然而,民進黨政府走的是將「兩岸」異化成「兩國」的政策,即使海基會聲稱增加了解決問題的成本,實質上交流成本也已異化成了對抗成本。

何況海基會的核心功能,是簽訂有助於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協議,但過去八年多來的成效卻是零。

   
AI也能解奧數難題?
人工智慧公司「Google DeepMind」(昔稱DeepMind科技)7月利用結合數學推理系統「AlphaProof」與幾何解題系統「AlphaGeometry 2」的工具,解出今年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6道數學難題中的4題,達到與銀牌得主相同的水準,展現Google DeepMind在數學領域推理能力的人工智慧重大進展。

部落達人帶路 踏浪溯溪走入原鄉當個海派玩家
高聳的海岸山脈和蔚藍太平洋之間,阿美族原民部落在這山海交織的狹長地帶,世代相傳,堅韌而美麗。跟上在地玩家的腳步,踩著浪花,走進淺山溪谷,造訪金剛山下神祕的原鄉部落,我們說走就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