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吒台灣政壇整整十年的柯文哲,因為京華城案而被羈押,雖然他尚未被定罪,但他還有不少其他爭議案件未了,人設已經大大崩壞,許多支持者也棄他而去。坊間已有很多評論柯這個人的品德、行事風格、未來出路等等的報導,我就不在此湊熱鬧了。台灣從解嚴之後的歷次選舉,已經出現過好幾位政客「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以如此?做為選民的我們,可否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是不是我們太容易感情用事,以至於一再誤判政客呢?
選民之所以不再支持某一政客,有可能是這位政客忘了初心,背叛了對選民的承諾;也可能是時代環境變化,他不知與時俱進而被選民拋棄。但以柯文哲為例,姑不論柯的是非對錯、能力高下、有罪無罪等問題,那些原本熱情支持柯,現在卻義正嚴辭批判柯的選民們,應該不會認為是柯沒有與時俱進,而會認為是柯忘了初心,背叛選民吧?然而,這些選民是否想過一種可能,那就是柯並沒有變,而是自己當初誤判了柯?且先不去論證柯是否忘了初心,我們可否虛心地反求諸己,如果是當初誤判了柯,為什麼會誤判了柯?
大致來說,影響選民投票傾向的因素可以分為感性與理性兩大類。族群、政黨、性別、年齡等是感性因素,政客會希望透過這些因素,與選民建立感情上的連結與認同,來爭取支持。很多政客在選舉文宣中,會把他的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等各級學歷一一臚列,而不僅是列出最高一級的學位,無非就是希望透過校友連結,來爭取更多的感性認同吧。理性因素指的是與情感認同無關的因素,如學經歷、成就、能力、品德等屬性。選賢與能的政治理想,在於選民能否減少感性因素影響,理性地評量候選人的能力與德行。
除了這兩類影響因素外,選民在投票決策時,也很容易受到三種認知心理的影響。一是「月暈效應」,選民因為高度認同候選人的某一特質或政見,而忽略了候選人的其他特質。例如,許多人看到柯文哲說話直白坦率,就認為他是誠實正直的人,並延伸認定他有能力領導複雜的行政體系。其二是投射效應,因為我們心理上的某種強烈期望,而投射在候選人身上。例如,因為現有的政客不符合我們對聖君的想像,於是對一位素人有特別高的期待,認為他就是不世出的聖君。第三是從眾心理,也就是「西瓜偎大邊」的心理。很顯然,這三種認知心理行為都不符合理性決策的原則。
我相信那些原本支持柯的人,有不少是在理性地思考如何可以使台灣更好。他們痛恨兩黨惡鬥、難以接受貪汙腐化,希望能找到超越藍綠的廉潔領導人與政黨。柯文哲是在這種群眾期待下捲起千堆雪的。可以說,這些支持者當初的決定並非傳統的感性認同。但是,他們是否客觀理性地分析過,從支持柯到反對甚至討厭柯,究竟有多少因素可以責怪柯忘了初心,又有多少因素應該責怪自己當初決策不夠理性,誤判了柯呢?柯文哲的起落只是台灣民主政治歷程的一個案例,如果選民可以把每次選舉或公民參與當作一次自我學習的機會,秉持虛心的態度,更客觀理性地分析政客的言行,降低感性因素的影響與認知心理的偏誤,不但可以提升個人的決策能力,也可以改善台灣民主選舉的品質。但願柯文哲的起落,可以讓更多人省思,如何能更有智慧地評價政客。
﹙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