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經濟龍頭,一榮則世界俱榮,反之則共枯。美國經濟前景究竟如何?澳洲金融集團麥格理近期預測將會衰退,嚴重程度可能超過市場預期,但發生衰退時,聯準會將不會出手拯救股市,並強調「聯準會賣權」(Fed Put)時代已結束。聯準會上個月會議備忘錄也顯示,其決策高層預期美國經濟可能有「溫和衰退」風險,各方預期一年多以來持續升息的行動很可能令經濟陷入衰退。多種跡象顯示美國經濟開始轉弱,又逢總統大選迫近,政治對經濟的干擾作用更大,總體經濟欲好不易。
美國陷入經濟困境,拜登政府要負很大責任,新冠疫情帶來的荒年姑且不論,其決策模式對景氣雖有刺激作用,但後座力與後遺症很大。民調顯示,拜登的最大劣勢在經濟,主要問題出在拜登政府大肆擴張財政,引發40多年來最嚴重的通膨,聯準會被迫大幅升息;就業情況雖不惡,但民眾薪資增幅始終趕不上通膨升幅,實質購買力不增反減。多數經濟學者預測今年內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即使能夠軟著陸,成長率也將降到1%左右,大部分選民怨聲載道,何況聯準會還可能再進一步升息,勢將助長衰退量能。
拜登在經濟上自鳴得意的是「通膨削減法」與「晶片與科學法」,認為這將使美國重新工業化,提振製造業,並創造更多高薪的就業機會。這同樣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可見的近憂卻是當前勞工供給緊俏,通膨壓力又遠未消解,如此大肆補貼產業,激起投資熱潮,並吸引外國企業前來美國投資,將拉高需求,並引發企業爭奪勞工,從而引發新一波通膨壓力。這也是政治思維凌駕經濟思維所帶來的惡果。
拜登政府加大力度,想將製造業拉回美國,在見利之前先要苦嚐其對通膨之害,美國各方咸認通膨不大可能在短期內降到4%以下,將使聯準會抑制通膨的任務益發艱難,更不便於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
拜登財經政策對內過多政治考量,對外亦政治掛帥,尤以對中國遏制政策為然,唯恐被政敵抨擊對中國軟弱,高關稅拒不調降,又在供應鏈轉移、高科技限制出口上層層加碼,現又醞釀大規模限制對華投資。凡此種種,無不傷害美國企業經營績效,助長通膨壓力。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及美國前財長鮑森近期異口同聲警告,美中對立所引發的地緣衝突,短期間可能推升通膨率,並使美國自陷孤立。
從川普到拜登,美國打壓中國發展都是基於維繫美國霸權的政治考量,為此而付出可觀的經濟成本。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封鎖,短期效應立竿見影,可在國內收割政治果實,但以目前中國大陸以舉國體制大力發展科技的趨勢看來,美國中長期很難阻止中國的猛進與超越。以一些「卡脖子」的技術鎖喉而言,中國的確需要不短時間來突破,但遲早終將擺脫美國的封鎖,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擴大脫鉤,不但全球化受到衝擊,美國自身經濟也受到波及。政治制約經濟又一顯例。
拜登政府經常為了一時政治便利而不惜損害經濟長短期利益,尤其美元武器化變本加厲,其所造成的深遠傷害難以估計。財政部長葉倫上月警告,美國對俄羅斯等國的經濟制裁,或將對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帶來風險,因為遭受制裁的國家正積極尋求替代美元的貨幣。
近期全球各地「去美元化」風潮方興未艾,愈來愈多國家決定在進行雙邊貿易時,棄用美元,改以本幣結算。這也是美國貪圖政治近利而傷害長遠經濟利益的可議作法。
太多的政治算計,太少的純經濟思維,不但使拜登競選連任困難重重,也使美國經濟蒙受長短期的重大損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