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粥的第一年,有三十八位店長
2019年2月2日,我在台東長濱的街上開了一間書店,店名取作「書粥」,最初用意在於「小書為營,販粥維生」。不過,現實的生活狀態,是我有半個月的時間在台南及其他城市工作賺取收入,只能以另外半個月在長濱顧店,書店的收入用來支付房租水電,多出來的就買書進貨,以最低生存底線為目標。
為了讓書店維持恆常的開門營業,我設想了「顧店換宿」的模式,讓「有過開書店夢想的人」、「曾想過移居偏鄉的人」、「想暫時脫離原本生活軌道的人」、「正感到茫然的人」住進書店,暫代我成為一位書店老闆。這個模式設定至少七天,是覺得至少要七天才能有「生活在其中」的感覺,目前待最久的店長是待了一個月。
書粥第一年,有三十八位店長,輪值近兩年,從台灣各地甚至香港,有八十位店長來到長濱生活,目前排班至2022年12月31日,先暫停預約,兩年後的事變數太大,到時候再說。販粥的想法也一樣,時候未到。
店長們來自四方,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帶著不同的生命經驗而來,為書店創造了多變的人文風景。昨天與友人吃飯時剛好聊到「那鄰居怎麼看待書粥呢」,正好就藉此文來聊聊書店的隔壁鄰居;她從台北移居長濱三十年,在八仙洞擺攤,年過七十,我稱她為八仙洞阿嬤。
這個年歲的人,帶著安穩度日的態度過活,通常思考也比較保守,對於變動的事不容易接受,阿嬤尤其是一個深居簡出的人,碰上我這樣一個浪人型的鄰居,又弄了一個顧店換宿的模式,書店七天換一個店長,她就七天換一個鄰居,從她的角度來說,生活自然產生質變。
書店的前任租客是咖啡館老闆,交接給我的不只有空間,還有貼心的叮嚀:「颱風天記得帶阿嬤去安全的地方避風。」「阿嬤不在家時要幫忙澆花。」在這些細微的互動照顧下,我與阿嬤產生鄰居相伴的情誼,但那僅止於我與她之間,我成為她的自己人,店長們對阿嬤來說,則是外地人。
每個月輪到我顧店時,阿嬤就會跟我「報告」她對店長的觀察,「某某都在看書沒好好賣書」、「某某都很晚睡」、「某某音樂都開很大聲」,這些「小報告」我覺得都是阿嬤對書店的在意,這些在意成為了我跟她每月的交流,不過那似乎僅止於我與阿嬤之間,店長還是外人。
後來,我把阿嬤的生活習慣也列入交接給下一任店長的事,就像我的前房客交接給我一樣。慢慢的,有些店長會去找八仙洞阿嬤吃飯,或是晚上喝一杯,自己建立起鄰居連結。某天我跟阿嬤在她的攤位吃飯時,看到架子上貼了許多歷任店長與她的合照,原本那個位置只有她與小孩及孫子的照片,如今多了好多人,書店的人際連結,也遞延到她的生活裡。
與鄰居間的事,是這樣熬出來的
八仙洞風景區的賣店,隨著時代轉變,人潮不若以往,攤位的商品也逐漸跟不上時代,自然生意大不如前。在那邊開店的人從中年走到老年,從每天去做生意轉化成去過生活,我以觀光客的眼光來看,商品過於雷同,陳舊跟不上時代,自然吸引不了消費者。不過,在商品中看到塑膠編繩的面紙盒,形式古意但手感十足,唯獨各攤大多以雜色混搭的方式編織,配色花俏大膽,忽略了這個世代開始講求簡單元素,於是建議阿嬤嘗試單色的編織。
一開始阿嬤覺得這樣沒有賣相,我便建議她先放到書店賣,果然書店族群喜歡素雅,成效不錯。她有信心後,也在八仙洞賣店擺上幾個,商品開始有了些差異化。但,這事件並不是要談一個透過商品轉化,顛覆創生的事,而是一個鄰居與書店之間的生活參與。
慢慢的,阿嬤與書店之間,不再只是跟我有連結,也跟幾位投緣的店長展開互動,有時電話寒暄,有時店長會寫信來問候阿嬤,有時甚至再訪的店長還住到阿嬤家裡去。阿嬤也開始會到書店坐坐,除了陪伴聊天之外,更多了關心自己編織的東西賣得好不好這個理由,偶爾擔任一下塑膠編繩駐書店販促小姐。這樣來來往往,也快兩年了,或許粥不見得真能煮得出來,但與鄰居之間的事,是這樣慢慢熬出來的。
常被人問,書店經營的心路歷程,我總覺得,不只是買書賣書而已,有幸與他方的陌生店長共享書店,與阿嬤成為鄰居,都是難得的事。
■作者簡介:
高耀威,十年前移居正興街開店,創辦街刊「正興聞」,組織「正興幫」。個人著作有《不正常人生超展開》,目前經營兩間店,台東長濱「書粥」,台南民族路「白日夢工廠」,每月往返兩地居住。相當積極地在嘗試各種空間實驗,希望能找到一種帶來幸福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