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商業作品開始連載
取書名這件事一直讓我感到苦惱,要能言簡意賅地指出作品的核心,又要能打中讀者,讓人印象深刻、引發閱讀興趣……怎麼說都是需要用心斟酌的事。
2009年,我第一部較為正式的商業作品《厄運偵探》開始連載了。簡單來說,這部作品描述的是一位代號「偵探」的男主角,因為身受詛咒無法盡情施展能力,於是尋求與助手搭檔破解各種奇怪案件的故事。儘管當時我的功力仍生嫩,但畢竟是國內少見的推理辦案題材,依舊受到不少矚目。
一般來說,一部漫畫作品登上連載,需要從構想階段起就經歷一連串的提案討論。當確認要繪製後,為避免期刊連載高速消耗稿件,造成為趕刊登而影響品質,出版社會給作者多一點時間累積稿件,等累積到了安全的量才在雜誌上刊登。
《厄運偵探》這類重視構思的作品,理論上要有更多時間去準備故事,但身為新人、正處於積稿階段的我,卻因為臨時得到雜誌缺稿、需要馬上進行連載的消息,而不知天高地厚地上了。結果當然是慘烈,《厄運偵探》不僅沒有獲得好評,這份厄運還有持續蔓延的跡象。
就在《厄運偵探》即將發行單行本(也就是作品經期刊連載後集結成冊)之際,出版社傳來不幸的消息:因為資金問題,加上未獲得該年度的出版補助,雜誌需要做大幅度的調整……換句話說,就是要進行連載陣容的更動,希望用更好的內容來打動讀者。
那時的雜誌多是仿日本《少年Jump》的制度,以讀者及銷售排名來決定一部作品能否延續。人氣高的作品會不斷增加後續的內容,而人氣較低的作品則會視情況結束連載(俗稱腰斬)。這樣的作法除了讓一本雜誌維持優秀且具人氣的作品作為連載陣容,以拓展雜誌的買氣,也可以達到新陳代謝的效果。然而,當時《少年Jump》一期大概有二十到三十部作品同時連載,國內雜誌卻大多只有六到七部,如果出版社決定砍掉一半的連載,那就表示前三名之外,其他人統統要準備把作品完結。《厄運偵探》當然在名單內。
事情才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
這個決定引起一些作者反彈,不過我倒是處之泰然;這次失敗了,下次再努力回來就是了。只是,那時的《厄運偵探》正處於五回能集結成冊,而我已經在進行第六回完稿的階段。那天下午,我帶著第六回的完稿去交稿,卻被帶至會議室裡,得知出版社停止連載的決定。一臉茫然的我馬上就意識到,那現在帶來的這份完稿要怎麼辦?總編也跟著意識到這個問題,一臉問號地望著主編。就在這個時候,主編緩緩回過頭,笑笑地對我說:「阿維,我不是跟你說過這一回先不用畫嗎?」
到底是我忘了有這回事,還是主編根本沒告訴我,這事已經是羅生門了。總之,這份傳說中的第六回是作廢了,沒有稿費不說,出版社還特別「開恩」,讓我用十幾頁的篇幅為這部作品做個完結。(當然這十幾頁出版社是不會付稿費的。)
如果你以為事情這麼簡單就結束了,那你就錯了。某天,我又接到主編的通知,說因為印書裁數的關係,單行本又多了好幾頁的空間需要填補……再怎樣作品都是作者的孩子,我只能再度義無反顧地畫了篇後記,將不足的篇幅補完。這時候《厄運偵探》的頁數,已是該出版社最厚的國人漫畫作品了,一共有近兩百頁。
那麼,其他一樣被通知腰斬的作者們,後來怎麼樣了呢?由於其他作品已經進行到一定的篇幅,突然結束連載,手上的頁數無法被編成單行本,所以編輯部同意那些漫畫家把手上不足一本的部分畫完,等足夠出書再結束作品。
接下來就不能說是厄運啦,因為當這些作品還沒結束連載之前,出版社又重新獲得補助了--危機解除,大家虛驚一場。《厄運偵探》就這樣成為這一波唯一被結束的作品,結束了他充滿厄運的一生……我想,這書名我應該取得還算適當才是。
作者簡介:黃俊維,最初是因為同學常參與的雜誌回函投稿遇上勁敵久攻不下,於是一起加入戰局(畫回函投稿的行列),也因此獲得雜誌專欄插畫的邀稿。後來經歷入伍、電玩公司與漫畫家助手的時期,在新聞局舉辦的第一屆劇情漫畫獎中入圍,從此開始發表漫畫作品。
讀完今天的「這個職業有祕密□漫畫家篇」,你對漫畫家有了什麼新認識嗎?或是你曾與漫畫家有過怎樣的互動?歡迎來稿和我們分享,稿寄:benfen@udngroup.com,前三名刊出作者可獲得時報出版《恐怖編輯部:某新人漫畫家的真實悲慘故事》一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