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AI助力陸跨境電商 擴大品牌出海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3/20 第58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AI助力陸跨境電商 擴大品牌出海
過期食材換標籤繼續用 華萊士還爆偽造員工健康證
華為申請晶片相關專利,可減小晶片的面積
潮汕國際服裝博覽會開幕
廈門對RCEP成員國 進出口金額破1兆人民幣
騰訊2024年一天賺28億元 看好AI錢景 2025年將擴大投資
陸六代機再現 3發動機全開
東方風電海上新增裝機量 躍大陸前三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AI助力陸跨境電商 擴大品牌出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一系列人工智慧(AI)新產品、新技術亮相正在福州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折射出AI技術助力中國大陸跨境電商發展的新趨勢。

中新社報導,數據分析、語音數據分析、主播姿態分析及表情分析……福建一家企業技術工程師張彬攜帶具備AI技術的直播設備參展。他介紹,AI直播系統可幫助新手帶貨達人快速提升直播技巧,還能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跨境直播籌備、短視頻營銷等全方位解決方案。該設備通過AI技術,能夠實時監測直播中的高頻詞、關鍵詞,並及時給予主播提示。 □

「基於大數據和AI,我們研發的產品能夠為賣家提供市場調研、消費者畫像、痛點分析以及未來需求預測等服務。」雲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張心怡介紹,該公司旗下產品「賣家精靈」的AI評論分析功能可一鍵總結商品頁面的消費者反饋,幫助賣家快速把握市場動態,減少人工分析的時間和成本。「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幫助賣家在前期市場調研階段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動態,減少因判斷失誤而導致的風險。」

張心怡表示,通過AI賦能,「賣家精靈」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從市場調研到運營優化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助力中小賣家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阿里巴巴國際站作為跨境電商領域的重要平台,展示了AI技術助力大陸品牌「出海」的新成果。阿里巴巴國際站工作人員阮文婷介紹,平台已經上線AI聲音助手、智慧發布、智慧接待等多項功能,幫助商家更高效地進行商品發布和客戶服務。

「AI技術的應用已成各大電商平台的主流趨勢。」阮文婷表示,將通過AI技術提升平台服務能力,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實現營業額增長。

作為大陸國內領先的社交平台,今年小紅書推出了電商出海領航計畫。小紅書電商負責人韓焱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該計畫正處於起步階段,將助力大陸品牌和商家拓展海外市場。

小紅書目前主要將AI技術應用於翻譯功能,幫助商家和用戶跨越語言障礙,更好地進行交流和交易。韓焱表示,小紅書計畫逐步擴大出海業務,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希望藉助跨境電商助力大陸產品出海,並通過平台傳播中國文化。

 
過期食材換標籤繼續用 華萊士還爆偽造員工健康證
中國新聞組╱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吃完華萊士,連上六次廁所」、「華萊士套餐讓我上吐下瀉」……,網路上,不少顧客投訴食用華萊士漢堡炸雞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新京報記者臥底暗訪華萊士門店,發現存在頻繁修改「效期標籤」,及使用過期食材製作餐食的情況,有門店更被曝出員工偽造健康證;對此華萊士總公司致歉,並將涉事門店永久停關。

新京報報導,今年2月份以來,記者隨機在河南鄭州、安徽合肥的華萊士兩家門店進行臥底暗訪,發現涉事門店透過「移花接木」方式掩蓋食材過期問題,店員將已用完的保質期內包裝袋留存,再將過期變質的生菜重新封裝,冒充新鮮食材;而雞腿肉、雞排等肉品在達到廢棄時間後,被店長要求打印新效期標籤繼續使用。

另外,由於店內炸油出現顏色變深,臥底記者取樣送驗後發現酸價超出國家強制標準的數值這,意味著該店在炸油超標的情況下,仍在炸製食材並售賣。鄭州經北六路店還被曝通過中介偽造全員健康證,店長在暗訪中直言,「假證已成為行業潛規則」。

據報導,華萊士遭踢爆後,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稱這些事件暴露出公司在運營管理中的嚴重疏漏,辜負廣大消費者的信任,並聲明涉事門店永久關停,相關涉事員工予以開除;即日起,公司對全國門店開展為期30天的衛生安全自檢與突擊抽查,每天進行公示,確保運營標準嚴格執行,並主動配合相關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及時改進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華萊士在全中國有超過2萬家門店,已成為同品類餐飲企業中的巨頭。

一名曾在華萊士工作多年的門店店長稱,這種給食材更換效期標籤的情況,在她工作的門店也存在,如果店長按照要求把超期食材廢棄,這些廢棄食材的費用需要店長承擔,「店長一個月才幾千的工資,怎會願意賠償?」

 
華為申請晶片相關專利,可減小晶片的面積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最新公布資訊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晶片、電子設備及晶片製作方法」的專利,公開號 CN 119629985 A,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

陸媒金融界報導,專利摘要顯示,一種晶片、電子設備及晶片製作方法,旨在解決晶片的面積較大的問題。該晶片中,上拉管設置在器件層內,器件層採用前道工藝製作;下拉管和選通管設置在金屬互聯層內,金屬互聯層採用後道工藝製作;與上拉管、選通管以及下拉管均採用前道工藝製作相比,可以減小前道工藝製作的器件數量,減小了器件層的面積,進而減小了晶片的面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日前公佈2024年度全球PCT國際專利申請狀況。在專利申請人中,華為繼續蟬聯榜首,2024年公佈6,600件PCT專利申請。華為2023年PCT專利申請量為6,494件,2022年這一數字為7,689件。

天眼查資料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位於深圳市,是一家以從事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為主的企業。企業註冊資本408億4,113萬人民幣。

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50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5,000次,財產線索方面有商標資訊5,000條,專利資訊5,000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1,497個。

 
潮汕國際服裝博覽會開幕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第四屆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服博會)18日至20日在僑鄉廣東汕頭舉行,超1000家海內外知名紡織服裝企業參展。

中新社報導,本屆展會面積13萬平方公尺,展品涵蓋紗線、內衣、家居服等,新品達20萬款,吸引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採購商、設計師和專業人士參會。

阿聯廣東商會常務副會長陳迪龍表示,在中東從事服裝行業20多年,潮汕服博會為重要交流平台,將潮汕服裝產業集群優勢集中呈現給海外買家,促進供需對接。

汕頭市紡織服裝產業協會會長翁創傑介紹,數位經濟時代,潮汕紡織服裝產業邁向數位化、智慧化、國際化。本次展會更關注展商與採購商的對接成效,通過「前展後廠、日展夜播、展播結合全球同頻新業態,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提供沉浸式逛展與便捷式購物雙重體驗。

據悉,本屆展會設置跨境及外貿選品對接會、服裝暨品牌選品對接會和電商管道選品對接會。通過「聚焦新消費賦能新實體—中國貼身服飾產業發展大會」等論壇,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合作;數十家海內外主流電商與跨境電商平台構建全域電商採購體系,建強「買全球、賣全球」貿易網絡。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潮汕服博會已成中國最大的貼身服飾源產地展會。本屆服博會必將為「汕頭織造」走向全球提供有力支撐,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廈門對RCEP成員國 進出口金額破1兆人民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實施三年來,廈門市與RCEP其他成員國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廈門海關18日通報,2022年1月至2025年2月底,廈門市對RCEP成員國的進出口貿易額達10010.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出口4026.6億元,經貿規模持續擴大。

中新社報導,RCEP正式生效至今,廈門市對RCEP成員國出口機電產品1862.3億元,占廈門市對RCEP成員國出口總值的46.2%。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電工器材、平板顯示模組分別出口345.5億元、204.7億元、188.8億元。

去年,誠益光學(廈門)有限公司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貨物簽證貨值達1.4億元,全年享惠超500萬元。該公司關務負責人表示,企業主要從事太陽眼鏡、光學眼鏡及其配件研發、製造,其貨物主要出口日本、南韓、菲律賓等。「RCEP為公司產品拓展了新的享惠國別,提供了靈活享惠選擇,提高我們與客戶談判的主動性,增強海外訂單的黏性。」

三年來,廈門海關為廈門市企業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貨物簽發優惠原產地證書超37萬份,貨值超1341億元,可在進口國享關稅減讓約67億元,受惠商品涉及機電、服裝鞋靴、鋁製品等。

 
騰訊2024年一天賺28億元 看好AI錢景 2025年將擴大投資
記者林宸誼、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騰訊控股昨(19)日公布2024年第4季與全年財報,受益於AI賦能的廣告平台升級、視頻號用戶參與度提升及長青遊戲營運增長,去年營收年增8%至人民幣6,602億元;純益人民幣1,940億元,年增68%;經調整純益人民幣2,227億元(約新台幣1兆元),年增41%,相當於每日賺進新台幣28億元。

騰訊三大業務中,《王者榮耀》等遊戲為主的增值服務去年營收人民幣3,191億元,占總營收的49%,不過,騰訊在業績報告中,「AI」一詞出現了16次,報告介紹與AI有關的業務為廣告營銷業務,營銷服務占騰訊總收入的18%。

市場關注騰訊AI發展,公司披露,數月前重組AI團隊以聚焦於快速的產品創新及深度的模型研發、增加AI相關的資本支出、並加大對原生AI產品的研發和營銷力度。去年第4季騰訊資本支出為人民幣365.78億元,按年增386%,全年資本支出人民幣767.60億元,按年增221%。

騰訊董事會主席、CEO馬化騰在年報交流會上表示,AI應用大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自去年下半年AI發展加速,集團加大對AI晶片的投入,今年將繼續加大AI投入,預計全年資本支出占營收比重為低雙位數。

馬化騰稱,AI智能化程度相比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對於騰訊來說,經過慎重思考,雲業務和自研混元大模型元寶都擁抱了DeepSeek。未來應用大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各家都在採用AI落地,也看到AI Agent(AI代理)的發展,背後有很多AI相關工具的想像空間。

馬化騰還透露,騰訊創立機器人實驗室已經數年,最近調整了方向,將聚焦雲服務、大數據、應用場景、開源社區等領域,希望成為所有機器人廠商的支持者和合作夥伴,而非取而代之做硬體。

 
陸六代機再現 3發動機全開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第六代戰機又傳出亮相消息。近日四川成都上空再度出現「殲–36」戰機試飛,和上次不同,此次三個發動機同時開啟,被認為已經開始了最高航速和極限機動能力的測試。

據港媒星島日報報導,目擊的網友表示,成都上空十七日再度出現「殲–36」戰機,上午和下午各飛行了一次。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沒有殲–20伴飛,起落架收起,三個發動機同時開啟。去年十二月廿六日該新型戰鬥機首次試飛亮相,由於其機身有「36」開始的數字編號,外界非正式地稱呼為「殲–36」。

有軍事迷表示,初步估計已經開始了最高航速和極限機動能力的測試。另根據揚子晚報軍事評論員陳光文分析,在第二次試飛中,「殲–36」的開裂式機翼、三發、極小半徑快速轉彎等尖端技術讓人眼前一亮,進一步鞏固了該機在全球空戰領域的領先地位。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也高度關注「殲–36」再度公開試飛。報導表示,最顯著的特徵是證實了該機的三發布局,其中一張照片顯示該機的三台發動機動力全開、加力燃燒的狀態。「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場景,因為這款新型戰鬥機的三發布局在傳統意義上的戰術噴氣式飛機中是非常奇特的」。此外,「殲–36」兩側翼尖上有大型分裂式舵翼。

而最新出現的「殲–36」側面照,可觀察到該機獨特的背部進氣口和座艙蓋。從照片上來看,該機的座艙蓋與前機身的頂部線條非常融合,因此「這架飛機採用並列機組座位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特別是考慮到它機頭部分非常寬」。

中共軍方目前對於六代機,已經有更開放的態度回應。今年大陸兩會期間,香港商報採訪中共空軍副司令王偉中將,對於六代機首飛,王偉面帶笑容地表示「你們都看到啦」。至於有評論認為中共在相關技術上已超越西方,他則「謙虛」回應「那不能這麼說」。

 
東方風電海上新增裝機量 躍大陸前三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不久前,大陸風能專委會發布2024年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其中,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憑藉技術創新、產業拓展和市場開拓等優異表現,位居「整機商新增裝機榜」第6位,海上新增裝機量躋身前三,市場占有率突破10%,進一步鞏固了領先地位。

東方風電總部位於四川省德陽市,是東方電氣集團旗下風電產業一體化專業公司,產品批量出口瑞典、芬蘭、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古巴、厄瓜多爾等多個國家。2024年,東方風電18兆瓦海上機組成功併網發電,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順利下線,助推大陸海上風電產業蓬勃發展。同時,東方風電還建設了大陸單體容量最大的山地風電場—木壘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四川省首個分散式風電專案德昌風場。在大陸風電場生產運行優勝風場名單中,53個採用東方風電機組的風電場榮登榜單,其中5A級風場9個、4A級風場18個、3A級風場26個,均創歷史新高。

簡報資料顯示,2024年大陸新增風電裝機14388台、總容量達8699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137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61.9萬千瓦。

 
Double-talk 不是要你講兩遍!
Jack 向外籍老闆報告,解釋新產品出貨延期的原因。老闆告訴他:�籺o not double-talk.�紃ack 愣了一下,double talk 是講兩次嗎?他明明連一次都還沒有講,為什麼老闆叫他不能講兩次。原來 double talk 不是講兩次,而是「為了掩蓋事實,故意含糊其辭」。

梅迪奇的舊宮,大衛像的老家【世界文化遺產】 舊宮、領主廣場
「舊宮」最出名的是它的大門口在1504年至1873年有超過3個世紀的時間是米開朗基羅出名的「大衛像」所站的位置。米開朗基羅的原雕像在1873年被移進了「學院美術館」裡。而「領主廣場」是一個你不用進「烏菲茲美術館」,也不用門票就可以近距離接近文藝復興時期名作的好地方!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