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去年GDP破12兆 廣東穩坐第一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1/21 第52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去年GDP破12兆 廣東穩坐第一
川藏鐵路 「十四五」鐵路頭號工程
南崇鐵路 加快覆蓋東盟運輸網
灣區青年文化計畫啟動
實際使用外資 去年廣州破500億
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 山東列水下文保區
上海兩會 聚焦碳金融創新
央企煤炭產量 去年破10億噸

兩岸新聞
去年GDP破12兆 廣東穩坐第一
記者呂佳蓉/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廣東省統計局20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廣東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2.4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比增長8%,成為全大陸首個破12兆GDP省分,連續33年總量居全大陸第一。

據陸媒第一財經報導,廣東2020年與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5.1%。廣東是大陸外貿第一大省,進出口也延續兩位數增長。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8.7兆元,年增比增長16.7%。其中,出口5.05兆元,增長16.2%;進口3.22兆元增長17.4%。

廣東已連續33年為大陸經濟總量第一省分的寶座,去年經濟破12兆元後,省內的東莞市也躋身GDP兆元俱樂部,成為廣東省第4個經濟總量過兆元的城市。至此,廣東共有4個兆元GDP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是全大陸兆元GDP城市最多省分之一。

不過,廣東省代省長王偉中表示,廣東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需要持續攻堅,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還需加大力度解決,城鄉發展差距依然較大,促進共同富裕任重道遠。

此外,2021年湖北經濟總量首次超過5兆元,排名回到全大陸第7。湖北是新冠疫情起初爆發的重災區,湖北省委決策支持顧問、武漢大學教授鄒薇表示,湖北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穩穩地重回「主賽道」,應該是創造了1個奇蹟。

根據第一財經分析,先進製造業、創新投入和市場主體是湖北疫後重回「主賽道」的重要動能。今年,湖北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定下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川藏鐵路 「十四五」鐵路頭號工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改革部副主任趙長江19日表示,「十四五」時期,國鐵集團將堅持把川藏鐵路作為鐵路建設的「頭號工程」,集全行業之力來推進工程建設。   

中新社報導,趙長江是在大陸國家發改委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說,截至2021年底,中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經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4萬公里。結合在建和擬建項目安排,預計「十四五」大陸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與「十三五」總體相當,規劃建設重點主要在如下五方面:

一是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建設。國鐵集團將堅持把川藏鐵路作為鐵路建設的「頭號工程」,聚焦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創新工程、廉潔工程,堅持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關鍵作用,堅持盡銳出戰,集全行業之力推進工程建設。 二是著力填補西部鐵路「留白」。為解決西部鐵路「留白」太大問題,中國將構建多向入藏通道、完善出疆對外通道,加快推動新藏鐵路前期工作,創造條件啟動重點路段建設。推進青藏鐵路升級改造,開展滇藏鐵路重點路段前期研究。   

三是加快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力爭「十四五」期間「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基本貫通,有效提升沿江、沿海、京滬等主通道能力和質量。   

四是有序拓展普速鐵路網覆蓋。統籌推進中西部地區鐵路網建設,加強邊疆地區鐵路網,提高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鐵路網絡密度,提升沿江等重點區域鐵路貨運能力,支持資源豐富、人口密集區域的地方開發性鐵路建設,提高普速鐵路網通達深度。   

五是積極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發展。支持按照市場化方式,利用既有鐵路富餘能力,通過適當改造開行城際和市域列車。   

趙長江表示,按照規劃方案,預計2025年底中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6.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含部分城際鐵路)5萬公里左右、覆蓋95%以上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形成「全國123高鐵出行圈」,滿足人們美好出行需要。

   
南崇鐵路 加快覆蓋東盟運輸網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西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陳鴻起19日表示,廣西今年將開工建設平陸運河、黃桶至百色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南寧至崇左鐵路,探索開行經南寧港、貴港港等至北部灣港的江鐵海聯運班列,加快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   

中新社報導,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在南寧舉行。陳鴻起表示,廣西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當前,廣西發揮區位優勢,以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為陸海交匯門戶,開展「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通道物流提升」等行動,加快建設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陸海新通道。   陳鴻起表示,廣西今年將建成西江航運幹線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二期項目;建成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內公共貨站二期工程等項目。   

廣西將推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擴能增效,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打造智慧綠色安全港口,加大人工智能、北斗通信等新技術應用。廣西力爭2022年實現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達3.8億噸以上,集裝箱吞吐量達700萬標箱以上;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新增10條以上、總數達75條以上,其中外貿航線總數達45條以上,開通至歐洲、北美等遠洋航線。   

陳鴻起表示,廣西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海鐵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長江航運、西江航運銜接,組織開行北部灣港至雲南、貴州及區內海公聯運集裝箱卡車,持續加密和增開國際貨運航班,努力形成以海鐵聯運為主,海公聯運、江鐵海聯運、公空聯運為輔的通道物流運輸網絡。   

南崇鐵路是「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設施,於2018年10月全面開工,正線全長119.3公里,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概算總投資183.2億元人民幣,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南寧至中越邊境口岸城市崇左的時間將由目前的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據近日印發的「廣西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35年)」,廣西將重點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鐵路運輸通道;推動廣西至越南等國家的跨境公路運輸發展;強化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輻射能力,形成對東盟國家重要港口全覆蓋、全球重要港口基本覆蓋的航線網絡。預計到2035年,廣西通達東盟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運輸網絡將加速升級。

   
灣區青年文化計畫啟動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行動暨北京路青年文化街區計畫啟動儀式19日在廣州舉行,此次活動引導灣區青年通過青年潮墟、青年原創劇、青年立體研學、青年達人秀、青年國際文化交流等方式,將傳承歷史文化與釋放青春活力更緊密結合,展現灣區青春活力和開放丰采。

中新社報導,北京路步行街被譽為廣州「千年商道」,近年來成為青年群體集聚與活躍的區域,街區年客流接超8000萬人次,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客流超過七成。北京路還是港澳企業、項目集聚的區域,其中,香港企業180家,澳門企業15家,不少來自港澳地區的青年人才在北京路區域扎根發展。

為發揮北京路青年組織、青年人才、青年人群聚集的優勢,此次活動還發起成立了北京路青年文化聯盟,並舉行了「古道青春薈」首場文化項目路演。來自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家園、澳門越秀青年聯合會、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等單位的青年代表分別介紹了在灣區、北京路的文化傳承創新項目。

「港澳與廣州地緣親近、史緣相通、親緣深厚,三地頻繁的文化交流讓粵港澳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感日益加深,也增進了他們對於保護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翁浩潔介紹,近年來中心打造了創新學習之旅、廣府文化體驗之旅等主題交流路線,推動穗港澳青少年開展交流,促進三地青年融合發展與文化創新。

   
實際使用外資 去年廣州破500億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州市商務局19日公布,2021年,該市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5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新社報導,2021年廣州市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500億元。全年中歐(中亞)班列開行列數增長73.9%,貨值增長91.5%;外貿動能持續增強,市場採購規模居中國大陸地區第二,跨境電商進口連續7年第一。   

在當日舉行的「一起向未來—在廣州,讀懂達沃斯」分享交流會現場,多名外商代表對廣州營商環境讚不絕口。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一級調研員塗宏哲表示,廣州將進一步密切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頻度、提升合作層次,要抓好中國未來汽車與交通出行大會成果的落實,確保全球末端物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示範區項目如期落戶,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

他表示,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還將促成更多的廣州優質企業與論壇深度融合,廣州將強化與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廣州市100個國際友城和66個外國駐穗總領館等的交流合作,構建全方位、多領域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 山東列水下文保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物局)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基本確認為北洋海軍旗艦「定遠」沉艦殘骸遺址,已納入山東首批水下文物保護區。山東也成為繼廣東之後中國第二個公布水下文物保護區的省份。

中新社報導,「威海灣一號」甲午沉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於2017年啟動。2018年,調查人員在威海劉公島東村外發現一處沉艦遺址。2019年,調查人員以抽沙揭露方式對沉艦展開專項調查,發現長2.86米、重達10噸以上的鐵甲,為定遠「鐵甲艦」的身分標誌物,基本確定「威海灣一號」沉艦,為清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王守功表示,山東北濱渤海、東鄰黃海,海岸線占中國六分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航海、漕運歷史,給山東留下豐富的水下文物。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建立健全保護制度和管控措施,有利於加強水下文物的保護,傳承弘揚齊魯優秀傳統文化。

發布會現場還公布了第六批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含古遺址39處、古墓葬21處、古建築85處、石窟寺及石刻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6處。

王守功說,下一步山東將繼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完善記錄檔案,設立保護標誌,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將文物資源的保護紅線和剛性要求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確保文物安全。同時,抓好展示利用,將文物資源融入中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戰略,推動活化利用。

   
上海兩會 聚焦碳金融創新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19日,上海正式開啟兩會時間。作為大陸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運維城市,上海在碳金融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關於碳金融創新也成為本次上海兩會多名政協委員關注的重點話題。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政協委員王芳表示,目前中國碳排放市場交易體制還不完善,交易並不活躍,和碳相關的金融產品也很少。對此,王芳建議,要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參與到碳排放交易權市場,並推進相關法律制度建設,在金融機構進入碳交易市場時,能有相關相對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金融機構參與市場交易後的穩健和風險規避。

上海市政協委員焦正指出,碳市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但其目前僅作為一個現貨市場。焦正表示,碳市場要發揮好碳市場的碳定價功能,形成有效的碳定價體系,積極探索衍生品市場,計劃形成一個包括現貨、遠期、掉期、期貨等多產品並行的市場體系,形成有效的碳定價。

上海市政協委員朱國建建議,應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以多種形式參與碳交易市場:加大對於碳期貨、碳掉期等金融衍生品的投資參與,提升碳交易二級市場的靈活性;完善相關政策,支持金融機構以兼併與收購等方式優化碳交易市場的資源配置,增強碳市場靈活性;推動相關期貨法律的修訂,將碳配額衍生品納入交易品種;加強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推動碳基金領域相關節能環保減排項目的落地。

上海市政協常委、復星國際聯席CEO陳啟宇建議推動成立相關的市場化雙碳大基金,基金期限達10年以上、基金總額超百億元人民幣、期限內可重複投資、重點投資新能源產業鏈(電動車、鋰電、風電、光伏)、相關減碳低碳產業和上海核心創新產業,可以適當出資到優秀的雙碳子基金。

   
央企煤炭產量 去年破10億噸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9日透露,2021年中央煤炭企業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 

中新社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彭華崗介紹2021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彭華崗表示,到2021年底,中央企業有42個煤礦列入應急保供名單,預計核增產能9410萬噸/年。四季度,煤炭日均產能達到了295萬噸,比前三季度增長17%以上。去年中央企業煤炭企業產量首次突破了10億噸大關。

他指出,中央發電企業發電出力水平也超過了2020年同期水平。截至2021年底,中央發電企業電煤庫存量達到9569萬噸,同比增長29.2%,電煤庫存可用天數達到20.1天,同比增加5.1天。全年發電量達到了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大陸全國發電量的比重是64.6%,高於裝機規模占比2.5個百分點。

   
NPE愈來愈強大 科技業者必須強化專利管理能力
專利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軍備競賽。來自NPE的訴訟威脅只會更強大,如果不想一直挨打,除了更積極投入研發外,也必須善用分析工具來了解競爭態勢,才能在強敵環伺下找出致勝的方法。

疫情會終結全球化嗎?病毒竟讓中產階級竟成了全球化浪潮的犧牲者?
全球化的實際代價是不可忽視的!隨著Covid-19病毒對世界各地的經濟帶來衝擊,互相連結、彼此依賴的世界經濟,因病毒造成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全球經濟衰退,中產階級竟成了全球化浪潮下的犧牲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