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一月本土疫情出現開始,慈濟防疫與紓困行動不曾停止, 今年五月則是擴大慈善關懷,更增加了新冠疫苗的購捐;
這是很單純的人道救援行動,但也是很大的挑戰,
要跟病毒傳播競速,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臺灣在今年五月中旬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本土社區感染,疫情警戒提升到第三級;很多行業與一般民眾生活經濟受到衝擊,還有醫療警消等單位壓力緊繃,上人指示要擴大兩個計畫──防疫物資的支援以及紓困行動。
其實從去年一月底疫情出現開始,慈濟全球動員做這些慈善關懷,沒有停止過,今年這次在臺灣是「擴大」,更增加了一個重點,就是新冠病毒疫苗的購捐。
我們觀察到疫苗施打率比較高的國家,對疫情的防護力比較好,而「變種病毒」也有愈來愈多、傳播愈快的趨勢,各國對疫苗持續有需求;感受到臺灣疫情升溫但疫苗不足,我們開始思考與評估,是不是該購買疫苗來提升防疫保護力。
五月三十一日,慈濟宣布採購疫苗。當時臺灣疫情是很緊張的,甚至可能更惡化,但全臺第一劑疫苗施打率只有百分之三到四,遠低於全世界平均值百分之十。疫苗非常重要,最主要是可以防止重症跟死亡;上人對這件事情,沒有考慮多久就答應了,還提醒我們愈快愈好。
特別是慈濟醫療志業在疫情期間負擔非常重,花蓮、臺北、臺中、大林四所大型慈濟醫院,經常是當區收治確診病患最多的醫院,每一位醫護人員都非常辛苦。如果有足夠的疫苗讓疫情獲得控制,減少重症患者的數量,也能減輕醫療資源的壓力。
而且第三級的疫情警戒,對很多人尤其是低收入者的衝擊是很大的,如果疫苗買夠了,大家趕快施打,讓確診者減少,生活、工作早日恢復正常,會比紓困計畫的幫助還要大。我們認為這件事是很單純的人道救援,也是慈善志業要努力的部分。
從五月底宣布採購,到七月二十一日完成程序,這五十二天非常煎熬,因為救人如救火,加上國、高中開學在即,疫苗的施打很迫切。慈濟也在六月五日起開放各地靜思堂讓政府成立疫苗接種站,希望從各方面為防疫盡一分心力。很高興在九月二日清晨,第一批BNT疫苗抵達臺灣,九月二十二日終於能為民眾接種慈濟所購捐的疫苗!
讓學子優先接種
在六月二十三日遞送疫苗採購申請書的時候,就有媒體好奇訪問,為什麼慈濟要買BNT疫苗?為什麼要買五百萬劑?
第一,BNT是我們所知最好的新冠病毒疫苗之一,高保護力及低副作用,還有混打的彈性比較高。第二,它是可以給十二到十七歲青少年施打的疫苗。
這很重要,因為很多國家疫苗施打率雖然很高,但確診數還是升上來,最主要就是在學生這個族群開始傳播的。年輕人活動力強且容易群聚,如果感染了可能自己沒感覺,卻會傳染給其他人。
我們的國高中生,只要有一位確診,他的學校師生可能就要停止上課,不但本人要被隔離,他的同住家人也要被隔離,整體影響層面是很廣的。全臺灣有將近一百二十五萬位國高中生,如果一人打兩劑,就要兩百五十萬劑。所以我們計畫如果能買到五百萬劑,希望把一半留給國高中生施打。
第三,就是BNT的產能與交期比較符合我們的需求。當時我們掌握到,BNT疫苗最低的訂貨量是兩百五十萬劑,如果購買數量少,談判時就比較不利。鴻海暨永齡基金會、台積電跟慈濟三個捐贈單位,加起來總共購買一千五百萬劑,就有比較大的協商空間,能夠要求比較好的交期和價格。
慈濟選購BNT疫苗的理由,是非常科學而且方向正確的,絕不是盲目跟從。但購買疫苗是高度敏感的事,我們一開始並不敢抱很大的希望,也知道一旦講出去若沒有做到,後果是無法想像的。就算能買到,但數量不夠多,交貨不夠快,也不算成功;另外,在各方合作努力的過程中,如果慈濟沒有辦法廣結善緣,即使買到疫苗但造成很多不愉快,一樣不能算成功。
疫苗採購是一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事。雖然一路上很多人不看好,但是上人跟我提醒這句話:「我們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真的,一開始我是看不到希望,所以我們戒慎虔誠,低調溫和但很努力地做,是因為堅持才看得到希望。
當然也要歸功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董事長及台積電這兩大可敬的合作夥伴,他們花了很多時間跟政府及相關單位協商,花了很大力氣解決法律相關問題;郭董事長甚至親自去歐洲,確認我們三方所訂的一千五百萬劑疫苗可以如期進口。
而在處理民間購買疫苗方面,政府有最高層級的考量和思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也是非常用心來做多方的溝通。七月九日政府正式同意授權慈濟可以採購疫苗,接著在七月二十一日,慈濟等五方正式簽署了疫苗購買合約。
九月二日清晨七點左右,第一批BNT疫苗抵達臺灣,這是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很榮幸能與兩大夥伴:鴻海暨永齡基金會以及台積電代表一起接機,也感恩BNT原廠跟總代理,比原來的交期提早一個月送達,這對臺灣有很大的幫助;感恩政府,把十二到十七歲的青少年列入施打對象,而且第一批就提供給他們!
向全球善士感恩
慈濟用很單純的信念去思維、去做這件事,有很多企業界、醫界人士給予我們一些指教,有些出於同理心來關懷,或以自己的經驗來提醒要有失敗的準備,當然也有質疑或不看好的聲音。還有一些很堅定支持的,大部分都是慈濟人,表達如果能買成,他們願意大力協助籌措購買這五百萬劑疫苗的經費。
我們是有點不自量力去做這件事情,秉承上人救災救人的信念,就義無反顧,沒有問有沒有錢、有多困難,就想把它完成。我也要特別感恩,這一路走來,很多慈濟人及認同慈濟的企業領袖,大家的大力護持。例如慈濟美國總會,透過正確的管道把臺灣的需求,傳達給美國聯邦政府及相關救援組織,美國政府後來捐贈疫苗給臺灣,我相信在這部分,可能就有美國慈濟人的一點貢獻。
而在企業護持部分,這些善心企業非常注重公司治理,對外的大筆捐贈都一定要公開透明,慈濟也向他們的善行公開表達誠摯感恩;也有些是個人的捐助,但低調不願張揚,我們也尊重他們的意願。
雖然慈濟在這段期間,投入許多經費進行防疫物資支援、紓困、伴學計畫、購買疫苗等,志工們勸募的壓力不小,上人卻慈示大家「如常」募心募愛。就好比九二一大地震後,上人決定要援建五十一所「希望工程」時,並沒有考慮到經費的問題,而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慈濟就站出來,創造一個機會讓大家共同行善。
我個人的體會也是如此,因為小時候接受過基督教、天主教的關懷和幫助,所以當我有工作能力後就回饋,全臺灣各大基督教、天主教醫院,我都曾長期捐助,這就是「拉長情,擴大愛」。所以大家要看得比較遠,不必太憂慮現在錢夠不夠,因為善的回饋也許在十年或二十年後,會細細長長久久遠遠,最重要的是讓大家有機會來植福。
時到今日,全球疫情仍然不是那麼容易控制,每天依舊有數十萬人感染。像Delta變種病毒傳播力更強,即使打了兩劑疫苗,如果沒有戴口罩,它還是會透過飛沫進到鼻腔;也許年輕人免疫力比較好、無症狀,但很容易傳染給同住的長者,所以大家還是要遵守防疫措施。
上人則是一再提醒我們戒慎虔誠,行善茹素不殺生。而且我們從醫學報告也可以看到,蔬食真的對人的免疫力很有幫助,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全素的人如果確診染上新冠病毒,發展成重症及死亡的機率,比一般人少了百分之七十三,很接近打疫苗的保護效果;而且如果大家能走向蔬食的話,能減少和病毒接觸的機率,也是這波疫情給我們的「大哉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