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常誤以為心情不好就是憂鬱症,其實,憂鬱情緒不該和憂鬱症畫上等號。舉例來說,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情緒常會一度低落,忍不住流淚,但只要和朋友談一談,慢慢地就會有些釋懷,憂鬱的狀況就會漸漸變好,這屬於正常的情緒波動。 憂鬱症診斷的定義須包含:持續2週的睡眠改變(幾乎天天失眠或嗜睡)、食慾的明顯改變(增加或變差)或幾乎每天覺得疲累等身體症狀。臨床上常見的身體症狀包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酸痛、骨頭關節酸痛、頭暈、頭痛、背痛、胸痛等。若有上述不適,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臺灣憂鬱症的人口比率約15%,但就醫率偏低。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說,真正有憂鬱症且會就醫者只占15∼20%。若長期照顧有憂鬱症的家人,自己也開始對生活中的事物提不起興趣,或是莫名其妙流眼淚時就要當心,如果找人訴苦還未解決,可以求助專業的醫師或心理諮商師,找出真正的原因,否則一直被訴苦的人也會憂鬱。如同埋在地底下的管線,已承受很大壓力,要慢慢紓壓,千萬別一直加壓,一直加壓的結果易引發大氣爆,一發不可收拾。 振興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袁瑋觀察,大都會的憂鬱症患者願意就醫的比例高於非都會區。許正典醫師則發現,就醫年齡層愈來愈廣泛,以往中、壯年人居多,現在少年與兒童約占2∼3成,情緒鬱悶的原因包括考試、學校人際關係或是3C成癮等問題。至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通常需要家人的鼓勵與陪伴,才願意來看診。 在身心科和精神科診間,常會看到很多求診者之前因胸悶去看心臟科或胸腔科,睡不著去看家醫科等,拿了許多類似鎮定劑的藥物。若身體不適,檢查後確定沒有器官方面的疾病,建議直接至身心科或精神科與醫師聊聊,解開情緒或神經傳導上的癥結,對症治療。 憂鬱症者神經迴路改變 要他「想開點」有困難 有些人不覺得憂鬱症是一種病,要有憂鬱症的人「想開點」或「換角度想」。袁瑋醫師表示,罹患憂鬱症久了以後,大腦的神經迴路改變,會變得很執著,陷在裡面,若未用藥物協助大腦調整機轉,心理治療效果有限……本文摘自《老年憂鬱不是老化》一書 ※立即購買:博客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