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面對假訊息的「心法」與方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幸福講義 我不是天生好手
幸福小撇步 面對假訊息的「心法」與方法
2020/09/30 第1327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我不是天生好手
文/林彥佑

因為跑步,認識了自己

這幾個月來,我愛上路跑,跑著跑著,和一些人分享自己的跑步過程,才真正覺得,自己有一些先天上的劣勢,但這樣的劣勢,因為我不低頭、不認輸,才勉強造就了現在的我。儘管和運動場上的好手相比,我只是一枚不起眼的草芥,但對我而言,卻已足以大聲地向自己宣示:「彥佑,你做到了。」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善於運動的人,簡而言之,我並沒有什麼運動細胞,也因此,在身高、身形方面,都差人一截。

年過三十之後,對於身高,大概也沒有像青少年時期這麼在乎,此刻的我,追求的,只是健康運動,快樂生活。

第一次正式接觸跑步比賽,是幾個月前的二鐵比賽,那場幾近於人生第一次的筋疲力竭,總讓我記憶猶深,自此之後,也慢慢打開了我的自信心,也漸次覺得,跑步可以讓我更快樂、生活更充實、上班更有精神。難免的,每次跑步總少不了會有一種「競賽」的心理因素,想比別人更快、想看看世界紀錄、想看看同齡的好手,跑出了怎樣的成績。每次看到那些有故事的人所分享的心路歷程,總讓人動容,甚至覺得不可思議。我知道,那光環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的血、淚與汗的錯綜交雜,我不必羨慕別人,更不必妄想一步登天,因為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就是用這樣的態度,告訴我的孩子們─沒有耕耘,沒有收穫。

那一次,因為同事相約,一起參與了一場「追火車」鐵道馬拉松的接力比賽,一路從福隆車站,到貢寮、雙溪、牡丹……等車站。我被安排的棒次,是最簡單、最短程的路線,約莫區區四公里的陡坡而已。為了讓團隊的成績不至於因我而拖累,每天下班、清晨、夜晚,只要抓緊時間,我便會撥空跑步,或者簡單拉筋、練練核心肌群,這樣的自主訓練,大概持續了近半年,每次訓練也會簡單記錄自己的距離、步頻、跑速……等,天天記錄,時時提醒。因為身形的關係,我很難突破自己的速度,因為身高的因素,我更難跨出比別人大的步幅。同事時時激勵我,告訴我,「跑步是能突破自己的」,他告訴我,「身高或許是個因素,但不會是絕對因素」,他還告訴我,「年輕人比的是爆發力,但年過三十,比的是長跑的意志力」。我聽了聽,深覺頗有一番道理。

我們一起激勵、互相加油打氣,就這麼訓練了好幾個月,從學校的操場,再到戶外的柏油道路,終至練習爬坡,其間還包括了各種體能訓練、核心鍛練、深蹲與其他有氧活動。慢慢的,我發現自己的體能愈來愈好,喘氣的力道愈來愈弱,輕盈的感受愈來愈明顯,跑步的快感愈來愈深刻。當下那種漸入佳境的覺知,讓我享受運動當下的樂趣,我也更開心而大方地與友人分享汗水淋漓的滋味,以及身心舒暢的快活感。

人,有時就是需要信心,才會堅持。有時,如果加上旁人的鼓勵與掌聲,更能迸發出持續精進的動力。學習如此,處事如此,運動、跑步亦是如此。

比賽那一天,我在既定安排的第五棒接力區等待,忐忑不安地等著第四棒迎面而來。接到接力環的當下,有一種身歷其境的踏實感,好像那些平日練習的技巧、呼吸調整的方式,都在運動場上實踐了出來。我打開了跑步APP,調整步頻節奏器,跟著「滴答滴答」的聲頻踏著步伐。瞬間,似乎有一種念力告訴自我:「努力向前就對了,不要怕。牙一咬,就過了……」我察覺到,我慢慢贏過了其他的跑者,我沒有疲累喘氣的感覺,我甚至可以用超頻的速度,再次超越。

整個四公里的陡坡路程,我覺得自己猶如一顆剛充飽的電池一般,輕快跳躍,一路馳騁向前,也幾乎沒有旁人超越過我,我一度懷疑自己的速度,也為自己平日的刻苦而感謝著。我奮力向前,不敢怠慢,除了攸關團隊的競賽成績,我更關心自己的速度,是否有跑出該有的成績。

二十分鐘過後,我完成了我在第五棒的任務,我以二十分三十八秒的速度,排名在同一區間的第一名,不只同事覺得不可思議,連我自己都難以置信。因為平日的汗水、雨水交雜,因為團隊合作的驅動力,我跑出了平時不可能的成績,印證自己也有後天的無限潛能。

我不是天生好手。

我從「不可能」,一直到「實現自我」,我從「不被看好」到了「區間第一名」。生命,有時就是這麼現實,沒有努力,就真的沒有收穫。

我不是天生好手,因為先天的劣勢,我必須更努力、更積極,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才能突破自己的障礙,找出跑步的罩門

因為我不是天生好手,所以我要更謙虛地向前輩請教,因為沒有人認識跑場上的我,所以我沒有包袱,沒有被期待的眼神,我可以愛怎麼跑就怎麼跑,盡其在我,隨心所欲─因為輕鬆,因為無後顧之憂,所以可以無壓力又順其自然地用平常心來看待。

那一晚,涼風吹拂著,我思索著,跑步如此,生活中的大小事,不也如此嗎?英文不好,我就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練習讀寫,看到外國人,便鼓起勇氣練習交談。體能不好,我就撥出更多時間,更虛心地向專業的老師請益。任何方面的表現不如人,我們就再花兩倍、三倍的時間,加強自我,堅持下去。我始終相信,勤能補拙,老天會疼憨人的,只要自己先不設限,只要自己先不要放棄,即使效果沒有立竿見影,也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看到自己的進展、光采與驕傲的。

運動場上,高手雲集,好手如織。凡人,如我,可以向典範學習,甚至可以與前輩相較,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有和自己比賽的能力與勇氣,每天都要對自己喊話,今天的我,有沒有超越昨天的我,明天的我,要怎麼做,才能比此刻的自己表現得更好。短程的期待也好,長程的規畫也罷,這是我,一個小人物的生命體悟。

因為跑步,我認識了自己,我不是天生好手,但天無絕人之路,不能讓天生影響了好手的路。

 
面對假訊息的「心法」與方法
文/洪啟堯、金門日報

基本前提就是:不要偷懶

為什麼現在社會充斥著假新聞、假訊息甚至是詐騙事件?

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很「懶」。

前陣子,我妹傳了一個影片給我。影片內容大意是,消費者到賣場買零食的時候,是否留意包裝上的差異?影片�媮|例,A食品公司在自家產品出事後,被許多消費者投訴。之後,A食品公司也將原本出事的產品全面下架。但事隔幾月,A食品公司又推出自家公司的產品,可是新推出的產品包裝,卻與B或C食品公司的產品包裝極類似,導致消費者選購了A食品公司的產品後,以為買到的是B或C食品公司的產品。簡單講,就是A食品公司,做出了在某種意義上,接近「仿冒」的行為。

無獨有偶,當天晚上,我看到一個談話性節目在討論所謂的「假醫療訊息」。節目來賓提到,現在一些通訊軟體流傳的醫療訊息,無論是文章或影片都會下類似像「不懂XX就不要說你懂養生」這樣的浮誇標題,然後訊息內容會再輔以一些名醫的名言或是煞有介事的研究資料來突顯該則訊息的可信度。例如,節目中舉例,曾有一則食療訊息指出,百香果是天然血糖藥,可降低心臟病發的機率。但有醫師認為,百香果雖富含維生素A跟B,但是它很甜,多食的話對於降血糖沒有幫助。另個例子是,有一篇文章指稱木瓜是百藥之王,可防癌、抗癌,文中還放入一些外文研究資料跟醫療相關的影片。但是,仔細去看影片內容,整段影片都沒提到木瓜,甚至影片主題跟抗癌、防癌無關。

我妹傳完影片後,感慨地說,看完影片,仔細想想,自己好像太容易以自己的第一直覺反應來看待事情。

而我在看了我妹的影片以及上述的節目內容後,基本上我同意她的看法。

直覺反應是人類的生存本能。從物種基因的發展角度來看,能夠對外在刺激做出即時反應的物種比較能夠生存下來。但現在是資訊社會,各種訊息背後都有它的生成原因,需要花心力去爬梳。而爬梳的能力、耐心,以及工具,就得透過教育來養成。

那,為什麼現代人受教育的比例提昇,對於資訊真偽的掌握好像很薄弱?這又牽涉到分工、專業跟有無餘力的問題。因此,我跟我妹說,不要感到無奈,你只是忙了點,沒有時間去注意。你在自己的領域肯定可以釐清一些外行人看不到的細節。但相對的,其他領域你可能就變成外行人,變成你要請教他人了。這就是分工的精神之一。所以關鍵在於,當我們面對一些不是很熟的領域時,願不願意花心思去了解。只要多留點意,用點心,基本上是可以降低被欺騙,或是被資訊誤導的比例。

所以,避免假訊息、假新聞,甚或是詐騙的言語,最重要的心法就是:不要懶惰,多花心思去理解。我們無法獲得真實,但能接近真實,保持思考的獨立性就能降低被假新聞和詐騙言語傷害的機率。

那麼,心法跟觀念有了,這�堣]提供幾種破解假訊息假新聞或是詐騙技倆的方法。

其一,發現與自己生命經驗牴觸的訊息,這時候就要開啟偵錯神經。當然,生命經驗也包含自己的專業領域。如果接觸的訊息與自己的專業領域有關,試著花點時間思考,訊息內容是否與過往的專業訓練有所出入?例如,上述所提到的百香果例子,生命經驗告訴我們,吃太多很甜的食物會造成血糖飆高。既然會使血糖飆高,怎會對於降血糖有幫助呢?姑且不論最後結果如何,不妨利用生命經驗或是專業領域來構築第一道防線。

其二,如果真的發現訊息有問題,可以問一下周遭可能對該領域有較多了解的朋友,問問他們的看法和意見。或者,現在搜尋訊息的管道很多元,可用關鍵字搜尋的方式,比較一下各種訊息對同一主題的說法為何,再去判斷最初收到的訊息可信度有多高。

最後一種,「讓子彈飛一會兒」。可能我們收到訊息的當下沒有那麼多時間、心力去檢查訊息的真假。既然如此,就先暫時擱置,至少不要想都沒想地廣傳,避免潛在的假訊息擴大,待其他對於該訊息的其他說法出現後,再回頭判斷訊息的真假。這跟第二種方式有點像,只是比較消極一點。

在訊息、知識爆炸的年代,對於各類訊息的判讀,小自平常的食品包裝,大至各種權威單位發布的命令等等,都要花些心思。畢竟現在的世界都是透過各種訊息組成,如何判別訊息的真假,已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而建立這項技能的基本前提就是:不能偷懶。

共勉。

 
Copyright ©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