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4/29 第58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AI業績喊衝。法人看好,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順勢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逾新台幣3,250億元),創新高,成為全球AI熱潮的大贏家之一。

對於AI營收相關議題,台積電表示,有關公司對市場需求的展望與預測等資訊,請依法說會分享內容為主。

台積電於4月的法說會中指出,看好伺服器AI處理器今年貢獻營收將成長超過一倍,占公司2024年總營收十位數低段(low-teens)百分比,預期未來五年伺服器AI處理器年複合成長率達50%,2028年將占台積電營收超過20%。

台積電高度看好AI後市,總裁魏哲家於4月的法說會上修AI訂單能見度與營收占比,其中,訂單能見度從原本預期的2027年拉長到2028年。

台積電強調,幾乎所有的AI創新者都正與台積電合作,以解決對節能運算能力永無止盡需求的AI相關需要,估計伺服器AI處理器今年貢獻營收將成長超過一倍。

法人推測,台積電今年美元營收有望達873.15億美元,改寫新猷,以公司釋出今年AI營收占比較去年翻倍、達約13%以上估算,2024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達114億美元至123億美元。

業界人士分析,台積電今年AI應用成長動能多元,除了廣為外界熟知的輝達(NVIDIA)、蘋果、超微等大客戶持續擴大下單,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投入自研AI晶片,都找台積電代工,加上博通受惠於美系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應用而配合提供更多ASIC服務,順勢增加對台積電的投片量,都是推升台積電AI業績的動能。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加入AI算力規模提升的軍備競賽。業界提到,從高速運算角度,當前更重要是特斯拉正衝刺其超級電腦「Dojo」布局的後續進展,相關算力租賃或周邊服務持續升級,有望成為後續營運動能,台積電客戶持續擴充AI相關算力,同步帶動台積電AI相關營收。

法人分析,台積電AI相關營收貢獻雖然相對高速運算與消費電子占比仍低,相關客戶多數也和既有客戶重疊,但成長潛力相當大,惟實際情況仍看終端企業採用進度而定。

 
財經專題
台積電年度總業績 拚千億美元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隨著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相關投資,順勢帶動AI相關晶片製造需求穩步成長,若AI動能不墜,將成為之後助攻台積電(2330)年度總營收邁向千億美元(逾新台幣3.25兆元)目標的關鍵之一。

法人原先估計,台積電2023年營收即可挑戰千億美元,是全球純晶圓代工廠首例,惟2023年市場結構調整,使得相關目標可能要遞延到2025年至2026年才會達陣,AI晶片製造更是扮演主要引擎。

台積電已於4月的法說會上修AI訂單能見度至2028年,公司同步積極強化內部接單動能,不僅先進製程持續推進,先進封裝、矽光子相關應用也同步加足馬力。

另一方面,法人預期,台積電蓄勢挑戰總營收千億美元的里程碑之際,下一階段中長期動能除了持續升級台灣製程,更重要是海外新廠開始加入貢獻營收,包含2024年日本熊本晶圓23廠第一座廠量產、2025年美國鳳凰城晶圓21廠首座廠開始生產等,都是助攻台積電挑戰下一階段業績大成長的要角。

台積電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台積電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約60%,預期2024年市占率可望提升至62%。

 
蘋果光加持 AI商機更熱了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電報導,蘋果近期再度找上AI模型語言大廠OpenAI,討論針對下半年即將推出的iPhone 16生成式AI功能,目前雙方很可能在協商某種協議,以及如何將OpenAI產品整合到iOS 18系統中。

法人看好,iPhone導入AI功能,有助催出更多買氣,其搭載的A系列處理器更是讓iPhone的AI功能運作順利關鍵,台積電(2330)獨家為蘋果代工iPhone處理器,順勢搭上相關商機。

據悉,蘋果早在今年3月時就傳出正與Google洽談,要將後者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整合到 iPhone,同時蘋果也與OpenAI接觸,顯示出蘋果相當重視iPhone 16的AI功能,如今再度密會OpenAI,很可能會有新的進展。

業界人士指出,蘋果雖然自己就有大型語言模型能發展AI功能,但為了能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也正在尋求其他合作夥伴,讓AI功能可更加完善,讓iPhone 16能夠後發先至,重新取得在AI手機市場的話語權。

 
國際財經要聞
本周Fed會議 鮑爾很可能轉向鷹派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聯合報
本周全球財經新聞聚焦於美東時間四月卅日、五月一日召開的美國聯準會(Fed)會議,預料不會調整利率;但基於三月通膨率再度高於預期,主席鮑爾的立場很可能轉向「鷹派」。

從三月Fed會議以來,決策官員的談話顯示對通膨下降的信心明顯下降,立場也由「鴿派」轉向「鷹派」。尤其是芝加哥區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斯比(大鴿派)在封口期內仍表示,一連串偏熱的通膨數據顯示「通膨(下降)進展已經停頓」,聯準會必須「重新校準」政策,更預示本周的決策將轉向「鷹派」。

彭博資訊指出,鮑爾至少將表示決策官員現在預期今年的降息幅度將會「較小」,或暗示不會降息,甚至可能表示並不排除升息。聯準會也將進一步說明如何放緩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速度,並強烈暗示將於七月開始執行。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將於周二公布第一季就業成本指數(ECI),預估將上升百分之一點一;由於廿五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平均調高最低工資百分之五點八,預料工資升幅將明顯偏高,使聯準會更加相信通膨仍然太高。

此外,周四將公布的第一季生產力報告,市場預估僅成長百分之○點七,遠低於上一季的百分之三點二升幅,這也對通膨減緩不利;周五公布的四月就業數據,預估非農業就業人數將增加廿萬人,遠低於三月的卅點三萬人增率;新增就業可能集中於醫療服務等產業,而對景氣循環高度敏感的產業將減緩雇用速度,甚至裁員。彭博經濟預估,失業率將小幅上升到百分之三點九;如果今年底失業率升到百分之四點五,Fed今年內將降息兩碼,否則利率可能完全不動。

至於三月企業求才人數預料將小幅下降到八五八萬人,求才/失業比率將從一點三六降到一點三三,顯示勞動市場稍稍趨鬆,未來幾個月工資升幅可能減弱。至於四月製造業ISM指數預料將回降到萎縮區,為四十九點五;服務業擴張速度也減緩,指數從五十一點四降到五十一。預示第二季經濟活動可能進一步減弱。

 
馬斯克訪陸 推廣全自駕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在延後造訪印度一周後,28日卻意外造訪中國大陸,並與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表示將深化和中國大陸的合作。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此行尋求在中國大陸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輔助軟體,並希望獲准把在中國大陸收集的數據傳輸到國外,以訓練自駕技術的演算法。

中國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馬斯克是應中國貿促會邀請造訪北京,在與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碰面後,和李強會面。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願意深化和中國大陸的合作,李強則讚揚特斯拉是中美貿易合作的成功範例。

不過,馬斯克原本預定21~22日造訪印度,包含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之後卻因特斯拉代表團「非常龐大」而取消。

馬斯克造訪北京,也正值北京車展正在舉行。彭博資訊與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馬斯克將與中國大陸高階官員討論在中國大陸推出FSD軟體,並且希望獲得當局批准,在中國大陸收集的數據傳輸到國外,以訓練自駕技術的演算法。但央視新聞的報導未提到馬斯克和李強討論FSD。

特斯拉四年前推出FSD軟體,卻始終未能在中國大陸這塊該公司的第二大市場上市,馬斯克本月也在他旗下的社群媒體X表示,中國大陸消費者「非常近期」有望取得FSD,他之後在特斯拉財報說明會表示,計劃在監管當局的批准下,在任何能獲准的市場推出壽監管的自駕系統,他認為包含中國大陸。

小鵬汽車等特斯拉的對手都已推出類似軟體,希望取得贏過特斯拉的優勢

此外,特斯拉車輛也因為配備用於自駕輔助系統的攝影機鏡頭,遭禁止進入中國大陸軍事建築與一些其他政府單位。

 
全球電動車割喉戰 蠢動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儘管中國大陸電動車已供過於求,當地產能依然持續快速擴增,引發各界擔心當地電動車可能低價出口,在全球掀起割喉式價格戰。

日經新聞報導,汽車工廠產能利用率的損益平衡點常為80%,但在中國大陸的新能源車(包括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工廠只要約50%,原因就在於電池採購網集中於中國大陸。

南韓SNE研究公司的報告指出,全球前十大電池製造商中,陸企就占了六家,約八成的陰極材料在中國大陸生產。

另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資料,電池約占電動車30%~40%的製造成本,但中國大陸電池平均價格比歐、美便宜約兩成,當地電動車業者還能以低成本採購鋼鐵等零組件,且北京當局已慷慨大量補貼研發、建廠等支援。

中國大陸新能源車產能也持續以快於需求成長的速度擴張,明年預料將超過3,600萬輛,比約1,700萬輛的預估銷量,多出近2,000萬輛。

一些中國大陸電動車廠以擴大出口到歐洲和東南亞,作為危機出路。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去年新能源車出口量激增78%至120萬輛,明年可能攀抵350萬輛。這將打擊日本與歐洲車廠。

這已引發世界各地的危機意識。歐盟已在調查中國大陸是否以獲得政府補貼的低價銷售電動車,不公平地阻礙競爭。

美國財長葉倫本月稍早訪陸時,也同意設立框架,討論產能過剩問題。

儘管產能過剩,中國大陸依然持續補貼生產電動車的原因,包括提振經濟成長、維持就業、並提升中國大陸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地位,卻可能使全球電動車市益加供應過剩。最新估算顯示,中國大陸2009~2022年共補貼約1,730億美元支持新能源汽車業。

 
科技五巨頭財報大戲 上秀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上周Meta、Google母公司字母(Aplhabet)及微軟宣示提高資本支出,帶動晶片類股大漲後,本周全球投資人將關注亞馬遜、蘋果、超微(AMD)、美超微(Super Micro)及高通(Qualcomm)等五大科技業者的上季財報與本季財測,勢將大幅牽動台股走勢。

亞馬遜、超微及美超微都將在美股30日盤後公布上季財報,將帶來人工智慧(AI)與雲端業務的最新前景。亞馬遜上季營收預料年比將成長11.9%至1,425億美元,每股盈餘可望增長199.3%至1.19美元。主要受惠於雲端業務AWS的銷售成長、以及線上與廣告營收增加。

市場預期,受惠於更多企業轉向雲端,上季AWS營收將成長15%,比去年第4季的13%加速攀升。

超微上季營收預料將溫和成長1.8%至54.5億美元,每股盈餘預估為0.61美元,扭轉一年前的虧損頹勢,資料中心業務料將快速成長,但遊戲與嵌入式部門的業績偏弱。超微正遭遇雙重打擊,一是面臨輝達(Nvidia)與英特爾等大廠的激烈競爭,另一是北京當局上月公布新規,限制政府電腦使用美國製晶片,加深超微在中國大陸市場前景的疑慮。

儘管超微可能公布疲軟的財測,引發負面的股價反應,但投資人將關注其他領域,評估超微的長期展望,特別是今年的繪圖處理器(GPU)預估。

美超微上季營收預料將暴增210.9%至39.9億美元,每股盈餘將飆增274.7%到5.67美元。巴克萊看好在AI開發商對伺服器需求強勁的帶動下,美超微本季財測可望超乎預期。

行動晶片大廠高通預定5月1日美股盤後公布的財報與財測,將攸關行動裝置銷售前景,上季營收預估將年增0.4%至93.16億美元,每股盈餘看增38.34%至2.32美元。市場將關注兩大重要問題,首先是財測反映的中國大陸市占,以及在AI的策略投資是否正獲得回報。

預定5月2日盤後公布財報的蘋果,則面臨較悲觀的預期,上季營收預料將年減4.8%至903億美元,每股盈餘估下滑1.3%至1.5美元,主因是IDC最近的報告指出,上季中國大陸的iPhone出貨量減少6.6%,在當地失去銷售冠軍的消息也助長了悲觀氛圍。

不過,摩根士丹利(大摩)和美銀依然看好蘋果後市,大摩看好蘋果上季財報將略優於市場預期,下個股價催化劑將是6月登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C),美銀也把蘋果列為今年首選之一,認為服務營收成長和利潤將維持強勁,若財測疲弱拖累股價回檔,是低接良機,認為蘋果股價有機會大漲36%。

 
要聞
餐飲、飯店業:約2成人力缺口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人力銀行網站的職缺大增被認為可能有「虛胖」情形,但缺工重災區的服務業表示,不管是疫情前後,從來沒有徵滿過人,在疫情期間被壓抑的擴張需求,在疫後還是因為缺工而受到限制,「職缺多不是假的,是真的缺人」,只能透過調整來因應。

包括餐飲、飯店業者都表示,疫情爆發之前就處於缺工狀態,而疫情之後餐飲需求大爆發,加上企業也都有擴張需求,只是缺人實在太嚴重,很多規畫都是有店點、有資金,但是沒有員工,即便近幾年餐飲業的薪資已經大幅提高,但要和科技、電子業搶人,仍然相當艱辛,企業大都有百分之廿的人力缺口。

不過,市場有吃的需求,日常營運要維持,展店腳步卻也不能完全停下,業者也只能想方設法因應,讓捉襟見肘的人力效益極大化。王品表示,利用供應鏈的優勢,要把廚「工」留在工廠,廚「藝」留在廚房,並根據餐廳型態,簡化作業流程、利用機器人等,都能一定程度的解放人力。

饗賓集團營運督導李光大也說,在展店上會優化人力資源分配,預先招募展店戰力,並且會透過訓練工具與考核機制培訓,確保品質,同步執行跨站訓練,彈性地擔任不同崗位的工作,同時每個品牌都會提供優秀同仁跨店支援。

但有業者說,營運上常見的作法是加碼請計時人員,或是不同店的員工相互支援,其實都像是挖東牆補西牆、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能勉強解決眼前的難關。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談判進入深水區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今天舉行第二次實體會議,持續聚焦勞工、農業和環境等議題。涉外人士表示,台美談判已進入深水區,攸關雙方法規能否銜接,進度不會像第一階段談判如此快速。

美國在台協會(AIT)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代表AIT率領美國代表團參與談判,代表團由負責中國、蒙古、台灣事務的美國助理貿易代表麥卡廷(Terry McCartin)率領,成員則來自美國不同的政府單位;我方則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偕同外交部、內政部、經濟部、勞動部、農業部、衛福部、金管會、環境部及海委會等部會,與美方進行為期五日的貿易談判。

AIT表示,在此輪談判之前,美台雙方已完成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的首批協定簽署;台美貿易談判皆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相符。

 
面板雙虎車用營運大躍進 全年都可望突破500億元大關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3481)衝刺毛利佳的車用顯示市場報捷,雙虎今年個別車用業務營收都可望突破500億元整數大關,同寫新猷,引領台灣車用面板產值首度衝破千億元,是台灣顯示器行業新里程碑。

法人看好,電視面板與IT面板等主力產品報價持續揚升之際,雙虎在毛利率更好的車用領域同步衝鋒,成為推升營運的另一大動能。

友達董事長彭雙浪表示,今年有歐洲盃、奧運等國際大型運動賽事,將拉升大尺寸面板需求,確立首季是今年谷底,景氣呈逐季上揚趨勢。車用業務方面,即便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全球車市銷量成長不大,但車內顯示器電子零件需求卻顯著成長,帶旺友達車用面板出貨。

友達去年車用產品營收占比約17%、達431億元。友達總經理柯富仁指出,友達4月初完成併購德國BHTC後,將於今年第2季財報開始認列其營收與獲利。

BHTC主攻車用市場,去年營收約近200億元,加計友達車用業務業績,今年友達整體車用營收將輕鬆飛越500億元大關,創新高。

彭雙浪強調,車用解決方案是今年重點項目,友達今年初首度進軍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展出的智慧座艙,內部所有螢幕都採用Micro LED技術,無論是前方儀表板或後座的可伸縮顯示器,以及車側窗上的透明顯示器。也有集團企業(富采)包含感測、照明、氛圍燈,車前及車後燈等同步展出。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表示,去年集團車用產品營收約400億元,今年相關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年增兩位數百分比。法人估計,群創集團今年車用業績將叩關500億元,刷寫新猷。

看旺智慧座艙業務成長,和碩(4938)日前公告透過子公司斥資12.57億元入股群創旗下主攻車用的CarUX公司,法人看好,和碩與群創強強攜手,有助兩大集團在車用領域持續開疆闢土,爭取更多訂單。

洪進揚強調,群創集團朝More than Panel(超越面板)價值轉型,攜手子公司CarUX布局智慧車用, 擁有一階(Tier1)車廠一級供應鏈的前瞻研發技術與量產能力,以高度整合、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等多項創新解決方案躍居全球汽車大廠供應鏈。

 
銀行、券商首季砸1,227億買股 連三月同站買方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股驚驚漲,銀行、證券業加碼不手軟。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3月單月銀行、證券業加碼台股385億元,已連三個月同步站買方,又以銀行「買最大」,首季銀行、證券業共大砸1,227億元,全數抵銷了壽險業為補獲利的砍股力道,成穩盤要角。

其中銀行業台股投資,扣除成本後,3月底帳上未實現利益跳增到3,619億元的該統計來新高、月增17.7%,已連兩個月衝破3,000億元關卡成股海大贏家,有助拉升銀行業淨值與資本適足率,並彌補舊債評價損失。

惟4月中東戰事起、美國降息時點再延後,使台股一度失守2萬大關,單月翻黑,料金融三業將居高思危,4月可能採汰弱換強,換股操作,以做重新布局。

金控主管指出,4月台幣貶勢加劇,可望減緩壽險業避險成本壓力,惟台美股市走弱,壓縮實現股票與基金資本利得空間,料4月壽險業仍將續賣股補獲利。壽險業3月續砍股400億元,已連五賣,累計前三月砍股1,156億元。

市場預期美國降息時點延後到第3季,降幅縮小到2碼,使得美元指數轉強,有助壽險業未避險部位的匯兌利益,降低整體避險成本,該主管說,後市等美國真正降息,壽險投資利差改善後,料賣股補獲利力道也會舒緩。

金管會公布2024年3月底金融三業國內外股票投資餘額3兆6,379億元(市價列帳),月增5.4%,相較同期台股、美國S&P指數各有7%和3%漲幅,顯示整體金融業對國內外股市仍呈現小幅減碼。

以台股來看,3月銀行業砸259億元買股,已連五買,單月加碼手筆更是近兩年最多,顯示銀行業最看好台股;反觀券商3月買股126億元,加碼量卻連2月一半都不到,頗有居高思危,縮手觀望的態勢。

持續受高避險成本所苦的壽險業,則續賣股。3月底持有台股市值僅略增到2兆0,481億元,月增近5%遠低於台股同期漲7%,估算壽險業3月減碼台股400億元。

即便銀行業和券商3月共加碼了385億元,但仍不敵壽險業砍股力道,使金融三業3月共減碼台股15億元,首季加碼台股降到71億元。

再以國外股市來看,壽險業3月底持國外股票市值增加到5,205億元,月增1.2%遠低於美國S&P指數3%月增幅,估算壽險業也大砍美股98億元,首季砍美股11億元,若加上台股,首季壽險業已砍1,167億元國內外股票補獲利。

 
買賣未上市櫃股票 要稅
記者許如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來台股行情熱絡,除上市櫃公司股票交易外,許多投資人也會買賣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私人間直接買賣未上市櫃股票,仍須繳納證交稅,並由買方在當日代徵、次日繳納。

高雄國稅局表示,依《證券交易稅條例》規定,凡買賣有價證券,除各級政府發行債券外,應依法徵收證交稅。其中所指的「有價證券」,包含公司發行股票、公司債及經政府核准得公開募銷的其他有價證券。

國稅局表示,買賣公司發行股票,是指買賣依《公司法》第162條規定,經銀行簽證印製發行的實體股票,或依《公司法》第161條之2規定,公司所發行的股份已洽證券集中保管事業機構登錄的無實體股票,都屬於證券交易行為,應依規定徵收證交稅。

反之,若是買賣未經簽證發行股票,則不必繳納證交稅。

國稅局提醒,股票若由持有人直接出讓給受讓人(買受人),應由買方在交割當日依規定稅率代徵,並於次日向國庫繳納證交稅。

國稅局舉例,王先生在今年4月2日出售甲公司股票1萬股給張小姐,並以每股20元成交,如果甲公司股票是依公司法規定簽證發行的實體股票,或依公司法規定發行的無實體股票,則甲公司股票為有價證券,屬於證交稅課徵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張小姐應在買賣交割當日4月2日,代徵證交稅稅額600元(即每股成交價格20元x成交股數1萬股x稅率千分之3),並在次日(4月3日)填具繳款書向國庫繳納。

國稅局提醒,私人間直接買賣未上市櫃公司股票時,應先向被投資公司確認,若該公司股票是依《公司法》第161條之2或第162條規定發行者,則為證交稅課稅範圍,買方應在買賣交割當日代徵證交稅,並於次日向國庫繳納稅款。

此外官員提醒,除了證交稅外,在所得稅方面,目前證所稅停徵,但若是屬於「轉讓出資額」,則屬於財產交易所得,而非證券交易所得,應併入個人綜合所得額中申報課稅。

 
防癌險給付 納入新型療法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瞄準民眾對癌後醫療迫切需求,國泰人壽推出癌後豐富型療法防癌險「精準康愛防癌定期健康保險(外溢型)」,可適時補償多項自費療法費用,幫助民眾精準抗癌,更推出業界唯一納入「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可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國泰人壽新推出的「精準康愛」癌後豐富型療法防癌險,除提供初次罹癌一次給付保險金,讓保戶能靈活地用於基本的癌症門診、住院手術治療外,同時還提供多重全方位「癌後新型療法」,包含標靶治療、特定粒子放射治療、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適時補償各項高額自費療法費用,幫助保戶精準抗癌。

其中,「精準康愛」所提供特定粒子放射治療,除包含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更是業界唯一納入「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BNCT的優勢在於對腫瘤殺傷力強,治療次數可以大幅降低,而且也能夠有效縮短療程時間,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

另外,該商品也結合外溢機制,參加「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劃的保戶最高可享有10%保險費折扣。

隨著癌症發生逐漸年輕化,面對高額的癌症治療費用,建議妥善規劃癌症險,減輕治療過程的經濟壓力。

南山人壽積極導入精準數據分析,設計分群分眾的專屬商品,2021年南山人壽從女性癌症投保行為與理賠情況發現,罹癌族群年輕化且癒後時間延長及存活率高等現象,特別為女性設計定期的癌症外溢保單,針對乳癌及女性常見癌症加強保障,另外還有「健康促進回饋金」及「防疫保健回饋金」外溢回饋機制,及幫助女性運用有限預算,輕鬆擁有癌症醫療保障及一系列健康照顧服務資源,更有餘裕地選擇高品質的醫療方式。

南山人壽建議,習慣獨自一人的單身女性,除了善用癌症險、長照險,因應未來疾病和意外造成的醫療照顧支出,也可以同時運用還本型保險,為自己創造穩定現金流,掌握自己的財富與人生。

 
意外、醫療險 食物中毒可理賠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期爆發數起民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多人不適送醫,甚至釀成重症及死亡案例。富邦人壽呼籲,生活中的意外無所不在,尤其國人外食比率高達七成以上,對食物中毒的風險更不容小覷,建議民眾能根據需求加強醫療險及意外險保障,以因應不時之需。

一般醫療險的保障內容是以病房費及門診手術費用為主,因此只要被保險人因疾病或傷害,經醫師診斷有住院之必要,不論是否被確診為食物中毒,都能符合醫療險的理賠條件。倘若是投保意外醫療險,除身故或失能保險金外,因食物中毒所導致住院、看護及生活補助等項目,也可能包含在保險給付的範疇內。

但由於意外傷害事故需符合「外來、突發、不可預料」等三大要件,如果是個人體質對特定食材過敏所導致的病狀,便有可能不符合要件,因此需視各家保單條款對於食物中毒的定義。

以職業等級一,投保「富邦人壽十全如意傷害保險」計劃五為例,除特別列出「食物中毒保險金」的理賠項目,只要符合「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物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其他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的致病原因,並向政府衛生單位通報而列管追蹤之案件者」及「經醫師診斷且已實際接受住院治療者」等條件,契約期間內最高有三次「食物中毒保險金」,每次食物中毒皆給付3,000元的保險金。

 
金融三業買債 腰斬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喊降息如同「狼來了」,讓銀行業狂建債券部位,至今卻仍陷負利差,加上台灣央行3月意外升息、台債遭空襲,兩大利空讓金融業3月買債大縮手。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3月銀行、證券、壽險業買債量,較上月一口氣腰斬到956億元,首季買債量是5,241億元、年增6%。

據統計,金融三業元月砸2,333億元買債、2月砸1,952億元,3月卻驟減到956億元、僅是2月的一半,「買債王」銀行業買債量能就較2月打了八五折。

金控主管說,3月美國10年債、海外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均走低、價格略揚,顯示已反應美國降息預期,未來若美國降息、殖利率再跌空間有限,除非降息不如預期,殖利率才會反彈。

也就是說,未來債券殖利率是易漲難跌(價格未來將走低),讓金融業不願追價、反減碼觀望,料等殖利率走揚、價格走低時,再逢低搶債。

該主管也說,過去幾個月、市場喊降息卻如同「狼來了」,結果業者瘋狂建債券部位,但卻陷負利差,又以銀行業為最。

其次,台灣央行3月無預警升息,台債10年期殖利率大彈到1.43%,月增0.21個百分點,台債遭空襲,這也讓銀行業舊債損失擴大而先縮手。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銀行業債券投資部位,扣除一路飆漲的成本後,3月底帳上未實現損失已連三月擴大,攀升到1,645億元的四個月高點。

根據統計,2024年3月底三大金融業持債部位30兆8,406億元、月增1.14%略低於美元同期升值1.3%,顯示金融三業3月對債券偏減碼。

 
壽險業務員人數 終止連二減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壽險業務員3月登錄人數出爐,終止連兩個月衰退,止跌回升至37萬3,796人,其中壽險公司積極徵才,人數增加186人,保經公司同樣止跌回升,僅保代通路減少308人。

儘管聯準會仍維持利率高檔,但資金陸續回流,投資型保單及利變型保單買氣回溫。

而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終止連續兩個月下降,3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增加186人,來到20萬6,179人。而保險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65人,達8萬9,713人;保險代理人公司則維持衰退,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308人,來到7萬7,904人;總計3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3,796人,較上月小幅增加243人。

 
歐洲線海運價單月連二漲 5月中旬每40呎櫃衝5,000美元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運貨量出來了,貨櫃艙位供給缺口擴大,繼5月地中海航運(MSC)的運價開出漲價第一槍後,國際大航商達飛(CMA)上周發出通知信函指出,遠東歐洲線5月15日將再漲一波,是疫後罕見出現單月連二漲情況。

國內龍頭航商指出,近期遠東運往歐美的貨量開始出籠,尤其是歐洲。其主因之一是英國取消百項貨物關稅,中國大陸製造業出口走出谷底,貨量開始增加,且有持續向上的態勢。

更關鍵的是,國內的貨櫃輪長榮(2603)、陽明 (2609)都認為,紅海危機的影響比預期還長,船舶艙位供過於求的結構已扭轉為供需失衡,需求持續大於供給,牽動運價持續向上。中國大陸官方日前公布第1季GDP(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5.3%,近期包括英國在內歐洲國家取消貨物關稅,目的是要降低通膨,由於美國通膨問題未解,貿易戰火打到海上運輸的可能性愈來愈高,未來是否帶動美國跟進降稅,引發關注。

航商證實,遠東往歐洲貨量大增,導致艙位出現吃緊情況。運價方面,上周歐洲、北美線運價連袂大漲,根據最新消息,國際龍頭業者達飛海運5月15日遠東-歐洲運價(FAK)再漲25%,可望創兩年新高,每40呎櫃站穩5,000美元高點。

根據上海航交所公布的最新運價指數(SCFI),上周最新出爐運價全面飆漲,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2,300美元,較前一期狂漲329美元,周漲幅16.7%;推升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周漲幅9.7%。


延伸閱讀

運價首季高漲 長榮、陽明本季營運樂觀

 
水冷商機崛起 金屬沖壓...黑手變寵兒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AI伺服器水冷商機崛起,不少水冷必備關鍵零組件都必須仰賴金屬沖壓鑄件與機構件等技術,若稍有偏差就會造成要價動輒數百萬美元的AI伺服器報銷,雙鴻(3324)、奇鋐(3017)等台灣水冷散熱廠也陸續取得相關技術,尤其奇鋐本身在模具、沖壓鑄件等方面都有涉獵,有助大幅提高水冷關鍵零組件自製率,提升獲利。

隨著雙鴻、奇鋐積極投入金屬沖壓鑄件與機構件,也讓過往被視為「黑手」的金屬沖壓鑄件與機構件成為業界新寵兒,

據悉,雙鴻研發水冷散熱逾十年,在冷卻液分配裝置(CDU)、水冷板(Cold Plate)等領域都已累積深厚的基本功,為進一步提高水冷散熱系統自製率,雙鴻2022年入股精密金屬結構件廠商美特精密,藉此獲得生產分歧管(CDM)的能力,今年首季開始出貨,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並提高接單能力。

雙鴻全力衝刺水冷業務,今年資本支出估計上看12億至15億元,大多用於部署水冷產線。雙鴻海外水冷產線將設置在泰國與墨西哥,其中,泰國水冷產線預估今年第4季開始貢獻營收,墨西哥則仍在籌備中,長程目標希望二個海外生產基地能占總產能五成。

奇鋐液冷散熱將在下半年起小量出貨,並於2025年呈現爆發性成長。奇鋐因同時坐擁3D VC模組以及液冷散熱技術,加上新廠產能加持,今、明年營運看俏。

業界人士指出,奇鋐在機構件方面主要仰賴轉投資富世達協助,雙方合作關係密切,而奇鋐本身在模具、沖壓鑄件等方面都有涉獵,因此在水冷關鍵零組件自製率的能力方面具有一定水準。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