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是愛情喜劇裡面比較有特色的,如果看膩了夢幻愛情,它的設計算是在不失商業娛樂的前提下做了有趣的變化。
《30日》不是帥哥美女相見相愛然後幸福快樂的電影;也不是幸福快樂之後出現一些真實後續摩擦的電影。它還要再往後一段,後續摩擦到要離婚卻失憶,重新再審視彼此生活。
這個概念蠻好玩的,結婚前是太多還沒經歷的,且甜蜜時都會用美好幻想補足一切;結婚後開始有大小事的磨合出現,很多情境也會挑戰兩人的溝通,這時的落差很容易讓佳偶變成怨偶,和別人抱怨另一半的問題。通常到了有「討厭」的感覺出現時,就很難回頭了,對一個人有了反感,很容易就是看他/她的任何一舉一動都不順眼,這是種「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相反效果,此時已經難以看到對方的優點。從愛變恨容易,因為本來的愛就還建立在不足夠的認識上,面對現實時很容易轉成不滿,但到了恨之後,還有可能回到愛嗎?在自己生活的真實周遭環境,通常都是聽到本來恩愛的一對後來開始不合吧?最多就是勉強忍耐著走下去不分開。真的有聽過到這個程度之後,還會逆轉又再愛起來的嗎?
《30日》用了個比較電影的方式來探討這個問題,在雙方開始怎麼看彼此都不順眼時,讓他們出車禍失憶,在離婚前得要一起生活30天。這個設計就打開了另一個可能性,有沒有可能當我們忙著討厭對方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忽略了對方還是有美好之處,當初吸引我們的那些特質也還在?這失憶的30天,讓男女主角又可以再次把會讓人盲目的感情(不論是愛或恨)先擺一旁,客觀重新檢視彼此的相處。
雖然它沒有探討到非常深入,畢竟還是商業喜劇,不過上述的概念有出來,光是這樣,就有不錯的思考空間了。加上喜劇成份也還蠻容易笑,不會特別要懂韓國文化或韓文才能笑,看得過程是輕鬆愉快的。片中的配角也都蠻有趣(很多個都是,不是只有一個),戲份不見得很多但各有特色,且是有趣的特色,適時發揮調劑效果,不會只靠男女主角。
我覺得這部片子適合的是在經歷對另一半有些反感、或者已經認知到愛情並非天作之合結婚之後從此幸福快樂,但仍然想看好結局的觀眾。《30日》雖然在越來越厭惡彼此的這方面頗寫實,但後來的發展還是比較一廂情願了些,它仍然是商業娛樂電影路線的。
P.S. 正片結束後,在跑名單的同時會有一些小片段在旁邊可以同時觀賞,接著要一直等到名單全部跑完,最最最後還有短短幾秒鐘的畫面。不是什麼大梗,但也是和正片有點關係的小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