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這個職業有祕密□出版編輯篇】B編/編輯的特級廚師之路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Money錢電子報】貼近生活,全方位的實用理財指南;公正客觀,深入淺出,提供您正確的理財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7/02 第4482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這個職業有祕密□出版編輯篇】B編/編輯的特級廚師之路
【青春名人堂】許子漢/有故事的地圖
【動物上好戲】春花媽/無言媽媽
 
 
 
今日繽紛
 
【這個職業有祕密□出版編輯篇】B編/編輯的特級廚師之路
文/B編 圖/奚佩璐/聯合報

你們是不是都在改錯字?

「你們是不是都在改錯字?」成為編輯之後,十個朋友會有九個問我這個問題,更甚者還會補一句:「用word自動校對不行嗎?」即使當時的我仍是編輯台上的一隻小菜鳥,連打樣、出清、製版都還沒接觸到,我也只是笑笑地回覆:「改錯字只是一部分的工作。」

這樣的回答其實並沒有回應到朋友對編輯工作的疑惑。事實上,當時的我對「編輯工作」也是一知半解。

當我們攤開各大學的課表,便會發現「編輯實務」或「出版概論」這類課程根本屈指可數,更遑論相關系所的設立。因此,線上的編輯多半是成為編輯之後,才開始學做編輯的。我也不例外。

更何況,沒有任何一門課,會教人如何「挑錯字」。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型出版社,加上菜鳥新人(我),編輯部總共才兩個人。原本以為編輯就是可以每天看書的幸福工作,沒想到等著我挑戰的,是一趟為了考上特級廚師、尋找傳說中的廚具、一路上充滿淚水歡笑的奇妙之旅——「出版一條龍」。

既然是「一條龍」,改錯字只不過是編輯基本功,是別上特級廚師臂章之前,得先學會炒出一盤不帶土味的青江菜。(請見《中華一番》動畫第三集。)

然而,一份稿子反覆校讀三到五次,其中一定會有鬼遮眼般始終隱而不見的錯誤,同事間彼此互校,或外包給專職校對的人員,都能或多或少抓出一些調皮的錯字。但,即使我們已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每天猛吞葉黃素來保持眼力,錯字依舊沒有從任何一本出版品中絕跡,仍是所有編輯的終極噩夢。

所有的編輯,都會為錯誤感到慚愧

從內文到作者簡介、封底文案,甚至於版權頁的劃撥帳號少一碼,都是我在編輯台上曾經犯下的錯誤。

猶記得當我沉醉在責編的第一本書付梓出版的喜悅中時,等待我的是出版社資深讀者精心整理、多達雙面兩頁的勘誤表。這份勘誤表雖短暫打擊了我初出茅廬的編輯自尊心,隨之而來的愧疚感卻也成為鼓勵我更仔細、更用心面對每一行句子、每一個文字的動力。

「對,沒錯,所有編輯都會有錯字,世界上沒有一本書完美到沒有錯字。」這是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車主編的台詞,接著的是:「所有的編輯,都會為錯誤感到慚愧。」是的,編輯不是只會挑錯字的人,但因為沒挑到錯字而感到慚愧的人,才真的對得起編輯這項職業。

所有的勘誤表,都是源自於某一位讀者認真閱讀了出版社費盡心血製作的書,所以那些字裡行間的錯字、錯譯、錯用,才會一一被揪出。為了對得起在閱讀風氣日漸低落的現在、每一個願意翻開書頁的人,身為編輯的每一日,我們都必須將錯字看作是滔天大禍,戰戰兢兢地面對。

公司的社長曾經對我說過:「編輯就是廚師,作者把材料準備好了,我們要端出怎樣的料理上桌,完全取決於編輯的功力。」有些作者帶來了松露鵝肝、頂級食材,沒有掌控適當的火候、費心設計的擺盤,終究無法成就一盤好菜;即使作者拿來了青菜白米,精心調味、細心烹飪,即便粗茶淡飯,也是一頓悠閒溫飽。如果廚師草率敷衍料理程序,又如何期待食客吃得飽足呢?

如今,我能堅定地回應朋友,編輯不是只會改錯字的人,並且詳細地為他介紹編輯台上的作業;也能無畏地表示,編輯不能是「不會改錯字的人」!如果連一盤最基本的青江菜都炒不好,我們何以光榮地踏上特級廚師的戰場?如何製作出一本問心無愧的書呢?

B編,射手座A型,以前是編輯,現在是出版社行銷企畫,唯一不變的身分是臉書粉專「編笑編哭」唯一小編。名字源自某次某人臉書貼文時,匿名簡稱A、B二編,此後約定俗成。B不是B咖的B。

【青春名人堂】許子漢/有故事的地圖
許子漢/聯合報
六月,學期進入尾聲,大學也進入一種季節性的忙碌,學生要考試,老師也進入批改作業的高峰期,還有,各類計畫也要做結案或期中報告。某天,我參加了一場「深耕計畫」的成果分享。坐在我旁邊的是台灣文化學系的老師郭俊麟,對,就和西武隊那位同名同姓,有時我也叫他KAKU老師。

郭老師專長是做GIS地圖,這天的成果分享也是一個地圖,地圖上的每個點都有照片和故事。我接著上台,分享的就是秋野芒演出成果。可是我無心細講,草草報告完下台,因為郭老師的分享勾起了我的心頭往事。

2014年我第一次帶著學生行走六個縣市,巡演十六個偏鄉國小回來,當時就跟助理柏宇說,我想要做一張有畫面、有故事的地圖,把這趟帶著戲的旅行保留下來。柏宇說,他不會動畫,不會畫地圖,但會盡力。結果他連夜趕出了秋野芒第一張巡演地圖,當然,是很陽春的版本。

2015年,我昭告了為偏鄉孩子演戲的「許伯大夢」,也開始在每場演出都寫下一篇「巡演記」,因為我知道,這會是一個很長的旅程,每一場演出都會是一個結合土地(學校)、孩子、大學生的故事,這些故事會串接成一個更大的故事。

我們的刊物《戲芒子》在2016年出版,主要版面就是巡演地圖,地圖上用演出照片搭配我的巡演記摘文。這個版面隨著演出場次的成長不斷擴張,最新的一期,這個地圖占去了五頁,因為2018年總共演出了六十場。但這地圖仍然是片斷的、靜態的陽春版。我那動態性、整合性的地圖依然是這個大夢中未實現的小夢。

我分享完回到座位,馬上跟KAKU老師咬耳朵,問秋野芒能不能和他合作巡演地圖?他說了一些我聽得沒太懂的話,然後塞給我一組明信片,要我掃描上面的QR code。我也沒細看,就把明信片塞進了包包。

開完會,繼續期末的季節性忙碌,把這事就拋腦後了,沒想到郭老師放在心上。隔了幾天,請我去聽簡報,這下我懂了。一張地圖,可大可小,可以縮放;可以是行政區域,可以是山水地形,甚至是等高線圖、航照圖;可以在任意地點放入照片、故事,移動游標,就可以顯示、閱讀其中內容。我想,應該也可以加上一些動畫或其他效果吧?

我腦中出現一輛有秋野芒LOGO的遊覽車,在地圖上,從一個國小跑到另一個國小,一則又一則的演出故事,就隨著旅程的推移顯現在圖面上。

我從包包裡翻出那組明信片,第一張是一個老棒球隊的合照,圖說是「台灣花蓮港農業學校能高團全員」,還有一排小字:花蓮縣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啊,台灣誰不愛棒球?我立刻掃描了上面的QR code,跳出了一張故事地圖:「台灣棒球第一人:林佳興與他的時代」。一張張老照片,述說林佳興定居花蓮、結婚、工作,組織高砂棒球隊,再改名能高團的過程,我平時經過的中山路口、花崗山……原來背後都有棒球的故事。這樣的棒球故事地圖很迷人!

我又掃描了其他明信片,看到更多的故事地圖:「再造歷史現場故事地圖」、「太平洋臨港歷史廊道影像尋幽故事地圖」……

秋野芒也要一張這樣的故事地圖,把這些偏鄉土地、國小的故事寫下來,把我們演出的故事寫下來;我相信,秋野芒演出的大夢會隨著這個巡演地圖小夢的實現,變成一個更活潑、動人的大故事!

●本文作者創辦秋野芒劇團,帶領東華大學的學生志工,為國小學童進行公益演出。

【動物上好戲】春花媽/無言媽媽
文/春花媽 圖/Jozy/聯合報

 
 
 
訊息公告
 
 
 
 
古典新鮮讀 指揮家的50歲
像是夏伊、慕提、楊頌斯、肯特.長野、拉圖、葛濟夫,這些曾經是「新世代」指揮們,現在都已經被稱為「巨匠」了。進入50 幾歲的指揮,與正值演奏活動巔峰期的年輕一點的他們,到底區別為何?

從能力到價值觀 八年級生大不同
1991∼2000年之間出生的「八年級生」,正在持續影響著台灣的職場生態。他們的職場實力,應該被理性評估;他們對於成功的定義可能與其他世代不一樣,卻也值得深入理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