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_蘇昭旭、Eliza、吳歆宜、黃彥綾、林宜慧、黃雪瀅、黃嘉儀/旅讀 圖_麥翔雲、任中豪、王銘偉/旅讀、蘇昭旭、洪志輝、吳歆宜、CTPphoto、視覺中國、圖蟲創意、123RF
九千兩百公里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四分之一地球圓周,也是西伯利亞鐵路全長。乘著這條穿越歐亞的橫貫線,沿北極圈外環,從北京( 或海參崴) 直抵俄羅斯之心──莫斯科( 或聖彼得堡),全程耗時約八天、途經八個時區,穿越了寒冷凍土,也穿過了蘇武牧羊的歷史現場。歷時十三年建造的西伯利亞鐵路,是俄羅斯十九世紀野心勃勃的鐵路工程,也是改變地緣政治的軍事行動見證者。相對於因工業化而帶來的西方國家,十九世紀末的俄國仍是個絕對君主制國家,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幾乎沒有工業。一八三七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引進俄國第一條鐵路,但保守的政治體系,讓俄國遲遲沒有進入全面鐵路化的時代。直到一八九一年,其孫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末期,下令建造西伯利亞鐵路,才間接帶領了俄羅斯進入工業時代。這條因著個人政治野心所建造的鐵路,很快地肩負起其被賦予的軍事功能,卻也成了一把雙面刃,間接加速了戰爭的發生。 ... 更多精彩內容請翻閱《旅讀》No.111【世界傳奇鐵路10+:老軌道,慢時光】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