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了去接受我生命中曾有過的缺憾,回到最初的地方重新開始,
就這樣一筆一畫寫好每一個字,
直到橫豎都充滿寬恕的張力……
如果說,人生是一捆柴,它終將成為灰燼,你要如何燃燒?
我住在彰化縣二溪路三段——監獄,據說這裡是一幢八卦格局的建築。剛抵達彰監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來到一處被遺忘的大樓,鐵灰色大門在長廊盡頭矗立,進出的每一扇門都需要鑰匙開啟,而門的身後是無數道上鎖的門。勤勞的戒護人員定時巡邏,腰間佩掛著象徵自由的鐵門鑰匙,一邊走一邊發出叮叮咚咚的金屬撞擊聲,在長廊上不停迴盪著。他們嚴格管控著安全與秩序,為了防止囚犯們偷偷密謀勾結,總在小地方煞費心思,保持肅靜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那無處逃遁的侷促環境與時間的囚禁下,我總覺得,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即使如月夜般無波靜謐,其實還是能在生活夾縫間找到許多有別於日常的況味。
鐵窗欄杆縫隙射進一束一束的陽光,不用等起床號響起,我早已經張開眼睛,望著窄仄空間裡的白牆,面對嶄新的一天,一切都充滿期待。可能是昨晚一夜好眠的關係,一早起來精神飽滿,我便坐在床鋪上,注視著窗外的天空。從這裡看出去,整片天空染著鯨魚的水藍色,讓人很想去海邊走走。
我習慣一起床就先喝一大杯開水,不需要像軍中那樣把棉被摺成豆腐乾,只需將睡過的床鋪整平,然後把墊在下面的竹蓆對摺起來即可。整齊疊放的寢具,看起來就像剛出爐的年輪千層塔,也像巨大的瑞士捲,很好吃的樣子。看著自己的傑作,我情不自禁地露出滿意的微笑。若不是我面前有一扇沒有鑰匙孔且從外頭上鎖的沉重鐵門,開放空間裡只陳設了一床金屬焊接而成的上下鋪,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專為學生宿舍而設計的學生套房。
早晨起床梳洗時,我和室友彼此幾乎快要沒有旋身的空間,但我們的每個動作和諧互補,有如生產線上自動化的機械手臂,各司其職,完全不用言語溝通,就默契十足。和幾百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即使沒有特別注意,也會自然地聽到別人的動靜。我知道,此刻整棟樓的人都醒過來了。在這樣鬧哄哄的清晨,我專注地將解便的時間控制在七分鐘以內,只想安靜的獨處片刻。刷牙時上下滾動以兩顆牙為一單位,讓點點晨光在臉上搖晃,耐心的從一數到二十,正面、側面,還有舌苔都得清潔,這樣鉅細靡遺讓我感到自在而快樂。用清水洗臉,將毛巾擰成微濕後輕按臉部,我一邊盥洗一邊在心中默念:一宿雖有哭泣,恩典乃是一生,早晨必定歡呼。沁涼的冷水拍在臉上,也喚醒了全身所有的細胞。
早上八點。我們等待上鎖鐵門開啟的時刻,魚貫步出房門,再從寢室走到教室上課。
我們的活動空間只有兩個:
寢室和教室。
夏季溽熱,教室的每扇窗都大大敞開,望出去,吸飽光線的雲朵,乖巧的曬在天空中,我將自己活成一棵植物,向陽向風,汲取著慷慨大地的滋養,努力延展不斷向前向上的枝葉。有時,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棵樹被栽在溪水旁,注定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曾經覺得自己見識貧乏,不願將青春在監獄裡虛擲,所以下定決心要重整一切,便獨自一頭闖進浩瀚的文字森林,穿梭其間,慢跑、沉思,從此願望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開始長出自己的樣子。
教室裡一片靜默,安靜得好像連葉片斷裂的聲音都聽得見。我們此刻正陷在座位上,沒有上課的時候,我就捧著書,慎重其事地端坐在椅子上,像個辛勤的勞動者般彎腰撿拾書頁上的珍珠,只要不離開戒護人員的戒護視線和統轄範圍,我總是能乘著小船,懷著愉快的心情,跟著文字去遠洋。即使有些句子讀起來深澀難懂,彷彿某種古老的咒語,但也就是因為對文字的渴望才使我漸漸不再垂頭喪氣。
每翻開一本書的同時,一個全新的世界就在我面前展開,連一根腳趾頭都不必動,便能走遍大江南北,我只需要在翻頁時動動手指,整個精采世界便任我遨遊。坐在教室裡,我讀《白鯨記》,也曾隨亞哈船長乘著「皮科德號」出海捕鯨,冰冷的海風像利刃般迎面掃來。我在書桌前閉上雙眼深呼吸,腥鹹的海味嗆入鼻腔,皮膚也沾上了一層黏膩。我看著水手們曬得粗糙黝黑的身體,當他們光著膀子站在甲板上工作,拉開嗓子合唱,縱使一張嘴,強烈的海風就往嘴裡灌,也無法稀釋掉半點濃烈鄉愁。由於必須長久面對海上危險而孤寂的生活,他們大多時候習慣保持沉默。船長指揮小艇,魚叉手攻擊巨鯨,翻頁間,彷彿還能聽見折浪的聲音。驚險的追擊使我的手心微微冒汗,從赤道吹來輕暖的海風,讓教室裡的窗簾輕輕飄動。我知道,亞哈船長的靈魂還未被風乾,他的心因摩比□迪克而狂熱,雖然他始終沒能戰勝那條巨大的白鯨,但我敬佩那勇於拚鬥到底的精神與勇氣。我雖然不敢跟著水手們拉開嗓子合唱,只能在心裡默默哼著歌,但對於自己擁有看海的小確幸感到心滿意足。
幾年過去,我不確定自己的智慧是否有所增長,但是我的書櫃確實是堆滿書。在這個紙本閱讀人口減少的世代,我一本接著一本讀,那些令我日夜沉迷的故事與文字,都使我臉上掛著開朗明確的笑容,眼神沒有哀傷。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閱讀完整地承載著我的願望。我開始明白「求知」很珍貴,但不難,難的是該如何「行動」。
好在我總是心甘情願放手一搏,用幾年的光陰修得一張空大的畢業證書,這讓我相信,我其實每一天都有一點點的變好。有些坐在我附近的同學,倚著桌子,也許就是整個下午的恍惚。教室安靜如培養皿,電扇嗡嗡作響。偽裝成木頭的褐色油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漸層融化,混著汗水化成另一層皮膚,以不同深度的咖啡色黏在我們的手肘上。我經常以筆作腳,練習爬著永無止盡的格子前進,試著將青春空白的頁面補上彩色的內容,又或者用潦草的字寫下筆記或心得,竭盡所能地想留下什麼。
猶記得畢業那天,是我人生第一次邀請媽媽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或許從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感到興奮外,我們也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吧。我看見一顆顆小小的光球在空氣中游離,整個會場坐滿前來懇親的家屬,但是他們都與這場盛會無關,而我是這場盛會中唯一的主角。
我將我的麻衣脫去,在囚服外罩上學士袍,胸前別上鮮豔的畢業禮花,筆直的走上台去。我突然回想起那一夜,我低著頭,媽媽第一次將我從法院裡交保出來,她看著我時,那眼神充滿失望與憂傷。我始終走在媽媽後頭半步的距離,連輕碰她的手都不敢,我幾乎不敢面對,但永遠記得,那宛如一座灰濛濛的城市,下著一整年的雨。可是今天,陽光早已灑滿整個會場,我深深被媽媽的關愛緊緊擁抱,她的臉上掩藏不住欣慰的笑容,我也終於敢抬頭挺胸望向媽媽的眼睛,心中坦蕩沒有雜質。
我看著媽媽,生活的重擔早已將她的身形壓得有些佝僂,這些年她仍獨自撐起這個家,此刻她獨自坐在喧囂的人群之中,顯得那麼嬌小,我真的很想就這樣走上前去緊緊抱住她。她朝著我點點頭,彷彿在說:「兒子,媽媽以你為榮。」忽然間,我的視線一陣模糊,漸漸覺得我的生命又再一次被母親的愛照亮,好像人生曾經失落的一個斷層永遠被填滿了。我不斷回想,我是怎麼走到這裡的?從副校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我低著頭進行撥穗儀式,他輕聲對我說:「加油。」一句簡單的鼓勵,卻如此讓人感到溫暖,還有他那聲調裡透露出「我相信你」的肯定。
這十二年來,我早已經學會如何在時間的刻度中,替每個時段摺疊進最該做的事情:早上七點讀《聖經》,九點讀英文,十二點午飯、洗澡,下午二點閱讀,五點寫作,七點自習,九點寫日記,十點就寢,日復一日。在這樣規律的生活裡,我沒有因為時間一長,就讓自己的心隨著規律作息而麻木。午飯時,我專注將心思放在當下,同學們圍坐一桌,也就是三菜一湯的日用飲食,相較於其他人的狼吞虎嚥或意興闌珊,我緩慢地進食,不論食材好壞,都充滿感恩。每吃下一口便嚼二十下,感覺食物在齒間被磨碎,讓農人辛勤種下的稻米在舌尖上打轉,我相信,這樣細細品嘗是慢慢做回身體主人的必經之路,原本混雜的味蕾,也會因我的細嚼慢嚥而開始變得細膩。我其實很享受在用餐時與自己獨處的時光,可以嘗到名為日常的獨特滋味在口中擴散,更有一種心靈的滿足在裡頭。
就算洗澡的時刻我也樂在其中。
由於監獄的生活作息緊湊,我們得遵守秩序,所有動作必須依規定時間內完成,如同有紀律的部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幾十個人共用一個空間,只有一個大浴池,為了節省時間,暗地裡不免有太多生活習癖糾纏在一起,但我仍不慌不忙,仔細的搓洗身體,耳後、腋下、腰腹,直到頭髮身體都覆在雪白的泡沫裡。我扎扎實實地搓揉浸泡在澡盆裡的內衣褲,讓髒汙留在澡盆裡,我擰壓,在如此緊繃下偷閒的時刻,讓一件件衣褲在洗滌的過程中得到再次舒展的機會。我們用心手洗每一件衣服,然後看著水珠沿著衣角滴落,聽見水聲瘋狂瀉下,打在身上和浴室的地磚上。有時我也會想,那些身上有刺青的同學,他們會不會也想將紋在皮膚上那洗不掉的另一件衣服脫下來清洗乾淨呢?
我突然想起《聖經》上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些都讓我從室友身上得到見證。每天早晨,我都會看見他奮力的刷洗著廁所每一塊瓷磚、馬桶,每一個動作都顯得俐落且專注,他背上所紋的鬼頭武士,如同我矻矻寫下的每一個字,力量穿透過紙背,有一種儀式般的莊嚴。從背面輕輕撫摸這些文字,筆跡留下的凹凸痕跡,就像點字一樣清晰。或許我們都想從中得到某種救贖吧,我們在勞動中感覺藏在皮膚下的脈搏跳動,不因日子都很像,就讓自己怠惰,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全都忙得團團轉,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周而復始過著這種生活,只要日常中有一點點改變,就像枝子上又結出了另一顆新生的「果子」。縱使它初生的時刻很微小,但我們相信,如果有足夠的累積,總會有那麼一天能夠將所有的孤寂平反。
我就像獨自在孤獨荒島漂流近三十年的魯賓遜,學著與野獸相處,也學著他以生命最原始的方式活著,用無比的耐心,才將巴西鐵樹一點一點削成鏟子的形狀,跟著他往內心去挖掘探索,孤獨地自言自語,也在木頭上刻下日子。當他從貧瘠荒蕪的土地中發現一串抽長飽滿的稻穗,同時也看見了上帝慷慨的賜予,他會不會也像我一樣,不禁流下眼淚,跪伏在地,誠心地將雙手舉向天,向上帝稱謝?我跟魯賓遜一樣,此刻都無處可去,而我還只是個孩子,有太多的無能為力,但從窗戶望出去,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夜晚不必再懷著恐懼看星星。即使我們處在荊棘滿布之地吧,造物主也會仁厚地眷顧祂所造的生靈,也總是能讓我們在最苦澀的情況下,嘗到甜美的滋味。所以我在獄中也不禁要讚美祂,祂在這片彷彿遭人遺忘的荒地,為我預備了如此精采的經歷,因為疼痛使我成長,要是沒有這些恩賜,我怎能用輕盈的腳步走過生命中沉重的旅程?我因此感恩著。
在每一天的練習裡,我試著按神的教誨,祂說:「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有時我也會感到很挫折,因為我根本達不到上帝的全部要求,但我為此禱告。我承認,我在禱告時有時會分心,但祂說沒關係,這是每個人都會的事。我因此學會了去接受我生命中曾有過的缺憾,回到最初的地方重新開始,就這樣一筆一畫寫好每一個字,直到橫豎都充滿寬恕的張力。但事實上,我追求的目的並不是寬恕,因為追求的過程就已經包含了那個結果。耶穌不厭其煩的為世人講道,祂也曾感到沮喪嗎?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祂不曾疲倦。祂用肉身教會我,要愛自己,如同神愛我們一樣。
每晚睡前,我都會將所有東西收拾整齊,物品井然有序歸回原位,然後爬回床上,閉上雙眼。試著靜靜聆聽自己的心跳聲,想想它為我無聲地跳動過多少次,在我沮喪時替我承擔,隨著我的情感起伏,鼓起又放下,它會在我說放棄以前,不曾厭倦罷工。然而,這所有的一切若不是神的應許,明天的我又將如何睜開雙眼看見光?
每次有人問,我們如何度過漫長監獄歲月?我就告訴他:心存感激,專注當下耕耘。就算只是小火慢燉。
我們都在重建的路上。
謹以此篇獻給黃明鎮牧師、紀福讚牧師,他們牧養我並指引我去看「保羅作為一個受囚的人」。
(本文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自立更生創業協會「人生真美好」金筆獎得獎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