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熱線祝大家2020新年快樂!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1/05第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熱線祝大家2020新年快樂!
文章選讀
蘋果火網評論:請停止性別歧視 回歸政策辯論(曾昭媛)
報橘:「我的自由,是媽媽用盡氣力換來的」—— 勇媽幫 15 歲兒子出櫃,天天打電話諮商只為更瞭解兒子
自由評論網:文化週報》模仿,是希望能不被霸凌—百變阿翰讓文青、宅宅都大笑
新聞選讀
自由時報:同志團體籲候選人「認識同志」 盼選民「票投友善」
中央社:LGBT+全球10大新聞 台灣同婚合法化上榜
央廣:德國內閣通過新法案 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活動快報
一月份活動快報
 
 
熱線祝大家2020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謝謝大家在2019年跟我們一起完成好多事情:年初一起走過去年公投的傷,年中迎來同性婚姻的合法,年末一起完成了亞洲最大的同志遊行、以及台灣第一個跨性別遊行。除了大型活動之外,熱線的日常服務不缺席,也積極地展開新的對話,像是推出第一本的同志友善職場指南,以及開設了HOTLINE SHOP,希望在推廣彩紅商品的同時,也支持熱線能永續發展。

特別是今年,同性婚姻的合法讓社群很開心,所以有點忘記我們其實離平權還是有點遙遠,所以熱線在今年的募款其實不太如預期,但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向前的,除了爭取真正的婚姻平權,也不忘社群中更多不被看見的一群!與大家分享我們的20週年專刊,紀錄了這20年來的點點滴滴,平權的這段路我們繼續一起走。1/11也記得要票投友善,幸福才不會散喔!

最後,2020年的熱線募款感恩會時間也已經確定,大家可以先記下來呦!

07/25 台北場募款感恩會,分為兩場 14:30 (下午場)、19:30(晚上場)@ ATT SHOW BOX09/12 高雄場募款感恩會,19:30@SPERO高雄

2020年,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

本期文章選讀,首先是熱線友團婦女新知的夥伴投書,近期選舉有非常多候選人使用性別歧視的語言來打選戰,然而回歸政策辯論才是正軌。第二和第三則是近期小編看到令人感動的文章,和家庭有關、和成長有關,希望在新年都讓大家有點溫暖,也可以成為溫暖的人。

新聞的部分則是再次提醒大家,記得1/11我們都要票投友善,而2019年LGBT的新聞,台灣的同性婚姻合法絕對是一大亮點,全球各地的同志如何,也讓我們同樣繼續一起關注喔~

最後,記得常常關注熱線的官網粉絲頁,不錯過各種同志第一手消息啦!

 
 
 
蘋果火網評論:請停止性別歧視 回歸政策辯論(曾昭媛)
婦女新知基金會 資深研究員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再次用厭女的性別歧視言論來攻擊女性政治人物,去年地方選舉之前他批評總統府祕書長陳菊是「肥滋滋的母豬」,這次總統大選他甚至侮辱國家元首蔡英文總統是「衰尾查某」。我們很難想像,其他先進國家的最大在野黨主席怎麼可能會用如此沒有格調的方式來攻訐女性官員及元首。這些貶抑女性政治人物的言論,無形中傷害了所有認真投入工作、追求事業發展的職業婦女尊嚴。

但這不只是吳敦義一人的問題而已,國民黨的男性政治人物一連串性別歧視的言論不斷秀下限,包括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居然評論對手蔡英文、賴清德的搭檔如同「武大郎跟潘金蓮蓋著一條棉被,兩人無法齊心」,以傳統道德下潘金蓮的負面形象來醜化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則批評蔡英文「女人沒生過孩子不懂父母的心」,網友已群起批評此乃歧視單身女性。如果有人把這些歧視言論翻譯給同樣沒有生育子女的德國女總理梅克爾聽,她大概會瞠目結舌。

還有,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宣布明年要競選黨主席,卻跟吳敦義一樣沒格調,在柯志恩立委造勢活動中對著婦女後援會大開黃腔說「女人拉票可以拉到房間」,以性交換的暗示來比喻女性公民的拉票行為。台下國民黨支持者的訕笑聲,以及柯志恩身為國民黨婦女部主委的默不作聲,都讓我們感到深沉的悲哀。國民黨工具化看待女性支持者與女性民代,而非討論性別政策的主體;而女性支持者與女性民代,在黨內習於男性威權文化之下自我噤聲,甚至將工具價值予以自我內化與矮化。

厭女反同負面攻訐

國民黨更利用家長對於子女在網路時代資訊爆炸下如何進行性教育的疑惑來激發社會恐懼,例如韓國瑜夫人李佳芬在造勢場合,公開宣稱學校教小三生「肛交」、教小六生「性高潮」,製造許多家長的疑慮不安,侵蝕教師的專業自主,讓許多學校老師乾脆不碰性教育,孩子性觀念若走向偏差,難道是家長樂見的未來?

國民黨不僅把性教育拿來作為鬥爭工具,更是一再利用民眾對同志的不理解來煽動反同偏見,不只造成同志族群的心理傷害,更擴大了社會撕裂、家族爭辯、世代對立。網紅劉宇日前貼文說明自己親身見證,他從6月8日起參加了韓國瑜54場的造勢活動,每場的暖場時間幾乎都會抹黑同志族群「愛滋、肛交、小孩得送出國不然會變同性戀」。

國民黨為何一而再、再而三使用這些負面選舉的攻訐手法:厭女、性別歧視、散播反同謠言?國民黨可能認為這些負面手法讓他們在2018年地方選舉得到大勝,因此食髓知味,就不在乎選舉手段是否有格調、是否會「教壞囡仔」,不在乎是否將帶著台灣政治往下沉淪,而非往上提升。

這不只是第二大黨國民黨的悲哀,更是整個台灣社會的悲哀。有像樣的在野黨,才能與執政黨進行良性競爭,共同帶領國家往更好的方向來發展。一個民主國家選出什麼樣的政治人物,往往反映出這個社會的公民素質涵養。

我們非常厭煩,過去每次選舉中,政治人物所謂的性別「失言」從不缺席,其實沒有經歷過性平教育洗禮的傳統男性政治人物更是容易出現性別「失言」,一再「失言」而不思改進,根本就暴露出他們的真心話與大男人沙文主義。在政治人物不良示範下,台灣社會確實仍有部分民眾不在意這些性別歧視言論。但要改變民眾的性別觀念,就必須回到政策上看要如何擴大性平教育的社會宣導。

人類歷史一直在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就像過去民進黨男性政治人物也曾經出現過性別歧視言論,但在女總統主政之下,這種現象逐漸減少。可怕的是犯錯還不改進,硬拗亂找藉口,一再重蹈覆轍。性平教育之目的就是希望減少社會上原有的性別歧視,讓新世代學習性別平等與尊重多元。

參政跳脫父權思維

過去本會長期批判各政黨的性別歧視與厭女思維,呼籲政黨內部進行性別意識相關教育訓練。但從柯文哲上過一些性別課程之後,仍持續出現性別歧視言論的例子看來,或許要有黨內的女性或支持者站出來推動性別平等,或由黨內女性團結掌握更多權力,才能改變這些男性大老僵硬的父權腦袋。女性參政如果只是遵循父權思維、服膺威權體制的遊戲規則,那台灣社會要邁向真正的性別平等,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原文網址

 
報橘:「我的自由,是媽媽用盡氣力換來的」—— 勇媽幫 15 歲兒子出櫃,天天打電話諮商只為更瞭解兒子
此為示意圖,非當事人,首圖來源:Photo by Honey Fangs on Unsplash。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即便台灣已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仍有許多父母無法在一時片刻間,接受子女是同志的事實。

本文作者自認是位幸運兒,因他媽媽在他求學時期,就先幫他「出櫃」,讓自己免去往後不必要的尷尬。一次言談間,兒子才曉得其實媽媽背地裡,曾經歷長久的焦慮期,甚至每天打電話諮商、去看心理醫生穩定情緒⋯⋯一同來看這位媽媽接受兒子性向的心路歷程。(責任編輯:黃梅茹)

今天我想說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勇敢的故事。

在我國三那年,第一次有了個真實交往中的對象,那是一個還很喜歡寫寫小紙,傳傳簡訊的年紀。那天我把寫著情人絮語的小紙就這樣忘在浴室,返回拿取時我亦不覺有異,直到過了滿長的一段時間後,有天媽媽一臉認真地問我說:「你是不是喜歡男生?」

也許是她也知道這個問題太令人受壓,沒等我回答就自己說「哪有媽媽不知道自己兒子的道理⋯⋯」。她在當天撿起了那張紙條,也看了個透徹,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寫字的人是個男生,因為很不巧地那張小紙的署名裡有個屬於男生的字。

牡羊座的她,沒有氣急敗壞的衝向我質問我,甚至比我第一次數學考不及格時更加冷靜許多。她首先打給我的至親好友,同時也非常沒用且膽小,一點也沒打算要為我拖點時間讓我有個心理準備,就這樣跟媽媽全盤拖出(然後還哭了到底干她屁事呢,真是一位好朋友啊唉)。

媽媽為我踏上認識同志之路:天天打諮詢電話

至親好友爆料完後,她依然動心忍性,沒有直接問我。 她後來告訴我說,她決定先好好瞭解這件事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是「不可逆的還是可調整的」,於是她選擇打去婦女新知尋求諮商,凡事都非常不冷靜的媽媽,卻在這麼重大的人生關卡上,決定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先破除自己的成見,再來跟我好好談。

聽著她這樣跟我「出櫃」,她說她有一陣子天天打電話諮商,還去看了幾次心理醫生穩定情緒。「⋯⋯媽媽只是要你知道,不管怎麼樣,不管你今天愛的是誰,你永遠都是媽媽的孩子⋯⋯是我生下你,是我害你受這種苦,從小你就喜歡跟人家不一樣,出生也不按牌理出牌要早產,喜歡的人也要和大家不一樣,我怕你受苦怕你受傷.⋯⋯」,我捏緊的手漸漸放鬆,十五歲的少年留下滾燙的淚。

後來後來,那場應該是世紀大審的親子座談,就在淚流不止的情況下完美的度過了,我知道,她心裡是不願意的。

畢竟 父母本身就是異性戀,在她們的時代同性戀活得更隱誨,根本沒認識幾個同性戀,聽說的同性戀故事也都是苦果。要她們怎麼能在一夕之間處理這麼難這麼大的議題,怎麼在一夕之間整理崩解的價值觀?她為了不要傷害我,小心翼翼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小心翼翼地四處奔走,直到她確定同性戀不是病,確定同性戀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後,她開始嘗試著要支持她唯一的兒子,她甚至還來不及接受就決定要支持,她要支持的不是同性戀,她要支持的是她的兒子。

再更後來一點,我上了高中,上了大學,交了幾個男朋友,有的來得及帶回家,有的沒來得及。媽媽從來都是熱情款待,視若己出,等到他們離開後才偷偷跟我說,她覺得這個很帥或是之前的比較好,但她最關心的還是「那他家裡知道嗎?」。若是對方家裡不知道(這是絕大多數的情況),她看對方的眼神就又添了幾分憐愛,菜又添得更多了。

我很穩定地在這條路上走,或許也是她從不擔心從不過問的原因,我甚至嘗試過在 gay bar 當 bartender,事實證明那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喝酒的場合(還順便證明我酒量有夠爛),我一直都懶得走向會被媒體拿來大做文章的那些道路,一路上遇到的也一直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無法評論怎麼樣走的是正,如何走的又是偏,我只能說,我一路走來遇到的人們都是我生命的貴人。

「我的自由,是媽媽用盡氣力換來的」

想想我是多不可思議地幸運,媽媽自己幫我出好櫃,沒有遇過任何一個恐同的朋友(或是我沒把他們當朋友過),也沒遇過任何「典型」gay 會遇上的尷尬和麻煩。

但我的意思也不是說,會覺得自己受到岐視的同性戀是少數。我認為我相當幸運,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說,如果我是「一般人」是異性戀的話,這一切都只是「理所當然」,異性戀的男生不會從青春期開始煩惱出櫃的問題,異性戀的男生不用怕父母傷心難過,異性戀的男生只要害怕喜歡的女生不喜歡他就好了,異性戀的男生甚至還不用先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

那些或多或少,或暗或明的指指點點,那些流言蜚語早就習慣自然。在生命中的每一個初識時刻都會有人談論「你覺得他是不是 gay 啊?」就算問的不是自己,聽得也是刮骨一般刺耳。我們從小承受,我們非常敏感,就因為是基因不同,所以我們就是會有些「什麼」和異性戀的男生有所不同,靠著那些或明確或微小的「什麼」來辨認彼此,隱藏那些什麼來躲避他人過份好奇的眼光。異性戀的男生會懂嗎? 不會懂,一輩子都不會懂。

我在看「東京鐵塔,我和媽媽」時,女主角對男主角講了一句話:「我常常在想為什麼你會一直散發著這麼自由的氣息,看到你媽媽我就懂了。」她一講完這句我就 pause 然後大哭了半小時才能繼續看。

我的自由,就是媽媽用盡氣力換來的啊。

她不是生來開明,她不是本就新穎,她本來也是一個女孩,慢慢學著當媽媽,幻想有一天能參加兒子的婚禮,抱抱兒子的兒女。她肯定獨自擋掉了所有會讓我尷尬的家庭聚會,她肯定有很多套故事能讓「還沒交女朋友」的兒子開脫,她的接受是全面性地為了她的兒子考慮,她用她的愛完整地包覆我的「特別」,在媽媽的羽翼之下我始能展翅,我的自信其來有自,我懂,她永遠都會看著我微笑。

幾乎所有的事她都跨越了,她慢慢學,慢慢問,只有一件事到現在她還是跨不過:「男朋友」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對她來說跟「不能說出名字的人」差不多難,她現在還是只能講「朋友」這個詞,不過,也沒有非得要她使用「男朋友」這個詞不可的理由吧,她已經夠努力了呀。

勇敢的不是我,是我的媽媽,我有一位非常,非常,非常不可思議的媽媽,是她成就了我,是她完整了我。

我絕對相信有神的存在,神賜給我這樣的媽媽,她對我來說就是神的力量,她讓我感受到,神的溫度。

→原文網址

 
自由評論網:文化週報》模仿,是希望能不被霸凌—百變阿翰讓文青、宅宅都大笑
阿翰模仿《莒光園地》的短片,在片中他飾演女兵可柔,帶給觀眾極大歡樂。(阿翰PO影片提供)
他可以是越裔台灣媳婦阮月嬌,也是搖身一變散發濃濃宅味的�狺諢A有時變成魅力滿點的韓國美少男金俊熙或日本純情偶像悠季,阿翰2017年上傳模仿國中女生青澀羞喊影片:「三年三班手工薯條,超∼級∼好∼吃!」旋即爆紅,百變阿翰可以輕鬆拍開箱,但他卻選擇每支影片都以扎實又細緻的類戲劇、微電影呈現,「要做,就要做好。」

阿翰影片愈拍愈多,創造的角色彷彿漫威宇宙,不但有血有肉,還互相呼應,「我的表演中心在聲音,喜歡『玩』出不同的腔調與音色。」阿翰對於聲音的掌握可以說是祖師爺賞飯吃,小學時就能將學校老師聲調模仿得唯妙唯肖,步入青春期後,「模仿」也築起保護自己的一道牆,能念出《魔法少女DoReMi》中所有魔法咒語的阿翰,受到刻板性別印象牽連,不只被男同學排擠,某次與交好的女同學吵架,對方突然刺來一句「娘娘腔、娘炮」,「當他們用最讓人受傷的話語中傷我時,真的很恨、很悲傷,難過之後,就想如果大家討厭我現在的聲音,那我換一個聲音好了。」

青春期被酸娘娘腔 壓低聲音也壓抑自我

從此,阿翰開始刻意壓低聲音,假裝用很man的聲音與人對談,明明不愛籃球的他,跟人討論起NBA或HBL,也要裝出一副好迷好喜歡的樣子,為了拉近與同儕間的距離,阿翰學會模仿不同人格來搞笑,模仿,保護了自己,搞笑,則成了友誼小船,「即使那時我刻意壓抑,把自己變成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最後發現根本沒人在乎,那段時間好痛苦。」

阿翰日前曾在臉書發文書寫這段慘綠歲月,「我是一個很ㄍㄧㄥ的人,受欺負也不告狀,也不跟爸媽說,因為我覺得那是懦弱的表現,但可能因此我就變成當時同學眼中好欺負的那個。」那天發文後,媽媽打電話給他,哭著說不知道原來阿翰曾經被欺負得這麼慘。

轉讀女校才重生 隱藏的人眼神盡是恐懼

考上花蓮一中後,適應不良的阿翰,接到過去美術班老師來電,問他要不要轉去花蓮女中的美術班,這才讓他從純男校轉進了花女,他形容那刻好像是一尾快窒息的魚終於歡暢入海,由於人數少,老師理解每個學生的人格特質,同學互動也更為緊密,「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像我這樣的人也是能夠被社會接納的,可以受到同學的真心歡迎,我才真正完成了『成長』。」阿翰連聲說自己很幸運,「有很多人在中途就完全變了,掩飾了自己,也忘記了真正的樣子,他們的眼睛深處都有滿滿的恐懼。」

服兵役時,阿翰再度進入講求陽剛的純男性環境,但在性平教育推廣多年後,當班長嘲弄阿翰娘娘腔時,同袍每個都跳出來仗義,警告班長別性別歧視,「他們都是那種8+9的少年郎,他們嚷著說幫我打熱線告狀,當下我真的不敢相信,也認為這幾十年的性平教育真的很有成效,如果不是學校有教,他們不會說出這些話,我真的要謝謝當初制定這些政策的人,因為真的很有效。」

也許因為走過這段歷程,也許因為阿翰本來個性就是溫柔體貼,他製作的每支爆笑影片幾乎都掌握好幽默與譏諷間的界線:阮月嬌初登場自我介紹是前凸後翹的越南新娘,阿翰察覺不對,下次阮月嬌的頭銜變成「台灣媳婦」;凜月第一次亮相時,沖天的宅氣差點嗆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阿翰就是能呈現所有阿宅沉浸在衷心喜愛ACG領域中最閃閃發光的樣貌,凜月還是很宅,但更真實更可愛,「社會到處可見凜月這樣非主流族群的宅男宅女,我期待影片讓更多人理解他們也就只是平凡人而已。」

阿翰也透過影片推廣母語,尤其是模仿《戲說台灣》裡充滿鄉土氣息的表演,讓人在哈哈大笑之際,也會驚訝自己的台語能力可能遠遠比不上這個只有25歲的YouTuber。阿翰也會找編曲家將台語歌如〈含淚跳恰恰〉、〈追追追〉重新編曲,透過不同角色演繹,透過酷炫曲風完全洗去過去對台語歌「就是俗」的刻板印象,「我以前也一度認為台語就是各種訐譙髒話,羨慕小丸子稱呼阿嬤叫『奶奶』,我卻只能叫阿嬤;直到大學選修台語課程,聽到老師輕聲細語念起台語詩歌,才知道台語好文雅又優美,也才明白了台語受過的打壓與醜化。」

誰說台語就是俗 雅俗共賞才是文化力

「要反轉一般人對台語的印象,就要不停拍影片啦!」阿翰崇拜的女神卡卡曾說過別怕大眾,「大眾是很強的力量,當雅俗都能共賞時,這些文化元素也真正復活跟走進生活了。」阿翰曾經很崇拜文青,他笑說自己剛進北藝大唸書時,看到男同學穿黑裙子耍酷,或女同學彷彿隨時要上街拍的模樣,都差點雙腳一軟想下跪,但在發現這群「文青」同學們臉書上可能講著後現代主義、卡夫卡、村上春樹等艱深的話題,私下卻是追著5566,KTV必點該團神曲〈我難過〉,就知道大家都只是平凡老百姓,「那刻後我就決定我的創作都要取中間值,文青宅宅都能一起捧腹大笑。」

作品要雅俗共賞,製作必須更細緻,腳本撰寫的難度更高,阿翰團隊僅有2到3人,需要更長的製作時間,當影片支支破百萬流量時,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阿翰必須更加謹慎。最早阿翰隨手抓起一頂假髮就能開始演,現在阿翰則是會帶著假髮到美容院,請設計師仔細剪染,「很多人說就是喜歡最早那種很粗糙的,但我真的回不去了!」也因為講究細節,一度要近兩個月才能更新影片,對照時下YouTuber為了拚流量,一日一更已是家常便飯,阿翰的堅持格外不易。

阿翰還親自經營粉絲頁,絕不假手小編或經紀人,一定親自回覆粉絲留言,「如果不親手回,就好像我辦了一個畫展,但參觀民眾來我都沒在現場顧!」

粉絲帶給阿翰動力,也會帶給他靈感養分,阿翰珍惜與粉絲的互動,他認為自己能夠走到今天實在有點運氣,更多是觀眾的支持,他也很能理解那種沒人理睬的寂寞,原來阿翰早年曾經創了一個張貼繪畫作品的粉絲頁,那時我只要遇到人,都會拜託大家幫忙按讚,努力好久,最後也只有兩、三百的人氣。

後來改拍影片爆紅後,阿翰還是那個內向又害羞的阿翰,即使光芒耀眼,阿翰仍沒忘記2017年7月25日上傳那支讓他爆紅影片的初心,「我想讓幽默被看見,不想讓才華最後只能跟著屍體送到棺材裡,我愛玩影像,與其說我是創作者,其實我單純只是一個愛po影片的人。」

→原文網址

 
 
 
自由時報:同志團體籲候選人「認識同志」 盼選民「票投友善」
婚姻平權大平台今召開記者會,呼籲選民參考彩虹投票指南作為投票參考依據。(婚姻平權大平台提供)
婚姻平權大平台今在立法院召開「一張票 一世情 票投友善 幸福不會散」記者會,會中公布與PrideWatch網站合作的「2020看見友善候選人」問卷調查結果。大平台表示,同志團體將向有不當發言紀錄的候選人與政治人物,將一起寄發「認識同志大補帖」,希望民意代表、候選人,可以「多看書」、「少講話」,不要帶頭做惡劣的示範,公民團體們同時也呼籲所有關心性平議題的選民一定要出來投票,一起「票投友善」讓「幸福不會散」。

婚姻平權大平台與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的PrideWatch網站合作,推出「彩虹選民投票指南」,內容包括過去言行紀錄,以及本屆候選人於立院針對同婚專法的投票紀錄或是近期發言。問卷合計有40位區域立委候選人、31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回覆,大平台呼籲選民能依據調查結果作為投票參考依據。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執行長蘇珊表示,PrideWatch已經創立5年,針對過去2016年大選和兩次地方選舉的投票指南,網站記錄了各個候選人過往的公開發言、公投時連署的情形及5月17日的投票紀錄,用意是讓候選人不要見人說人話、搖擺不定,希望選民不要把票投給不友善同志、不支持基本人權的候選人。2016年的選舉後,反同立委從24位下降到12位,在5月17日有27位對同婚投下反對票的立委,期待2020可以下架更多反同立委。

…閱讀全文

 
中央社:LGBT+全球10大新聞 台灣同婚合法化上榜
森路透基金會26日列出2019年LGBT+全球10大新聞,其中台灣同婚合法化也榜上有名。圖為5月24日同婚登記開跑,同志新人以彩虹旗當作紅毯步入
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今天列出2019年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族群)全球10大新聞,其中台灣同婚合法化也榜上有名。

1. 汶萊及烏干達計畫處死同性性行為

今年3月傳出汶萊打算實施新伊斯蘭刑法,以石刑處決發生同性親密關係者,引發全球反彈。今年10月,烏干達一名部長表示,計畫重新推出一項稱為「殺死同性戀」的法案,也招致全球撻伐。

2. 加彭將男女同性性行為入罪

中非國家加彭(Gabon)今年7月禁止「同性者間性關係」,並祭出最高6個月監禁,以及500萬非洲法郎(8482美元)罰款。

3. 肯亞維持同性戀禁令

今年5月,肯亞高等法院做出判決,維持將同性性行為入罪的英國殖民時期法律,最高可判處14年徒刑。

4. 波札那將同性關係合法化

非洲國家波札那(Botswana)今年6月合法化同性戀關係,高等法院推翻殖民時期法律,這項法律對兩廂情願的同性性行為可判處最高7年徒刑。

5. 同婚合法化擴散

台灣今年5月成為首個同婚合法化的亞洲國家,儘管在去年11月公投時,有2/3的人選擇保留一男一女的婚姻定義。

繼台灣之後,厄瓜多接著於6月成為全球第27個准許男女同志結婚的國家。英國國會於7月投票,讓同性婚姻擴及北愛爾蘭。

…閱讀全文

 
央廣:德國內閣通過新法案 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德國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表示,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因而『治療』一詞具誤導性。(AP/達志影像)
德國內閣18日通過新法案,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conversion therapy)。這項療法強迫將跨性別或同性戀者轉變為異性戀者。

這項新法律預定明年完成立法,將對從事性傾向扭轉治療者,判處1年以下刑期或3萬歐元(3.3萬美元)以下罰金。

研擬法案的德國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表示:「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因而『治療』一詞具誤導性。」

一旦完成立法,德國將成為繼馬爾他(Malta)2016年完成類似立法以來,第二個實施此禁令的歐洲國家。

…閱讀全文

 
 
 
一月份活動快報
來點選熱線月曆,一網打盡最近的各種活動消息喔!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