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閒話吃喝】劉書甫/烤吐司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1/30 第462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劉書甫/烤吐司
【青春名人堂】印度尤/我與印度的糾纏分合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劉書甫/烤吐司
文/劉書甫 圖/江長芳/聯合報
久居台中,或者曾有過些時日走跳台中這城的人們,也許或多或少都能共同數來幾項具代表性的「台中經驗」。我簡單歸納了九項,聊以消遣:

其一,茶行、簡餐店等複合式餐飲普及。想是源於七○年代泡沫紅茶店風潮漸次發展而成的經營型態所致。

其二,溝渠水道密度大。由綠川、柳川、梅川、麻園頭溪、旱溪、黎明溝,及各路相關支流所網布,密度居全台都市之冠。

其三,都市道路呈環狀與放射布局。此源於日本殖民時代,曾引進西方花園城市為手法,以綠園道和輻射環狀的街路型態規畫台中市。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續此格局規畫。

其四,同一連貫道路有多段路名。想是肇因於各區域開發時間不同。一路多名配上會轉彎的路──若票選最慶幸有Google map導航的時刻,猜想第一在國外,第二在台中。

其五,糕餅店林立。從清末豐原糕餅之盛,到日本時代飲食影響,再到美援時期對烘焙之推廣,台中,遂成糕餅之都。

其六,酒廊KTV按摩養生會館林立。台中,乃八大行業老大哥,很可怕,不要問。

其七,豪大氣派的汽車旅館頗具指標性。台中首創大坪數度假型內裝儼為奇觀,外縣市難得。實至名歸,台中,乃摩鐵路(Motel)之城。

其八,吃小吃慣加辣椒醬。辣椒醬品,以「東泉」最眾,「源美」居次,另外又有「公園牌」林信成。

最後,冰果室和甜食店兼賣烤吐司。

烤吐司,到底有什麼好吃?說不上來。

兩片白吐司,放進雙槽彈簧式的烤吐司機內烤酥,一面抹上乳瑪琳人造奶油,一面抹上草莓果醬或鳳梨果醬,合起來,擱盤子上內用,或裝防油紙袋裡外帶。這款相當美式的食物,成為隱藏在台中街巷裡的常民點心。

牛乳木瓜汁遇上俗胖塗果醬

牛乳木瓜汁,我們現在慣稱木瓜牛奶,是烤吐司的固定搭檔之一。

自日本殖民時代引進刨冰機後,台灣開始出現了「冰果室」這個特殊的飲食空間 。

第一賣冰,第二作醫生,在四○年代末興起的冰果室讓市民有了呷甜呷涼的休閒空間。是時,冰果室裡皆會販賣「木瓜汁」,木瓜汁味道豐厚又有飽足感,清涼又充飢,是頗受歡迎的庶民點心。至於牛奶,台灣從美援時期開始接受奶粉沖泡的脫脂牛奶。直到台灣能穩定供應鮮乳的七○年代,又伴隨冷藏設備與果汁機等家電的出現,「牛乳木瓜汁」才普及於冰果室。

美援時代則強力引介兩項食品給台灣:除了上述的牛奶,其二就是麵粉。為了銷入小麥,美國除了在台推廣麵食運動,更培育烘焙人員,將各種美味又便利的麵包推入庶民的日常生活。

麵包的台語發音是「胖」。俗稱「俗胖」的吐司切薄片,放入烤吐司機烤得酥酥的,抹上現成又便宜的奶油和果醬,簡單、廉價、便利、快速,輔佐冷飲或冰品,十分適切。

足見,冰箱、果汁機、吐司機是冰果室的靈魂。七○年代家電的普及,造就了木瓜牛奶與烤吐司的便利製作,一個滑潤綿密,一個酥脆爽口,兩相成為冰果室的明星,餵養出台灣庶民的一項飲食記憶。

中華路是台中知名的老夜市,曾經燈紅酒綠,龍蛇雜處,一如台北萬華。這裡,恐怕算得上是台中烤吐司的發祥地。要體驗台中人吃烤吐司的典型現場,先走一趟夜的中華路。

中華路上的「陳家牛乳大王」,大概是台中第一個開始專賣木瓜牛奶與烤吐司的店家。木瓜牛奶搭配烤吐司這款下午茶組合也開始被指認,業者間相互仿效,共同餵養市區內的消費者。原位於第八市場內,後來搬遷至中華路現址的「龍川冰果室」,屹立至今一甲子,冬天一到就關店放寒假去。它的烤吐司抹醬選擇自行熬煮鳳梨醬,甚至培養出了專程來買鳳梨醬的忠實顧客。

冰果室不只是呷涼的冰店,也是大眾相聚扯淡、消磨時間,以及約會談戀愛的社交食肆,一如七年級生的泡沫紅茶店,以及八○後的速食店。

台中舊市區中區與南區的忠孝路,是烤吐司的主要守備範圍。我自幼在北屯區生活,沒有冰果室的深厚情緣。然而冰果室過去作為戀愛空間的象徵性,竟一點也沒有少發生在我身上。

高中因為補習而開始在台中公園一帶鬼混,當時交了一個熱愛西瓜牛奶的女朋友,才從西瓜牛奶進而接觸冰果室和烤吐司。北上念書後,生活裡充滿咖啡館,幾乎沒有冰果室,遑論烤吐司。多年後定居台中,因為與妻交往而開始頻繁進出南區,忠孝路的「美奶屋」是妻的青春回憶,我們在那裡約會,喝木瓜牛奶,也到對面的「清心冰果牛乳大王」喝咖啡牛奶,吃烤吐司。

我熱衷坐在半露天的空間裡悠閒吃喝,因此除了坐泡沫紅茶行,也愛一個人到興中街柳原教會對面喝紅茶冰配烤吐司。國光路上的「大象綠豆湯」亦是我鍾情的低調安靜小店。它的綠豆和蓮子煮得極佳,但烤吐司的量備得少,店家一點半開張,經常一下子就賣完。後來才知道,結婚前的妻,也經常一個人到此享受綠豆沙配烤吐司。一份好的甜品,即是私人日常裡的佳美間奏曲。

吐司城裡的內行台中人

烤吐司必須即烤即食,由不得等待。

吐司與抹醬的選擇、使用的是掀門式小烤箱或飛利浦雙槽吐司機?是先抹再烤,還是先烤再抹?這些皆令食客在一旁看得煞有其事,揣想處處是關鍵。你看有人點完了餐還在那探頭探腦的,八成心裡在想:「要不買一台吐司機自己回家試試?」真去買得一台烤麵包機回家試了,又覺得沒有店家烤得好吃。什麼原因?蓋因烤吐司儼然與特定的空間場域結合在一起,場景氛圍成為烤吐司不可分割的飲食記憶,它是屬於街頭的、屬於鋁桌板凳的、屬於木瓜牛奶、蜜豆冰、綠豆沙和紅茶冰的。

外縣市的朋友若來台中出差或遊玩,耳聞中區乃台中之舊市區所在,對於殘餘自舊時繁華年代的今日街貌甚感好奇,而告訴你他留宿中華路一帶二十餘年老旅舍改建的風格旅棧,那最好你們相約在他白天看盡遊罷,諸事皆畢,也回房稍事休息梳理後的消夜時段碰面,在森黑樓巷與車流人潮萬頭攢動所映照出的霓虹油煙熱場子裡重逢。

中華路上的那些老字號小吃攤,就放任他自己去走逛,去放眼泛看,任他拿手機去網路上搜索,前後指認,揀三兩攤家覓食;他還想擠進老戲院「日新大戲院」看場電影也由他去。你只管等他完畢後,再神祕兮兮地攜著他離開熱鬧的區域,轉往形色相形黯淡的成功路,走到興民街口「成功路」路牌下的「阿斗伯冷凍芋」,嘗點巷仔內的甜頭。

合點一碗冷凍芋(留Q的那塊給對方),一碗豆花或蓮子湯,以及一份烤吐司,二話不說。

等他驚訝於芋頭的甜蜜Q軟,喝下一口花生湯底的豆花湯,驚訝那烤吐司的酥脆,但又說不上這玩意兒哪裡好吃之際,你適時地、假裝漫不經心地,一邊老練喝湯,一邊對著他說:「真正內行的台中人才知道這個好地方。」他突然因你而入列「內行台中人」,心中傻愣著欣喜,手上的烤吐司就更香了。

【青春名人堂】印度尤/我與印度的糾纏分合
今日登場/印度尤/聯合報
人到印度來,大概多久會想要逃跑?六個月。這個答案是我2012年剛落腳新德里時,我的葡萄牙室友Sandra告訴我的;她沒有想讓我參與討論,畢竟當時我還只是個初來乍到的小菜鳥,她斬釘截鐵的口吻讓人只能相信、無從反駁。

一直到現在,「六個月」都還是我對印度的倦怠頻率,它就像固定在冬天發作的痛風,又或是夏日一來就搔癢難耐的濕疹,平日用盡的意志力根本毫無用武之地,唯有逃離片刻,哪怕只有兩天一夜都行,就算是鄰近而文化極其相似的尼泊爾也可以,才能夠重新蓄積能量,回到印度面對一切。

用此概括整個印度有點偏頗了,但至少在我住了七年多的新德里,「六個月」是不容挑戰的真理。無論你挑選哪一個時間區間,冬天飆破可測值的霧霾、夏天逼近攝氏五十度的酷熱、雨季滋生的病菌蚊蟲……任何一個都能在六個月內將你打敗,更遑論無論春夏秋冬都在的拐騙、詭辯、髒亂、失序與瘋狂。

在印度工作的外國人,公司提供的標準配備幾乎都是一年四張來回機票,與其說是每三個月就能回家一趟,不如說是每三個月就能逃離印度一次,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這種「人性化」的外派福利,求的就是不要讓好不容易願意被派駐到印度受苦受難的人才,觸碰到自己的精神極限,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我常有理智線斷裂的那一瞬間,無論是得了台灣早已絕跡的傷寒、在大街上錢包突然被扒、印度雇員一再地挑戰我的容忍極限,還是政府機關的百般刁難,都曾經讓我恨透印度千百回,尖叫著絕不原諒印度。然而,我和印度的關係就如同輕喜劇《安室愛美惠》一樣(舉這個例子是否太暴露年齡),拿起了亡命天涯小包包,其實就是旋轉跳舞和解的開始,離開就是回來,往往返返竟成了一種浪漫,成了一種經典的我愛你。

印度就像個糾纏不休的戀人,無時無刻地要求你證明有多愛它,狠心地把你推走,又傲嬌地迎你回家。我想這是為什麼我接受媒體採訪時,每當被問到:「在印度遇到最大的困難與挫折是什麼?」腦袋總是一片空白,即使每六個月就得逃離,卻大約一周就會想念它。說起壞事明明應該滔滔不絕,卻一時語塞;說起好事理應思考一陣,卻總是喋喋不休。這是印度之迷人,也是印度之可恨。

我們總喜歡說,能夠在印度待下的人是被印度選上的人,我們這樣的人,只有每六個月逃離一次再回來的選擇,卻不能甩頭就走、和印度斷得乾乾淨淨。如此糾纏不清的輪迴,是我和印度的宿命也是緣分。

 
 
 
訊息公告
 
 
 
 
「我覺得很痛」不是I feel hurt!
有些英文很容易講錯,像「我很痛」,很多人會直接說:I feel hurt. 犯錯的原因是中文裡講「痛」,是形容詞,是有程度的;但hurt在英文裡則是「動詞」,是一種動作、狀態。

外匯大師黃志明帶你挑戰未來!
想要成功就必須先努力過,人生所有的甜,都源自於過去所吃過的苦,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了解有多苦、有多熬煎,聽過新加坡JF Lennon金融科學學院黃志明院長的人生經歷後,就能明白這些人生道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