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惜拖農委會和宏�痐U水,明智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02 第52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一切榮耀歸於小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惜拖農委會和宏�痐U水,明智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產業振興與轉型 政府應積極作為
民意論壇 葉銀華/股價會反映碳風險?
失去希望 年輕人政治冷漠
綠擅打選戰 撿到掃把當關刀舞
非常律師的春日暖陽 你也可以
BA.5疫情 決定新冠防疫最後成敗
空拍機應處 兩岸不及格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事通先生的魅力與哀愁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一切榮耀歸於小英?
黑白集/聯合報
蔡總統到澎湖視導三軍,特別安排飛官、艦長講述中共環台軍演情景,強調第一線的緊張。總統並宣布,中共無人機頻頻騷擾外島,她已下令國防部適時採取必要的「強力反制」。果然,當晚金門守軍就採取驅離射擊。

空拍機闖入營區,甚至故意在哨兵頭頂上盤旋,當然應該驅離甚至扣押。但這類侵門踏戶並非首日,對岸還將影片PO網,刻意羞辱國軍。一周來,國防部毫無作為,僅宣稱等中科院反制系統完成「明年起優先配發外島」,引發一片噓聲。直到總統在媒體面前「下令」,軍方立馬開火射擊。

共軍機艦刻意迫近領海領空,目的也在挑釁及凸顯我方防禦無能。這等大事,國防部從未安排前線官兵現身說法,以使國人安心;直到總統巡視,才派他們出來當陪襯道具。這不禁讓人懷疑,國安體系每天高唱「反制認知戰」,其要務到底是反制中共打擊台灣民心士氣,還是替總統塑造「抗中保台」形象?也因此,所有光環必須歸於小英?

蔡英文是廿多年來對國軍出手最大方的總統。但三軍統帥訪視國軍的行程,若能不要只對隨行的總統府線記者擺拍作戲;對台海安全形勢的變化,不要等到總統說話才有應對動作,人們才會相信國軍應變作戰的能力足夠扎實。

這齣「一切榮耀歸於小英」的戲碼,真的難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惜拖農委會和宏�痐U水,明智嗎?
社論/聯合報
林智堅因爆出雙論文抄襲案而退選,民進黨亟思報復,不惜大打烏賊戰。綠營近日透過周刊爆料,指控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十五年前在宏�眥そ`經理時主持一項政府標案,也涉及抄襲。此案真相目前已漸釐清,不僅是竹篙湊菜刀,而且是張飛打岳飛,完全邏輯混亂。民進黨為求勝選,除編織故事欺騙選民,更不惜拖農委會和宏�痐U水,作法令人不寒而慄。

此案的源起,是二○○七年宏�痐膝q獲得一項農委會的標案,名為「農業電子化發展策略分析與規劃」,由副總張善政擔任計畫主持人。該計畫期為三年,跨扁馬兩朝,金額五千七百萬元。當年主辦該計畫的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林貞說,該計畫主要目的是蒐集並引進國外農業電子化的進展資訊,供國內相關單位參考,以選擇適合台灣環境的技術導入應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及民進黨參選人鄭運鵬根據周刊的報導,指控這篇報告涉及抄襲,包括大量英翻中、簡轉繁、抄雜誌,張善政除了抄襲,更是「不當獲利」、「A國庫的錢」。隨後,民進黨三名議員參選人更按鈴控告張善政「詐欺」、「背信」、「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等三項罪名,意圖把潑墨效應擴到最大。

民進黨這場烏賊戰,犯了三個嚴重的本質錯誤。第一,把「碩士論文」和「產業研究報告」混為一談,又把「抄襲」和「資料匯整」混為一談。農委會要引進國外農業電子化的經驗,宏�眭熙孎i當然要四處蒐集各國作法,將他國的作法相關資料譯為中文自是必要,再加匯整分析。這樣的產業研究報告,當然必須如實呈現,以比較其優劣,這和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怎能混為一談?

第二,為了打擊張善政,民進黨把宏�眯M農委會都打成共犯,可能會難以收拾。依「雙鄭」的指控,張善政以一分抄襲、拼湊的報告就領走五千七百萬公帑,算是詐欺;那麼,負責招標驗收的農委會和承包該案的宏�痐膝q豈非皆涉及貪贓枉法?事實上,張善政只是計畫主持人,實務上該案的所得最後是納歸宏�痐膝q的收入,而非進入張善政帳戶。由此,「雙鄭」不實指控張善政「A錢」,已涉及誹謗及損害名譽。

第三,依時序看,民進黨砲打農委會,將傷及綠營自己人。此案是二○○七年招標,當時是陳水扁執政,農委會主委則是蔡英文的愛將蘇嘉全,他可能故意對張善政放水嗎?宏�硊礄伎h是少數享有國際知名度的台灣品牌,其創辦人施振榮更是陳水扁國政顧問團成員;現在為了扳回林智堅案,要把宏�硊禫它И隉H

民進黨猛攻此案,無非是希望把抄襲的「迴力鏢」打回張善政身上。但把「資料匯整」和「抄襲」混為一談,只凸顯民進黨腦筋不清,無論如何是「此路不通」,還可能再倒打自己一耙。若要釐清真相,農委會當然可以成立「調查小組」,邀內外專家將資料全部調出來檢視。最後,現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若能找到蘇嘉全瀆職的證據,人們樂觀其成。如果農委會只是為了藉故把張善政和宏�祧苭h說明,藉機羞辱炒作,那只會增添選民對蔡政府的鄙視。

為了維護林智堅,蔡英文召喚民進黨與台大和學術倫理為敵,已經慘輸。如今,若為了抹黑張善政,不惜將宏�眯M農委會拖下水,抹黑藍綠共同努力推動的農業電子化工作,這種居心還配再主持國家大政嗎?

「產官學」合作,應是跨黨派共同追求國家進步的範疇,民進黨若為了選舉而不惜玉石俱焚,那只會讓人民唾棄!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產業振興與轉型 政府應積極作為
社論/經濟日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8月出席產業數位轉型合作平台記者會表示,後疫情時代生活型態、消費行為、經濟運作模式都已改變,產業想持續發展,數位轉型最重要。然而政府在防疫、紓困、振興以及轉型四個階段中,花太少力氣在轉型,因此台北市引入新加坡輔導產業轉型的作法,與資訊服務業者一起建立平台,提供中小型零售餐飲企業轉型所需的資源與輔導,希望在一、兩年內台北市的攤商、夜市都可以有效數位轉型。

防疫、紓困、振興及轉型,的確是現階段政府在產業發展上應該關注的重點。在防疫上,如何確保所有從業人員的健康與安全,需要政府的努力與廠商的配合;在紓困上,這兩年雖然資通訊產業及部分電商、物流產業表現不錯,但許多內需產業,如住宿、餐飲、旅遊等行業遭到重創,去年雖有紓困救急,但今年金額比例大幅降低,無薪假及失業問題嚴重,仍須政府正視。

在產業振興方面,因為邊境管制仍未鬆綁,雖要振興但力度有限,應設法在防疫與經濟振興間求得平衡;更棘手的是全球經濟開始反轉,前兩年屢創新高的高科技產業庫存水位不斷升高,俄烏戰事仍無停歇的跡象,各國高通膨壓力持續存在,極端氣候造成限電及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各種挑戰,攸關產業是否能夠振興。

更重要的是數位轉型的腳步,在前面幾項因素仍待解決的情況下,腳步顯得蹣跚。除了中小企業人力與資源有限的問題之外,如何讓中小企業在需要顧問輔導時找到合適的平台與專家,完整的轉型生態體系必須建構,以整合第三方獨立專家與顧問、資訊服務業者,以及政府的輔導工具與資源,才能有效竟其功。

事實上,針對上述轉型問題,不僅地方,中央政府也有許多輔導計畫正如火如荼的在進行。我們樂見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產業振興與轉型上的努力,但從規劃與執行的層面上,仍有許多可以精進的空間,分述如下:

首先,誠如柯文哲市長所言,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在防疫、紓困、振興以及轉型四個階段中,花太少氣力在協助產業轉型,不但計畫規模小,而且以短期的為主,像煙火一樣,計畫結束,相關行動就無法持續,殊為可惜。

其次,不同產業應有不同的振興、轉型計畫,也應有輕重緩急及合理的KPI。舉例而言,製造業及服務業、高科技與傳統產業、中小規模企業與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完全不同,如何建立完整的輔導專家與資源平台,產政學研應該共同努力,中央與地方也應該攜手合作。尤其如何建立適當的輔導目標相當關鍵,數位轉型非一蹴可幾,但政府計畫常要求一年半載就要有績效,成果報告每每淪為演講及作文比賽。

再者,相關資源應該統合。以中央部會而言,不同的部會都有其施政目標與紓困振興轉型方案,如何盤點與協調以進一步整合,讓規模變大,專長分工,互補有無,以形成綜效,政府應責成專門單位進行相關的協調溝通。

最後,建議政府應推出大格局的產業轉型計畫以提振產業信心並加速產業轉型。歐洲近年有所謂的2030數位歐洲及綠色新政計畫,南韓有國家級的數位新政計畫,也是兆元級的規模;美國才剛通過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以及2,800億美元規模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在在顯示出這些國家對產業未來發展的企圖心。

面臨新的世界局勢與挑戰,除了在整體經建發展上應有新的思考之外,目前政府剛改制的國科會,以及剛掛牌的數位部,我們也期許其能為國家未來轉型發展提供更宏觀的戰略思考與部署。

   
民意論壇
葉銀華/股價會反映碳風險?
葉銀華/聯合報
最近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現象襲捲全球!從極地海冰面積縮減、阿爾卑斯山脈冰川消失,到美歐熱浪與森林火災、各地河川缺水,及韓國首爾暴雨成災。氣候變遷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生活環境;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已成國家、產業、企業、個人不可忽視課題。

第廿六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於二○二一年十一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召開;本次會議敦促各國政府提出減少溫室氣體期程與路徑;主要宣言,首先是全球甲烷承諾:在美國與歐盟倡議下,一○五個國家承諾未來十年要減少卅%甲烷排放量,以減緩氣候危機。其次是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共有四五○家、管理一三○兆美元資產的金融機構簽署,落實全球朝向淨零排放發展的「永續金融原則」。

氣候變遷議題不容忽視,有調查發現公司未來五年首要面對的氣候風險,來自相關政策與法規變化,未來卅年面對的將是實質面之氣候變遷造成性命與財產損失風險。有研究指出當政府履行減少碳排放承諾,碳定價與碳權交易會對高碳排放量公司帶來相對高財務風險,稱為碳風險。更有研究發現公司碳排放量將增加公司股票報酬風險,及碳風險會反映公司的貸款利率上。

因此,從財務角度,投資者會對高碳排公司,要求高風險溢酬,使公司股價有下跌壓力。進一步我們以事件研究法,探討COP26宣言發布後,台灣上市櫃公司股價反應。假設COP26宣言將使全球更重視氣候變遷與碳排放議題,使碳排放量較大公司(稱為排碳大戶)面臨更明顯碳風險,因此COP26宣言後會有明顯股價下跌現象。

以二○二○年言,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公布之總碳排放量達二點五萬噸者,去除公開發行、興櫃公司後,共有八十家上市櫃公司,本文定義為排碳大戶;樣本年總碳排放量之平均數為一三○點九萬公噸。非排碳大戶則為二○二○年未在環保署公布碳排放量上市櫃公司,亦即年總碳排放量低於二點五萬噸者。本文用COP26宣言發布日(二○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星期五)作為事件日,基於台灣與英國時差,發布日後第一個交易日(十一月十五日)台灣股市才會有所反映。

COP26宣言發布日後第一、二個交易日,排放大戶平均股票報酬分別為負○點八四%與負○點九四%,皆達到顯著小於零;其意謂著股票市場認為「排碳大戶」面臨明顯碳風險,因而股價呈現顯著下跌現象。而「非排放大戶」第一個交易日平均報酬為○點三七%,達到顯著大於零。如果累積三個交易日,排放大戶股價平均下跌一點七○%,非排放大戶股價上漲○點六六%,存在明顯差異。上述實證結果,在不同估計股票異常報酬方法,及迴歸式控制其他重要影響因素,仍然存在。

綜合言,本文證實上市櫃公司股價,某種程度會反映碳風險。因此,高碳排放上市櫃公司要努力降低碳排放,方能降低股票風險;此項事實,隨著淨零排放的風潮,更顯重要!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失去希望 年輕人政治冷漠
張家羽/公(雲縣斗六)/聯合報
「搶攻年輕人選票,是這場選戰的關鍵」,聽來很熟悉吧?每次選舉,媒體報導民調走向,這句話往往成為結論。但不巧的是,偏偏年輕人選票,雖然是決定勝負焦點,但最終會表態比例,還是非常有限;探討原因,就是年輕人對政治的關心,尚屬冷漠。

將時序拉回卅五年前,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隨後開放黨禁、報禁,是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開端。促使許多「覺青」們參與公共事務,觀察當時青年、壯年族群參與政治討論的人數絡繹不絕,許多年輕人想為當前政治生態帶來改變而投入;讓人不禁想問,對比今日的台灣現況,為何相差甚遠?

箇中關鍵,是現今年輕人,對政治生態失去期待、失去希望。年輕人眼中,並不認為政治人物或投入從政,能對自身帶來實質改變;進一步探討即可推敲,當年輕人拿起手機、打開電腦、收看電視,看到政治評論節目,千篇一律都是「攻擊」;看到參選人辯論,千篇一律都是「攻擊」;看到選舉造勢舞台,千篇一律是「攻擊」。如此,年輕人哪能對國家未來還有什麼寄託可言?百般攻訐對手,讓對手「扣分」,卻從不是強調自己哪裡能「加分」,等同迫使年輕人選一個比較不討厭的,諷刺的是,卻不會帶給自己有實質改變的可能,豈能不叫年輕人失望?

對照解嚴初期,許多懷有滿腔熱血的青年學子,對於甫開放的言論、參政自由,彷彿看到希望,深信社會多元意見、聲音及行動主張,都將能轉化成革新力量,於是觀察到年輕人參與政治、討論政治熱潮如日中天,因為當時年輕人都將希望寄託政治。有趣的是,至今在政治場上攻防的人,竟仍多數是解嚴之初的固定班底,如今年輕世代反興致缺缺,在在凸顯國內政治環境不僅停滯不前,甚至還跟不上社會腳步。因為政客們始終不瞭解,與其老是批評對手,倒不如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政治見解,才能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以近期為例,當有政治人物學位論文遭爆可能「抄襲」,馬上就能看到對手陣營類似風聲傳出,這就是典型國內的政治氛圍,先姑且不探討事實為何,但這種「我倒楣,你也別想好過」的復仇心態,實在不健康。

對年輕人來說,如果只是誰的分數被扣得較少,就能當上主政者,那請問國家怎麼能進步?因為這些領導者,不是憑藉優秀才幹上位,而是因為他的對手表現較差,如此諷刺現象,充斥著年輕人的生活。

因此,不要再責備年輕人冷漠政治,並非「事不關己,己不關心」,而是年輕人受夠了為選舉而選舉的戲碼,這些縱橫政壇數十年的政客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深切探討年輕學子的需求及期望?因為「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並非是權力爭奪及分配。如果真有一天,政客們能提出具體、前瞻性的政見,喚起年輕人信賴,相信能重現數十年前,莘莘學子投入政治、討論政治的榮景。

   
綠擅打選戰 撿到掃把當關刀舞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聯合報
將林智堅碩士論文,拿來跟農委會委辦計畫比較,並且痛批張善政擔任計畫主持人的結案報告也有抄襲之嫌。這根本就是張飛打岳飛,簡直亂打一通。

道理很簡單:第一,碩士論文是自由發揮,只要具學術創見就可;而行政機關的委辦計畫是機關任務導向,招標須知都明訂須完成的成果,不能自行修改。

第二,學位論文的總成就是那本論文,而委辦計畫對每個工作項目都訂有查核點,有KPI。驗收時審計單位會逐一檢視,而不是寫一本洋洋灑灑報告就能交差。結案報告只是執行成果的總交代,重點是KPI是否達成。

第三,委辦計畫是一個計畫團隊數人共同執行完成的,而學位論文則必須百分之百親自做研究,親自寫論文。

也就是說學位論文講究個人的學術價值,而委辦計畫重要的是能達成機關的施政要求。張善政所執行的計畫目標之一是蒐集國外農業部門推動e化的經驗以供國內參考,因此資料蒐集務求完備,將外文直接翻譯成中文也行,只要有參考價值就好。當然資料來源引述必須註明清楚撰寫報告的基本要求。

綠營的政治人物濟濟多士,之所以僅撿到一隻掃把就拿來當關刀揮舞大作文章,其用心很簡單,雖然說服力可能極低,甚至僅有約五趴,但只要能將原先受到林智堅抄襲案影響,而可能流失選票拉回來就好,能拉回多少算多少。在選情緊繃情況下,這五趴也可能發揮逆轉效果。所以就選戰策略言,算是成功打法,也難怪大家都說民進黨擅長選舉。

   
非常律師的春日暖陽 你也可以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聯合報
赴假日圖書館,突然一陣激烈爭吵劃破午後,原來有讀者拿了報紙卻放桌上不看,讓其他讀者找不到而爆發衝突,管理員出面處理。本是微不足道小事,卻引起這麼大紛爭,不禁想社會到底怎麼了?為何人心如此躁動易怒?也是不久前,圖書館一位女性中年讀者,低頭看報,不知哪一則新聞惹惱了她,突然對著報紙破口大罵,好在她很快停止謾罵,只小聲碎碎念。

三年疫情了,許多人胸口壓抑著一股情緒,找不到出口;亂世下詐騙橫行,最近台青被騙到柬埔寨當豬仔,其中有不少是朋友騙朋友,讓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近日殺警案讓人心惶惶,台灣甚麼時候變得如此不安全了?選舉又到了,又是漫天對立叫囂。這個世界如此複雜紛亂,唯有期待亂世中能尋得些希望和光亮。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描述一位自閉症天才女律師,透過一個個貼近現實生活的小故事,刻劃人生百態,也照見人性的光輝。印象最深刻的,禹律師同事崔秀妍,在競爭職場一直照顧著有自閉症女主角,當禹稱她為「春日暖陽」,崔秀妍感動落淚,讓人動容不已。三兄弟爭產,最後老三贏了官司,討回公道,仍不計前嫌把錢均分給兩位兄長。一個個溫馨的小故事,教人心頭暖暖的。

現實生活之中,也有暖心畫面,一位行動不便老同事,每天搭交通車時,大家都主動讓他坐在最靠門的位子,下雨天則為他撐傘。鄰居老媽媽獨居,有輕微憂鬱症,兩個成家立業兒子不放心輪流回家,疑心病媽媽不給他們鑰匙,兒子回家還得按門鈴,即便母親如此,兒子仍然孝順地噓寒問暖。

在紛亂躁動的亂世,或許我們無力改變甚麼,卻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在人與人互動中,成為他人的「春日暖陽」,讓世界更美好。

   
BA.5疫情 決定新冠防疫最後成敗
沈政男/醫師/聯合報
BA.5在七月中旬首次出現社區感染,隨後以每周翻倍的速度,逐漸取代BA.2,到了八月下旬首次出現死亡案例,並在八月卅日讓新增突破三萬例,且將在本周突破占比五成,成為主要亞變種。

以這樣的傳播速度,三到四周後BA.5新增將達五、六萬,此時距離BA.5上萬例已有卅天以上,累計染疫數將達百萬,而假設這波BA.5疫情將有兩百多萬人染疫,那麼此時(十月初)將達高峰,隨後曲線將往下走,到了十一月中旬來到平原期,接著以每日一到兩萬的新增數目,延續到年底,甚至明年初。

上述預估的根據有三者:BA.2染疫率、疫苗覆蓋率與保護力、人流指數。BA.2確診率為兩成出頭,而黑數若以防疫險理賠率(假設百分百申請理賠)、長照機構確診率(假設沒有黑數)來估計,染疫率頂多三成多,而剩餘六成多人口,將是BA.5主要感染對象。三劑疫苗覆蓋率在四月初即達五成,到了九月初,這些人的輕症保護力已經降到兩成以下(重症保護力仍存在)。至於人流指數,因為BA.2疫情緩解,大眾運輸與零售休閒場所已經回到三月下旬BA.2爆發之前水準,有利於BA.5傳播。

行百里路半九十,新冠疫情來到Omicron,等於走了一半,而Omicron來到BA.2,也走了一半,接下來的BA.5疫情將決定新冠防疫的最後成敗。

以死亡人數來說, BA.5致死率與BA.2差不多(目前為萬分之十七),若以兩、三百萬人感染BA.5來計算,將導致四、五千人死亡,讓整體Omicron死亡人數達一萬四。台灣在先前清零階段乃防疫優等生,到了Omicron共存階段,以上萬死亡人數來說,表現至今算是差強人意,而BA.5疫情若不能穩健守下,恐怕新冠防疫最後成績會更往下降。

雖然日本乃至今唯一BA.5疫情高過前一波BA.1/2的國家,不代表其他國家不會步上後塵。台灣若要避免BA.5疫情失控,最要緊的方法是提醒民眾,仍須做好個人防疫,避免不必要的群聚。以中秋烤肉聚餐來說,去年沒有群聚感染的家庭,不代表今年也同樣安全,因為BA.5的傳染力是去年Delta的數倍以上。學校在中秋節後將取消全班停課措施,其實應視節後疫情而定,如果高峰即將到來,不妨延續停課標準,直到高峰結束。

另一個決定BA.5疫情高低的因素,是次世代(二價)疫苗抵台時間與施打率。如果能在九月底之前抵台,對於圍堵此波BA.5疫情將有相當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拖到十月中旬以後,過了高峰期,成效就會打折扣。至於施打標準,若疫苗充足的話,應該擴及全民。

長照機構染疫率目前將近四成,面對BA.5疫情務必持續做好感控,保護尚未感染的長者。已感染長者若符合資格,也應繼續施打疫苗,才能延續保護力。次世代疫苗輸入後,不管先前接種狀況,所有高風險族群都應優先接種。

   
空拍機應處 兩岸不及格
陳彥豪/銘傳大學未來媒體實驗室知/聯合報
金防部終於出手擊落侵擾我前線駐地的大陸無人機,但相關挑戰不會因此止步。撇開社群媒體上兩岸網民在軍用、民用、無人載具法令不同上的口水戰,兩岸「大人們」對此事發展的應處,迄今都可以用「不及格」評分。

先談對岸。大陸外交部在這次事件的接連發言本身就不適當。首先,依照大陸憲法意旨與政府分工,外交部對兩岸爭端基本上不應有發言立場,發言即失格。再者,大陸地區對無人機的管制規範比台灣還嚴,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中那句「在領土上飛一飛,不值得大驚小怪」的說法,是否表示中國大陸所有軍事基地與設施,從今而後就全面對空拍機解禁?反正就是「在領土上飛一飛」而已。

兩岸有識之士可深度思考,趙立堅的口舌之快,除了再次證明大陸對「法治」的輕視,強化了大陸官方在台灣民眾心中的負面印象、為兩岸民間的「敵意螺旋」添柴加油,讓台灣與大陸「順勢」更進一步踏進西方陣營謀劃的「修昔底德陷阱」之外,這些官方發言對兩岸關係、對大陸的國際形象、對中華民族的再次復興等有提供任何「正面素材」嗎?如果沒有,請停止繼續把幼稚當幽默。

再談我們自己。空拍機知能的傳授,是目前全球各傳播學院中的顯學。上過空拍機第一節課的年輕人都知道,即使是最近風行全球的二四九克輕型機,都可能因操作不當而造成人員傷亡,這也是各國近年紛紛急著管制空拍機飛行高度與空域的原因。

介紹課程中更會提到,空拍機或無人機的外表,大都長得人畜無害,但只要經過改裝,便馬上可轉為軍事載具,執行情蒐、偵查、目標標定等任務,甚至可攜行爆裂物作為殺人武器。沒有人能保證「民用空拍機」的背後操控者不是軍人。

也因此,所有空拍機或無人機在迫近軍事設施時,都應被視為是有軍事意圖的「準武器」而予以控制或擊落!美軍是如此、烏克蘭是如此、解放軍也一樣。請設想,如果先前這些空拍機被改裝攜帶爆裂物,則「微博」上我軍年輕戰士們那一張張錯愕的臉,都可能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畫面,根本沒有通報、照相、發信號彈的時間。我們必須直言,軍方指揮系統對無人機所可能造成的軍事威脅,近乎神經麻痺,今天應對一架空拍機就讓守軍進退失據,假如來的是多架無人機協同行動構成的「蜂群」呢?

我國是公務型無人機發展的重鎮,無人機是「不對稱作戰」中的要角,無人機對我們而言應該是「機遇」而不是「威脅」。國防部在處理相關危機上請勿故步自封,產學界有非常多資源可提供低成本、非對稱的方案,這件事切不可拖到民國一一二年!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事通先生的魅力與哀愁
趙坤茂/聯合報
在網路搜尋專業術語或社會事件時,維基百科往往是名列前茅的選項。這位匯聚眾智的萬事通先生,不僅維持相當水平的可信度,而且還能在詭譎多變的世事中與時俱進。怪不得維基百科會成為多數網民擴展知識見解的首選,而其超高人氣已對各個專業領域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在劍橋大學出版社正在編輯的專書章節裡,麻省理工學院的跨校研究團隊探討維基百科對司法裁判的影響。該研究將一百多份愛爾蘭最高法院的裁判寫成維基條目格式,隨機取其中半數條目上傳到維基百科做為實驗組,另外一半則做為對照組。研究發現,實驗組被引用的次數,比對照組多了百分之廿以上,顯示維基百科對相關司法裁判具有影響性。當他們以電腦程式檢視那些引用案件的裁判措辭時,還可找到不少維基條目內文的蛛絲馬跡。

維基百科動見觀瞻,某些特定條目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維基人要在激戰中維持公正中立的理念並不容易。當見解迥異的維基人在熱門條目短兵相接時,有時還得限縮編修功能,才能暫時停止各派人馬的爭論。

七月下旬極熱門的英文條目〈recession〉(經濟衰退),關鍵爭論點是:「經濟衰退該不該以連續兩季出現國內生產毛額(GDP)負成長來判定?」如今美國已連續兩季GDP負成長,若照此定義就是經濟衰退,但執政的拜登政府說明當下一個月新增大約四十萬個職缺,認為目前並非經濟衰退。實際上,維基百科原本對經濟衰退即包容多元定義,包括GDP下降幅度和失業率上升幅度等,但反對陣營試圖改寫維基條文,獨尊「連續兩個季度GDP負成長」的定義。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非理性的破壞行為使得維基百科只好暫時限縮編修功能,並將該條目列入半保護狀態,直到今年九月三日為止。

如今維基百科龐大無比且仍持續成長,光靠志工巡邏把關已力有未逮,必須藉助電腦程式自動校正。故近年來,我們看到愈來愈多機器人執行的校對編修動作,被記錄在各個條目的頁面歷史。儘管如此,維基百科的參考資料來源仍存有不少謬誤,若不正本清源則難以維持其精確度。最近,臉書母公司Meta正試圖運用其對文章段落的語意解析能力,自動查證資料來源的相關性及可靠度,藉以大規模提升維基條目的品質。

目前維基百科共有數百萬篇中英文條目,其中僅不到百分之一被列為典範條目和優良條目。前方路途仍很遙遠,維基人和維基機器人的披荊苦行才剛要開始!(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別讓同事討厭你!職場新鮮人6大常見NG行為要小心
相信有不少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已經陸續找到正職工作,準備邁向人生新階段!相較於求學階段,職場生活更加需要謹言慎行,尤其是在辦公場合中,有些「NG行為」一旦做了,就有可能立即被同事主管貼上負面標籤,影響日後職涯,因此千萬要小心!

肥胖、久坐、愛穿高跟鞋…「1部位」容易受損
過胖的人、久坐的上班族、愛穿高跟鞋的女性、腳踝因運動受傷沒有完全治癒的人,甚至是腰椎部位不好的人,都是膝蓋容易受損的膝傷一族。保養關節首先是要減少關節的破壞,並強化關節的功能,也就是對膝蓋不好的動作要少做,避免同姿勢的蹲、跪、坐太久,更要強化膝蓋的肌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Find Yourself in a Cool Place: Renovated Old Buildings in Taipei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01 第31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Taipei
Find Yourself in a Cool Place: Renovated Old Buildings in Taipei
 
   
 
Find Yourself in a Cool Place: Renovated Old Buildings in Taipei
文/Taipei
【Author Jenna Lynn Cody】

【Photographer Taipei Info Hub,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As summer comes to Taipei,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trudging down a hot sidewalk, the bright sun in your eyes and sweat on your brow — and face mask, if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tinues. On sizzling subtropical days like this, cool indoor spaces where you can take a breath and find some shade are most welcome.

In recent years, Taipei City has been busy renovating a plethora of buildings dating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1895-1945), turning them into places where one can learn about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aipei, as well as how the city continues to evolve. They also make Taipei an inviting city in all seasons.

Taipei Info Hub (臺北記憶倉庫), the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and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in the renovated Taipei North Police Station (台北北警察署) are three such repurposed spaces that offer a respite from the summer heat. In these centrally-located spots, all built between 1913 and 1937, you can cool off, enjoy heritage architecture, take in a free exhibit or recharge and reflect at a café. No matter how hot it is outside,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new to see or learn in all of these historic destinations.

Taipei Info Hub

Built as a warehouse in 1913 by the erstwhile Mitsui & Co., Ltd. (unrelated to the extant company of the same name), Taipei Info Hub, also called the Former Mitsui & Co. Taipei warehouse (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 is located across from Beimen (北門, North Gate) —

the only city gate in Taipei that retains its original design. The original brick building sported an attractive semicircle gable, unique in that it was adorned with the diamond-shaped Mitsui & Co. company symbol.

When the building was renovated as part of the Taipei Western District Gateway Project (台北西區門戶計畫) in 2016 aft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neglect,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brickwork on the original gable was too weak to be renovated in situ. As such, a replica was installed outside about 50 meters away from the original site; the original gable of the warehouse that was cut and preserved at the time can still be seen as you enter the building.

Taipei Info Hub houses a bilingual exhibit on the history of forestry and trade, as Mitsui engaged in the export of resources such as tea, rice, camphor, salt, sugar, tobacco and coal. Adjacent to both the railway and Dadaocheng Wharf (大稻埕碼頭), and near several historic sites from the Qing, Japanese and post-war eras, the building tells the story of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its trade routes, in addition to rotating exhibitions.

For those seeking to escape the heat, Taipei Info Hub also boasts a bookshop and café with ample seating, WiFi and a wide selection of drinks.

TAIPEI INFO HUB

ADD265, Sec. 1, Zhongxiao W. Rd., Zhongzheng Dist. (Near MRT Beimen Station)

HOURS 11:00am - 7:00pm (Closed on Mondays)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Located a short walk from Taipei Info Hub, the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NCPI) opened in 2021 with the aim of facilitat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exhibition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based arts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 importance. Currently it is the only national-level specialized photographic institute in Taiwan. Stepping inside NCPI's cool interior, be sure to pick up bilingual brochures before either ascending the restored staircase to the exhibitions on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r sipping coffee at the sleek café and adjoining shop. The exhibitions on the upper floors are operated by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國立台灣美術館). This summer, be sure to catch the exhibition "Specularity/Reflexivity: Contemporary Image Arts after the 1980s," displaying Taiwanese contemporary image arts after 1980.

The L-shaped building was designed by Japanese architect Setsu Watanabe — his only known work in Taiwan. Constructed in 1937 for the Osaka Mercantile Co., Ltd., the minimally adorned modernist façade centers a Japanese-style spired turret on the roof. As war loomed on the horizon an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began to conserve resources, the building became the last Japanese-er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uilt in Taiwan. Long-term residents of Taipei may remember, however, that the turret was not always there. Although part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it was demolished in 1968 to make room for a fourth story; by then, the building housed the Taiwan Provincial Highway Bureau (台灣省公路局), predecessor of what is now called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Highways (交通部 公路總局).

In 2014, the building was designated as a heritage site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台北市文化局), and renovations began, restoring Watanabe's vision and giving visitors an immersive sense of Taipei's past.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ADD 70, Sec. 1, Zhongxiao W. Rd., Zhongzheng Dist. (Near MRT Taipei Main Station)

HOURS 10:00am - 6:00pm (Closed on Mondays)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The Dadaocheng neighborhood north of Taipei Main Station (台北車站)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aipei, and its wealth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s attracted tourists for decades. Few, however, compare in scale to the Taipei North Police Station, now the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If you need a break from exploring the area on a sweltering day, this spacious museum with a restored pre-war façade is just the place.

Built in 1933, the station also served as a detention center. In the ensuing decades, the edifice was replaced with red tiles and a third story was added. Renovations began in 2014, and the choice of exhibit was intentional: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台灣文化協會) founder Chiang Wei-shui (蔣渭水) had been imprisoned at the station's former site in the 1920s.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 Taiwan encouraged understanding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history through performances, lectures, essays and a newspaper, the Taiwan People's News (台灣民報).

Entering the museum, the first thing you see is a stunning original staircase lined with pale blue tiles. Looking down, the original floor of the entryway is visible under glass. Visitors can enjoy a mostly-bilingual exhibit o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people fighting for democracy and autonomy. They will also find the sector-shaped detention room and jail within the building as part of the old police station. To take a break during a visit, check out the small café and shop in the museum.

Whether you prefer to enjoy a cool drink and learn about commercial history at the Taipei Info Hub, admire image-based arts at the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or learn about intellectual movements in 1920s and 1930s in Taiwan, this summer the coolest places to be,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are in Taipei's renovated historic buildings.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ADD 87, Ningxia Rd., Datong Dist. (Near MRT Daqiaotou, Shuanglian and Minquan W. Rd. Stations)

HOURS 9:30am - 5:30pm (Closed on Mondays)

 
你提領的退休金 為何不能自選投資?
59歲的中油公司員工江健興一直相信,在職期間腳踏實地累積的儲蓄,是老年生活的最大保障。江健興的另一個身分,是全國產業總工會(全產總)理事長,基於勞工團體應守護多數勞工權益的責任,他長年反對開放勞工退休金自選投資標的,「如果只讓勞工自負盈虧、沒有保證收益,全產總堅決反對!」

種樹為地球降溫 公私協力播下永續種子
在全球種樹的行列中,台灣不落人後。全台的森林覆蓋面積達65%,我們更努力找出能種樹的地方,就如「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在條件嚴峻的海邊,種起保衛海岸線的保安林;「台灣好植地專案」在都會裡找地種樹,為灰色叢林添綠意。
 
本電子報內容均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11008臺北市市府路1號中央區4樓 與我聯絡
電話:02-27287570、02-27287564 傳真:02-27205909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