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國人被高薪誘騙到柬埔寨,因而身心受創,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愈演愈烈,但政府卻束手無策,雖然成立了行政院層級的工作小組,但只能國內訪查在柬埔寨工作的台灣人家庭;政府涉外管道幾乎付之闕如,國人在海外權益受到嚴重侵害。
柬埔寨對台灣素來就不友善,我國曾在1995年設立代表處,但在1997年被迫撤館。柬國也曾指責蔡政府介入其內政,更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但舉動相當激烈,例如禁止在柬國台商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在全球普遍譴責中國大陸對台軍演之際,柬埔寨是少數公開支持中國的國家。
由此次事件顯示台灣在柬國不但沒有官方管道,也欠缺有力的民間人脈網絡,可以提供在地協助,反應出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盲點。
新南向政策包括東協十國,南亞印度等六國,以及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合計共18國。但由於欠缺整體規劃,定位不明確,而且評估機制一成不變,只要求增加亮點。所以新南向政策啟動六年以來,各部會重點仍然是集中在與台灣經貿關係較密切,以及台商較聚集的東協部分國家及印度。對於與台灣經貿往來不密切,較難拓展的其他國家則乏善可陳,只是聊備一格而已。
由於國內各部會欠缺橫向連繫,資源雖高度集中在少數國家,但多數仍侷限在過去交流的機構組織,推動措施也無新意,多為新瓶裝舊酒,不但疊床架屋而且成效有限。對方交流單位也不勝其擾,甚至還曾發生直接向有關部門要求資源補助的情形。
新南向政策既是強調以人為本,互利雙贏,所以不應由供給面,而應從需求面出發,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但迄今幾乎仍停留在以台灣角度,拓展產品出口為主要模式,例如將推廣清真認證產品出口,視為新南向的重點工作,但這並不是當地國的需求。另外也曾發生為追求觀光客人數成長,大幅開放新南向國家免簽,但卻造成削價競爭,旅遊品質下降,並在國內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導致雙輸的結果。
政府的跨部會整合應發揮功能,避免急就章,要有更前瞻性做法。由於新南向國家差異大,與台灣經貿連結程度也不同;針對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可以挑選產業技術含量高的項目進行合作,也可以針對新興的議題,例如數位貿易、環保議題等展開合作,並以簽署功能性的雙邊協議為目標。
對於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則應以民生議題為優先,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例如在基礎建設、醫療衛生,以及防治天然災害方面,可以結合台灣的經驗發揮優勢,對南向國家提供實質幫助。
其次,新南向多數國家由於城鄉差距大,人口過度集中城市,不但造成城市壅塞,也使鄉村發展停滯:若能將台灣城鄉發展過程,結合中小企業的經驗,協助這些國家平衡區域的發展,必能產生共鳴。
在推動模式上,由於新南向國家與我國均無正式邦交,與大陸經貿往來更為密切。我方透過官方甚至半官方單位推動自然困難重重,但可以透過工商團體、民間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多元方式來推動。
綜合而言,新南向政策範疇太廣,又無法掌握個別國家特性,再加上中國大陸在新南向國家根深蒂固的影響力,成效有待提升。柬埔寨事件可以看出台灣與當地連結的脆弱,而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的經貿往來,在近年來成長已減緩,柬埔寨甚至有弱化的現象。若非美中貿易戰許多在大陸台商移轉到新南向國家,弱化情況會更嚴重。未來必須因地制宜,去蕪存菁推出更有效措施,才有可能跳出目前瓶頸,新南向政策才有可能有轉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