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結束,餘波盪漾恐未止歇。最值得觀察的是「永遠親美」論、「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兩項說法。朱立倫的「永遠親美論」不僅違背國際政治常理,更沒有信心地將國民黨的立場鎖進美國國家利益之中。他的九二共識新詮釋,則使用與否認九二共識的陳水扁同樣的語言,失去了政治溝通與論述的立場。因此,國民黨內沒有什麼人願意或搞得懂如何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其辯護。
這些問題顯示了朱立倫缺少「三C」,亦即信心(confidence)、溝通(communication)與協調(coordination)。
在缺少信心方面,朱立倫因為想撕下「親中反美」的標籤,而且深怕美國不支持他未來的政治布局,於是非常強調「親美」,甚至「永遠親美」。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曾謂:「英國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英國的利益是永恆持續的,而且我們有責任依循那些利益行事。」
同樣的,國民黨有自己定義的(國家)利益,所以政府遷台後,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一路到馬英九,基本上可說「親美」。因為美國除了與中華民國斷交、釣魚台與南海主權等相關政策外,其他作法與民主價值觀大致符合台灣安全與發展的需求,但沒人說國民黨「永遠親美」。顯然朱立倫深恐各方不知他「親美」,所以表態過了頭。
因為缺乏自信,他也刻意強調國民黨主張交流對話的兩岸政策,「跟美國拜登總統或國務卿布林肯一些談話是一致的」,藉以展現「親美」。其實兩岸交流對話是由國民黨主體性所衍生出來的政策與立場,恰巧與當前美國政府的非常接近。就算國民黨不親美,它仍應主張兩岸以和為貴、溝通交流。
朱立倫在面對美國人時刻意少談國民黨過去強調的「和中」,而將重點放在台灣於美國對中戰略有多重要,以及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準備。可惜的是失去了以國民黨主體性向美方說明,「親美和中」不會損及美國國家利益的機會。
再談到溝通與協調的問題。朱立倫在兩次黨主席任內(包括最近地方選舉徵召)已暴露出缺少溝通與協調,這次出訪美國又再度如此。他的「永遠親美論」事前未與黨內溝通協調,更不用說他在華府拋出九二共識新詮釋,黨內不知如何接續,連國民黨立院黨團曾銘宗、李德維等委員,被問到時唯一能做的只能將砲口趕快轉向民進黨,稱民進黨只會挑在野黨毛病,而且對兩岸關係惡化提不出解方。
朱立倫在華府時不去彰顯兩岸過往有交集的部分,反而有意無意凸顯未獲共識的部分,他在只有華人的場合又說要在求同存異之下延續九二共識,反對任何一方單邊改變。這樣分裂的論述並非國民黨內部共識,所以幾乎未見國民黨指標性人物幫朱立倫辯護,更不用說對國、共互動的扼傷。
朱立倫的領導風格極不利於國民黨的內部對話,而美國官員恐怕也不會因此謝謝他的新詮釋,因為美國對九二共識實質內容本就不採取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