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埔里鎮前廣成里長羅寅雄與文史工作者潘樵完成「水沙連鐵道尋訪」專書。圖/潘樵提供 | | | 南投埔里早期曾擁鐵路系統,且是相當難得且罕見的「三鐵共存」,但因水患毀損、公路系統漸完善未再復建,而走入歷史漸遭淡忘,前廣成里長羅寅雄與文史工作者潘樵合作田野調查,完成「水沙連鐵道尋訪」專書,盼留存在地鐵道文化。南投縣因四面環山無碼頭,又沒機場,也無捷運、高鐵,鐵路則僅有支線,大眾公共運輸系統極其不發達,令人詬病,也因為沒有海運、空運、捷運、高鐵,鐵路支線沒實際載客效能,常被民代質詢,戲稱南投縣為「交通5空」的觀光首都。 但潘樵指出,水沙連地區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鐵路系統,其中集集線鐵道曾延伸至埔里,且是「三鐵共存」型態,其中「輕便車道」載運甘蔗、「火車道」兼營載客和運貨,「電車道」則是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而闢建,當時整個水沙連地區的鐵道長度、密度及運輸量甚至居台灣之冠,實在相當難得且罕見。 而埔里鎮當時的鐵路系統發達,也帶動早期地方產業發展,未料後因87水災受創,加上現代化公路系統趨於完善,而未修復,更因區域內鐵道陸續遭拆除消失,不僅走入歷史,甚至被淡忘,不知道當地過去曾鐵軌密布,還有火車行駛。 前廣成里長羅寅雄世居埔里,曾經歷搭火車通勤上學,熟知且懷念當地鐵道歷史,去年因疫宅在家,便親手繪製埔里鐵道地圖,為真實還原過往鐵路軌跡,還騎機車去測量每一段鐵道的長度,盼在地鐵道文化留下記錄,並將相關資料交給潘樵。 潘樵表示,歷經年餘時間調查探尋,今年完成「水沙連鐵道尋訪」專書,預計10月出版,內容收錄30多篇鐵道歷史及照片,包括發現暨大起前也曾有輕便車鐵道出入,盼留存並繼續發掘在地珍貴的鐵道文史,也讓僅存的遺跡能被妥善保護。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