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隻像貓的小狗
兩年多前,我在網路上丟了許多關鍵字,想找一種貓咪的正確名稱。在日系雜貨店看過好幾次了,還是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擺飾。黑額頭、總是打扮得很華麗,穿著藍色彩花圍兜、打著紅色繩結、背著竹籃子、耳朵塗成紅色的小貓。跟招財貓不同,牠們四腳著地,厚實的配色和樸拙的大眼,看起來有幾分傻里傻氣,又有一抹淡淡的微笑。彷彿可以循著這抹微笑通往某個不知名的民俗節慶。
找了半天才發現那根本不是貓,而是一種叫「張子犬」的吉祥物,是日本特有的鄉土玩具。從這時候開始,「張子」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眼裡。
鄉土玩具指的是早期的人們趁著農務閒暇之餘,利用身邊容易取得的材料徒手製作的小玩具。日本許多地區都有最具代表性的鄉土玩具造型,反映著當地人們的生活風俗、喜好與民間信仰,大多象徵著消災除厄與守護納福,都有著好的含意。
「張子」是一種經典的鄉土玩具製作技法。先用木頭或黏土做出立體的模子,再把濡濕的紙沾上漿糊,撕成片狀貼附在模型上。待紙張乾掉、脫模後,就得到了一個空心的玩具模型。為了讓表面有光滑細緻的質感,職人們會為模型塗上一種叫作「胡粉」的白色塗料,等胡粉乾燥後就能自由地上色了。
是我的話,或許做得出來?
在搜尋張子犬的途中,我找到了江戶傳統張子作家林史惠的部落格。她的張子動物上的是幾近透明的淡彩,卻各個帶著濃烈的神話故事感。最難得的是,她寫了好幾篇文章來介紹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江戶張子傳統作法,仔細記錄了從製模到上色的步驟。
我的日文只有初學程度,但光是看著一道道工序跟一知半解的敘述就感到有趣,與其買一個放在家裡,自己跳下來做一個鐵定更棒吧?以前的人們放下鋤頭就能動手做出來的玩具,沒道理一個隨時可以上網的現代人做不出來。看著網站上標題大大寫著「職人教學!誰都做得來的簡單張子犬講座」,我沒多想就決定給自己來一隻。
一開始還興致勃勃的,結果在材料收集就吃了苦頭。最內層使用的「張子紙」在日本有專門製作販售,但在台灣找不到現成的,必須用果汁機打紙漿自己抄製。另外,教學裡說外層貼上宣紙,但市面上宣紙有好幾種,卻不是每一種的厚度與貼合效果都讓人滿意,起初幾次脫模也不如預期順利,幾度想放棄,最終還是認命地撿回來重做。
但最讓人頭痛的還是塗胡粉的工程。胡粉是由牡蠣殼風乾後搗碎製成的粉末,與膠調和可以溶出帶溫潤柔和的白色膠彩顏料。傳統的張子在正式上色前會塗上三到五層不等的胡粉作為打底,這層顏料就像是張子玩具的皮膚。調製時,胡粉與膠沒有固定比例,需憑藉感覺拿捏,想讓這層皮膚跟蛋殼一樣光滑細緻並不容易。塗完後的乾燥也是一門學問,太乾或太濕會導致龜裂或剝落,是十分難搞的材料。
很幸運的,在我待的工作室裡,有學過膠彩畫的人來拜訪,在胡粉的調製提供了許多幫助;也因為有土木背景的朋友在,她看我的胡粉總是裂開,就分享了工程常用的水泥養護法,儘量拖延胡粉的乾燥速度,誤打誤撞地解決了困擾許久的問題。集合各方的意見,記錄每次的配方並加以改良,這段摸索的時光讓我收穫不少,每次都覺得離成功更近一點,也體悟到每種材料都有它敏感細膩之處。
想快樂地一直做下去
第一個順利做出來的張子玩具是隻大鴿子,翅膀有花朵,脖子戴著小領巾,一對紅色大眼和粉色鼻瘤。不過,由於紙材的選擇、風乾方式、胡粉與膠的比例都不對,模型設計不良,脖子不能正常擺動。
儘管如此,牠還是執意要來我身邊。最初那批作品裡,幾乎所有的張子都做壞進了垃圾桶,只有這隻鴿子不知為什麼沒壞。明明全身上下都是我犯的滿滿錯誤,卻還是如願誕生,躺進手心裡乖乖任我著色。彷彿付出的大把心力得到回應,我對這個不成熟的作品有說不出的感謝,幫牠取了名字叫「大鴿鴿」——確實是一隻很大的鴿子呀!
投入張子的製作已經一年多,對材料的摸索也漸漸定了下來,開始能做出自己喜愛的動物,貓頭鷹、長頸鹿、文鳥、貓狗、兔子、鵪鶉和鴞鸚鵡,在起伏平緩的輪廓間,一筆一筆捕捉牠們的神采,雖然做起來挺麻煩的,倒也很快樂,我的作品們看起來好像也很快樂。未來想要試驗運用的技法還有很多,期待這條意外開啟的創作之路能延續下去,讓更多人認識張子的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