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者言】高希均/分享一些書生之見

聯副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8/31 第644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高希均/分享一些書生之見
人文薈萃 【閱讀□親子】劉叔慧/甜美而疲憊的調教之路
【書評□攝影】沈眠/日常中的千絲萬縷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高希均/分享一些書生之見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聯合報
2000年,高希均教授獲頒金鼎獎。(圖/天下文化提供)

「第一流」的書就是指「好書」。讀完好書後的收穫,有些是知識性的、啟發性的;

有些是資訊性的、素材性的;有些是趣味性的、共鳴性的……

它的綜合效果是鼓舞大家產生一個共識:「共讀一流書,共做一流人」……

「讀書」早已概括「不限於紙本方式的閱讀與學習」。

瞬息萬變的年代,不讀「書」,一定「輸」。

(一)六十年前的警覺

六十年前(1959)秋天去美國讀書,正是尼克森與甘迺迪競選美國總統前夕,經歷了第一次的民主洗禮;尤其看到歷史上第一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當時台灣還沒有電視),一個台灣年輕人看得興高采烈。四十四歲的甘迺迪當選了美國最年輕的總統。就職演說中,講出了兩句扣人心弦的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在這個處處有機會、處處是競爭的美國大陸,就立刻加深了自己的危機意識:要發展自己國家落後的經濟,先要求自己能在美國立足。那就是要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認真讀書,做一個優秀的研究生及「書生」。「書生」就是為書而生:把書讀好,才能有好的「生活」,才能有尊嚴的「生存」,才能有安身立命的「生計」。

(二)與書共生

今天台灣社會中受到尊敬的朋友,沒有一個人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走過清寒的青少年,脫穎而出。所有的努力中,最大的因素是靠閱讀。這些可敬的朋友包括了于宗先、孫震、曾志朗、賴英照、張作錦等等。他們成功的共同分母是:苦讀有成。閱讀不必然會帶來成就;不閱讀必然會帶來庸俗。這正是為什麼大家「相信閱讀」。

五年後(1964),開始在美國大學經濟系教書。此後一生,則是一路幸運;與「書」結了不解緣——認真地教書、努力地寫書,然後有機會回到台灣參與編書、評書、選書、出書。我變成了世界上最快樂的「讀書人」;或者說是一介「書生」。

回想年輕時,讀孫文的《三民主義》,它推翻了一個專制朝代;讀蔣中正的《中國之命運》,它燃起了青年的愛國熱情;做研究生時,讀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它鼓吹資本主義的興起;讀凱因斯的《一般理論》,它挽救了在危機中的資本主義;教書以後,讀傅利曼的《自由的選擇》,它使人增加了對市場經濟的信服;讀《鄧小平選集》,它指出大陸經濟要起死回生,唯有改革與開放。一本好書一定會帶給讀者一生深遠的影響。

(三)一流書□一流人

「第一流」的書就是指「好書」。讀完好書後的收穫,有些是知識性的、啟發性的;有些是資訊性的、素材性的;有些是趣味性的、共鳴性的……它的綜合效果是鼓舞大家產生一個共識:「共讀一流書,共做一流人」。讓我們彼此勉勵:

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

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

在所有的自由中,沒有「不讀一流書」的自由;

在所有的選擇中,沒有「不做一流人」的選擇。

(四)觀念改變世界

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改變世界與改寫歷史最大的力量是觀念。因此一生的職志:就是在提倡、傳播、落實進步觀念。

「進步觀念」從學經濟的我來解釋,是指那些觀點、看法、立場、判斷,能增加經濟效率、人民所得、社會公平、文化品質、人性尊嚴、世界接軌。如果我們真能掌握這些進步觀念,那些偏激的、狹隘的、歧視性的、似是而非的言論,在台灣讀者就會變少;群眾就更少。

建立一個理性公民社會的第一步,就是透過閱讀讓進步的觀念驅逐低劣的偏見!讓「公平」變成一個普世價值,讓「正義」變成判斷人性的尺,讓「進步」變成值得追求的標竿。

(五)減少「資訊超載」

的焦慮

現在年輕一代最使自己困惑的大概是資訊太多,時間太少,形成Information over-load(資訊超載)。二位美國管理專家(T. H. Davenport, J. C. Beck)提出了要善用「注意力」,克服資訊超載的焦慮,「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一詞也就應運而生。

「注意力」的定義就是把精神集中,投注在特定資訊的項目上。「注意力」的重要功能是剔除資訊。得來容易的資訊減少,花時間與金錢取得的資訊加多。忙於閱讀四處收到的電子郵件,就少有時間專心思考。注意力有報酬遞增傾向,不能濫用注意力。

自己就根據經濟學上的優先次序、機會成本、比較利益,歸納出四點來善用「注意力」:

(1)沒有時間讀太多書,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一流書」上。不需要把自己當成「消息靈通人士」;「捨」才會「得」。

(2)「注意力」難以聚焦的最大敵人,就是不會說「不」;講話拖泥帶水,決策左顧右盼。

(3)獲取資訊的原則:質比量重要;精確比快速重要;實用比免費重要。

(4)喪失注意力,就喪失自我;集中注意力,才能孕育創新,發揮生命力。

戴上了「注意力」的鏡片,它使你清楚地分辨哪些該做,哪些該放棄,哪些該調整。這樣你才會有時間,有心情,優雅地做一位現代人。

(六)「書」的自述與自信

數位革命潮流中,不限於紙本方式的閱讀與學習,帶來了知識傳播與普及的重大改變。讀紙本書的變少了,書變得孤獨了。且聽「書」的自述與自信:

(1)書是啟蒙的「種子」。

(2)書是溫柔的「鞭子」。

(3)書是學習的「階梯」。

(4)書是沉默的「老師」。

(5)書是跨越無知的「橋梁」。

(6)書是治療愚昧的「醫生」。

(7)書是打開封閉的「大門」。

(8)書是逃脫貧窮的「捷徑」。

(9)書是知識的「地圖」。

(10)書是前進的「思索」。

最後留言:離開書,你就輸。


  人文薈萃

【閱讀□親子】劉叔慧/甜美而疲憊的調教之路
劉叔慧/聯合報
《也許你不是特別�

推薦書:駱以軍《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天下文化出版)

始終畏怕那種教案式的親子書,各式各樣即興發生的互動案件,如何對應如何管教,聰明或者嚴厲,總能讓讀者心生讚嘆。但親子教養畢竟不是寫食譜,多少糖鹽醬料,選料精粗肥瘦,火候幾分幾秒,照著專業手段烹製調理,雖不中亦不遠矣。而親子相處遠遠遠遠不是這樣一回事啊,從無專家手法一以貫之,親子書作為一種療癒之術,更在教戰守策之外。

這些年以軍一直在生病,其實即便是早些年他創作正豐的時節,他的健康也一直是消耗狀態,除了自己的創作,以軍一直對他人,其他創作者,抱持著無比巨大的熱情和支撐力,竭盡氣力的燃燒,臉書上的隨筆貼文,也總如煙火爛漫,在最消耗最疲憊的境地裡,他對身旁的人事物仍充滿寬厚,無比熱情,任何難堪的情境都能幽默自嘲,只要以軍在的地方就讓人溫暖歡喜。但這溫暖大哥的背面是多少難堪摧折,氣力放盡再勉力站起,逐日的夸父若有現代版,應該就是以軍的形影,永恆的浪漫主義。

以軍的這本《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來得有點突然,許是這些年知道以軍生病,創作及各種雜務都暫擱著,上一本《小兒子》是臉書的文章結集,阿白阿甯咕在父親的妙筆中,活成眾人的自家孩兒──甚而改編為舞台劇,父與子,相記與相忘。《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不像親子書,書中收錄的文章是孩兒長成後,一個父親寂寞的回顧和反省;也是一個兒子長成後,對父親一代的重新凝視。這是一本三代對話的療癒之書──我們總是做了父母之後才深刻省視自己和上一代的糾結關係,也因為做了父母,我們得以重新回溯自身的童年/成長經驗,在陪孩子的這一段路上。

重新複習童年及青春,我們的世代沒有網路沒有社群,用書寫和文字彼此指認,待成為父母,我們養育的兒女卻身在訊息量高倍速的媒體環境,我們之間有一種確切的符碼斷裂,彷彿站上舞台才忽然抽換戲碼,道具背景台詞一切重來,而這斷裂只能依靠著日日的陪伴和餵養,彼此調教。以軍寫的便是調教和探索,前往浩瀚未知的星系,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和見識永遠不夠。

作為同代人,以軍的這本書召喚了許多恍惚類似的記憶,包括成為父母的惶惑之情,那些在教養過程中必然的甜美和疲憊,以及難以言說的恐懼。是的,正是對掌握陪伴著純淨生命的無名惶恐──那些微妙清澈的靈光要如何不被現世的濁惡折損,要如何教養一個孩子正直而良善。以及那些埋伏在現實世界中的各種邪惡大力,難以逆料的意外及傷害,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次道途任何一場疾病的訣別。甜美生活底層有無數逆流。

在這本書裡,逆流成了慧黠詼諧的片羽靈光,無序無跋,亦無名人推薦的素樸簡單,你看到夸父一再奮起,竭澤而飲,力窮不懈,即使最後的最後,再也不能了,棄杖而成鄧林。以軍的每一本書,都是灼灼桃花,照眼燦爛。


【書評□攝影】沈眠/日常中的千絲萬縷
沈眠/聯合報
《我在台北放框框: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書影。(圖/田園城市提供)

推薦書:《我在台北放框框: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田園城市出版)

在一代又一代不斷重啟的蜘蛛人系列中,我以為《蜘蛛人:返校日》最有意思,主要是拯救世界的信念明確地被縮小,縮小到一個城市一個社區,而不再是地球或宇宙性質的奔波,他只要守護好身邊的人,觸目可及的地域即可。

換言之,超級英雄也完成相當程度的普通化、日常性,不用肩負那麼巨大的使命。其次是這部電影將蜘蛛線的隱喻,亦即人與人的連結,發揮到最大。蜘蛛人系列其實一直有個特色,經常在最危險關頭時,他會需要一般民眾挺身協助,《蜘蛛人:返校日》更可見得英雄與普通人的相互合作──蜘蛛線不止是綑縛反派惡人,更有把即將四分五裂的事物,重新聚合起來的意味。

這完全可以說是一種關係學的體現吧。

讀陳尚平《我在台北放框框》,也給我同樣的領會。書分兩part,其一是分A到G七輯的攝影作品,其二是關於攝影的文章,包含對街頭攝影與台北我城的思索。無論照片或文字,陳尚平都靜靜凝視複雜奇異的台北,那些包羅萬象的景致,雜亂的生命力,怪誕的色彩,種種凡此。每一張照片都可以是一條線,彼此暗中聯繫,最終組構完整的繁複網絡。

框框是四條線組成的矩形,框框也是一個象限,而每一次當陳尚平透過相機「放下框框」時,就像是在將虛無的線條,扭纏為繩索,打下一個結,甚至是封存一個結界。Italo Calvino在〈結繩傳訊〉這麼說:「因為結是兩條曲線的交點,……打結這門藝術,是結合抽象心靈和手工藝術的極致表現,可以被視為卓越的人類特性,或許更甚於語言……」藉以說明陳尚平的框框必殺技,亦是十分允合。

當他貼近被攝者時,視角總是向下凝視,經由局部的凝望,產生祕密的趣味。而拉開一定距離拍攝時,往往相片深處才是重點──他總是望得更深,看得更後面,似乎那些曖昧模糊難以預料的光景,更是陳尚平觀看的核心。

打開心靈之眼,日常也就有奇觀。

《我在台北放框框》可說是一本定義台北(台北人)的攝影圖文書,將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城市的關係,各種必須用手去指去按的關係,千絲萬縷,纏繞盤轉,透過各種視覺片段,重構成整體的我城景觀。

因為陳尚平持續在場的觀看(累積了150000張相片),也就創造了連續性。觀看是一門技藝,觀看必然需要心智的錘鍊。街頭攝影尤其是一門面對不確定性的藝術。陳尚平時時刻刻都在直視無常變動的世界,都必須接受、適應眼前的環境,與台北街頭磨合,找出偶然與巧合的種種奇妙機遇,按下快門,重新定義自我與城市。

而唐諾在《世間的名字》(這本散文書也是在企圖探索台北)不厭其煩地寫:「所謂的專業技藝,指的並不僅僅是某種求生維生的無可奈何技術而已,這是人在世界一個踏實的位置,是你得以持續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一個基本視角,持續非常重要,只有持續才是進展的,才能慢慢看清細節,發現不同,讓原來隱藏的一層層浮現,讓世界不因為你自身的捉摸不定永遠是一抹鬼影子、是夢境;這也是你跟世界綿密的、具體的相處所在,你跟世界的關係是雙向的往復的,在你自身的進展中你能發現世界的進展,這極可能是人生活中所能發生最好的事。」

以此段文字對照《我在台北放框框》,確乎有自身與世界同時進展的美好感受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