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No.426 Covid-19傳染風險下博物館擬定公眾開放策略(下)、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一起真正的拿麼&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9/01 第4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話題•話語
  Covid-19傳染風險下博物館擬定公眾開放策略(下)

博物館頻道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

博物館頻道

  一起真正的拿麼厲害─「Malmananu-拿麼厲害」特展側寫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動手動腳好有趣!南科考古館8/19下午辦理「動手動腳─考古發掘小尖兵」活動,參與的每一位小朋友身著考古裝扮,化身為小小考古員由館員帶領下,於2樓兒童廳外的沙坑區體驗文物發掘,如同置身於考古現場!每一位小小考古員玩得相當投入,直呼好有趣!

  「考古.工具.人-考古工作暨工具展」特展於上個月14日開展,考古館以考古發掘工作為主題,延伸設計了「動手動腳─考古發掘小尖兵」教育推廣活動,目的是希望透過導覽解說先讓學員們了解考古工作的歷程,再進入沙坑區域體驗考古發掘的樂趣。

  「考古.工具.人-考古工作暨工具展」特展自開展以來,民眾反映熱烈,不僅可以認識考古工作歷程每一階段所需的考古工具,更可以透過「做中學」的體驗項目完成專屬於自己的「考古發掘日誌」,參觀的民眾也喜歡在展廳內的考古工具開箱牆打卡拍照,留下特別的紀念。

文•圖/史前館

 


 

  上期提到當疫情成為常態時,博物館身為對外開放的公共場所,且兼具保存民眾文化記憶與紀錄、著重人民均享有文化權的任務及使命,接下來要如何兼顧公共衛生安全與日常營運?本期延續這個議題來討論相關改善策略。保存這個時代如何面對疫情的努力,也是博物館的工作。   

  疫情的擴散讓我們覺得病毒的力量無遠弗屆,不分國籍老少都有相同的感受。面對困難的歷史知識如屠殺、奴役等人權議題時,如何透過感受與同理不同群體遭受過的痛苦經驗,帶動相關省思,也是博物館應著力的方向。加拿大《秘密小徑》的創作歌曲與繪本,就是能夠引動關注原住民人權的媒介。

  透過展覽串聯與引動相關的關注、促成可能的發展,是博物館辦理展覽及活動最有意思的捲動。「拿麼厲害」這個展覽,由史前館擔任臺東展區的生成,這當中跟哪些部落朋友一起合作,而共同的關注又是甚麼呢?期待還沒看過展覽的你,趕快來卑南遺址公園感受唷!

 
 

Covid-19傳染風險下博物館擬定公眾開放策略(下)

文•圖提供/劉世龍

  上期談到假若疫情在未來成為常態時,則博物館該如何因應。本期接著探討其他幾項改善策略。

未來建築設計因應Covid-19的改善策略

  未來建築的出入口與空調的設計,都必須考量到隨時因應緊急狀態進行有效的管制。如何進行空間的有效分區隔間,包括出入動線與空調的高效率與除菌的系統設計,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部分區域的感染可能來源,就必須即時阻斷,採取隔離與殺菌消毒的策略。同時在展覽行為中,所謂的互動或動手做型態的展覽也必須納入考量之中,以下是需要因應的改善策略。

一、空調設計:如果未來疫情是週期性持續或是變種的擴散,那對博物館的觀眾參觀室內外出入口的改善,是否應有防疫的設計方式?作為觀眾公衛防疫考量的博物館場域,將如何提供人流進出的管制及有效抑制病毒的控制?

詳全▲TOP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

文•圖/盧梅芬


「秘密小徑」(The Secret Path)多媒體創作計畫網站(網頁取自)。

一、探索館展示歷史傷痛與同理

  2000年代中期以後,「difficult knowledge」、「difficult history」 (困難知識、歷史,或譯為難以面對的知識或歷史),逐漸成為博物館重要的研究與策展主題,包括集體屠殺、奴隸、隔離與人權等議題。教育學者Bonnell & Simon(2007: 65)提出此類展覽可以促進「親密相遇」(intimate encounter)。「親密相遇」不是「知道」(know)他者,而是「感受」與「同理」他者的經驗,進而串聯起我他。親密的重要意義在於,透過情感的經驗帶來道德與政治關懷,並引起批判性與反身性的歷史意識(註)。

  殖民時期,全球許多原住民族普遍遭遇到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以及接受同化教育而放棄自己的文化。在這個被迫離開家園與否定自己文化的過程,是由許許多多的傷痛故事所累積而成。

  史前館正值建築空間改造與常設展廳更新,其中包括將既有之教育資源中心轉型為探索館;探索館空間即設有一個展區,介紹幾個透過孩子之眼來認識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

詳全文▲TOP

 

 

一起真正的拿麼厲害─「Malmananu-拿麼厲害」特展側寫

文文•陳軍鈞/圖•高信宗

  「Malmananu-拿麼厲害」原住民族主題聯合展覽於7月30日至9月20日在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展出,本次展覽是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及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共同推出,各自以「拿麼厲害」為主軸,並以專業人士、為部落與族群出力的有能力者作為核心內容,期待透過這檔聯合展覽呈現出當代原住民青年的多元樣貌。史前館選用malmananu此一郡社布農語為標題,意指「很努力的人」、「很有能力的人」,設定以花蓮、臺東六組部落青年/群體/單位作為展覽的核心人物。

  位於臺東市的建和部落,有一群年輕人因為過去在部落母語班、青年會受到滋養,而在大學畢業後決定返鄉、留鄉在部落裡工作。「讓弟弟妹妹們看到,以後你們長大有一個職業選項是留在部落工作。」於是就這樣慢慢形成Kasavakan Youth Organization(簡稱K.Y.O.)的雛型,從政府計畫案開始,目前培育了十位專案人員毋須煩惱生計,放心留在部落生活。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Malmananu─拿麼厲害
    活動時間:2020/7/30(四) ∼ 2020/9/20(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食」代力量:飲食啟動改變的在地力量
    活動時間:2020/8/21( 五) ∼ 2020/10/25( 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多功能教室
  • 卑南遺址搶救考古四十週年特展
    活動時間:2020/10/15(四)∼2021/2/28(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1(五)∼2020/12/31(四)
    地點:臺東縣成功原住民文物館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七腳川(Cikasuan)戰役 110 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 日 ) ∼ 2020/12/31( 四 )(週日休館)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 1 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 26 號)

主題活動:

  • 型糊藍染餐墊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時間:2020/10/18(日)14:00-16:00
    地點:康樂本館學術活動中心
    以前的人善用自然,衣服的色彩皆來自天然植物,「藍染」即是其中一種,活動中將介紹藍染的植物、製作過程,並運用糊染技法,結合自己的創意,親自染作獨一無二的餐墊,創造你的生活美學。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200元|網上報名|活動洽詢| (089)381166#592、523
  • 「Malmananu─拿麼厲害」特展不簡單的特別企畫活動 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在每一個部落、每一處角落,都有著各式各樣離家回家、愛鄉返鄉的年輕人,從少年到青少年,從青年到中年,一路走來以彼此各自的堅持,創造他們與家鄉深度連結的未來,也以此反饋撫育他們生長的土地。「拿麼厲害!」這個特展,說的不只是他們奮鬥的故事,也照見你我對家鄉充滿愛恨情仇無怨尤的內心深處。透過特展系列活動,邀請大家看見各部落的厲害,一同參與在這份厲害。
    ◆9/10(四)14:00-17:30│崁頂部落蓋亞那農田小米鞦韆餐桌│DIY農田餐桌:油芒小米荖葉刺蔥花生紅藜,炒炒鬧鬧上菜囉!
    ◆9/07(一)14:00-17:30│崁頂部落蓋亞那農田小米鞦韆餐桌│DIY農田餐桌:油芒小米荖葉刺蔥花生紅藜,炒炒鬧鬧上菜囉!
    ◆9/23(三)14:00-16:00│拉勞蘭部落文化健康站│DIY蝸瓜樂披薩:親子共作體驗
    ◆10/02(五)14:00-16:00│建和部落鹿寮青創基地│射馬干X阿度蘭:在深谷與石堆中萌芽的種子──文化與土地的復育
    ◆10/02(五)16:00-20:00│建和部落鹿寮青創基地│Kasavakan鹿寮市集
    活動費用| 視不同場次類型與需求,或免費入場或酌收費用,活動洽詢| (089)381166#757
    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公務人員提供研習時數。

 》南科考古館 

  • 考古耕人.幻影紀事展
    時間:2020/6/6( 六) ∼ 2020/11/29( 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二樓梯廳
    台南科學園區長達20 多年的考古發掘工作,映照著每位參與考古工作在地居民的生活,他們默默挖掘如同農人般辛勤耕作,其個人生命歷程可說與南科園區發展過程交錯疊合、密不可分。
    本展覽企圖透過影像的語彙、藝術的視角再次編寫南科考古人文風景, 希望能引發觀眾再次思考考古文物的在地意義,也看見南科考古館與在地居民再次交會的更多可能。
  • 考古.工具.人-考古工作暨工具展
    時間:2020/7/14( 二 ) ∼ 2020/12/13( 日 )(週一休館)
    地點:南科考古館2樓特展廳(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卑南遺址公園 

  • 2020卑南遺址公園定向闖關挑戰
    活動時間:2020/9/5(六)13:30-17: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2020年卑南遺址公園結合4/18國際文化資產日與4/22世界地球日兩個重要議題,原定於4/18日辦理之「定向闖關挑戰」活動,因新冠肺炎疫情延至9/5日辦理。本次活動將首度以電子打卡方式進行,賽制為積分制,每個點位有不同的任務與積分,其中亦包含不同主題的闖關體驗,在時間內取得最多積分者便獲得優勝,優勝者將獲頒精美文創禮品。
    活動費用|定向活動報名費每組300元(含門票與活動相關講師及材料費),可獲精美參加紀念品。網上報名
  • 蒐藏時光百寶盒—博物館級無酸紙盒製作
    活動時間:2020/9/27(日)14:00-16: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自然教室
    博物館的典藏庫房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無酸紙盒,是專門為不同大小、材質、狀態之標本量身訂做,呈現具有展示及保存價值的萬用百寶盒。寶盒中存放的物件往往是最值得珍藏的,又或著是扣人心弦的美麗回憶,對你/妳而言,什麼是最想要蒐藏的呢?一起來親手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時光寶盒吧!
    活動對象|高中以上•一般民眾│活動費用│酌收活動費200元|網上報名|
  • 第十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巡迴 詳情及報名
    活動時間:2020/9/12∼12/5(六)14:00-17:00•卑南遺址公園、南科考古館
    史前館於9-12月辦理第十屆野望影展,將藉由最新、最優質的生態紀錄片,邀請大家一起認識地球生態的多樣性以及思考如何維持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為進一步了解影片所傳達的意念,每場影片同時規劃了活動與講座。
    ■卑南遺址公園(臺東市南王里文化公園路200)
    10/17 (六)14:00│藍色珊瑚礁
    專題講座/講師│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
    10/31 (六)14:00│超級蜂鳥
    專題講座/講師│許宸 (「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賞鳥男孩)
    11/7 (六)14:00│蟾蜍人
    專題講座/講師│呂縉宇 (生態研究導覽員)
    11/21 (六)14:00│地球奇蹟一日
    體驗活動/講師│卑南遺址公園環境教育教師
    南科考古館國際會議廳(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9/12(六)14:00│地球奇蹟一日
    專題講座/講師│李明安 (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資源學系教授)
    10/17(六)14:00│宇宙奇石
    專題講座/講師│何立德 (高雄師大地理學系教授)
    11/7(六)14:00│神秘雨林
    專題講座/講師│王瑞閔 (作家《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12/5(六)14:00│藍色珊瑚礁
    專題講座/講師│宮守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組研究員)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9年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