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望雲/告別�憬間A在深秋 | 徐望雲/聯合報 | 一段《聖經》經文接一段詩歌,輕緩的音樂流淌在□弦的告別式上,我坐在來賓席,一邊聆聽,一邊想靜下來……自□弦老師走了後,有好一段時間,無法靜下心來! 2024年對我來講,是很殘忍的一年,兩個高我一屆的大學學長走了,雙十節慶剛過,就是□弦…… 而□弦老師的遠遊,讓我感觸更多! 說來也算是一種緣分,《創世紀》三巨頭中,洛夫與□弦跟我有「間接」關係,他們與先父都是19 ...... | |  | 陳姵穎/以記者之眼還原關鍵現場 | 陳姵穎/聯合報 | | 蔡惠萍《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書影。(圖/聯經提供) | | 推薦書:蔡惠萍《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聯經出版) 作為一個喜好自然的城市人,我與台灣黑熊最近的距離,是七月初自小關山北峰往海諾南山途中,一處長有矮小箭竹闊地上一坨含有果實種子的新鮮糞便。下山後確知是熊糞,我並無友人聽聞時的驚嚇,唯有終於目睹熊痕的興奮。可儘管盼望有朝一日於林間驚 ...... | |  | 陳克華/一篇被拒絕刊登的評審感言 | 陳克華/聯合報 | 收到這次詩獎決審的稿子時,一邊閱讀,一邊也正好讀到約瑟夫·布羅茨基的《悲傷與理智》。他說:「一個人讀詩越多,他就越難容忍各種各樣的冗長,無論是在政治或哲學話語中,還是在歷史、社會學科或小說藝術中。散文中的好風格,從來都是詩歌語彙之精確,速度和密度的人質。作為墓誌銘和警句的孩子,詩歌是充滿想像的,是通向任何一個可想像之物的捷徑。對於散文而言,詩歌是一個偉大的訓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